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36 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教案 第一节第一节 植被植被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标分析:课标分析: 课标突出“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和“识别主要植被”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方法是“通过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第一,关注植被整体与环境的关系,而非 具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标是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植被和环境的关系,学习应基于学 生的知识基础,一些难度较大的生物学概念不宜涉及;第三,在自然环境要素中
2、,对植被影响 较大的是热量和水分,可从热量、水分的差异角度分析植被和环境的关系,结合初中课程的气 候类型分布、干湿分区等进行讲述;第四,植被的特点,如垂直结构、生态特征,是植被适应 环境形成的,可作为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具体体现。 “识别主要植被”应关注以下几点。首先,介绍的植被应重点关注地带性植被;第二,选 择一些典型植被作为案例,不需要系统介绍所有植被;第三,“识别”的重点在于“区别”, 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可对比不同植被的生态特征,从而区分不同植被类型。 该部分课标的达成借助的方法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除课堂教学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展示的图像、视频以外,应引导学生课下开展野外观察
3、,介绍野外观察植被的一般 方法,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分“植被与环境”“森林”“草原与荒漠”三目来具体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一目“植被与环境”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为后面分析不同类型植 被的特征及其环境适应性打下基础,是本节的核心。 第 2 页 共 36 页 第二目“森林”和第三目“草原与荒漠”共同落实课程标准关于“主要植被”的要求,并 通过主要植被类型特点的介绍,重点说明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是第一目“植被与环境”的延伸 和具体阐述。 为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教材安排了 “通过调查, 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 的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对校园树
4、木调查、观察、分析,加深对植被和环境关系的理解;自学窗 “精品 公园精在何处”,学生可感知地理学在指导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强调因地制宜营造人工植 被的重要性,并深化对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类型。 2.运用图文材料,说明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珍惜爱护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营造人工植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识别主要植被类型。 2.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植被生态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资料归纳、合作探究、实验法、调查法等
5、。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通常我们提到沙漠,大家会有什么印象?荒凉贫瘠;左边图片是智利北 部沙漠的景观图片,这里气候干旱,植被及其稀疏,堪称“死亡之地”。右图(书上图 5.1) 是 2017 年 8 月中旬的该地景观,曾经不毛的沙漠,遍地野花绽放,成为花的海洋。 第 3 页 共 36 页 这片平时几乎看不到植被的“死亡之地”为什么短时间内变成花的海洋?其他沙漠中会出 现类似的现象吗? 【学生回答】略。 【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第一节植被的内 容。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82 页的内容,了解植被的基本概
6、念。 【师】我们生存的地球,因覆盖植被才变得生机盎然。在地球表面,除了极端干旱、寒冷 等地方,几乎都有植物生长。在下面两幅图,哪幅展示的是植被呢?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植被是在一定的地点,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绝顶青松是一株 植物,而植被是某地各类植物的整体。在贵州大窝凼,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成群共同生长, 形成这里典型的植被。植被内涵的理解可以通过三个方面:首先植被是植物组合,具有一定的 种类组成、结构和生产量。植被并不是一群植物偶然的拼凑。群聚在一起的植物,彼此之间不 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对生存空间的竞争、光能的获取、营养物质的
7、 利用以及植物之间的共生、寄生、附生关系等,可见植被是植物的集合体,这些集合体在受环 第 4 页 共 36 页 境影响的同时,又作为一个整体反作用于环境,形成本身所特有的植物环境;其次植被的空间 分布具有规律性,即一定地区会有相应的植被,而某种植被分布在具有相应环境特点的地方; 再次,植被是植物的整体,并是地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形成的差异,植被又被分为天 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课本中介绍的植被主要是天然植被。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植被的概念、内涵及类型。那么这种稳定植被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活动】请大家结合下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描述裸地上植被的形成过程。 2.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环境
