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年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必修上册) 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 (十十 四)四) 基基础础知知识识演演练练 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小题) 1.理解性默写。 (1)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 是:,。 (2)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 以,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3)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豪放气概的句子 是:,。 (4)“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 篇佳作,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完整的诗 句:,。 (
2、5)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6)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宏伟政治蓝图是,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继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迎来又一举世 zh()目的国际盛会上海 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彩展示之中,贯穿于 184 个日日夜夜。 世博给了我们欢聚的机缘。秉 ()承“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 让世界走进世博园,走进了“天下一家”的嘉年华。在世博这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实现 文化的多元共享,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世博会将让世界更加美好。 世博给了我们梦想的力量。世博会,见证东方古
3、国的巨大进步,见证中华民族的智慧、 活力和进取心,更见证中国走向世界的不懈努力,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将在世 博会上尽情世博会也将让中国更加美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举世 zh()目秉 ()承 (2)第一段中有一处要加引号,请写出需要加引号的内容: “” 。 (3)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波浪线的词语。 平台: (4)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线上。 3.名著填空。 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买车; 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计算他的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 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
4、会跑路的畜生,他拉着总不起劲,好像背着块石头那么 不自然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这段文字出自作家()的长篇小说 。作品主人公是 ()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最大的梦想是()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微电影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通信和影像产品,让普通 大众都能轻松“拍电影” 。而微电影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不仅很多综合 门户网拥有微电影平台,更多专业视频网站也异军突起,成为微电影展示与传播的主渠道。 尽管当前能够看到的大多数作品,其艺术表现力无法与专业团队相比
5、,_ 。 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种视角转变体现了现代文明 在高科技支撑下的又一种进步。当然,微电影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_, 才能“微”而不弱,创作出更多精品。 二二、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目要求的) 阅读文段,完小题。 中国唐朝数学家僧一行曾研究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围棋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棋局?那 时,围棋的棋盘刚刚从 17 道扩展到 19 道,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貌。运用当年简陋的 计算工具,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两色黑白
6、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演绎出极为丰富 的变化。或许正因如此,当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最近几年中击败人类顶尖围棋手 的时候,不少科技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棋 局惊人的可 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于是,一种已 经传承了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前沿的领域,产生了奇妙的因 缘。围棋并非一个特例。我们会从全国各地 的“非遗”中,发现它们蕴含的“科学密码”。 藏族的唐卡画师从自然界的矿物和植物中采撷各色颜料,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斑 斓、 ;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针灸疗法,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来解除病痛
