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魔法师念咒语出现神奇景象。 2.弟子趁师父外出,念起偷 学的咒语。 3.扫帚拎水不止,弟子发现 不会念停止咒。 4.情急之下将扫帚砍成碎片。 5.不料碎片都变成拎水的扫 帚,大水泛滥势不可挡。 6.万分紧急师父施法恢复如 初,弟子惭愧。 乐曲魔法师的弟子由法国作曲 家、音乐教育家迪卡斯(1865-1935年) 创作于1897年,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 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而创作的 一首交响诗诗也叫交响童话话,因其风趣 幽默诙谐所以又称交响谐谑谐谑 曲。 知道吗,我国音乐家冼星海1930年赴法国学 习,还是迪卡斯的学生呢。 交响诗:19世纪40年代末由音乐家李斯特创用,按照文字 、绘画、和
2、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将交响乐与 诗歌联系起来。 谐谑 曲:原为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的一种较为轻松活 泼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并具有一种幽默风趣的音乐效果。 单簧管(黑管) 9/8 慢快 慢 3/89/8 p f ff p 神秘 欢快紧张危急 惭愧 情绪绪 力度 速度 乐乐器 交响诗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五课“神奇的魔法”,聆听乐曲 魔法师的弟子。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又称交响谐谑曲,演奏时间约 12 分钟。全曲分为序曲、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曲和结尾速度较 慢,9/8 拍。中间以主题曲贯穿的谐谑
3、曲为乐曲的主体部分速度较 快 3/8 拍。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阶段,接受 了近六年的音乐学习,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听辨部分乐器的 音色,能听辨简单的多声部音乐,而且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 具有欣赏交响音乐的基础,是本堂课的一个有利因素,但是对音乐 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魔法师的弟子。了解 交响诗与交响谐谑曲的音乐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听辨出乐曲中的主题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并听辨 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其在乐曲情绪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听辨乐曲中的主题音乐及主奏乐
4、器的音色在音乐情绪 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中情绪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乐曲完整聆听乐曲完整聆听 师:“我今天请大家“听”一个带有魔法色彩的童话故事,但 不是我来讲,而是一部交响乐魔法师的弟子(板书“交响交响 诗诗”三个字)。 “请大家结合图片文字安静地听。同时,把你在音乐中感受到 的不同情绪不同情绪以及你知道的乐器名称乐器名称,简单的记录下来。” 1.(ppt 图 2 完整纯音频聆听,教师完成后面教学环节中板书 的准备工作并巡视观察学生的表情及表现。听完后评价学生能耐心 聆听、安静聆听。)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耐心
5、地聆听音乐的习惯。让学生感 受故事也是可以用音乐来讲的。) 2.请学生对所体验到的情绪进行板书。(为后面分析乐曲作铺垫) 二、作品及作者简介、音乐知识作品及作者简介、音乐知识(ppt 图 3:作者介绍及作品介绍) 1.作品简介“师:这首魔法师的弟子是法国作曲家、音乐 教育家迪卡斯创作于 1897 年,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 的弟子为题材而创作的一首交响诗交响诗也叫交响童话,交响童话,因其风趣幽默 诙谐所以又称交响谐谑曲交响谐谑曲。 知道吗?他还是我国音乐家冼星海的老师呢!” 2.音乐知识(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交响诗交响诗和谐谑曲谐谑曲) 三、了解乐器了解乐器(ppt 图 4 乐器:大管、
6、小提琴、铜管乐器、黑管图 片及各自的演奏视频。)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演奏这部乐曲的主要乐器:” 利用课件了解名称及其音色。强调大管与单簧管区别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认识和了解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 式。) 四、主题曲、顿音记号主题曲、顿音记号 “我们来听听这个贯穿贯穿音乐始终始终,描写扫帚愉快拎水愉快拎水的主题曲: ” 1. 聆听主题曲。(ppt 图 5:主题曲乐谱并配有主题曲音乐) a.师:“听听主题曲第一次出现时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 b.想一想扫帚拎水的样子学一学。 2. 对比线谱与简谱了解顿音记号顿音记号。(板书顿音记号) a.师:“大家看,在五线谱音符的上面或下