8、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 【材料补充】阔叶林群落的原生演替 阶段:新形成的裸地上,只有裸露的基岩。这种环境对于植物而言极端恶劣,没有土壤 的养分支持,基岩表面光照强,温差大,十分干燥。 第 5 页 共 36 页 阶段: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先锋植物地衣首先登场,它生活在岩石表面,地衣促 进岩石风化,形成薄薄的土层。 阶段:苔藓的出现促进岩石的进一步分解,死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下形成腐殖质,增加土 壤的肥力。 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的形成和积累方面,对岩面小气候的作用不显著, 但这种变化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可能。 阶段: 草本植物出现并逐渐取代苔藓植物。 土壤继续增加, 小气候
9、也开始形成。 同时, 土壤微生物和小型土壤动物的活力增强,植物的根系可深入岩石缝隙,环境条件得到了较大的 改善,为木本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阶段:喜阳灌木出现,灌木在土壤理化性质有了明显改善后逐渐生长起来,并逐渐取得 优势。地面湿度和营养条件的优化,为灌木、乔木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阶段:阳性乔木树种生长,逐渐形成森林;林下形成的荫蔽环境使耐阴树种定居,阳 性树种因环境的变化逐渐消失。至此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相对稳定的阔叶林顶级群落。 【教师总结】在植被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地与地理环境比如土壤、水分等发生作用;植被 的形成变化也使这里的土壤、气候等地理要素发生改变;这种演替的终点是形成了一定环
10、境条 件下稳定的植被;但是植被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漫长,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 长时光。一旦遭受破坏,恢复起来难度大、时间长,且植被的变化又会导致环境的改变甚至恶 化,所以我们对于天然植被要珍惜爱护。 【承转】在稳定的植被中,上图中的阶段,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在垂直方面占据一定 的空间,分层明显,形成了植被的垂直结构。 第 6 页 共 36 页 【师生合作探究】读书本 P83 图 5.2 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完成以下问题。 1.自下而上分为几层? 2.各层高度与光照强度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3.各层植物种类和形态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引发思考】这与合肥的植被垂直结构一致吗?这
11、种垂直结构的形成仅与光照有关吗?不 同地区植被垂直结构存在哪些差异?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不同种类的植被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分层。 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使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容纳更多的种类和个体,更充分地利用 空间、阳光、土壤水分等,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但植被垂直结构中的植株高 度、种群数量、层次数量等则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候。我们在第一章中比较过热带雨林和亚寒 带针叶林的生物量,生物量的显著差异也体现了两种不同植被的植被类型的差异。天然植被一 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活动:通过调查,了解学校树
12、木与环境的关系】处理课前布置调查任务,课上师生共同 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展示小组活动成果。 小组合作形式展开 活动步骤安排: 第 7 页 共 36 页 1.做好调查前准备工作:明确任务,分组合作;利用花伴侣、形色识花等 APP 进行辨识。 2.组织实地观察记录:按教材表 5.1 开展实地观察活动并记录;教师实时指导并进行有效 管理。 3.室内整理材料:借助 APP 查询,请教相关老师、学校园艺人员,在生物老师的帮助下按 照一定的植物分类标准,完成教材活动 2(2)的统计要求 4.拓展研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取典型树种进行研究;查阅资料,了解树木生长所需的 环境条件,如气温、湿度、光照、土壤等及
13、合肥的气候资料,分析比较出“当地树种”和“外 来树种”;针对“外来树种”长势探究原因。 5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调查报告、座谈会、课堂分组展示成果等形式开展“因地制宜绿 化校园”的活动,对校园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总结讲解】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植被的概念, 明晰了植被的形成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之下, 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植被通过垂直分层利用光照 资源,但垂直分层的植株高度、种群数量、层次数量等则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候。人类活动影 响植被类型,我们要因地制宜地营造人工植被。 【任务布置】搜集去过的一些地方的有关植被的照片或视频,描述该地植被的特点。 第二课时:第二课
14、时: 【导入新课】请同学展示上节课布置的任务。 【学生展示】略。 【教师设问】刚刚大家提供的材料涉及到不同的植被。不同地区植被类型有何不同?不同 类型的植被有何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识别不同的植 被。 【教师讲解】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介绍各种森林分布的大致范围。 第 8 页 共 36 页 大家会发现, 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 半湿润地区, 类型多样。 在地球上, 除寒带外,只要水分条件适宜,就会生长森林。但是处在不同地区的森林植被,自然环境(特 别是气候)差异显著,形成不同的森林植被景观。 【引发思考】如何识别这些不同的森林植被呢?我们可以通过
