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9 页 新教材统编版新教材统编版 (20192019)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西晋时, 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 太子师傅增至六人, 太子舍人、 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 皆由当时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东宫兵力“至有实 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不下万人。这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A.太子掌兵严重威胁皇权B.官僚政治日趋完善 C.皇权维系诉诸亲缘关系D.皇子争立现象频繁 2.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
2、,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 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 庶族只能居于下位,东晋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3.“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 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 ”这说明魏晋南朝时期() A.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制度化B.中枢机构异变利于皇权加强 C.制衡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中央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4.北魏孝文帝时期所颁行的 考课法 , 规定中央到地方
3、各级官员必须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 根据结果决定官员们的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这说 明考课法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B.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C.限制世家子弟的入仕D.激发官员重学热情 5.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 内相,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反映了() A.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弱化 C.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D.宰相议政职能逐渐消失 6.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 随时进封事,不限早晚, “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
4、谏净权。这反映出唐代()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 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 7.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 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 4-7 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 20 人,然后 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第 2 页 共 9 页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8.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执 行,若未加盖政
5、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A.古代政治制度日益成熟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 9.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 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 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 管屯田的营田使, 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 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 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 10.下表是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在唐代() 唐代明经
6、、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 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 论语 尔雅 ,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 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 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 篇 作时务策五道 A.科举制成为选官的唯一方式B.进士科更注重选拔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 C.明经科完全脱离社会的实际D.进士科考试对唐诗的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 11.北魏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 麻田,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明确规定各类上地的用途。这一做法() A.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B.推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C.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D.限制了土地的高度
7、集中 12.唐朝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 府兵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他们参战的武器、马匹、粮食均需自备,全国都有负 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一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B.练就了专业的军事队伍 C.不利于商业的繁荣发展D.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13.按照唐制,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 印”,方可颁行生效,因此唐代也就出现了“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现象。这说明唐 代三省制下() 第 3 页 共 9 页 A.中枢决策的有效性加强B.君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宰相之间彼此相互制衡D.政事堂
8、掌握最高决策权 14.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 保留键陀罗样式;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 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 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15.骆驼这种独特的动物成为唐代的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生活层面,我们都 能够看到骆驼的身影。骆驼在唐代的全面参与反映了() A.骆驼已取代耕牛成为主要的农用动力B.各阶层寻求异域珍宝的社会奢靡之风 C.已形成西部少数民族移居中原的浪潮D.对外贸易与开拓成为社会的价值追求 二、非选择题
9、,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 的,这使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 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 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 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 的认同上。 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 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 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公元 589 年,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时
10、期的分裂,完成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虽 然呈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但统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 北杂夷虏”,及东晋长江下游扬州“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 围甚广”。自曹魏起,南北政权都重视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开凿或疏通了一系列水道以运 兵和运粮,“使长江、黄河间的水路交通进一步拓展”。在北魏宣武帝即位后 50 年中,南 北双方进入一个相对和平共处的时期,文化交流频繁,装饰艺术风格,特别是装饰题材、造 型及纹饰渐趋相近。当时虽然南北分裂,但交往频繁,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 “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
