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62.90KB ,
文档编号:1677232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677232.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

1、20212021 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教案 第第三三单元单元化石的奥秘化石的奥秘 8.8.消失的恐龙消失的恐龙 1.教学内容 恐龙是学生最为熟悉和喜爱的消失了的生物,本课以恐龙为引子,展开对化石的奥 秘的研究。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通过举办展览、阅读资料、观察模型等一系列活 动,引导学生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认识恐龙,激发对化石的探究兴趣。 第一部分,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恐龙模型、图片入手,引导学生经历办“恐龙展”的 过程,在观察多姿多彩的恐龙世界时,收集和整理与恐龙有关的信息,并思考这些已经 在地球上消失了的恐龙形象是如何复原出来的。 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科学

2、家对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部分,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对恐龙的研究都是 建立在对恐龙化石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体会恐龙的多样性。 2.教学目标 通过举办“恐龙展” ,收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信息,激发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化石的作用。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难点: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化石的作用。 4.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各种恐龙模型、图片、视频,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 25 页的恐龙图片,学生观察

3、这张图片,了解图片上的恐龙。 2.出示课本 25 页的一首小诗: 没有人见过恐龙, 为什么 能复原出它们的模样? 没有人能穿越时空, 为什么 能找到人类的祖先? 答案 究竟藏在哪里? 让我们一起 去探寻 那些遥远的秘密! 3.学生认真阅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中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 为什么没有人见过恐龙,却能复原出他们的模样? 预设:是因为化石,人们根据恐龙的化石复原出了恐龙的模样。 为什么没有人能够穿越时空,却能够找到人类的祖先? 预设:是因为化石,人们根据化石复原出了人类的祖先的模样。 5.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一起去探寻化石的奥秘。 6.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 8 课

4、消失的恐龙。 7.板书课题:8.消失的恐龙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举办恐龙展 1.教师引导: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喜欢恐龙。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把我们各人拥有的各种 恐龙模型和图片带到教室,来举办一个恐龙展。下面就请大家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各种 恐龙模型和图片。 2.学生拿出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把模型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桌子上,将图片粘贴在周围 的墙上,恐龙展就可以开始了。 3.学生在教室里面自由走动,观看恐龙展,观察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初步了解各种形 态的恐龙。 4.教师引导:在我们的恐龙展中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恐龙,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 游的,树上爬的这些恐龙千姿百态,大小不一。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5、,这些模 型图片中的恐龙形象是根据什么复原出来的呢?是设计师们凭空设计出来的吗? 预设: 这些恐龙形象是人们根据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 5.过渡: 原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恐龙都是人们根据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复原出 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程。 活动二: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1.出示课本 27 页“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资 料,初步了解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2.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预设: 1677 年, 一名英国牧师偶然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腿骨化石。 这块化石后来

6、被称为“巨人 的遗骨”。 1823 年,恐龙化石再度被发现,并辗转到了英国古生物学家威廉姆巴克兰的手上,巴 克兰对这块化石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有关锯齿龙的论文。巨齿龙成为第 1 个 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类。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对恐龙 的认识越来越多了。 3.出示有关巨齿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巨齿龙的外形特点。 4.科学家又是如何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恐龙化石的发掘和复 原过程。 5.出示课本 27 页下面 4 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初步了解科 学家是怎样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 6.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科学家

7、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步骤。 预设: 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包装好化石,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 经过艰难的工作,一块块化石被还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 7.教师小结:有的化石发现于坚硬的岩层中,需要一点一点凿去外面的围岩;有的则从 松软易碎的悬崖边掉落下来。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称为古生物学家,他们使用一些基本的 挖掘工具,比如锤子、凿子和镘刀等把化石挖出地表,刷子则用来除去化石上的沙土。 活动三:连接恐龙和相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 1.教师引导:正是因为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我们才看到了今天各种各样的恐龙形 象。 2.出示课本 28 页上面三角龙、似鸡龙

8、、马门溪龙、霸王龙和剑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 察这 5 种恐龙,分别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这 5 种恐龙的知识。 预设: 三角龙:生活在距今 7000 万至 6500 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北美洲发现了三角龙 化石。三角龙看上去就像一头巨型犀牛,体重约 10 吨。它的鼻子上长有一只短角,额头 上长有两只长角,因此得名“三角龙” 。三角龙以植物为食,它的牙齿像剪刀一样,可以把 植物剪下来切碎。 马门溪龙:生活在距今 1.55 亿至 1.45 亿年前(晚侏罗纪),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了马门溪 龙化石。马门溪龙的脖子是迄今所有动物中最长的,它的长脖子由 19 节颈椎骨支撑,使 得它可以轻易吃到高大树木