7、,如 今早已 ,只要稍懂一些排列组合原理,就可以体会到一代代医师建构经络体系的艰难。这 些“非遗”瑰宝,凝聚成了中华文明的气场与魂魄。除了诸多壮丽的建筑工程和 的史册文 献之外,一个个表演或游艺项目,一部部广为传颂的史诗或民间故事,一件件不同材质的 手工艺品,乃至人们对世界起源和运转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自然万物的不同态度,共同 构成了今天所见的中国。 5.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简陋(lu)演绎(y)蕴含(yn) B.采擷(xi)斑斓(ln)雏(c)形 C.追溯(su)施灸(ji)魂魄(p) D.瑰宝(gu)凝聚(nng)经胳(jng)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
8、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能做得更好,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 B.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已经被它“学会”了,而且能做得更好 C.像人一样能做得更好,它已经“学会”了去观察和分析棋局 D.它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而且能做得更好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丰富多彩 璀璨夺目 蜚声中外 卷帙浩繁 B.琳琅满目 璀璨夺目 赫赫有名 汗牛充栋 C.丰富多彩 光辉灿烂 赫赫有名 卷帙浩繁 D.琳琅满目 光辉灿烂 蜚声中外 汗牛充栋 8.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
9、主义情怀。 (成分残缺,应把“通过”或“使”删去) B.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分类不当,应将“诗歌、小说、 散文和”或“和文学作品”删去) C.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 500 项左右的专利成果。(语 义重复,应把“约”或“左右”删去) D.同学们一起来到养老院探望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搭配不当,应把“探望”改 为“探访”)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 为了焦点人物。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 蒙了。 10.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选自其中。 D.岑参,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高适 并称“高岑”。 三三、实践运用(本大题共、实践运用(本大题共 1 小题)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
11、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随着 网络信息科技的日益发达,智能移动的电子产品渐渐充斥我们的生活。“低头族”“手机 控”数不胜数。正是这些电子产品成为人类情感沟通的屏障,成为扼杀情感的杀手。 请就此现象写一段公益广告词。要求: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不超过 40 个字。 _ _ 基本技能提升基本技能提升 四四、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 1 小题)小题)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篱秋色扁豆花 周寿鸿 秋风起,豆花开。九月,是扁豆花的月令。 月色如水的夜晚,扁豆丛里秋虫浅唱低吟。明代王伯稠诗云:“豆花初放晚凉凄, 碧叶荫中络纬啼”,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有咏:“昨夜庭
12、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中,也有“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下沙沙 振羽,至有情味”的描述。 扁豆是一种生性随和的豆蔬。乡下种扁豆,不择地点,墙角、树下、灌木丛边,随 处可点几颗,不用施肥浇水。村人护院,多以树枝、秸秆编为篱笆,家家户户,种豆篱笆 下。秋天到了,扁豆花、扁豆荚缀满篱笆,蓬蓬勃勃,挤挤挨挨,把庭院遮掩得密匝匝的。 也有一些人家,在菜园内搭了豆棚,棚上豆荚累累,地上一畦绿韭青椒、红番紫茄。开门 推窗,秋实满园,让人有说不出的欢喜。 一篱秋色,数扁豆花最美。 整个夏天,扁豆牵藤绕蔓,攀墙爬架,或扶摇直上,或匍匐前行,一个劲儿扩张地 盘,却只长叶不
13、开花。秋风为号,扁豆蔓儿仿佛突然醒了,矮棚浮绿,纤蔓萦红,一开就 是一连串。白扁豆开白花,红扁豆开紫花,粉白如云,艳紫如霞,轻盈似蝶,一嘟噜一嘟 噜,在风中发出盈盈的笑声。 记忆中的老家,村路弯弯,巷陌纤纤,篱笆挨着篱笆,家家的篱笆爬满了红红白白 的扁豆花。走在村巷的路上,仿佛走在扁豆花的长廊,心里充满了温暖。如今,家家户户 早已没了篱笆,院墙建得越来越高,再也见不到这种画面了。 汪曾祺说,“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 秋风秋雨中,扁豆花一扫秋天的寂寥,仍然摇曳生姿,顾盼多情。这个时节的雨有 一个诗意的名称:豆花雨。晚明诗人曹学佺的“疏篱豆花雨,远水荻芦烟”,让扁豆花美 得疏朗迷离;清代学者
14、查学礼的“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让扁豆花美得妩 媚多情,楚楚可怜。最有名的就是郑板桥的那副对联了“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 扁豆花”,让扁豆花美得平静、亲切、淡泊。当年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寄寓于大悲庵里 的郑板桥,随遇而安,笑对秋风秋雨,写美了田园风光。 中秋前后,扁豆藤蔓上一串串像宝塔似的花穗,纷纷落了,长出了一串串月牙状的 扁豆。扁豆生长很快,不久便挂满了豆棚或篱笆。前面的花落了,结了豆荚,后面的花又 开了,总有一串串宝塔似的花穗在风中摇曳。秋意渐深,其他的花儿都谢了,它还在且落 且开,不知疲倦似的,要不是霜冻来了,真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 寒霜时节,藤蔓干枯了,花朵萎落了,风