15、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不同的森林植被,在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可作为我 们区分森林植被的重要指标。 【知识竞赛】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本 84-85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把下列四幅景观图和气候类型图一一对应,并说明判断理由。 第 9 页 共 36 页 任务二:完成表格不同类型森林植被比较 第 10 页 共 36 页 【教师总结】这四种森林植被,自热带至亚寒带,由于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减少,森林的 物种、垂直结构、层间植物逐渐减少,生长季越来越短,花期、树叶等也相应发生变化。例如, 落叶阔叶林树木的叶片宽阔,利于在相对较短的生长季充分生长;亚寒
16、带针叶林树木形成针状 叶片,利于抵御干冷而漫长的冬季。 【承转】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分布着典型的红树林,具有特殊的生态特征。 请结合书本资料完成活动题。 【活动】分析红树林植被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学生讨论,展示成果】略。 第 11 页 共 36 页 【教师总结】潮汐、海风、海浪、高盐、深厚淤泥是红树林分布地区的环境特点,红树林 植被也相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环境适应性特征。同时红树林植物发达的根系可以防风消浪,缓 解潮流对滩涂的冲刷,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呼吸根可净化海水和空气。红树林植被和环境之 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承转】森林植被形成在水分充足的地区,在热带和温带地区,当水分条件不
17、能满足森林 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我 们可以通过图片观察植被特点,区分草原和荒漠,认识它们的环境特征。 【自主学习】草原植被比较 【教师总结】我们本节开始展示的景观图片是智利北部阿卡塔马沙漠的荒漠景观,这里气 候干旱,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 第 12 页 共 36 页 植被,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周期,花海绽放。在我国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春季 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短暂的降雨,短生命植物即会生长、开花、结果;到了夏季,即会枯萎, 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但近些年来,关于阿卡塔马沙漠花海的
18、报道较多,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是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降水事件引起的。 【自学窗】精品公园“精”在何处? 1.比较塘西河公园和皇城根遗址公园,分析塘西河公园的优势和不足。 2.从植被和自然环境关系及城市公园的生态效益方面分析精品公园“精”在何处。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天然植被森林、草原和荒漠。我们要能对不同的植被 进行识别,理解植被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其生态特征是对环境的适应。绿色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我们要树立保护植被的理念并身体力行。 【板书设计】 第 13 页 共 36 页 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土壤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19、土壤属于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新增内容,知识量以及知识点的难度适中,作为新版新增 加的内容预测,他在各类考试的选择题或者主观题上都有可能出现。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三大类土壤的性状特征; 2、理解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并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3、从各个方面观察土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1、重点、重点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 2、难点、难点 影响土壤的形成因素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1 1、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入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 土壤上种植(图 5.13)。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
20、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 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 当地人用生物炭改良贫瘠的土壤, 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为什么贫瘠?你能举出改良土壤的其他案例吗? 第 14 页 共 36 页 2 2、新课讲解、新课讲解 (一)观察土壤 1、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 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2、土壤的观察: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 行。 (1)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黑土、红壤等。 第 15 页 共 36 页 (2)土壤质地
21、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 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 土和黏土,在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近似地作出判断。 砂土 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 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 壤土 壤土中所合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 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黏土 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 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
