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71.50KB ,
文档编号:1764141      下载积分: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76414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alice)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提纲 .doc)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提纲 .doc

1、1 必修一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提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提纲 (20202020 新修订版)新修订版) 第一课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目第一目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一、生产方式概述一、生产方式概述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 (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 平的重要标志。 (3)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人

2、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其中,生产 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即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在这一规律支配下,截止到目前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封建社 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共 5 种生产方式。 二、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二、原始社会

3、的生产方式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初阶段, 也是最低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是人类社会的 童年。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 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1)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人们共同劳动,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共同劳动,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3)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三、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三、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 1.私有制的确立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

4、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为家 庭私有。 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 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土地也变成私有 财产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后来,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 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2.阶级的出现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 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和 奴隶阶级奴隶阶级。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3.国家的产生 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 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5、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是国 家产生的标志。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四、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四、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 1.奴隶社会的生产力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 字的发明和应用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类摆脱蒙昧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2.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1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2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奴隶毫无人身

6、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 动动;(3 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 料。料。 2 3.奴隶社会的衰亡 奴隶社会后期, 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 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 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就被封建制所代替。 第二目第二目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一、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一、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 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1 1)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

7、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2 2)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的奴役。)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的奴役。 (3 3)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 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 农民;农民除交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封建社会的生产力 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1)铁质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 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2)手工业有了 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

8、业部门。(3)商业和城市逐渐发 展起来。 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封建社会的基本阶级 (1)主要矛盾: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 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阶级斗争: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 斗争的形式有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2.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 (1)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 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 (2)政治统治:封建国家的显著

9、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3)思想控制: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 人民的思想。 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 1)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2 2)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3 3)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注注 1 1剩余价值的实质剩余价值的实质: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

10、资本家无偿占 有的那部分价值,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注注 2 2剩余价值的隐蔽性剩余价值的隐蔽性: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从表面上 看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格; 但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工人的工资, 超 过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这表明, 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对工人的 剥削,是隐蔽的。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出卖劳动力的人;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出卖劳动力的人; 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做资本。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做资本。 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

11、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 是一个充满侵略和奴役的过程。 3.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1)萌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 会内部萌生出来。 (2)封建制度使得新兴资产阶级经济上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劳动 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 主义社会的开始。主义社会的开始。 3 注意:注意:在反封建斗争中,是由资产阶级而不是由工人或农民阶级发 挥了领导作用, 这是因为: 尽管封建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和一切被剥削阶 级的共同敌人, 但当

12、时工人阶级还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农民阶 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 跃,也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是: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 大量生产资料 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整 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2.经济危机的实质 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但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 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

13、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商品显得过剩。 3.经济危机的原因 (1)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这是资本主义社会 的基本矛盾。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经济危机难以治愈。 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资

14、本主义的命运之间的关系 1.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2)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 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2.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 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 本主义终究要被

15、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拓展:比较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拓展:比较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占有生产资料占有生产关系中地位生产关系中地位产品分配产品分配 原始原始 社会社会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 的关系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 原始公有 奴隶奴隶 社会社会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 料 奴隶主完全占有奴 隶;奴隶毫无人身自 由,在奴隶主的强制 下劳动;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 归奴隶主占有和支 配,奴隶主只给奴 隶最低限度的生活 资料。 相同点相同点: 都是以都是以 私有制私有制为

16、基础为基础 的的剥削关系剥削关系。 封建封建 社会社会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 土地,农民有自己 的劳动工具甚至有 自己的一点土地 相对于奴隶,农民有 一定的人身自由 地主通过地租等方 式,占有农民大部 分劳动成果。农民 除地租外能留下一 部分归自己支配。 资本资本 主义主义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 产资料,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 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 劳动力,受雇于资本 家,成为雇佣工人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 中占有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 社会社会 主义主义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 产资料 消灭人剥削人的制 度,人们建立起互助 合作的关系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 劳分配公有制 第二框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科学社会主

17、义的理论和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4 1. .思想来源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1)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莫尔(著作乌托邦)和康帕内拉(著 作太阳城)。空想社会主义最高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 2)历史评价:)历史评价: 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 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另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 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

18、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 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人民群 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 2.历史前提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1)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 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之一(经济基础) (2)工人运动的兴起: 标志事件: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英国宪章 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是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

19、治力量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是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失败启发: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 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 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而创立的崭新学说。 主要内容: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