15、吹打着发黄的叶片,还有不少没吃完的扁 豆皱巴巴地耷拉在枝头,好像在幽幽叹息。秋尽了,冬天真的要来了。 汪曾祺喜欢扁豆花的世俗与淡泊。在小说钓鱼的医生中,他写王淡人的家: “进 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 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 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济世救人的王淡人医生,喜欢郑板桥的满架秋风的淡泊。他有一帮穷朋友,经常聚 到一起品尝他钓的鱼,还有他种的扁豆、瓢菜。王淡人的原型是汪曾祺父亲汪淡如,也包 含了他自己的“人间送小温”情怀。 在老家,清炒扁豆角、扁豆烧芋头、扁豆烧土豆
16、,是乡亲们秋季的主打菜肴。来了 客人,可以在豆棚下现摘扁豆,做“扁豆红烧肉”。扁豆的清香,肉的肥腴,融合在一起, 味道极美。这是待客的好菜。家常的做法,是红烧酱焖。将扁豆撕去两头筋脉,下素油锅 煸炒。然后倒了酱油,盖上锅盖,改文火焖至扁豆酥烂。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现采 扁豆单炒者油重为佳”,信然。扁豆荚粗粝多筋,以红烧酱焖,重油相调,适其味也。 扁豆入诗,古今多有佳句。扁豆也是入画的,有不少名家喜欢以之作小品。白石老 人也爱画扁豆,寥寥数笔,扁豆花红红白白,扁豆荚随风摇曳,再加上只蚂蚱,或者蟋蟀, 或者小鸟,满纸秋色喜人。 “文革”期间,汪曾祺处境窘迫,一家五口住在一个拥挤霉湿的大杂院。他用破
17、缸 种了一架扁豆,扁豆藤疯长,爬墙过壁,遮住了前屋人家的窗户。秋天,扁豆长成了,他 摘了几斤送给人家。对方说,能不能送我一幅扁豆花的画?汪曾祺连忙答应。后来,这幅 扁豆花,一直挂在前屋人家的显眼处。 人生秋至,心里有扁豆花,生活中就更有温暖。 1.文章第二段引用名人佳句,请分析其作用。 2.赏析第五自然段划线的句子。 3.分析标题“一篱秋色扁豆花”的妙处。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篱秋色,数扁豆花最美”独句成段,与上文作者对“绿韭青椒、红番紫茄”的 情感形成反差,突出强调了扁豆花美丽,抒发了对扁豆花的赞美之情,并引出下文。 B.第五自然段第一句采用拟人化的动词“
18、牵藤绕蔓,攀墙爬架,或扶摇直上,或匍匐 前行”“扩张地盘”生动地表现了扁豆苗在夏天的蓬勃生长之态,为后面写扁豆开花结果 蓄势。 C.文章围绕“扁豆花”展开,主要突出扁豆花的特点与品格,而文中宕开一笔写高筑 的院墙代替篱笆,写城市文明代替农业文明带来的诸多不便,从而使主题多元化。 D.文中多处写汪曾祺及其作品,巧妙地将汪曾祺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开朗平和的人生 态度与扁豆花的品格融为一体。 E.文章采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典雅,并融入了郑板桥、 汪曾祺、汪淡如等人的典型事例,形象鲜明,可读性强。 五五、古诗文阅读及赏析(本大题共、古诗文阅读及赏析(本大题共 2 小题)小题) (
19、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维 天官动将星 ,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 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 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出兵的预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天官”“将星”点明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 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紧承首联,把军中用具“刁斗”写进诗中
20、,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中的生活情 景,“出”写点明了行军的方向。 C.“凤阙”指宫廷,“龙庭”借指敌虏。颈联中两句互文,诗人以雄大笔力写赵都督 出发后“一鼓作气,雄劲无前”。 D.尾联“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凄楚之情,与诗人山居秋暝作品中淡远、自然、 清新、脱俗的风格有很大不同。 2.有人评此诗“意不止送别”,你在诗中读出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源贺,西平乐都人。贺伟容貌,善风仪。太武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 侯。谓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从击叛胡白龙,又讨吐京胡,皆先 登陷阵。以功进号平西将军。太武征凉州,以为乡导,问攻
21、战之计。贺曰:“姑臧外有四 部鲜卑,各为之援,然皆臣祖父旧人。臣愿军前宣国威信,必相率请降。”帝曰:“善。” 乃遣贺招慰,下三万余人。及围姑臧,由是无外虑,故得专力攻之。凉州平,以功进爵西 平公。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帝深诫之。时断狱多滥。贺上书曰:“窃惟先 圣制律之意,以不同谋,非绝类之罪,故特垂不死之诏。若年十三已下,家人首恶,计所 不及。臣愚以为可原其命,没入官。”帝纳之。出为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既受除,上 书曰:“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今强寇游魂于北,狡贼负险于南, 其在疆场,犹须戍防。臣愚以为自非大逆、赤手杀人之罪,其坐赃及盗与过误之愆应入死 者,皆可原
22、命,谪守边境。是则已断之体,更受生成之恩;徭役之家,渐蒙休息之惠。刑 措之化,庶几在兹。”帝喜纳之,已后当死者,皆恕死徙边。久之,帝谓群臣曰:“昔源 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 人如贺朕临天下复何忧哉!”上书称病乞骸骨,至于再三,乃许之。朝有大议,皆就询访, 又给衣药珍羞。太和元年二月,疗疾于温汤。孝文、文明太后遣使屡问消息,太医视疾。 患笃,还于京师。三年,薨,谥日宣王。 (选自北史源贺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徒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 /边
