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34 页 2022 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记述过一种特殊的“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 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那时候,你的一切 无谓的烦恼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 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 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
2、它不同于一般 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性的、可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或难 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 或“妙悟”等,并制订出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诗的作品中蕴含“兴象”: 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 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 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 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3、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是,社会 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 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摘编自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导言) 材料二:材料二: 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 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 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 想象, 甚至通过
4、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 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 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 第 2 页 共 34 页 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 也。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这个过程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 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 第二个阶段是艺术体验,此
5、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 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 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 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创造,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 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 (摘编自孙先旭、胡鹏林的艺术家的审美体验) 材料三:材料三: 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 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您怎么看? 叶朗: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 义”和“
6、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 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 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 中国美学历来认为, 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 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 世 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 岩若孤松之独立”。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 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音乐和生 命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 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
7、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 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 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 描写。 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 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 第 3 页 共 34 页 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 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 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
8、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 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摘编自顾春芳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审美体验的探究是有价值的,审美体验是人类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往往 通过审美体验来呈现。 B. 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概括了从审美体验 到艺术创作的过程。 C. 审美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 还要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 获得 “诗意的栖居” , 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 D. 艺术家只有开拓优雅、精致的审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
9、美体验,拥有心灵的自由,才能 更好地成就事业。 2.下列各项对“审美体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与一般经验不同,审美体验是无功利的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令人沉醉其间的、难 以言说的生命直觉。 B. 中西方美学家对审美体验虽有命名上的“妙悟”与“迷狂”等不同,但都偏爱感悟式、 点到为止的美学表达。 C. 审美体验包括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其中前者是通过审美观照、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 动等构建的精神空间。 D. 中国古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常在弹琴、赏花、品茗等活动中开拓审美空间, 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美体验”的一项是(3 分) A. 王羲之与友人会
