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37 ,大小:1.62MB ,
文档编号:1775756      下载积分:5.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775756.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xingfei169)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xingfei1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新教材高一下《语文》必修2-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pptx

1、【单元导读】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反映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中的探 索及其发现。这些文章有的介绍科学发现的成果和过程,有的探讨建筑学问 题,有的分析文学现象,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 学态度,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 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 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文本解读】 屠呦呦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 法,拯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阅读

2、本文时,要理清文中展示的科学发现 的过程,关注那些对科学发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还要注意体会科学工作者 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第7.1课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 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如上写道。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 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一项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又一 份曙光。今

3、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激趣导入 1.了解屠呦呦及其科学事迹。 2.学习在演讲中语言诚挚、在论文中措辞严谨的表达技巧。 3.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了解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怀。 素养目标 目 录 知人论世 01 初读课文 02 文本研读 03 拓展阅读 04 第一部分 n 知人论世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 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 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年更名为中国

4、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 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 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了解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英语: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瑞典语: 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根据诺贝尔(1833-1896)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 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发。1935

5、年,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成为首位获提 名的华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 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 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了解诺贝尔医学奖 写作背景 1969年1月21日,39岁的屠呦呦被委以参与寻 找“救命药”课题的重任后,就与同事一起开始了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制定了一张以日为单位的 密密麻麻的时间表,翻阅古籍,寻找药方,然后是 没日没夜地实验、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屡战屡败和 屡败屡战,最终取得了青蒿素的重大发现。 第二部分

6、 n 初读课文 n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目睹(d) 精髓(su) 相悖(bi) 砒(p)霜 繁衍(yn) 瑰(gu)宝 第三部分 n 文本研读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 1.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4):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 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 第三部分(16-20):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21-25):讲述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 2.本文设立多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 每个小标题能够体

7、现不同的内容,让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每个小标题能简要概括具体语段的核心内容,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 3.青蒿素药物的制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明确 第一阶段,发现提取阶段。发现青蒿素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 并通过查阅肘后备急方,改变传统的加热提取方式,抗疟效果提幅度提 升; 第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开展临床试验,以身试险确认青蒿素提取物对 人体的安全性,并奔赴海南开展治疗工作; 第三阶段,分离提纯阶段。分离提纯,得到抗疟的有效成分。 第四阶段,制成药物阶段。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成分变成药物。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清

8、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 4.青蒿素的发现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明确 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治疗效果更加的显著且复发率很低; 青蒿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的特性为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机会。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及作用。 5.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 客观方面: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抗疟药物的客观需求; 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主观方面:屠呦呦童年时就有目睹民间中草药救人事例的经历,从小饱含 对医学的敬畏和好奇,并将好奇转化为热衷,积极投身于医学工作中,有着 对医学研究

9、的热忱。 积极尝试并大量翻阅古代文献,并从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 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积极开展临床试验; 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科研精神。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2】分析语言 1.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 明确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 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隐含 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2】分析语言 1.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 良药。 明确 “毫无疑

10、问”说得斩钉截铁,强调只要对传统医药继续探索, 传统医药就会带给人们丰厚的回馈。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2】分析语言 1.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 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 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明确 加点部分,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强调了科 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过程之艰辛,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 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2】分析语言 1.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

11、献记录相悖。 明确 “很难”“似乎”模糊性词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用语的准 确性,说话留有分寸,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3】分析手法 1.试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 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 明确 这两处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充分生动地肯定 了青蒿素的价值,又表达了对祖国中医药学的热爱、赞美、感激、 崇敬之情。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3】分析手法 1.试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 明确 运

12、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表明中医药宝库还有很 多领域值得人们去探索、发现,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大有可 为,只要人们付出努力,中医药将会对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 献。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3】分析手法 2.文章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列数字,如“2000种中草药”,更加具体、真实; 举例子,如“肘后备急方”,增强真实性; 作比较,如“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效果提高近十倍”, 突出强调;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4】本文有哪些艺术特点? 明确 以第一人称讲述,更加的真实、自然。措辞准确、态度谦 虚,也充分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医学者的人格魅力; 在相对专业的知识介绍中,