23、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 B.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 /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 C.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 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联临天下/ D.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 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用作敬辞,表示对死去的人的尊称。文中“先圣”指已去世的君王。 B.大逆: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严重罪行,是“十恶”之
24、一。 C.乞骸骨: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谧:特指皇帝、大臣死后被朝廷依据生前功绩、品德评定的称号,如“宣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源贺仪表堂堂,声名远扬。源贺相貌伟岸,风度翩翱,太武帝向来听说他的大名, 见面后赏识他的机智才干,赐封他为西平候,并且赐姓为源。 B.源贺能征善战,功勋卓著。跟随太武帝征战讨伐,因战功受封赏。攻打姑臧时,源 贺招降鲜卑部族三万多人,解除其外援,得以集中兵力攻城。 C.源贺宽厚仁慈,建言献策。源贺上奏请求对罪犯的十三岁以下孩子不予惩罚。请求 酌情处理死刑罪犯,免除部分人的死罪,让他们去戍
25、守边境。 D.源贺有威望,受朝廷敬重。源贺退休后,朝廷有重大决策,皇上都派人征询他的意 见。生病后,朝廷多次派遣使臣询问病情,命太医给他治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帝深诫之。 (2)徭役之家,渐蒙休息之惠。刑措之化,庶几在兹。 综合能力拓展综合能力拓展 六六、写作(本大题共、写作(本大题共 1 小题)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唐太宗问魏征:如何才能成为明君?魏征说:秦二世和隋炀帝因为只偏听身边亲信的话, 最终行暴政而导致亡国:尧舜除了向群臣征求意见,还深入市井了解百姓呼声,所以被后世 尊为明主。故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何止是
26、君王,想要做一个明白人,就要学会兼听。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 名或交名,请以化名代替。 2021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十四)答案解析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十四)答案解析 一一、1.(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解析】1.属理
27、解性默写。扣住“修辞手法”、“北国雪景”两个关键点,注意“驰” 不要写成“池或出现笔画错误。 2.属理解性默写。扣住“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必须是“范仲淹渔家 傲秋思 ”两个关键点,注意“浊”“勒”“计”的书写,不要写成“祝”“乐”“记” 等字或出现笔画错误。 3.属理解性默写。扣住“豪放气概”、必须是“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两个关 键点,注意“挽”“ 狼”等字的书写,不要写成“弯(晚)”“郎(朗)”等字或出现笔 画错误。 4.属理解性默写。扣住“愁文化”、 “古诗词”、“连续完整”等三个关键点,注意 书写。 5.属理解性默写。扣住“激烈战斗场面”、必须是“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28、壮词 以寄之”两个关键点,注意“霹雳”“弦”等字的书写,不要出现笔画错误。 6.属理解性默写。扣住“宏伟政治蓝图”、必须是“隆中对”两个关键点,注意 “霸”等字的书写,不要出现笔画错误。 2.(1)瞩bing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指提供交流和对话的空间或时机。 (4)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将在世博会上尽情挥洒(或绽放、释放、展示等) 3.老舍骆驼祥子祥子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4.还得益于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容(或“还得益于各大网站的支持”)但这些作 品有着独特的价值只有不断提高艺术表现力 【解析】第一空,结合上下文“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通信和影像产品,让普通大众都 能轻松拍电影。而微
29、电影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不仅很多综合门户网拥有微电影平 台,更多专业视频网站也异军突起,成为微电影展示与传播的主渠道”,推断处可以填 入“还得益于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容(或还得益于各大网站的支持)”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上下文“尽管当前能够看到的大多数作品,其艺术表现力无法与专业团 队相比”“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视角转变体 现了现代文明在高科技支撑下的又一种进步”,推断处应该填入“但这些作品有着独特 的价值”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主要结合下文“才能微而不弱,创作出更多精品”,推断处应该填入 “只有不断提高艺术表现力”之类的内容。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表达的是
30、否简洁 连贯自然。 二二、5.A 6.D 7.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 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加点字的字音 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 字形正误。本题中, B 项,改为雏(ch)形; C 项,改为追溯(s ); D 项,改为“经络”;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 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 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