10、于会稽山,于茂林修竹间“极视听之娱”,发出“一死生为虚诞,齐 彭殇为妄作”的感叹。 B. 俞平伯与朱自清游历、感受灯影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有感而发创作同题习作桨 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C. 世说新语中记载嵇康风姿特秀,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 岩若孤松之独立”。 第 4 页 共 34 页 D. 红楼梦中探春、宝钗等赏花、吟唱,更有林黛玉葬花时的吟唱“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 分) 5.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谈到“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三种态度, 认为“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
11、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 分等等,画家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这三种态度分别属于哪种体验, 具有怎样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材料一: 近年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 求”的文化热点。同时,一些新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也很 快被人淡忘,成为舞台“稀客”,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两相对比,不禁引人 深思。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 戏剧艺术是靠表演立在舞台上的,也靠表演得以传承。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 想内涵、故事
12、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 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几乎成为“灯谜”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 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不但提供精彩的内容,而且提供续写精彩的可能。戏 曲理论家李渔说,旧剧之可贵在于“本质如常”,又“能新而善变”。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 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 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加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 第 5 页 共 34 页 “小碎步”
13、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 量。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 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 时间的流逝,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精神却永不过时,历经岁月的冲刷,反而会愈显 光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 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 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
14、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 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戏剧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戏剧所营构的,不只是艺术空间,也是伦常的尺度。在这里,生活中的善 行义举得到更有故事性的表现,不公正不道德现象受到谴责与批判,向往地变成了“现实”, 现实的昭示着愿景。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 50 年代末,已演了 1400 多场, 是著名的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 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经三十 余年舞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剧中人与命运
15、的不懈抗争,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人 生,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 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 (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 材料二:材料二: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在英国爱 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戏剧节现场, 中国戏剧的身影随处可见。通过科技手段丰富表现样式,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日益密切, 打破了国外,尤其是西方观众将戏曲、杂耍等同于中国戏剧的刻板认知。 事实上,当下中国戏剧人正有意识地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讲述中国
16、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方式, 并得到国际戏剧界的认可。亮相第二届老舍艺术节的戏剧作品酗酒者莫非,根据史铁生作 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由陆帕执导。与这位波兰导演来华演出 的多部作品一样,酗酒者莫非的理念、手法均属于欧洲当代文学剧场,影像与心理两个时 空的结合方式带出欧洲戏剧大师与中国当代文学碰撞出的火花。 另一部在艺术节上登台的戏剧 第 6 页 共 34 页 铸剑 , 文本取材自鲁迅同名小说及中国民间传说 干将莫邪 , 由波兰知名导演格热戈日 亚 日那与中国演员联合创作完成。 科技手段是助力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鲜亮“外衣”,然而究其根本,中国戏剧承载的厚重 中国文化与艺术传统才是它
17、能在国外赢得赞誉、获得尊重的根本原因。从 1930 年京剧大师梅 兰芳访美、1980 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茶馆巡演欧洲,到近几年由陈佩斯、黄盈、 赵森等执导的戏台黄粱一梦罗刹国等作品在国外引起的特别关注,都说明中国传 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这些都在提醒中国的戏剧创作者,中国戏剧未来若想在世界戏剧版图上 占据重要席位,理应深入民族艺术的核心地带,创排出彰显中国气象和文化气息、有格局、有 品质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梅生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但是一 些新创作品却不能