11、成“想境内清晏, 今万国安和”,并取得南北一致认同。 第 4 页 共 9 页 摘编自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至秦朝“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大 一统国家的历史意义。(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谈谈 你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认识。(12 分) 17.不同视角看孝文帝改革。(20 分) 某班历史社团就孝文帝改革展开了课外阅读与讨论。 王同学展示了自己的课外阅读,清朝赵翼廿二史札记的部分内容: 魏孝文帝欲迁洛以变旧风。恐大臣不欲,乃发京师步骑百余万南伐,至洛阳群 臣请停
12、南伐, 帝曰: “今者之举, 兴发不小, 动而无成, 何以示后?若不南伐, 便当迁洛。 ” 诏迁洛之人,死者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注:北方地名)人,皆为洛阳人。又诏改国姓为 元氏。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魏”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政权。王同学展示的材料说明 孝文帝改革得以推进,得益于哪两个因素?(5 分) 进而,王同学又展示了下面这段文字: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 此。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 (2)王同学展示的这段材料表达了对孝文帝改革怎样的评价?其依据是什么?(5 分) 针对王同学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李同
13、学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反驳。 他出示了钱穆 国 史大纲的引文: 魏孝文迁都一则元魏政制,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的中心。二则北方 统一以后,若图吞并江南,则必先将首都南移。三则一般鲜卑人,建国已逾百年,而不 免暮气渐重,魏孝文实在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种人以一种新刺激。孝文帝对汉文化 衷心欣羡,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整体的汉化。惜乎孝文南迁五年即死。他 的抱负未能舒展,鲜卑人追不上他的理想,而变乱由此起。 (3)若要有力反驳王同学的观点,李同学必须结合本段材料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证?(5 分) 社团指导老师在听了两位同学的发言后,肯定了他们发言的合理性。同时,引导他们参看下 面
14、这段历史材料: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 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 第 5 页 共 9 页 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相比前面的材料,这段材料从更深刻、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这一历史,试说明之。(5 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一 时间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 年)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 年)始置武举 材料二
15、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 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 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 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 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哪几种选官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选官标准的变化。 (5 分) (2)请根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指出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5 分) (3)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16、,分析科举制的影响。(5 分) 第 6 页 共 9 页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太子师傅增至六人”“梁朝太子精兵不下 万人”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都在加强太子的兵力,以亲缘关系来维系和加强 政治上的皇权统治,故选 C 项。太子掌兵是为了加强皇权,且威胁皇权的说法与材料“南朝 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增加太子兵力”不符,排除 A 项。官僚政治是指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 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体制,排除 B 项。材料没 有反映皇子争立现象,排除 D 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晋门阀政治。
17、根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 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受皇族重用,并且垄断仕途、干预朝 政,故 A 项正确;门阀政治加强了阶层固化,不利于封建国家扩大统治基础,不能体现政治 制度上的进步,故 B 项错误;考试选官为科举制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九品官人法以 家世门第为选官标准,重视门第出身,故 D 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朝时期的三省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尚书职权显要,材料反映魏晋 置中书分其权,南朝又设门下,尚书地位进一步削弱,这一变化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 B 项。 4.答案:B 5.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皇帝私人秘书机构
18、职能的变化,反映了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故选 A。 6.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唐代谏官不仅能随宰相入阁议事,而且可以随时进封事,不用提前告知宰 相,可见谏官制度可使下情更更好地上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故选 D 项;谏官只负责 谏议,中枢决策机构并未出现异变,排除 A 项;材料只是强调了“保证谏官的独立谏净权”, 并未体现唐代监察的全覆盖,且“全覆盖”说法绝对,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唐代朝廷内 部的分权,排除 C 项。 7.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加强专制统治。 根据材料大意可知, 武则天把 氏族志 改为 姓氏录 , 扩大入谱官员的范围,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增加进士录取
19、名额,并让新晋进士进 一步推荐人才,从而扩大了新兴地主规模。培植新兴地主阶级,改变王朝的权力构成就是为 了打击门阀氏族势力,加强皇权,故选 A 项;武则天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以 第 7 页 共 9 页 官位尊卑定等级,培植新兴地主阶级,削弱了所有的门阀世族而不是针对具体姓氏,故排除 B 项;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是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的措施,而不是目的, 故排除 C 项;D 项表述未能包含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社会地位的内容,以偏概全,故排除。 8.答案:A 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藩镇割据。 材料明确指出唐代节度使设计的初衷和 权限变化,这就不难得出正确
20、答案;A 选项,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 节度使权限的变化是制度性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故不选;B、C 选项,节度使权限的变化 导致地方实力增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分析错误,不选 B 而选 C;D 选项,材料中节 度使权限变化不能说明地方官制的完善,而是对地方体制的破坏,故不选。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府兵制的影响。由题干中的唐朝府兵制规定府兵“参战的武器、马匹、 粮食均需自备”可知,府兵制增加了作为府兵的农民的经济负担,故选 A 项;由于府兵制是 兵农合一的制度,农忙时参加生产,农闲时操练,所以并不是专业的军事队伍,故排除 B 项