7、面,标有一个小圆 点这叫顿音记号。顿音记号。在简谱中用一个倒三角来表示。我们有时也叫 它跳音记号跳音记号” (并板书两种不同的顿音记号及名称。) b.“现在我们跟琴带着顿音记号再来学学拎水动作。” 3. 跟琴唱一唱唱一唱,再次再次体会顿音记号顿音记号。 a.请大家跟琴声唱一唱曲调(或以 bang 唱),注意体会顿音记 号。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主题曲,能进行乐器听辨。了解乐理知 识 38 拍及顿音记号。并根据老师的动作感受顿音记号的效果,让 顿音记号在学生心中形象化。) 五、乐曲分析乐曲分析(ppt 图 6:根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及力度变化的分析。 ) 1.1.谐谑曲谐谑曲 师:“随
8、着主题曲的多次出现,乐曲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师:“谐谑曲中间有个小停顿后第二部分音乐在速度、情绪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完成板书“欢快紧张危急”) 师:“作曲家是怎样运用不同的乐器配合不同的乐器配合与力度变化力度变化,使得乐 曲情绪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复听刚才两个所截取的乐段) 生:“后面紧张的时候加入了小提琴是力度变强,再后来又加 入了力度更强的打击乐器使情绪更危急了。” (教师总结并板书:渐强记号、f、ff) 序曲、结尾序曲、结尾 师:“再来听听音乐开始序曲的速度、情绪如何?是用什么乐 器表现的?”(教师总结并板书速度:慢,情绪:神秘。) 师:“那乐曲结尾的速度、情绪又
9、是怎样的?是用什么乐器来 表现的?”(教师总结并板书速度:慢,情绪:惭愧。)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截取的音频,对乐曲进行情绪、力度 与乐器使用的变化。既节省聆听时间,而且音乐效果对比明显,学 生容易听辨。) 六、视频(视听结合)视频(视听结合) 师:“同学们,因为有了歌德的叙事诗才有了迪卡斯的 交响诗,因此在 1940 年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为迪 卡斯的这部交响谐谑曲量身定做了一段动画电影,看看和你刚 才想象中的情景那个精彩?” 想一想,你觉得魔法师的弟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课后小结课后小结 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学习的道路上,不怕苦不怕难,踏踏实实 学到真本事! 教学板书:教
10、学板书: 魔法师的弟子 交响诗 序曲 谐谑曲 结尾 速度 慢 3/8 快 慢 顿音记号 情绪 神秘 欢快紧张危急 舒展 力度 p f ff p 乐器 1.魔法师念咒语出现神奇景象。 2.弟子趁师父外出,念起偷 学的咒语。 3.扫帚拎水不止,弟子发现 不会念停止咒。 4.情急之下将扫帚砍成碎片。 5.不料碎片都变成拎水的扫 帚,大水泛滥势不可挡。 6.万分紧急师父施法恢复如 初,弟子惭愧。 乐曲魔法师的弟子由法国作曲 家、音乐教育家迪卡斯(1865-1935年) 创作于1897年,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 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而创作的 一首交响诗交响诗也叫交响童话交响童话,因其风趣 幽默诙谐所以又
11、称交响谐谑曲交响谐谑曲。 知道吗,我国音乐家冼星海1930年赴法国学 习,还是迪卡斯的学生呢。 交响诗:19世纪40年代末由音乐家李斯特创用,按照文字、 绘画、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将交响乐与诗 歌联系起来。 谐谑曲:原为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的一种较为轻松活 泼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并具有一种幽默风趣的音乐效果。 单簧管(黑管) 9/8 慢快 慢 3/89/8 p f ff p 神秘 欢快紧张危急 惭愧 情绪情绪 力度力度 速度速度 乐器乐器 魔法师的弟子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件初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五课“神奇的魔法”聆听乐曲。 教学目标:教
12、学目标: 1、了解音乐体裁交响诗与管弦乐队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从而发展学 生对音乐的听辩能力与想象能力。 3、通过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交响诗、管弦乐队的构成、听辩乐曲中个别乐器的音 色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主题曲导入。 1.看课件聆听主题曲。 这样的音色,这样的旋律,你觉得可以用来表现什么样的事物、 动作或情绪? 2.刚才这段主题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乐器视频听辨) 3.导入新课并简介作者及乐曲故事内容。 二、聆听乐曲。 在此根据故
13、事内容发展分段聆听,发挥学生特长,分析乐曲的 速度、情绪及所表现的内容。 1.聆听序曲音乐,并完成乐曲分析的板书。 2.聆听谐谑曲,分三段聆听。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并完成板书。 三、学唱主题曲。 1.用 bang 来进行模唱。 2.跟琴声唱谱。 四、观看视频。 1.听一听,乐曲的主题共出现了几次?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 记录。 2.学生聆听结果的展示。 (投影) 3.再一次哼唱主题曲,并学着小扫帚的样子,和着音乐走一走、 跳一跳。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 4.根据不同情绪的主题曲,用动作表现出不一样的小扫帚。并指 名上台表演。 五、教师小结。 魔法师的弟子魔法师的弟子课后小结课后小结 由于乐曲比