18、获得人们的好评。 B 经典戏剧作品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 它们以 “小碎步” 前行的形式, 登上艺术的高峰,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C物质的东西可能会过时甚至灭失,但作为时代产物的优秀戏剧作品,其精神历经岁月的 冲刷后,反而会愈显光亮、永不过时。 D西方观众一度认为,中国戏剧与戏曲、杂耍是等同的,但随着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 日益密切,这一刻板的认识已被打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张火丁的 锁麟囊每演必火, 这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 更源于一代又一代“角 儿”们对技艺的守护与传承。 B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的途径虽然与朝阳沟中所展现的不同
19、,但两代青年都有炽烈 的家国情怀。 C由宝莲灯与天下第一楼的成功可以看出,经典作品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 法说出了百姓的心声。 D材料二以酗酒者莫非与铸剑为论据,论证了中国戏剧要想走向世界,只有加强 国际合作才是出路的观点。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在表演京剧四郎探母时,中外演员用特别突出拔高的音一起唱出“番”字。 第 7 页 共 34 页 B观看歌剧图兰朵时需注意着装,正襟危坐,不能像在戏园子一样随意走动。 C国外创作人员用多台投影等技术手段,与中国艺术家一起创作出话剧青蛇。 D音乐剧在远方融合时尚元素,歌颂中国快递小哥辛勤创造、坚定追求的精神和形
20、象。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5请结合材料,谈谈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我国戏曲的全面繁荣。(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材料一 如若洪水神话是初民凭空想象的“纯粹神话” ,这在个别民族中倒很正常,但世界范围的 杜撰和想象,未免太过巧合。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大洪水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 19 世纪 20 年代,英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着手检验冰河时期的地层淤积物,看它们是否是由 单一的某次大洪水所产生,由此科学开始以自己的手段介入神学。 有意思的是,对于洪水神话的研究进程却跟神话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上世纪 60 年 代末, 就在人们普遍从地质学角度否认了全球性大洪
21、水的存在之后,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墨 西哥湾底部钻出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这些泥芯中记录了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所留下的信息。 迈阿密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各自对此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均发现了海水含盐量在 11600 年前的一次剧变。他们认为当时北美冰帽的突然坍塌导致大量融冰涌入墨西哥湾,全世 界的海洋水位因此以海啸的速度猛增。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全球 性洪水大爆发。 除此之外,19 世纪末曾经流行过另一种企图坐实大洪水事件真实性的理论黑海大洪 水假说。这一假说由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提出,他认为伴随着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的 结束,黑海里的海水大量蒸发,陆地开始形成,与博斯普鲁
22、斯海峡另一侧的地中海形成 100 米的水位差。 横隔在两片海域中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不久后发生决堤。 根据雷恩博士的计算, 第 8 页 共 34 页 决堤之后每天有 500 亿吨的海水从地中海涌向几近干涸的黑海, 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 200 倍的 流量,黑海的水位则以每天 20 厘米的速度迅速增长,海岸线的扩散速度达到了每天数千米。 通过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测定,雷恩认为大决堤发生的时间是距今 7000 多年前,对于居 住在黑海沿岸的人类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紧接着又有了新的发现,早年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巴拉德 2015 年又在黑海底部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而半咸
23、水生物的存在痕迹最高只能追踪到 6500 年前,如此迅速的水域咸度变化更是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 在黑海大洪水假说被提出的同一年, 当时还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的我国著名学者朱大可提 供了另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观点。 他将洪水神话流传最广、最完整的亚洲腹地视作“洪水话语中心区” ,而这一区域的中心 便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尖锐地域。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第三阶段(亿万年来)与人 类文明史大致平行,而古人类进化链的缺环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闪现断代, 因此朱大可认为:板块运动所产生的热量造成了气候的短期异常,冰川的消融使得洪水的爆发 不可阻挡。 (摘自搜狐网 ,有删改) 材料二材料二 利维
24、坦按: “作为先民解释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神话几乎在每一片人类所涉足的土地上 出现。各时各地的人都会在神话中融入当地环境、风俗抑或是信仰,不断引入的素材将替代神 话的原始面貌,故事的梗概容易遭到破坏而变得模糊难辨,早期的特征也会被减弱乃至消除。 ” 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找寻到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意味着毁灭性灾难的 世界性神话母题大洪水。 古时世界上的各民族鲜有文化交流, 更何况先人所面临的不可能只有洪水这一灾祸, 旱灾、 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变化多端,为何只有洪水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之中? 层出不穷的理论解说中接受度较高的有两种。 第一,各民族人们心理状况的趋同性决定了
25、神话的相似。这一理论通常被称之为“题材自 生说” 。该理论的代表学者德国学者阿道夫巴斯蒂安认为神话是一种“人的观念,每个民族 自身都会发展出一定的思想” ,人类心理的统一性“自发(或初级)思想”决定了包括神 话在内的人类文化的相似性。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也认为,各种族或民族“在观念、幻想、 习俗和欲望上惊人的相似度”或许可以解释神话的相似之处。 第二, 各民族神话的相似性也可能是文化扩散的结果正如人类文化也是由一个或几个 第 9 页 共 34 页 地区发源并向其他地区传播一样, 而这一理论也被称为 “题材游动说” 。 德国学者西奥多 本 法 伊曾断言: 印度文学是世界各民族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唯一渊
26、源,世界各地的神话和民间故事都 是从印度传播扩散到各地的。英国学者 GE史密斯则只承认一个文化传播的中心埃及。 他相信一切神话的源头都来自于埃及,然后才由巴比伦继承并传播开来。 单就这两套理论来说,前者并未对观念一致的深层原因作出充分解释,而只是以宽泛的方 法论倒果为因,因此难免显得空泛,缺乏说服力;后者则从根本上抹杀了人类的创造力,把神 话和神话的创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割裂,同时对于时间顺序的忽视使其显得片面和生硬。两 者虽然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但显然都不是最终正解。 英国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曾有言之: “古代的传说,如果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 法去检验,大都像梦一样平凡地消失了。但