22、不易耕作。 (3)土壤剖面构造 第 16 页 共 36 页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 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在自然土壤中,森林 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图 5.17)。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 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图 5.18)。 第 17 页 共 36 页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 貌、时间等。 1、成土母质 (1)概念 :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 (2)
23、作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 (1)作用: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 形成土壤。 (2)循环利用的过程: 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 母质、水和大气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 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 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 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第 18 页 共 36 页 3、气候 岩石风化的
24、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 地区快得多。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亚马孙河流域因高温多雨,自然土壤失去热带雨林保护时,有机质快速分解,营养元素被 淋溶。总体而言,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4、地貌 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 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 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5、
25、时间 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在自 然状态下,形成 20 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 100-1000 年。 第 19 页 共 36 页 6、人类活动 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 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的功能 (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2)植物生长的基础和动物微生物的生存场所 土
26、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从而使地球表面因着生绿色植物而生机盎然,促 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有了绿色植物,动物才有了食物来源,而土壤本 身也是许多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据研究,1 克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达 10 亿 左右。 (3)蓄水、保水功能 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土壤水是陆地水体的一部分。大气降水的一部分储存在 土壤中,既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又可以持续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正因为如此,农作物可以 抵御适度的旱情。 (4)对人类活动的作用 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人类生存必须发展农业,以取得食物。人类种植农作物 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人类饲养动
27、物,也主要以植物为饲料。 【过渡】土壤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壤功 能的可持续性与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 第 20 页 共 36 页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耕作土壤的耕作层厚度一般为 1530 厘米,尤其需要人类 呵护。 2、土壤的养护 有些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不能满足耕作的需要,人们就 会设法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如亚马孙河流城人们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我国人民在改良土壤 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即使是优良的土壤,人们也会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这方
28、 面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图 5.22)、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5 5、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总共学习观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这三个部分,在 第一部分中讲了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和土壤剖面结构,第二部分讲了成土母质、生物、气候、 地貌和时间,在最后一部分讲了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一)观察土壤 1、概念 2、土壤的观察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第 21 页 共 36 页 1、成土母质 2、生物 3、气候 4、地貌 5、时间 6、人类活动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的功能 2、土壤的养护 第 22 页 共 36 页 第五章第五章