9、上的树叶和嫩枝。 似鸡龙:生活在距今 7000 万至 6500 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蒙古发现了似鸡龙化 石。似鸡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似鸟类恐龙。似鸡龙非常矫健和轻盈,它有着长长的腿骨, 大腿肌肉发达,强健有力,踝骨和脚骨长而细,能够迅速地奔跑。 霸王龙:生活在距今 7000 万至 6500 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北美洲发现了霸王龙 化石。霸王龙在它生活的时代是最大的恐龙,难寻敌手。霸王龙的猎物,如三角龙、埃德 蒙顿龙等的头骨上深深的牙洞表明,强有力的颌部和锋利的牙齿是霸王龙的主要武器。 剑龙:生活在距今 1.55 亿至 1.45 亿年前(晚侏罗纪),科学家在美国、葡萄牙等地发现 了

10、剑龙化石。剑龙的背部长有菱形的大骨板。剑龙嘴巴后面是成排的牙齿,用来咬碎叶 子并把食物研磨成浆状。 3.这些恐龙又是根据下面哪一种恐龙化石模型复原出来的呢? 4.出示课本 28 页下面的 5 种恐龙的化石模型,提出要求:找出与上面 5 种恐龙相对应 的化石模型,并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5.学生仔细观察上面的 5 种恐龙图片以及下面的 5 种恐龙化石模型,将恐龙与相对应的 化石模型连接起来,并且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预设: 三角龙对应的是 28 页左下方的化石模型。依据是三角龙头上有三只角,而对应的化石 模型头上也长有三只角。 马门溪龙对应的是站在石头上的恐龙化石模型。判断依据是马门溪龙有一条

11、长长的脖子, 而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也有长长的弯曲的脖子。 霸王龙对应的是 28 页右下方的图片。判断依据是霸王龙的头部与其他的恐龙不一样, 霸王龙的头部比较庞大, 嘴部很大, 并且有尖利的牙齿。 对应的化石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剑龙对应的化石模型是三角龙化石模型上面的一个。判断的依据是剑龙背上有很多像利 剑一样的刺,它的化石模型也有相同的特点。 似鸡龙对应的化石模型是最下方的中间一个。 判断依据是似鸡龙头部较小, 脖子比较长, 前脚短,后脚粗壮有力,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也有相应的特点。 6.教师引导:通过刚才比较的这 5 种恐龙,我们发现恐龙的形态差异真的很大。其实科 学家们发现的恐龙远远不止这

12、5 种。 7.相机出示其他种类的恐龙,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恐龙,并且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预设: 异特龙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 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 8.5 米,最大 9.7 米,体重 1.5-3 吨最重 3.6 吨。它们生存 于晚侏罗纪,约 1 亿 5500 万年前到 1 亿 3500 万年前。异特龙非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 物,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双冠龙 双冠龙是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恐龙,双冠龙长达 6 米,站立时头部高约 2.4 米。头顶上 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鲨齿龙 鲨齿龙又名望齿龙,名字含义是“像噬人鲨的蜥

13、蜴”,意思是锯齿状的,属于兽脚亚目 鲨齿龙科,生活于 10000 万到 9300 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生存时代为白 垩纪的阿尔布阶到土仑阶。 恐爪龙 恐爪龙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 3.4 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 阶早期,距今约 1 亿 1500 万-1 亿 800 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 ” (意为“恐怖” )及“/” (意为“爪” ) ,因为它的后肢第二趾 上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爪,在行走时第二趾可能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 8.教师出示相应的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恐龙,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

14、解了人类之所以能够复原恐龙是因为化石的存在,人类对于恐龙化 石的发现与研究可以追溯到 1677 年,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人们对恐龙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化石在恐龙的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后, 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化石的知识。 9.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1.教学内容 在生命科学领域,人们通过对化石的研究,证明了恐龙曾经生活在地球上。除此之 外,化石还为许多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资料,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化石,它 是什么样的,以及它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