21、;府兵制属于兵农合一的制度,与农业和军事有关,而与商业发展无关,故排除 C 项;府 兵仅仅是在战时作战,平时属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以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排除 D 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制。根据材料“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 通过”可知,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故选 B 项;材料体现不出中枢决策的有效性,故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并不是宰相之间的制约,故排除 C 项;中国古代皇 帝掌握最高决策权,故排除 D 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潮流。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塑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 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
22、,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 C 项;材料强调佛教的本土化, 而不是文化开放,故排除 A 项;唐朝时儒学仍然是主流,故排除 B 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 的态度,故排除 D 项。 15.答案:D 16.答案: (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意义:政治上,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经济上,可以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 大规模生产活动,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并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民族关系上,促进了民 第 8 页 共 9 页 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文化上,推动了文化的整体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的 传承与发展。 (2) 因素:移民的大潮推
23、动了文化交融;水陆道路的打通减少了大一统的地理障碍;民族交融 的加强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要求统一的主观愿望。 认识:从历史的长时段看,中原王朝实行的一些政策、制度,起到了凝聚民心的作用;从文化 认同看,追求统一的文化认同始终存在;从民众基础看,普通民众追求统一;从自然因素看, 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内部地形相对平坦,受外族侵扰较少,利于国家治理;从生产 方式看,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基本国策,统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 增长,社会稳定与繁荣。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夏、商、西周时期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 面, 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得
24、出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 层面的统一; 由材料 “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 跃”得出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第二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 关系、文化等角度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侨吴混合 之语音最盛行”“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围甚广”并结合所学得出移民的影响;根据“都重视 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并结合所学得出水陆交通的影响;根据“南北双方进入一个相对和平 共处的时期,文化交流频繁”并结合所学得出民族交融的影响;根据“取得南北一致认同” 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观愿望的影响。第二小问为认识类设问,可以按步骤进行分析。第一
25、步, 明确认识的对象,即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第二步,梳理材料和所学知识,确定作 答角度。材料一说明:秦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秩序。(时间存续)材料二说明:即使在大 分裂时期,也存在统一趋势。(文化认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外 部侵扰较少,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国家治理。 (自然环境)普通民众渴望统一,拥护统一。 (民生愿望)中原王朝以农立国,统一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 (生产方式) 17.答案:(1)政权:北魏。因素:灵活的策略;坚定的决心。 (2)评价:对孝文帝改革持一定的批评态度。依据:认为孝文帝改革用中原文化改变了鲜卑族 尚武的精神,导致国家衰落。 (3)
26、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国家衰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4)从时间角度, 不再将孝文帝改革作为一个孤立历史事件作短时段分析, 而是放眼长时段, 从之后国家日趋统一的历史影响来评价孝文帝改革。 从空间角度, 不再局限于北魏一个王朝 的疆域,而是从全国的统一来看问题。从民族交融角度,不再将鲜卑族、汉族看作孤立的、 对立的民族,而是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审视问题。从多民族国家发展角度,不再计较一朝一代 的得与失,而是从整个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视角审视问题。 第 9 页 共 9 页 解析:(1)政权:根据“魏孝文帝”“迁洛”等得出是北魏。因素:根据“恐大臣不欲,乃发 京师步骑百余万南伐,至洛阳群臣请停南
27、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灵活的策略和坚 定的决心。 (2)根据“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等可得出对孝文 帝改革持一定的批评态度。根据“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武事已渐弛”及所学可得出认为 孝文帝改革用中原文化改变了鲜卑族尚武的精神,导致国家衰落。(3)根据“元魏政制,久 已汉化” “不免暮气渐重”等可从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国家衰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等角度 概括。(4)根据材料信息可从时间、空间、民族交融等角度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多 角度审视其对多民族国家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8.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官标准的变化:从以德行为标准到
28、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积极的价值取向: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 加强了中央 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解析:(1)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这是汉代的察举制。根据材 料“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可知,这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根据 材料“始置进士科”“始置武举”可知,这是隋唐的科举制。选官标准的变化: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察举制注重品德,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而科举制注重才学,以考试成绩为选拔标 准。 (2)从察举制来看, 古代选官制度蕴含着以德取人的倾向;从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演变过 程来看,古代选官制度蕴含着自由开放和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3)依据材料“隋唐开始的 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得出,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以考试的 方式选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由材料“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并结合所学得出,把选官 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由材料“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 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并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 基础。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