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412.27KB ,
文档编号:1679514      下载积分:7.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67951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汀枫)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历史专题02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政策.docx)为本站会员(汀枫)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专题02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政策.docx

1、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专题专题 0202 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政策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政策( (解析版解析版) ) 考点一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农业 母题 1.(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 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租佃经济的发展, 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 C 选项符合题意

2、。明清时期的土地所有权仍然在地主手里,A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的 生产利润问题,B 选项排除。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 选项排除。 本题考察古代中国农业小农经济下的基本耕作方式个体农耕, 源于教材基础主干知识 的拓展。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 (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直到近代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2)原因:A、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B、政治:诸侯国为顺应时势进行土地 私有制改革,更推动小农经济大量产生;C、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成为小 农经济的思想基础。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3)内容:A:结构: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B:地位:长期处

3、于中国经济的 主导地位;C、特点:自给自足性,分散性,缺乏创新性,个体脆弱性和整体稳定性。 (母题 答案来源) (4)影响:A:经济:促进了古代农业发展,但也制约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B、政治:成 为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C、文化:是诸子百家等思想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平 均主义思想的基础;D、风俗:古代风俗习惯打上了深刻的小农经济的烙印;E、外交:闭关 锁国的经济基础。总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 1(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 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4、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 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 水利工程,D 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 选项说 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 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 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 选项排除。 2 (2019 年海南卷年海南卷) “天子亲耕”缘于周礼 ,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 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

5、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 常,这反映出清朝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 ,先农坛在清朝 也一直拥有同样的地位,因此可以看出,清朝也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故本题选 B。材料 只显示了清朝承袭农耕文明,但没有其他制度沿袭明朝,故 A 项排除;清朝承袭农耕文明 并不是说满洲贵族成为农耕者,C 项说法错误;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在当时要先进,故沿袭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农耕文明也是顺势而为,不存在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一说,故排除 D

6、 项。 3 (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 表 1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 20 以下24173% 20130103741% 1313001072% 300 以上214% 小计139100% 表 1 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 提高 【答案】A 【解析】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 20 亩,一家有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 当超过 20 亩,20130 亩占 741%,比重较大,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所以答案选择 A 项。通过对材料数据的分析可知大土地所占的比例比较小,所以不能得

7、出 B 项的结论。 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此时不存在均田制破坏与否的问题,故 C 项错误。D 项材料 内容并未涉及。 考点二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母题 2.(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 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 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 匠,这

8、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 A 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 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 涉及买卖,故 D 项错误。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属 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通方式劳动力地位

9、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工 官”制度、大作坊 官府专用和皇帝 私用; 不在市场流 通 无偿调用各 类匠户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 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 平 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工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 纳赋税; 剩余部分 出售 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1 (2019 年年 4 月浙江选考月浙江选考)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 。唐朝昌 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A粉彩瓷B黑瓷C青花瓷D白瓷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制瓷业形成南青

10、北白两大系统,D 选项符合题意。粉 彩瓷器是在清朝出现的,A 选项排除。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黑瓷,但是在唐朝并不出名,B 选 项排除。元朝的青花瓷最为著名,C 选项排除。 2 (2019 年北京卷)年北京卷)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公元前 7前 5 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

11、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 A 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 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 B 项;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的 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 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 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 D 项。 3 (2017 年年 11 月浙江选考月浙江选考)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 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 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 交流的有 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中国

12、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ABCD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的造纸术经陆上丝绸之路在唐朝时候传到欧洲, 故正确; 中国的瓷器在唐宋时期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故正确;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 传到欧洲是在新航路开辟后,且不是通过丝绸之路,错误;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日本与材料 “东西方交流”不符,错误。故选 B。 考点三考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古代中国的商业 母题 3.(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 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 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

13、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答案】C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与商品 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 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 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 选项排除。 明中叶后, 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 但是与材料无关, 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 D 选项排除。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表现, 通过现象理解商业活动发展的具体原 因。 【古达中国商业发展】【古达中国商业发展】 (1

14、)商业的起源: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汉代:商运活跃,商人周流天下。唐至宋元,许多小说戏曲中,有关于商人远行贩运 生活的故事。 (3)唐朝:俞大娘航船,来往于江淮之间;陆路商运也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 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非常兴隆。 (4)宋元: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 北非等地区。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5)明清商帮: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 重要场所,其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晋商是明清时期 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称雄国内商界

15、500 年。其经营的盐铁、棉丝、皮毛、茶叶和金融业,遍 及全国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它不仅成就了许多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 推动了山西经济的进步, 而且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徽商则是旧徽州商人 或商人集团的总称。 (母题材料答案来源出处) 1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 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山东是

16、棉花的主要种植地,江南商人将山东棉花运回江南,再运来 棉布,说明江南地区是棉纺织的再加工地区,其纺织手工业较为发达。由此可知,江南地区 和山东地区的生产内容不同,地区分工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故选 D。大运河是其 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 A 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 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 B 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 C 项。 2 (2019 年江苏卷)年江苏卷)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 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

17、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 官府需求,由此证明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选 D 项;材料没有谈及当时政府的收 入来源情况,不能证明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故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商 业活动打破坊市限制和时间限制,故排除 B 项。官府因为有所需求才取办于市镇,无法判 定政府扶持市镇,排除 C 项。 3 (2018 年江苏卷)年江苏卷)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 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 纳过税后就

18、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 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 A、C 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 B 项错误; “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 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 D 项正确。 考点四考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母题 4.(2019 年北京卷)年北京卷)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 唯

19、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 “汝村民皆有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答案】C 【解析】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 “汝村民皆有土田,何 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的垄断,故 A 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农副产品和货币 的使用情况,故 B 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

20、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 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 D 项排除。 本题涉及古代中国经济的政策“重农抑商”相关考点;考察对该政策的具体理解,透过商 业活动理解政府政策的意图和目的。 【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政策】 1、产生: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贯 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巩固封建统治。 3、推行的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母题出题意图) 4、主要内容把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倍加重视和保护;对商业活动是进行抑制。 5、重农抑商

21、政策的特点:贬低商人地位;限制经营范围;重税;禁止对外贸 易。 6、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初期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 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 、消极作用: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 发展规律,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导致经济结构 过于单一。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1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 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

22、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 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B 【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 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 B 项正确;图 6 属于古 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 A 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 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 故 D 项错误。 2 (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 表 1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 20 以下24173% 2013010

23、3741% 1313001072% 300 以上214% 小计139100% 表 1 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A 【解析】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 20 亩,一家有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 当超过 20 亩,20130 亩占 741%,比重较大,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所以答案选择 A 项。 通过对材料数据的分析可知大土地所占的比例比较小,所以不能得出 B 项的结论。唐朝后 期均田制已经崩溃,此时不存在均田制破坏与否的问题,故 C 项错误。D

24、 项材料内容并未 涉及。 3 (2017 年年 4 月浙江选考)月浙江选考)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 1000 家,而到乾隆末年, 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 280 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 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封建时代的“重农抑商”政策。由材料信息可知,在乾隆时期,商人家庭 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并产生了很多进士,由于封建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尽管 经济地位较高, 但政治地位依然较为低下, 因而很多商人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提高自己 的政治地位,故 A 项符合题意;在乾隆时期各个阶层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所以这一现象 和盐商的经济实力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B 项;从盐商家庭积极参加科举考试来看,士贵商 贱观念在当时还没有被打破, 排除 C 项; 盐商家庭所产生的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 1 88%, 但材料没有提供其他阶层所占全国进士总数的比例如何, 故不能推知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排除 D 项。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