29、 问题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问题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看海”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标分析:课标分析: 问题研究是对课程标准要求的拓展,拓展的主要内容是植被、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问 题研究结合土壤的蓄水功能, 针对我国很多城市夏季内涝问题, 设计 “如何让城市不再 看海 ” 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被、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人地协调观在人类认识自然、改 造自然、利用自然中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问题研究内容是对本章植被和土壤内
30、容的巩固和拓展,探究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城市内涝问题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特别是城市地区的热点话 题。 教材设计从发挥土壤蓄水功能的角度探讨解决城市 “看海” 问题的方法, 这是对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的具体应用。 教材主要设计为三个主题:了解城市“看海”与土壤功能缺失的关系;查寻人们为控制城 市雨洪所采取的措施或努力; 探索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看海”问题的现实困难和可能的应 对措施。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主要借助已学地理原理,巩固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特 别是土壤在水循环中的作用。“雨水花园”是局部区域雨洪治理措施,而“海绵城市”则是从 宏观角度反映城市控
31、制雨洪、利用雨水等应对措施。三个主题由微观到宏观、由问题到对策、 由原理到实践,层层递进,带领学生不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章主题是植被、 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的关系, 内容的综合性、 实践性都很强, 非常适合开展综合性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学生学习完植被、土壤的 相关基本知识后,探讨植被、土壤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个需要综合各要素看 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生活中的地理,提 升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力,能够较好地把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落到实处。 第 23 页 共 36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32、1.让学生学会运用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等地理原理和规律,综合多个自然要素,解释城市 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的关系。 2.帮助学生学会微观区域和宏观区域分析的方法。 “雨水花园” 是局部区域雨洪治理措施, 而“海绵城市”则是从宏观角度反映城市控制雨洪、利用雨水等应对措施。学生结合两者空间 尺度的问题分析,理解不同空间尺度下解决雨洪问题的可行对策。 3指导学生进行野外地理实践活动,结合周边城市的雨洪治理措施或者雨水花园规划等 具体区域调查、走访等,了解家乡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分析土壤蓄水功能缺失对城市洪水的影响,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 义。 2.从
33、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3.从雨水花园到海绵城市,认识城市雨洪控制思想的发展;结合自然环境,探究建设海绵 城市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形成批判性思维。例如雨洪的成因不仅要关注到土壤问题,也要明白 还有城市快速扩张和气象条件等原因。对城市土壤层的改造不只是考虑雨洪控制,还应综合考 虑城市水资源的蓄积和利用、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需要。海绵城市建设 虽然能控制雨洪,但是也会出现建设工程量和投资额皆巨大,对于新建城区相对容易实施,对 于已建城区还需考虑对既有生活和生产的影响,难度较大。另外,我国不同地区,城市“看海
34、” 问题的原因有差异,解决措施也应有差异。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当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资料归纳、合作探究、实验法、调查法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 24 页 共 36 页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展示本地城市内涝灾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再结合北京等城市内涝的视频报道。 (由近及 远、由点及面再现城市内涝的场景) 学生简要讨论城市内涝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 (师:城市雨洪泛滥不仅引发了城市内涝,而且加剧了污染物扩散、水资源匮乏等诸多问 题) 本节课的研究思路: 学习任务一: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学习任务一:城市洪水与土壤蓄
35、水功能缺失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回顾土壤蓄水功能: 第 25 页 共 36 页 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大气降水通过下渗将一部分水储存在土壤中,可以有效 减少地表径流量,从而减轻城市内涝问题。 讨论:讨论:城市下垫面改变(即硬化地面增加)对土壤蓄水功能的影响。 城镇化和各项“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硬化地面增加、湿地锐减,极大改变了下渗等水 循环环节,土壤蓄水量下降,呈现汇流加速、径流增加、洪峰加高加快的趋势。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资料 1 中给出的“1 米厚的多孔隙土壤能截留 300 毫米的降水量”,而 2012 年 7 月 21 日北京市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时全市“平均降水量 170