31、面说“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 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后面应该也 是围绕“人工智能”来说, 即用“它”来指代“人工智能”。B 项,中途易辙,后一句主语应是“它”而不是“像人 一 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C 项,与上文衔接不够连贯。A 项,“它能做得更好”与上文“无 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语意断裂,不够连贯。故选 D。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 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 第一空,“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 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此处形
32、容“非遗”内容之丰富,应该用“丰富多彩”。 第二空,“璀璨夺目”,形容光彩鲜明耀眼。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夺目,耀 眼。“光辉灿烂”,形容色彩光亮耀眼,鲜明夺目,也用于事业、前程伟大美好。结合前 文“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斑斓”,应选“璀璨夺目”。 第三空,“蜚声中外”,指扬名中外,享誉全球。“赫赫有名”,形容声名非常显赫。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文意重在表达针灸扬名中外,影响很广,因此选“蜚声中外”。 第四空,“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书的内容丰富。“汗牛充栋”,搬运起来使 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形容书籍很多。“卷帙浩繁”除了形容书籍多,还可以 形容部头大,此处形容“史
33、册文献”,应选“卷帙浩繁”。故选 A。 8.D 【解析】D.搭配不当,“探望”与“生活状况”搭配不当,应改为“探望老人并了解 他们的生活状况”。 9.A 【解析】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C.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D. 吴 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A.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与“这道数 学题”语境不符。 10.C 【解析】C.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不是“纪传体” 通史;故选 C。 三、示例一:最是那一低头的冷漠,拉开了亲人、朋友间的距离;抬起头来,珍惜身 边的人吧。 示例二:让所有的时光,真正成为感情的纪念,而不是被手机消磨掉的指间沙。
34、 四、1.丰富文章内涵,使文章更富于文化气息;通过引用烘托了扁豆在历代文学作 品中自然随性、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为下文赞美扁豆做铺垫;引用名人佳句,激发读 者阅读兴趣。 2.比喻,将扁豆花比作“云”“霞”“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扁豆花美好的形状、 颜色、姿态;拟人,扁豆花“发出”“笑声”,表现扁豆花在深秋季节里积极乐观,充 满生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排比,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3.“扁豆花”表明了写作对象,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一篱秋色”衬托“扁 豆花”的生命力顽强,揭示情感主旨;“扁豆花”是贯穿文章的线索. 4.A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
35、解把握文本 的内容。重点理解引用材料所在段落,概括所引用的内容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自身在形 式上的表达效果,然后分析材料在段落中的作用,分析材料与文章表达主体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上文或下文之间的关系,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等。然后加以分条概括。文章第二 段主要是写扁豆文化,引用明代王伯稠诗和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诗,以及汪曾祺对扁豆的 描述文字,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扁豆在不同时代人家笔下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的形象,对于文 章的内容而言,能丰富文章的内涵,所引用的诗文使文章更具文化味。从自身的表达效果 看,引用的名人佳句,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材料与上下文的关系角度分析,引用的 材料为下文作者各种赞美扁豆“
36、数扁豆花最美”“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扁豆花 的世俗与淡泊”等做铺垫。 2.该题考查赏析画线的句子,答案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概括,手法,效果。解答这种 题型的通常思路是,首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表现手 法,效果作用是什么。能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粉白如云,艳紫如霞,轻盈似 蝶”,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扁豆花比作“云”“霞” “蝶”,从形状、颜色、姿态的角度描绘了扁豆花的美好。三个短句结构整齐,运用排比 的手法,读起来韵律感强。“在风中发出盈盈的笑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 者对深秋季节里扁豆花的生机勃勃和乐观的赞美之