15、化石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信息,发现这些信息是读懂化石的前提。在这 一部分,通过对恐龙头骨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图片的观察,引导学生学会 从化石中获取信息,尝试读懂化石。 第三部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有了很多发现:有的生物灭绝了,有的生物不 断进化改变,有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通过以上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化石中的生物 早已死亡,但是它们与当今生物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会生命与生命之间、 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什么是化石,识别常见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观察几组化石图片,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 在分析化石资料和古生物复原图的过程中

16、,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知道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难点:分析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化石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相关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化石文字、图片等资料。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以及取得的巨大成 就,知道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了形态各异的恐龙。 2.出示各种各样的恐龙图片。 3.化石究竟是什么?除了恐龙化石,还有哪些化石?化石又是怎样形成与被发现的?科 学家研究化石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4.板书课题:9

17、.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化石及化石的种类 1.化石的定义及分类 (1)出示课本 29 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是化石。 全班交流 (2)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3)常见的化石有哪些? 常见的化石有骨骼化石、外壳化石、叶子化石、脚印化石等等。 (4)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科学家发掘的恐龙化石就是属于哪一种化石呢? 恐龙化石属于骨骼化石。 2.自然界中的化石 (1)除了恐龙化石之外,大自然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化石呢? 是的,除了恐龙之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生物的化石。 (2)出示课本 29 页下面的 6 幅化石图片,学生仔

18、细观察这 6 幅画时图片,了解图片里 的化石是什么? 预设: 图片 1,蕨类植物化石。 图片 2,是某种生物的脚印,属于脚印化石。 图片 3,小昆虫化石。 图片 4,三叶虫化石。 图片 5,远古时期蜻蜓的化石。 图片 6,远古时期某种鸟类的羽毛化石。 (3)除了书上出示的这 6 种化石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化石。 (4)相机出示一些其他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辨别一下他们是什么化石。 3.刚刚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化石,还观察了一些化石的图片。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 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活动三: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1.出示课本 30 页“化石的形成与发现”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

19、读这段资料,初步 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班交流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 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 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3.化石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 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4.出示课本 30 页“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与发现”一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组图片, 并且结合化石的形成与发现的文字资料进一步体会化石是怎样形成与发现的? 预设: 古生物死去,尸体被掩

20、埋有机质被分解坚硬部分被沉积物包裹,被矿物化 地壳运动,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被暴露出来。 5.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据科学家不完全统计, 一般化石的形成时间需要上万年,有的甚至需要上千万年乃至上亿年。 活动 4:研究古生物化学的意义 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那么我们现在去研究这些 古生物的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意义一:从化石中获取信息 1.出示课本 30 页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这两种恐龙的头骨化 石图片,猜一猜哪种是食肉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并说一说你的依据。 预设: 上方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平齐,适合切断

21、植物,这是食草恐龙的头骨化石。下方恐龙头骨 化石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这是食肉恐龙的头骨化石。 2.出示课本 30 页恐龙蛋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恐龙蛋化石图片,说说你有什 么发现。 预设: 恐龙蛋圆圆的。 恐龙蛋是一窝一窝的。 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 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3.出示课本 31 页上面两幅插图,提出要求:观察两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图片,判断哪一 种是二足行走恐龙,哪一种是四足行走恐龙?并说一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预设: 左图为二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右图为四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 判断依据是左图上足迹基本上呈一条直线,足迹间隔较大,右图上足迹分布比较紧密, 而且呈两

22、条直线。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观察和比较三组恐龙化石图片,想一想科学家研究化石的意义是 什么呢? 预设: 科学家研究化石,可以根据化石的形态了解古生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后代等 各方面的信息,了解这些古生物曾经在地球上是如何生息繁衍的,从而对于我们现在生 活有所启发。 意义二:古生物复原图和化石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 1.教师引导:远古时期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一些古生物,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 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图片了解他们的样子,并且通过化石来复原他的原来的样貌。 2.出示课本 31 页下面的 4 幅图片,学生观察这 4 幅图片,了解 4 幅图片上的生物分别 是什么?想一想我们现在还能看

23、到他们吗?地球上是否还有与他们相似的生物呢? 预设: 这 4 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远古时期的小盗龙、猛犸象、鱼龙、大地懒四种生物。 小盗龙、猛犸象、鱼龙、大地懒都是已灭绝的生物,现在看不到它们了。现在还生活在 地球上的与小盗龙相似的生物是鸟,与猛犸象相似的生物是大象,与鱼龙相似的生物是 海豚,与大地懒相似的生物是树懒。 3.教师引导:虽然这些东西看不见了,但是有一些我们还能看到与他们相似的生物,也 许这些相似的生物可能与这些远古生物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比如说马。 4.出示课本 32 页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图片,学生观察这组图片,了解现代马是怎样进化 而来的?又是由什么马进化而来的? 预设: 现在的马是