27、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睡 半醒的梦,预示着真实。 ” (摘自网易号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几种假说中,作者更倾向于中国朱大可提出的洪水理论,最不认可美国海洋学家威 廉雷恩的说法。 B黑海大洪水假说增添了大洪水的真实性,而罗伯特巴拉德早年间的发现,更佐证了大 洪水的存在。 C 在墨西哥湾底部钻出的几条记录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留下的信息的沉积泥芯,使洪水神 话研究出现转折。 D在英国地质学家的洪水神话研究失败之后,科学家们探究的步伐并未停止,而且方法更 多样、科学。 2下面依据原文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如果
28、真有一场席卷全球的洪水大灾变, 那么地层深处则极有可能保留有洪水的某些迹象。 B 如果不存在世界性大洪水, 那么世界各地出现的洪水神话传说应该是区域性洪水的反映。 C 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洪水神话, 应不是巧合, 而是一种相同或相似的记忆或经历使然。 D 材料二作者否定两套理论, 认为大洪水等相似经历才是世界各民族神话趋同的深层原因。 3下列材料不能支撑材料二中看法或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在一次次的洪水磨难与牺牲中,“人在对洪水景象的沉思中看到了众神的模糊容颜” 。 B朱大可认为,地球板块运动产生的热量使尖锐地域(高山地域)冰川消融,流水四泄, 形成大洪水。 第 10 页 共 34 页
29、C 据统计, 全世界已知的洪水神话传说有 500 多则, 关于洪水的成因也显现明显的趋同性, 如天神的惩罚。 D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古老神话九隆神话有诸多民间版本,其中白族的九隆神话与原型相差 较远,百濮民族传说中九隆神话的原貌已不复存在。 4请简述两则材料内容上的异同。 (4 分) 5对于远古神话应该如何定义解释,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6 分) 利维坦按中认为:远古神话_。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认为:远古神话_。 那么,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远古洪水神话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材料一: 众所周知,科尔特斯凭借其不足 600 人的兵力就摧
30、毁了人口数以百万计的阿兹特克帝国。 不久, 皮萨罗同样不可思议地征服了南美的印加帝国。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基督教的信条 以及西班牙人无可否认的技术优势,似乎并不足以解释印第安人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全面崩溃。 在有关这个巨大谜团的解释中,有一项新假说令人茅塞顿开。因为,就在阿兹特克人将科 尔特斯的军队逐出墨西哥城并予以重创的那天晚上, “天花”这种传染病开始在城内肆虐,好 多人一道死于那个“悲伤之夜” 。这场致命的传染病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恰好解释,为什么阿 兹特克人没有乘胜追击,完成合围,赢得最后的胜利。 值得关注的,还有这场只杀死印第安人、对西班牙人却毫发无损的疫病对当时人们心理上 造成的影响。
31、对这种明显的“偏袒” ,当时只能从超自然的角度加以理解,很明显,在这场战 争中哪-方得到了神明的助佑似乎已不成问题。在西班牙人的神祗展现了其“超自然的能力” 第 11 页 共 34 页 之后,难怪印第安人会如此温顺地俯首称臣。这一假说为我们重新理解历史提供了一把钥匙。 自然, 也就会引发相关问题;西班牙人何以且何时获得了这种免疫力?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属 于自己的本土疫病以对付入侵的西班牙人?只要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随之显现的就是一 个人类历史中的新领域,即人类与传染病的互动。 世界历史其实巳经提供了许多类似的事例,比如 14 世纪的黑死病,19 世纪的霍乱大流行。 但在传统史学中它们很少
32、受到关注,渐渐地,那些人类与疫病惨烈遭遇的案例都已湮没于时间 隧道中,以致事件发生的规模与意义都很容易被忽略。不过在其他一些事例中,军营里突发的 疫情的确扭转了战局,这类插曲自然不大可能被遗漏,但它们的不可预见性却使历史学家深感 不自在。我们都希望历史合乎理性、有章可循,为了迎合这愿望,历史学家也往往会在历史书 写中刻意突出那些可预测且可控制的因素,而总是以一种不经意的笔调处理这类事件。 在解读古代文献时, 历史学家自然会受到自身疫病体验的影响。 经历过各种病史的现代人, 已对各种常见的传染病拥有了相当程度的免疫力。 受过严格训练的当代历史学家往往只能认为 那些疫病造成大规模死亡的说法未免夸张
33、。但事实上,同样的疫病在熟悉它的人群中流行与在 完全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中暴发,其造成的后果差别巨大。如果现代医药出现之前的传染病均与 现代欧洲传染病模式并无二致,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关注疫病的历史呢?是时候,通过揭示各种 疫病循环模式对过去和当代历史的影响, 将疫病史纳入全球历史诠释的范畴之中了。 毋庸置疑, 无论过去与现在,传染病都在自然平衡和历史变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威康麦克尼尔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 ) 材料二:材料二: 新冠疫情以远超人们预期的速度高速扩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 带来的影响。因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程度,当前国与国之间大量而频繁的商务
34、、旅游、教育等 活动,为疫情的扩散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途径。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封国” , 地球村正分割成一个个孤岛。更糟糕的是,由于疫情的冲击,过去几十年不断升级的经济全球 化浪潮,有可能大规模退潮。 在疫情之后,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正陷入麻烦,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经济上的各种保护主 义将加速抬头。有国家为了优先保护本国需求,会对具有优势性的产品限制出口;更多国家还 会限制别国产品进入,这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更大伤害。同时,这次疫情开始让全球重新反 思产业链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最早暴发疫情之后,由于全球制造业对中国产业链的高度依 赖,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发现本国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
35、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越来越 多的国家开始反思:是不是产业链不应过度集中在某些区域?而对于某些关键产业,即使本国 第 12 页 共 34 页 并不具备比较优势,是不是也应让部分产业回流本国?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就在 4 月表示,为了鼓励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美国政府将为企 业的相关搬家费用买单。当然,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会予以回应还是一个未知数,一个很典型的 例子就是美国政府和苹果公司。 最近两年, 特朗普多次要求苹果将全球生产线搬回美国, 结果, 就在去年 6 月份,苹果反而将美国本土的最后一条生产线搬到了中国。 最近几年,关于全球制造业撤离中国早就不是新闻,但实际上,国际资本向东南亚和非洲