20、 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剩余价值学说 理论来源: 是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而创立的崭新学 说。 主要内容: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成为资 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利润的来源。 (3)两大理论基石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马克思的 “两个伟大发现两个伟大发现” 。 这两个伟大发现,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 立奠定了理

21、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发表 (1)时间:18481848 年年 2 2 月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内容: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 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无产阶级的 先锋队)、特点(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务(推 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2、)、策略原则(团结绝大多数人),阐明了建立无产 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拓展拓展 1 1:重温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的意义。:重温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的意义。 (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 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新时代重温新时代重温共产共产 党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党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2)共产

23、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秉持人民立场,是当代中国共 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行动指南。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 5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 (3)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新时代重温新时代重温 共产党宣言有利于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共产党宣言有利于

24、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 拓展拓展 2 2: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寥寥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第一次创寥寥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 3)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4 4)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的开放的理论不断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始终站在时代

25、前沿。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巴黎公社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 (1)时间:1871 年 (2)亮点: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的原则(彻底改造旧国家机器、公职人员民主选 举产生、防止社会公仆变社会主人等)是永存的。 (3)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伟大尝试,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和教训。 2.十月革命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到现实 (1)时间:1917 年 (2)亮点: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 实行按劳分配

26、。 (3)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 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 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曲折: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 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 3)认识:)认识: 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 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

27、不可动摇的。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实践角度实践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在 2121 世纪焕发出强世纪焕发出强 大生命力。大生命力。 第二课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悲怆的历程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的落后: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陷入内忧外患的 黑

28、暗境地。黑暗境地。 (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近代中国人民对复兴之路的探索: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 的尝试。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 不通,必须另辟新路。(资本道路走不通的原因:由基本国情决定(不让走,不愿 走,没能力走) 2.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1)两个步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民主革命 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

29、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 会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经历 6 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两个阶段。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2)相互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必然趋势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

30、革命, 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 拓展拓展 1 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 领导阶级新(无产阶级领导,决定性意义) 前途新(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进入社会主义) 革命范畴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拓展拓展 2 2: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在于 革命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3.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新中

31、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 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胜利的征程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1.起止时间和标志事件 开始的标志:开始的标志:19191919 年五四运动。年五四运动。 重大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 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

32、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胜利的标志:胜利的标志:19491949 年新中国成立。年新中国成立。 重大意义:重大意义: 第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第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第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

33、改变了中国 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1917 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1921 年年,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 争就有了主心骨。 28 年的浴血奋战: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历了大革命

34、大革命、土地革土地革 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 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 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道路: (1)性质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人民大众的、反反 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2)道路: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

35、主主义革命道路。 第二框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一、1949194919561956: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起始时间及标志事件 从 19491949 年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到年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到 1956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1956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生产资料公有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生产资料公有 制,人民当家作主)制,人民当家作主) 2.过

36、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7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农业、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 3.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主导性因素。 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 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

37、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四是国际形势有利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4.4.过渡时期的重大意义过渡时期的重大意义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 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二、1957195719781978: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在艰辛探索中前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8、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八大最重要的贡献 中共八大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做出了规定。 (1 1)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人 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

39、间的矛盾。 (2 2)根本任务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社会主义的全面展开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 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只有社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 乱。 三、对新中国成立初三、对新中国成立

40、初 3030 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客观评价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客观评价 (1)一个结论:一个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一个飞跃: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 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一个肯定:一个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虽然也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 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三课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

4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序幕开启 1978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时期。 2.率先突破 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3.

42、深化推进 19841984 年,党的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企业改革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一系列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陆续设立。一系列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陆续设立。 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基本形成。放格局基本形成。 8 4.新阶段、新水平 以 1991992 2 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为标志,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一

43、个新的阶段。 1993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2001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03 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5.新时代、新格局 进入新时代,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十八大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 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

44、意义: (1)“四个面貌四个面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个飞跃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 的伟大飞跃。 (2)关键一招: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必由 之路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

45、2.启示: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退步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二框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一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

46、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1)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回答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到 1990 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 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 本实现现代化。 (2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回答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

47、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 三个代表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3)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回答的问题: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答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4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回答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 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么样的中国

48、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9 化。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容 (1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

49、党的领导下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立足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五位一五位一 体体”总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总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 文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文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50、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科学 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补充:补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我国的基本政基本政 治制度治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