24、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5,000 万年前出现了始祖马,经过进化,到了 3,500 万年前,进化成了渐新马,渐新马经过 2,000 万年的进化,进化成了中新马,到了 100 万年之前,中新马进化成了现代马。 5.始祖马经过近 5,000 万年的进化,终于进化成了现代马。我们从图片可以看出现代马 和始祖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家想一想,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预设: 在进化过程中,马的体形越来越大,马的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始祖马前足 4 趾,后足 3 趾。现代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着地,便于飞快奔跑。 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有变化,是不是所有的生物在进化中都会有这

25、样大的差 别呢? 6.出示课本 32 页下面的三组插图,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三组插图,比较蟑螂化石与现 在的蟑螂、银杏化石与现在的银杏、鲎(hu)化石与现在的鲎,看一看这些生物在进化 过程中变化大吗? 预设: 通过观察比较, 我们发现现在的蟑螂与蟑螂化石中的蟑螂、 现在的银杏与化石中的银杏、 现在的鲎(hu)与化石中的鲎外形上非常相似,没有太大变化,虽然他们经过了千万年的 进化,但是他们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所以我们称这一类动植物为“活化石”。 7.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植物除了银杏、蟑螂、鲎(hu)之外,还有什么呢? 预设: 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植物,除了银杏之外,还有水杉、香果树等等。

26、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物,除了蟑螂、鲎之外,还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等。 教师出示水杉、香果树、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 步了解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 8.教师引导:通过刚才几组图片的对比,大家想一想科学家现在研究化石又有哪些意义 呢? 预设: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有的生物灭绝了,有的生物在不断进化发展,有的生物被 称为活化石。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与当今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化石,就可 以探究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化石,知道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

27、生物遗体、遗 物或者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等。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化石是怎样形成, 又是怎样被发现的,探讨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有 关古生物化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 1010. .用化石做证据用化石做证据 1.教学内容 化石不仅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研究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历 史提供了证据,还为思考地球及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呈现了三则用化石作证据的科学研究资料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 龙、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引导学生发现化石除了在古生物 领域的研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

28、用外,还有着广泛的科学价值。 第二部分,生命演化史不仅是生物进化史,实际上它也是整个自然界的历史,是地 球演化史。它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基于化石的研究,人类不断丰 富和完善着对生命演化史的研究。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从宏观 的角度思考与生命有关的话题。 第三部分, 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是一个较为 开放的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化石 证据运用到对科学假说的研究中,体会到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 2.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

29、价值。 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 运用化石证据,证明“人猿同祖论”。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 难点: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相关资料。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 我们通过学习, 了解了化石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2)化石是如何形成并被发现的? 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泥沙

30、掩埋起来,在泥沙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 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随着地壳的运动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 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这些化石便暴露出来。 (3)我们可以从化石的研究中得到哪些信息? 我们可以了解古生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繁衍后代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找到现代生 物中与古生物相似的生物,可以了解现代生物是怎样由古生物进化而来的。 2.研究化石还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10.用化石做证据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化石的科学价值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1.出示课本 33 页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31、这幅图片,了解中华龙鸟的外形特 点。 预设: 中华龙鸟身体体型较小,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里有牙齿,尾椎很长。前肢粗短,爪钩 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像羽毛一样的东西。 2.中华龙鸟这样的外形与我们现代的什么生物比较相似呢? 与现在的鸟儿比较相似。 正因为这些相似之处,因此一些科学家就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3.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 33 页“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的一段文字资料,初步了 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全班交流 4.英国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提出了怎样的假说?化石又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 立提供了哪些证据? 预设: 赫胥黎提出的假说: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32、化石提供的证据: 恐龙化石的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 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 20 世纪 90 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2.教师小结:这些化石都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1.教师引导:化石不仅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还证明了“大陆漂移说”。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 33 页“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这段文字资料,了解这段文字的内 容。 全班交流 2.大陆漂移说的观点是什么? 大陆漂移说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的假说。 3.化石又为大陆漂移说的假说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 德国气