36、 等地转移的程度还是比较有限。因为中国虽然逐渐丧失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劳动力数量和素 质仍具优势,产业链集群优势也很明显,更重要的是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包括苹果在内 的跨国企业并不愿意仅仅为了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而远离自己最大的销售终端市场。所以,中 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牢不可破。过去,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对企 业的影响力不足,每当国家进入危机时刻,政府的权力都会膨胀。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 福就表示,面对经济大萧条民众只能求助于政府。这-次疫情暴发后,很多西方政府的权力都 开始扩大,预计这种趋势短时间之内不会逆转,以前政府做不
37、到的事情,在疫情之后可能就可 以实现。 从历史上来看,全球产业链转移原本就是势不可挡的大趋势。市场之手始终在默默发挥作 用, “二战”以来全球产业链已经历了三次大转移,其中 90 年代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 低端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过去几年,第四次全球产业链转移潮其实已 经开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产业在一夜之间从中国撒出,但从更长期来看,在疫情的推动 下,产业转移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摘编自谢九疫情正在重塑世界:全球化进或退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不仅是军事上的也是文化上的,对这种征服以往从宗教或技
38、术 角度的历史解释似乎很难令人信服。 B. 传染病只对美洲印第安人造成伤害这一史实, 让交战双方都以为神灵站在了西班牙人一 边,重创了印第安人的心理防线。 C. 中国具有劳动者素质优势、产业链集群优势,中国是苹果公司重要的消费市场,吸引苹 果不顾反对将所有生产线搬到中国。 D. 让制造业向本国回流,以前对西方政府来说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但疫情危机之后随着其 权力的膨胀,这可能变成现实。 第 13 页 共 34 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学家往往忽略疫病对不具有免疫力的人群造成的可怕后果, 未意识到疫病模式的变 化,这会导致其对人类与疫病互动的历史缺乏洞察。 B
39、. 对各种不可预见的疫病事件的强调会削弱以往历史的解释力, 历史学家往往对此就低调 处理,因为历史的发生应该合乎理性有章可循。 C. 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处于相互依赖之中,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在利用比 较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使全球产业链分布过度集中。 D. 全球产业链转移-方面符合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政府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博弈, 此次疫情将会使新一次产业链转移的过程大大加快。 3. 根据材料,下列不能作为经济全球化退潮的表现的一项是() A. 从全球疫情地图来看,疫情重灾区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美国的纽约州、英国的伦敦 法国的大巴黎地区,一度大规模封城,经济停摆。 B. 近期俄罗斯、越
40、南等国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对于需要进口粮食才能满足需求的国家,一 旦国际市场关闭,将面临价格上涨或粮食短缺的危机。 C. 疫情暴发之后,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份经济救助方案,计划从 1 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中拿出 22 亿美元,协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撤回本国。 D. 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频繁从国际组织和协议中“退群” ,其中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 定和奥巴马时期全力打造的国际多边经济组织 TPP。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 括。 第 14 页 共 34 页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三五”以来,
41、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 25 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截 至 2020 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 5788 家。近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 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明确了到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 目标,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以及优化博物馆 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到智慧博物馆建设。 实际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等概念层出不穷。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博物馆 自身在世界智慧化浪潮中与时俱进的主动选择。中国在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于 2014 年就 在多家博物馆开展了
42、“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 。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有类 似提法, 意见的发布,可看作是规划的具体延伸。 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 等众多领域,并非为博物馆专门 打造。也就是说,这些新技术并不会天然地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与 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大相径庭,因而需要我们找到对接的恰当路径,才能大放异彩。智慧保 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就是目前我们找到的切入点。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智慧保 护代表着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应用。通过智慧保护,不仅能够建立环境监测与调控系 统对文物
43、进行预防性保护,建立文物修复管理系统、提升文物修复能力,还能从某种意义上实 现文物的“永生” 。正所谓“绢寿八百、纸寿千年” ,无论保护水平如何高超,都无法扭转这一 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最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尽可能完整、真实、准确 地复制现存的文物,把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精准复制下来,从而使它的信息和价值能够传 承下去,即可变相实现文物的“永生永存” 。可以说,对文物进行智慧保护,不仅仅是博物馆 的发展趋势,更是文物保护的必然要求。 博物馆智慧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板块。外部管理主要围绕观众及其活动 展开,通过对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优化博物馆