36、 毫米”。 如果土壤能够充分发挥蓄水功能,暴雨与排水之间的矛盾可能不会激化,如此严重的城市 内涝就可能不发生。 思考:思考:城市洪水的成因有很多,请列举出其他的可能原因。 讨论回答讨论回答:如短时间异常强降水、湖泊湿地面积锐减、排水设施滞后等,地面硬化只是其 中之一。地面硬化的不良影响也很多,如加剧热岛效应、增加悬浮颗粒物、加剧水污染、浪费 水资源等,而导致城市内涝也只是其中之一。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土壤蓄水功能小实验 实验对比硬化地面和自然地表下渗和汇流状况。在室内进行,分别在塑料盒内用小角度倾 斜的釉面砖(或下压土)和相同面积、深度的天然带草土块作对比,喷洒相同水量后观测塑料盒 内的积水
37、深度及其变化过程的差异。 第 26 页 共 36 页 土壤蓄水功能试验 讨论、完成书本思考问题:讨论、完成书本思考问题: 1.大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硬化,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与自然地表对比,结合实验数据,大面积土地表面硬 化阻止了下渗,增加雨季的地表径流量,而地下径流量则会下降;二是从整个水循环过程看影 响,实际上特大城市大面积硬化地面影响到水循环的所有环节,如热岛效应中蒸发、局地水气 输送的改变,雨岛效应中降水的改变等;三是明确主要受影响的环节是下渗,即与自然地表相 比,硬化地面对下渗的影响非常显著,这也是导致其他环节变化的关键。 2.以北京为例,说明土壤
38、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 分析该问题要结合北京市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资料数 据说明“1 米厚的多孔隙土壤能截留 300 毫米的降水量”,超过了“7.21”北京暴雨全市“平 均降水量 170 毫米”的降水量,说明如果利用好土壤蓄积雨水是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二是北 京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700 毫米,但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如果增加土壤对雨水的蓄积,不 仅可以减轻洪涝,蓄积的雨水还可以加以利用,解决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的水资源不足 问题;三是北京地势低平,部分低洼地区容易积水,但北京总体位于华北平原,土层深厚,土 壤蓄水能力强。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什么
39、是硬化地面? 第 27 页 共 36 页 硬化地面包括的范围较广,主要是指用水泥、柏油、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等不透水的 材料铺设的城市道路、广场、商业街、厂区、社区活动区、停车场等地面。 小调查绘制校园硬化地面分布图,思考校园是否存在内涝风险,如有发现问题,可以 通过问题研究的学习,提出解决方案。 师生小结师生小结:城市过度地面硬化是加剧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但同时地面硬化也是城市发展 的必然产物,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不能简单地反对地面硬化,而是控制硬化比例,采取措施降低 已硬化地面的不良影响。 学习任务二:雨水花园学习任务二:雨水花园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解决城市不再“看海”问题,先要从小尺度
40、区域和具体技术措施开始。阅读材料发现雨水 花园在控制雨洪方面的效果:即“每栋住宅配建 3040 平方米的蓄积雨水的场地”“平均减 少了 75%80% 的地面雨水径流量”。那么雨水花园是怎么工作的呢?除了能够控制雨洪,还 有哪些作用呢? 典型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 观察雨水花园的结构,结合水循环知识,分析雨水花园削减地面雨水径流的过程。 思考:思考: 1.雨水花园自上而下分成哪些层? 2.各层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第 28 页 共 36 页 3.为何要设置最大蓄水高度? 4.导水管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回答讨论回答:雨水花园自上而下依次是树皮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砂层、砾石层。 树皮覆盖层可以
41、过滤地表径流,促进下渗;种植土层具有一定的肥力,促进植被生长;种植土 层、人工填料层、砂层孔隙较小能过滤污水,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砾石层孔隙较大,能促进 地下径流的流动。设置最大蓄水高度利于保障植被的成活率。导水管能引导和输送地下水。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室外考察合肥塘西河流域规划雨水公园 该公园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 设施,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发挥“海绵城市”核心作用,实现城市与景观、 人与自然、人与城市、自然与城市的对话。在这个蓄水量 2.7 万立方米的公园里,初期雨水经 过处理设施的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水体水质得
42、到显著提高,最大限度减少了初期 雨水对塘西河及巢湖的污染。 结合雨水花园结构图和实地调查、访谈,标注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或作用。 讨论、完成书本思考问题:讨论、完成书本思考问题: 1.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结合教材中图 5.23,关注以下三点:一是雨水花园与建筑物等设施的位置关系,即雨水 花园相对低洼且有出水口;二是雨水花园本身的结构和材料特点;三是雨水路径分斤,即雨水 第 29 页 共 36 页 进人或转化为其他水体的过程。总体上说,雨水花园通过滞留雨水和地表径流实现增加下渗, 通过植物吸收、土壤和其他填充物过滤与吸附、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净化雨水,通过植
43、物吸 收、土壤蓄积作用实现涵养水源,通过浇灌植被、弥补公共用水等实现雨水资源化。 2.雨水花园还有哪些作用? 可结合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雨水花园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例 如对空气可以起到增加湿度、调节气温的作用,为鸟类、昆虫、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地,等等; 二是分析雨水花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提供休闲观赏景观,保护排水管道,降解污染,等 等;三是结合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态功能,例如在山城雨水花园可缓解水土流失, 在干旱区雨水花园可抑制沙尘,等等。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什么是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又称为生物滞留地,是利用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地势较低的洼地,通过植物、土壤 和