33、象学家魏格纳收集到一块 2.5 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证明 了这一假说。 20 世纪 60 年代初,发现了另一个证据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导致大陆板块的移 动。 4.出示课本 33 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图片上几块化石的发现 地分别在哪里? 预设: 全齿兽化石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发现。 舌羊齿化石在南美洲、非洲、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州都有发现。 水龙兽化石在非洲、印度、南极洲都有发现。 中龙化石在南美洲、非洲都有发现。 5.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科学家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齿植物群,这些 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不太可能跨

34、越大洋进行迁徙。 如果我们将这几个大陆拼接起来,可以发现这一植物群呈现出连续的带状分布。一些陆 生脊椎动物化石也提供了相似的证据。 说明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块联合的大陆。 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 1.出示课本 34 页英国达尔文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达尔文的有关知识。 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 34 页“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这段文字资料,想一想达尔文 的进化论的观点是什么?化石为生物进化论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 预设: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而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 先。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

35、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 就是自然选择。 化石提供的证据: 1831 年 12 月英国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一次环球科学考察,在航行中,他 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化石。 后来的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层生物化石的研究证实了进化论。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三段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交流,我们发现化石在这些科学假说 的成立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进一步说明了化石的科学作用,说明了研究化石的重要意 义。 活动二:地球生命演化史 1.教师引导:地球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 的生物在地球上生存,又从地球上消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生命演化史。

36、 2.出示课本 34 页生命演化史示意图,学生仔细阅读观察这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想一 想从这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预设: 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 38 亿年之久。 地球上的生命不停地发展和变化。 地球生命的演化包括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新生代 4 个阶段。 生命演化史上有过生命大爆发,也有过生物大灭绝。 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着。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人类只占据一个非常微小的位置。 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 6 亿年前的这段时间。尽管早在 30 多亿年前生物就已经出现, 但其进化却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类植物,它们留下的化石说 明的情况

37、不多,而且保存这些化石的岩层又太多经过不同程度的变质,更使得地球的早 期历史不易被了解 古生代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持续约 3 亿年。对动物界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时期。它以 一场至今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进化拉开了寒武纪的序幕。寒武纪动物的活动范围只限于 海洋,但在古生代的延续下,有些动物的活动转向干燥的陆地。古生代后期,爬行动物 和类似哺乳动物的动物出现,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绝灭宣告完结。 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中生代 的年代为 2.52 亿年前至 6600 万年前,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结束于白垩纪-第 三纪大灭绝事件,前后横跨 1.

38、8 亿年。中生代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纪: 三叠纪:2.5 亿年前到 2 亿年前侏罗纪:2 亿年前到 1.45 亿年前白垩纪:1.45 亿年前到 6600 万年前。 中生代的下界限是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的 90%到 96%的海大洋生 物,与 70%的陆生生物,也是生物演化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 中生代的上界限是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可能是由犹加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撞击 事件造成,此次灭绝事件造成当时 50%物种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鸟类恐龙。 新生代(距今 6500 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 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

39、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 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 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 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 4.教师小结:关于地球生命演化史内容非常丰富,资料众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相 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生命演化史的知识。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化石的科学价值,体会到了科学家研究化石 的重大意义,懂得了化石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大陆漂移说、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假说的成 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 料,了

40、解更多的有关化石的科学价值,了解更多的有关生命演化史的知识。 20212021 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教案 第第四四单元单元探索宇宙探索宇宙 11.11.太阳系大家族太阳系大家族 1.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解读活动,主要介绍什么是太阳系,强 调太阳系不仅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卫星,还包括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 星际物质等。大小各异的天体组合在一幅全景图中,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太阳系大家 族的构成,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第二部分是建模活动,主要 认识八大行星的大小特征和距离太阳的远近特征,学生通过数据解读和分析,

41、学习搭建 太阳系模型。第三部分是阅读活动,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八大行星的概况及部分行星 的发现历程。 2.教学目标 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 阅读文本资料,体悟人类探索行星奥秘的意义。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 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大小的球体各 1 个(弹子球、网球、棒球、高尔夫球、沙滩球、瑜 伽球、篮球、足球,也可用差不多大小的其他球体代替)、卷尺。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直尺、圆规。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

42、本 35 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这是一张宇宙的图片。 2.出示课本 35 页的一首小诗: 在地球面前, 月球很渺小。 在太阳面前, 地球很渺小。 在宇宙面前, 太阳很渺小。 浩瀚深邃的宇宙, 究竟有多少奥秘? 它等待着 探索者的足迹! 3.学生认真朗读这首小诗,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想一想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提到了宇宙 中的哪些物体?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预设: 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提到了月球、地球、太阳、宇宙等物体。展现了作者探索宇宙奥秘的 愿望和憧憬。 4.教师引导: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地球以外的空间,我们会发现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千 百年来, 人类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着怎样的发现?又