44、运营方式,同时为观众 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内部管理包含的藏品资源管理、 财产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 其涉及的技术和架构与社会其他行业联系最为密切、发展最为成熟,并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某些 行业中得到了验证与实践。特别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十分繁荣的情况下,物流、仓储行业的智慧 化程度很高, 且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无疑为博物馆内部管理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技术 支撑。 智慧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为展厅中的观众提供 第 15 页 共 34 页 全方位沉浸式的高质量体验;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打破博物馆 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建立文物
45、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打造可参 与、可互动、可分享的高质量博物馆,使得文物真正“活起来” 。新技术除了在展厅中为观众 带来全新体验外,还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良好体验。智慧服务的潜力大,也需要 用心用功对待。 智慧博物馆建设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 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 妙探索,这也是其关键科学技术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的原因。 博物馆的定义、功能、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沉 寂在角落的文物将会被善于发现的眼睛点亮, “千馆
46、一面”的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当然, 无论博物馆如何“智慧” ,其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不会改变,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才是 博物馆建设的永恒基石。 (摘编自段勇、梅海涛开启博物馆的“智慧之眼” )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 25 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而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在世界智慧化浪潮的裹挟下发生的。 B. 作为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 发展活力、 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以及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等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C. 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
47、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新技术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 最新应用会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 D. 关键科学技术之所以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 是因为它对接的是国家文 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十四五”规划。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 展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很重视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B. 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 等众多领域,虽然并非为博 物馆专门打造,但只要我们让它们为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服务,就能实现博物馆的智 慧化建设。 C. 智慧博物馆既可为展厅中的现场观众提供高质量
48、体验;又可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 第 16 页 共 34 页 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既可为普通观众带来全新体验,还可为某些特殊群体提供良好 体验。 D. 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打破“千馆一面”的现象, 使博物馆更好地履行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 3. 根据原文分析,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一项是() A. 在展厅中运用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探索建设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对文 物进行数字化保护。 B. 建设具有当代主题的特色博物馆,展厅多设观看座椅以消除长久站立带来的疲劳感,博 物馆内部设陈列室、藏品库等功能分区。 C. 采集、分析和利用观众
49、信息、行为等数据,精准复制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建立文 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 D. “云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社区、乡村和边疆地区博物馆发展。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 请根据材料概括,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我国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可以有哪些举 措? 第 17 页 共 34 页 2022 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 教 师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记述过一种特殊的“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 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那时候,你的一切 无谓
50、的烦恼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 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 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 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性的、可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或难 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 或“妙悟”等, 并制订出相应的美学原则: 诗人作诗依赖“感兴”, 诗的作品中蕴含“兴象”: 读者读诗则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