37、情 3.考查学生分析散文标题作用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散文的内容。 散文标题的作用,可以分析标题在结构中的作用,是否是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与主要写 作对象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是全文的线索;是否有助于表达散文的主旨;标题如果是个 事物,要考虑是否具有象征意义;另外,还要关注标题本身是否具有一定的表达效果。本 题要求分析标题“一篱秋色扁豆花”的妙处。从写作内容角度分析,“扁豆花”是全文的 主要内容;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扁豆花”贯穿全文,全文始终围绕“扁豆花”展开,扁 豆花”是文章的线索。从表达主旨的角度分析,文章赞美了“扁豆花”生命力的顽强,而 这种情感态度可以通过题目中的“一篱秋
38、色”传达出来, 4.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 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 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 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A 项,“与上文作者对绿韭青椒、红番紫茄的情感形成反差”赏析有错。“一篱秋 色”能表现作者“扁豆花”生命力的顽强的赞美和喜爱;上文作者对绿韭青椒、红番紫 茄的情感也是喜爱,“在菜园内搭了豆棚,棚上豆荚累累,地上一畦绿韭青椒、红番紫 茄。开门推窗,秋实满园,让人有说不出的欢喜”可以看出。 C 项,“写城市文明代
39、替农业文明带来的诸多不便,从而使主题多元化”赏析有错,写 城市文明代替农业文明带来的诸多不便,“如今,家家户户早已没了篱笆,院墙建得越来 越高,再也见不到这种画面了”是为了突出对扁豆花的怀念。主题并不多元化。故选 A C。 五五、 (一)(一)1.D 2.对友人的不舍、惜别之情。首联以“柳”字略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送 别的情谊。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颈联“忘身”“报国”及尾联的反问,表达 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叹。诗人自己 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尾联寄寓了诗人不愿做皓首穷经的书生,而想建功立业、报效 国家的心志。 【解析】1.本题主要考
40、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 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 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 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 项, “表达了强烈的凄楚之情”错误。不是凄楚之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 “岂学”表示不应学、不想学乃至不学。抒写王维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故 选 D。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 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41、。对于情感的把 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 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 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 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前四句从启程写到行军, 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四句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 耿忠心。全诗写得意气风发、格调昂扬,不作凄楚之音,表现了青年王维希望有所作为, 济世报国的思想。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写启程。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 天上的将星喻指赵的出发
42、。这一巧妙的联想、比喻,同时还拓展了诗作开阔的空间,令人 想到赵都督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出发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 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颈联“忘身 辞凤阙,报国取龙庭”,正面写他立功报国的思想。这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辞凤 阙”或“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 “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见决心始终如一。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以 议论结束全诗。上一联作正面抒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 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