43、有怎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 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5.这一课,我们先来了解太阳系的概况。 6.板书课题:11.太阳系大家族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了解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 1.出示课本 36 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样子以及太 阳系大家族的成员。 全班交流太阳系的概况,预设: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太阳系有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 物质等组成。 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太阳系内已经被发现的小行星有 70 余万颗,

44、主要分 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以及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上。 2.出示小行星带以及小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小行星以及小行星 带的知识。 3.出示木星以及他的卫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木星的有关知识。 预设: 木星的卫星众多,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有 79 颗卫星。 4.出示彗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彗星,初步了解彗星的一些知识。 预设: 彗星俗称“扫把星” 。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主要成分是冰、尘埃和较小的 岩石颗粒。 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中的冰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或几 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因 1705 年

45、英国天文学家 哈雷成功预言其周期是 76 年而得名。 5.教师出示各种有关彗星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 进一步了解彗星的外形特点。 出示整个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特点以及概 况。 活动二: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 1.教师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在太阳系中,有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那么这八颗行星 大小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课本 37 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了解这些图片中的球体分别是 哪一颗行星?他们的大小又是怎样的? 预设: 最大的那颗行星是木星。 周围有光环的是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 接下来是淡蓝色的天王星和深蓝色的海王星,

46、再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地球,最后三个分别 是金星、火星,最小的是水星。 3.如果我们把地球的直径换算成一厘米,按照这个比例,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的直径分 别是多少呢? 4.出示课本 37 页八颗行星的直径资料,学生读一读,了解按照比例标准换算好的八颗 行星的直径。 八颗行星的八颗行星的“直径直径” 水星:0.38cm木星:11.20cm金星:0.95cm土星:9.45cm 地球:1.00cm天王星:4.01cm火星:0.53cm海王星:3.88cm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份数据,动手制作八颗行星的模型,比较 8 颗行星的大小。 5.出示课本 37 页比较八颗行星大小的学生活动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

47、解比 较八颗行星大小活动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6.所需的材料:圆规、彩纸、尺子、剪刀等。 7.活动方法: 按照八颗行星的直径数据,用圆规在不同颜色的彩纸上画出大小不等的圆。 用剪刀将这些圆剪下来。 分别在这些圆纸片上写上八颗行星的名称。 将这八张圆纸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学生按照方法进行活动,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 9.全班交流,指生在黑板上将八张圆纸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开来,并说一说太阳 系中的八颗行星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 预设: 八颗行星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 星。 活动三:比较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 1.教师引导:刚刚我

48、们比较了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大小,下面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八颗行 星距离太阳的远近。 2.提出要求:用大小不同的球分别表示太阳和八颗行星,根据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摆出 太阳系的模型。 3.出示课本 37 页比较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的活动图片,学生观察图片,想一想本 次活动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4.所需材料:大小不同的球、硬纸板、记号笔、卷尺等等。 5.活动方法: 按照八颗行星的大小分别标出大小不同的球所表示的行星的名称,并且在硬纸板上用 记号笔写上行星的名称,摆放在球的前面。 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分别摆放八颗行星球体以及相应的名称。 6.教师强调: 因为在宇宙中八颗行星距离太阳都很远

49、, 所以我们不能按照实际距离摆放。 我们可以以地球为标准,把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规定为一米,其他的星球按照这个标准 进行类推,测算出距离太阳的位置。 7.出示课本 37 页已经测算好的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距离。 八颗行星到太阳的八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距离” 水星:0.4m木星:5.2m土星:10.0m金星:0.7m 天王星:19.6m地球:1.0m海王星:38.8m火星:1.6m 8.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到操场上按照活动方法进行活动,摆出太阳系的模型。 9.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什么? 预设: 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50、海王星。 10.出示太阳系的整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八颗行星距 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 活动四:八颗行星的概况 1.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通过活动了解了 8 颗行星的大小, 以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 除此之外,八颗行星还有哪些知识呢?下面我们继续去学习。 2.出示课本 38 页八颗行星概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图片下方的文字, 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概况。 3.全班交流,预设: 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预设: 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态星球,一类是气态星球。 固态星球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气态星球分别是木星、土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