44、微生物系统蓄积、净化雨水的“绿色”设施。 师生小结师生小结:雨水花园只能解决局部雨洪控制问题,要让城市不再“看海”,还需要从城市 所在区域整体出发,系统协调人水矛盾,如建设海绵城市等。 学习任务三:海绵城市学习任务三:海绵城市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人水矛盾的主要表现:一是城市建设改变了河湖水系格局和局部地形, 导致河湖调蓄能力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二是城市污染物排放负荷超过了河湖水环境承载 能力,产生了水环境、水生态恶化问题,并加剧水资源短缺;三是水资源供需压力日趋明显, 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普遍,全国有 400 余座城市缺水。 海绵城市示意图: 第 30 页 共 36 页
45、结合以上思考和观察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思考问题。 思考:思考: 1.雨水花园可布置在图中哪些地区? 2.树木、草坪、湿地公园、拦水坝、湖泊和河流对控制雨洪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污水处理厂的作用是什么?还有哪些事物能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4.雨洪发生后,土壤在控制、净化、存储、释放水体过程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5.图中箭头所示的循环过程和水循环过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讨论回答讨论回答:结合上图,可以看出雨水花园可布置于城市河流上游地区,对雨洪起到调控作 用。树木、草坪能促进下渗,将雨洪储存于土壤中;湿地公园、湖泊和河流等水体可以直接蓄 积雨洪; 拦水坝是工程措施蓄积和利用雨洪。 污水处理厂
46、能净化受到污染的雨洪; 树木、 草坪、 湿地公园、湖泊都可以起到净化雨洪的作用。雨洪发生后,土壤可以分别起到蓄积雨洪、净化 第 31 页 共 36 页 雨水、 储存雨水和通过地下径流为城市供水等功能。图中箭头所示的循环过程利用了水循环原 理,但是又进行了改造,既能缓解城市雨洪灾害,又能净化、蓄积和利用雨洪所产生的雨水。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海绵城市建设所体现的雨洪控制方式主要是一种理念的转变, 即应该最大限度 地保护城市开发前的“海绵”要素,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 并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吸纳强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 征。其次,合理控制
47、开发强度,并通过低影响的设施建设,控制城市硬化土地面积,促进雨水 的渗透、储存和净化,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 有良好的“弹性”。同时实现雨水资源化,即在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能够 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我们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而非简单地从工程上 防治洪涝灾害。 讨论、完成书本思考问题:讨论、完成书本思考问题: 1.推想海绵城市地面材料的特点。 分析教材中图 5.24,要注意三点:一是地面材料特点要从功能出发进行推测,即要实现 滞、渗、蓄、净等功能,关键是渗;二
48、是从结构上推测,要实现上述功能,海绵城市地面材料 必须具备类似土壤的结构,特别是多孔隙的特点;三是满足交通、建筑等对地面的要求,因而 又要具备土壤不具备的结构特点,如抗压、耐磨、不易被侵蚀等。 2.从雨水花园到海绵城市,对城市雨洪控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 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对比雨水花园和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关注的空间尺 度更大, 地理要素更加综合, 对水循环过程考虑更完善, 具备环境、 经济和社会等多样的功能, 说明海绵城市控制雨洪具有跨尺度、综合性、全时段、全要素的特点;二是海绵城市更侧重于 对原有自然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力求通过生态建设使城市自然水循环能够保持原有的水 文
49、特征;三是海绵城市本质上是一种城市可持续建设模式,雨洪控制是其目标之一而非全部, 海绵城市最终要实现城市防洪治涝、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使城 市能够减缓或降低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恢复性。 3.在什么自然条件下的城市宜建海绵城市? 第 32 页 共 36 页 从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出发进行逆向思维。 例如,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控制雨洪, 因而多暴雨、地势低平的城市宜建海绵城市;又如,海绵城市建设追求雨水资源化,因而降水 季节变化大,容易形成旱灾的地区宜建海绵城市;等等。此题分析要避免认识误区,作为一种 城市可持续建设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广泛
50、的地区适用性,因而不能草率地说没有明显雨洪 的地区如干旱地区不适宜建设海绵城市。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人水矛盾有哪些表现?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人水矛盾的主要表现:一是城市建设改变了河湖水系格局和局部地形, 导致河湖调蓄能力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二是城市污染物排放负荷超过了河湖水环境承载 能力,产生了水环境、水生态恶化问题,并加剧水资源短缺;三是水资源供需压力日趋明显, 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普遍,全国有 400 余座城市缺水。 师生小结师生小结:相对于雨水花园,海绵城市是一个着眼全局、系统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可 持续城市建设模式。从雨洪管理的角度看,其内涵是:现代城市应该具有像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