43、骚不平 甚至生出弃文就武的想法。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因此借题发挥, 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二)1.A 2.D 3.C 4.(1)源贺为人勇敢果断,每次遇到强敌就亲自与敌人奋力搏斗,皇帝常常告诫他不 要冒险。 (2)服徭役的农家,逐渐享受到了休养生息的恩惠。刑罚措施的改良,希望能由此开 始。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 哪个句子,然后通读全文,找到句子所在位置,结合上下文粗通大意,再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画线句子的大意为:当年源贺劝谏朕,宽宥死
44、刑犯人,把他们充军到北部边境戍 守。从那时起,一年所存活下来的就很不少。不但保存下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使戍守的 士兵增多。假若人人都像源贺一样,朕统治天下。 句中“殊为”修饰“不少”,中间不能拆开,据此可排除 B、C 两项。 “益”是“增加”的意思,指的是“边戍之兵”,与“既多”放在一起重复,据此可 排除 D 项。 “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 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复何忧哉!”原文标点为: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籓诸 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 天下,复何忧哉!故选 A 项。 2.本题考核
45、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 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 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 平时知识的积累。 D 项,“特指皇帝、大臣死后被朝廷依据生前功绩、品德评定的称号”错误。“谥”不 仅仅由朝廷评定,也有民间私谥;受“谥”的不仅是皇帝、大臣,也有民间有地位、有影 响的人。 故选 D 项。 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 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 文内容和选项
46、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 项, “对罪犯的十三岁以下孩子不予惩罚”错误。原文为“若年十三已下,家人首恶, 计所不及。臣愚以为可原其命,没入官”,意思是“若孩子在十三岁以下,家人是首犯的, 孩子不可能参与同谋。我认为应该饶了他们性命,罚没入官”,“没入官”就是惩罚。故 选 C 项。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 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 词句有: (1)“雄果”,勇敢果断;“辄”,就;“奋击”,奋力搏斗;“诫”,告
47、诫;“之” , 代词,指源贺。 (2)“徭役”,用作动词,服徭役;“之”,助词,的;“蒙”,蒙受,享受;“休 息”,休养生息;“刑措”,刑罚措施;“庶几”,希望;“兹”,此。 六六、范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在现代社会,广播、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占据着我们的生活空间,许许多 多的信息源让我们目不暇接。但是,却有人在多媒体的环境下日益走向封闭,有的人只听 信一些“网红”的话,有的人养成万事上网询问的习惯,从来不知道自己去查找信息。我 认为,想要见多识广,一个人应该利用众多的媒体,从许多不同的新闻源获取信息。这正 如古人所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首先,只有从不同的新闻源获取信息,才能将信
48、息进行验证。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谣言、 夸大其词的广告,以及媒体上的虚假新闻。如果人们仅仅是从一个信息源获得信息,就很 难辨别真假,因为没有其他的事实验证某一事件的报道。不同的媒体提供的更多的信息会 让人们更容易验证某个报道是否反映了真相。 第二,从各种资源获得的信息帮助人们对事物形成全面的认识。在许多情况下,消息 来源提供的信息是碎片化的,而碎片化的信息不能完全反映整个事件或问题,应该花一些 时间整合信息,完整地认识事情。此外,由于不同媒体的观点不同,关注许多信息资源以 了解不同的观点,这样做是明智的。单独一本杂志的观点可能是有偏见的,所以我们应该 了解更多的观点。 诚然,从大量的新闻资源获取信
49、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因为弥合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 的分歧并不容易。然而,为了对事物有深入了解,并验证信息真伪,我们值得花时间这样 做。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许多不同的消息源获取信息是合理的,这样做 能够让人们变得见多识广。如果为了节省时间,不去多查证,就盲目相信接受到的信息, 往往只会让人陷入新的无知。请牢记古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理解材料内容 和主旨,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材料中,介绍了唐太宗向魏征 询问“如何才能成为明君”的问题,魏征从正反方面列举事例,提出“偏听则暗,兼听则 明”的观点,材料最后一句点明中心“何止是君王,想要做一个明白人,就要学会兼听”, 由此我们立意,无论君王统治者,还是普通人,想要做一个明白人,想要搞明白一件事理, 就必须学会兼听。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可作为表现的 主题,可以写作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作记叙文时可以从生活经历中选材,也可以从历史事 件中选材,注意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在写作方法上,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 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现主题。写作议论文时题目即可文章论点, 可选择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文章要论点鲜明,论据准确,论 证过程详细,有说服力。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