14、较长,因此,我将乐曲主题放在了一开始,先让学 生熟悉了解主题曲。再按照故事发展进行分段聆听。并一段一段引 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情绪及力度变化,同时进行不同乐器音色的辨别。 此时学生对一开始的主题曲更加的印象深刻,即刻进行主题曲的练 唱,使学生熟练掌握主题旋律。接下来结合动画视频,让学生进一 步感受乐曲的幽默、诙谐,同时听辨主题曲的次数,并加深对主题 曲的感悟。 通过教学,更加验证了“实践胜于雄辩”的道理,想的再好, 设计得再好,都得通过实践来一锤定音。这节课,一开始熟悉主题 曲的设计应该算是很明智的,但如果一开始就试着唱一唱会对后面 的环节后促进作用;如果能紧接着在聆听环节先听辨主题曲的次数, 会
15、使课堂环节更加紧凑,并能让后面的学习更加轻松顺利;整节课 我对课本抓得还不够紧,虽有重点,但没有突显出重点;对教材挖 的还不够深,不够透。有待于进一步钻研实践。 交响诗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五课“神奇的魔法” ,聆听乐曲魔 法师的弟子 。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又称交响谐谑曲,演奏时间约 12 分钟。全曲分为序曲、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曲和结尾速度较 慢,9/8 拍。中间以主题曲贯穿的谐谑曲为乐曲的主体部分速度较快 3/8 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魔法师的弟子 。了解交 响诗与
16、交响谐谑曲的音乐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听辨出乐曲中的主题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并听辨 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其在乐曲情绪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听辨乐曲中的主题音乐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情绪 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中情绪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乐曲完整聆听乐曲完整聆听(课件封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音乐还可以“讲”故事!今天, 老师请大家听一个又惊险又刺激的“交响童话”故事魔法师 的弟子 (板书“交响童话”两字) 。 (出示故事图片) “图片中的米老鼠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魔法师的弟 子,他特别羡慕
17、师父强大的法力。这天,趁师父不在,他偷偷戴上 魔法帽对着扫帚念着自己偷学来的咒语,命令扫帚替他跳水。但他 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还不知道如何让扫着停下来,结果” 1.在音乐中,你都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找一些词语简单记录下 来。 2在音乐中你都听到了哪些你熟悉的乐器,并进行记录。 完整纯音频聆听,教师完成后面教学环节中板书的准备工作并 巡视观察学生的表情及表现。听完后评价学生能耐心聆听、安静聆 听, “你真棒!”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耐心地聆听音乐的习惯。让学生 感受故事也是可以用音乐来讲的,了解故事内容。并为分析音乐做 铺垫。 )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作者及作品简介(课件 2:作者
18、介绍及作品介绍)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迪卡斯的代 表作魔法师的弟子 ,他的主要作品有:芭蕾舞剧仙女 、歌剧 阿兰那和蓝胡子等等。知道吗?他还是我国音乐家冼星海的老 师呢!” “乐曲魔法师的弟子是迪卡斯在 1897 年根据歌德的叙事诗 魔法师的弟子 (又名小巫师 )而创作的一首交响诗交响诗(板书: “诗”字) 。因乐曲诙谐、有趣又被称作交响谐谑曲交响谐谑曲。 ” 三、乐曲分析乐曲分析 1.乐器乐器(课件 3 乐器:大管、小提琴、铜管乐器、黑管图片及各 自的演奏视频。 )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演奏这部乐曲的主要乐器:” 利用课件了解名称及其音色。强调大管与单簧管区别 (设计
19、意图:设计意图:认识和了解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 方式。 ) 2.主题曲及乐理知识主题曲及乐理知识(课件 4:主题曲乐谱并配有主题曲音乐) 师:“听听主题曲第一次出现时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学生回答:“大管。 ” 师:“乐曲为 3 38 8 拍拍,相对于 3/4 拍速度要快一些。 ” (并板书 38、快) 师:“大家看,在五线谱音符的上面或下面,标有一个小圆点 这叫顿音记号。顿音记号。在简谱中用一个倒三角来表示。 ” (并板书两种不同 的顿音记号及名称。 ) 师:“老师为这段主题曲配两个动作,你觉得哪个更贴切些? ” 教师唱谱学“小扫把”做动作让学生区分有无顿音顿音记号。 (设
20、计意图: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主题曲,能进行乐器听辨。了解乐理 知识 38 拍及顿音记号。并根据老师的动作感受顿音记号的效果, 让顿音记号在学生心中形象化。 ) 3.乐曲分析乐曲分析(课件 5:根据音乐的情绪、速度及力度的变化从音 乐各乐段中截取相应的部分音乐进行拼接。 ) 谐谑曲谐谑曲 师:“随着主题曲的多次出现,乐曲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生:“一开始欢快,后来是紧张。 ”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板书) 师:“谐谑曲中间有个小停顿后第二部分音乐在速度、情绪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也是越来越紧张。 ” 师:“和前面的紧张比哪一个更紧张?” 生:“后面更紧张。 ” 师:“那老师用危
21、急这个词可以吗?” (教师完成板书“欢快紧张危急” ) 师:“作曲家是怎样运用不同的乐器配合不同的乐器配合与力度变化力度变化,使得乐 曲情绪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复听刚才两个所截取的乐段) 生:“后面紧张的时候加入了小提琴是力度变强,再后来又加 入了力度更强的打击乐器使情绪更危急了。 ” (教师总结并板书:渐强记号、f、ff) 序曲、结尾序曲、结尾 师:“再来听听音乐开始序曲的速度、情绪如何?是用什么乐 器表现的?” (教师总结并板书速度:慢,情绪:神秘。 ) 师:“那乐曲结尾的速度、情绪又是怎样的?是用什么乐器 来表现的?” (教师总结并板书速度:慢,情绪:惭愧。 ) (设计意图:设计意
22、图:让学生根据所截取的音频,对乐曲进行情绪、力度 与乐器使用的变化。既节省聆听时间,而且音乐效果对比明显,学 生容易听辨。 ) 四、视频(视听结合并表演)视频(视听结合并表演) 师:“同学们,知道吗?在 1940 年迪士尼创始人沃尔 特迪士尼为迪卡斯的这部交响谐谑曲量身定做了一段动画电 影,看看和你开始想象中的童话故事一样吗?” 师:“在欣赏前老师有两个要求: a、当听到主题曲(教师哼唱)时,发挥你的表演才能,随音乐 做动作(教师示范几种) ,或学老师刚才的动作。 b、没有主题时可就可以停止做动作了。 对于能听出主题曲并做出动作的同学,老师有奖励哦!” 观看视频,看完后对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
23、图:设计意图:在前面环节中学生对乐曲主题已经比较熟悉了,在 此环节结合学生喜欢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交响乐与视频相结合完美 效果。同时使学生对乐曲主题有更深一步的熟悉了解并结合自己的 动作跳一跳加强体会。 ) 五、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有以下两个方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而定。 ) A、师:“看到你们在课堂上这么高兴,我也很快乐,你们一定 有很多收获,能说说吗?” B、师:“说说和你想象中的故事一样吗?若不一样,你的故事 又是怎样的?” 教学板书:教学板书: 魔法师的弟子魔法师的弟子 交响诗 序曲序曲 谐谑曲谐谑曲 结尾结尾 速度速度 慢 3/8 快 慢 顿音记号顿音记号 情绪情绪 神秘 欢快紧张危急
24、舒展 力度力度 p f ff p 乐器乐器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在我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因为想让学生明白的教学内容以及 对音乐的各种体会太多了,以至于使课堂包袱太多,自己思想压力 太大,总怕少了哪一环节。而学生和听课者也觉有点乱,找不着重 点不知课所云。后来我听取了老师的意见,本着“音乐欣赏课首先 要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其次,教师要弄明白教学中到底让学生听 什么?准备如何去听?”这样的原则,将原来教学环节中很多自己 所谓的“细节”进行了删减和重新编排。 这次研讨课一开始在设计时,为了能吸引学生兴趣而不敢将长 达 12 分钟的聆听音乐环节放在开始部分,但是实践证明,只要用心 去做,对学生进行合
25、理引导, “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这样一 来不但使这节课动静结合,而且让学生一开始就像听故事一样先静 下来听一个用音乐语言讲述的魔法故事。接下来再引导学生用音乐 的眼光从音乐的角度去分析乐曲,并渗透音乐知识顿音记号、 拍号等,感受音乐元素各种乐器参与及其在音乐速度、力度上 的变化,而使得音乐的情绪发生着各种变化,才能表现出这样神秘、 诙谐、紧张、激烈的故事情节。 而这样的环节设计不但让我的教学更加轻松,而且学生在学习 音乐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也使我明白了:一、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要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节课,而是要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 音乐的元素,体会学习音乐的过程,从而会听音乐,会唱歌曲,会 表现音乐,当然更重要的是会学会学音乐;二、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 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深 入才能浅出;三、音乐课中要让学生明白和学习的是与音乐有关的 内容,其他方面的内容不是我们的重点,应学会为自己减负,为课 堂减负。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保证所谓的课堂纪律,而有意迎合学生的心 理来设计教学环节,却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一些应有的学习音乐的 习惯,进而一味的迁就学生,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发展趋势,对音 乐教学不利,于学生成长无益。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