13、体现出科学性、严谨性、周密性; 使用小标题,让庞杂的内容,更具层次性和条理性。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5】学过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明确 角度一: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好奇心对于一个人 将来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屠呦呦从小就饱有对中草药世 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为她后来能够坚定的选择中草药提取的 科研方向种下了种子; 角度二:做人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不管是从事什么样 的工作、涉及什么样的领域,要时刻记得人类是共同发展的整体, 要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角度三: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要有坚 定的人生理想,并愿意为之付

14、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不能选择 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那么就把自己做的工作变成自己的一生挚 爱,饱含激情的投入其中。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6】阅读与思考 屠呦呦和她的学生 疟疾,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 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 南非洲地区,很多病人死亡,只是因为他们用不起昂贵的传统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问世,成为当之无 愧的“救命药”。在疟疾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 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

15、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 疾导致的死亡。津巴布韦自2008年开始推广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本世纪初,津巴布韦疟疾患 病率为15%,到2013年这一比率已下降至2.2%,青蒿素抗疟药物的普及和推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在南非的夸祖鲁纳塔尔省,中国的复方蒿甲醚使疟疾患病人数减少了78%,死亡人数下降了88%; 在西非的贝宁,当地民众都把中国医疗队给他们使用的这种疗效明显、价格便宜的中国药成为“来自 遥远东方的神药”。 中药研究所2001年申报中药学博士点成功后,她于2002年又招收了博士生王满元。王满元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 医药学院中药药剂学系主任,他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导师屠呦呦,是

16、通过一个笔记本。这个32开深绿色的笔记本, 记载着她年轻时对中药中各大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一些信息。2002年,王满元刚刚入学时,屠呦呦将这本笔记 郑重赠与弟子,让他对植物化学有所了解,在当时的王满元看来,这本写满了中药化学属性的笔记“依旧不过时”。 王满元说,透过泛黄的扉页,仿佛看到了一位严谨笃行的学术前辈每日伏案的瞬间。这本扉页上写着“向雷锋同志 学习”的笔记,成稿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屠呦呦刚刚接手中国抗疟疾药物研发的“523”项目,在科 研资料不易得的情况下,很多中药信息只能从各地学校“革委会”的传阅材料中收集。每每获得,她就抄录其中, 纤毫必录。 2002年,屠呦呦承

17、接“中药标准及相关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专项中有关青蒿的子项目,当时,唯一的组 员杨岚研究员将要去日本进修。因为缺人手,当时刚刚成为屠呦呦博士生的王满元,就被要求进组。彼时,72岁的 屠呦呦每个月都会打车到实验室,指导王满元开展相关研究。“屠老师究竟算西医还是中医呢?”王满元记得,每次 有人这么问她,屠呦呦都不作回答。作为她的弟子,王满元知道,中医西医之争,屠呦呦并不关心。“屠老师一辈 子做科研的奔头儿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探索中药更好的疗效,她对我的培养也是坚持这个信念。”在他攻读博士期间, 屠呦呦还出资让他去北大医学部、协和医科大学学习中草药化学、波普解析等课程。“屠老师是一个特别执着、坚 定

18、、事业心特别重的人,心无旁骛。” 令王满元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平时有做剪报的习惯,尤其关注健康卫生领域的重大事件和新闻,经常让王满元寻找相关资料 补充知识。在非典期间,她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合作,研究青蒿素类药物对非典疫情可能的治疗效果。王满元说:“他们这一辈 科学家,有着很强的国家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也有着很坚定和朴素的科学信仰。她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她身上,我学到 了做科研,在找到你关注的方向后,就要坚定地走完科研道路。” 2011年度,屠呦呦喜获拉斯克等国际大奖。相比青蒿素的抗疟能力,屠呦呦在得奖后,尤为关注的,还有这个奖对于中医药 学的意义。在颁奖典礼上,屠呦呦表情平静地讲述完青

19、蒿素的研发历程后,她才颇有些激动地说:“要呼吁进一步发掘传统中医药, 继承发扬、继承提高、继承创新。中医药是伟大宝库,对世界人民健康的潜力还有待继续发掘。我们老祖宗替我们保留了很多有益 的经验。我们找到了青蒿素,解决了全球迫切想解决的问题。类似的传统药还有很多。” (摘自屠呦呦传) (相关链接) 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为了让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尽快应用于临床试验,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

20、药报告。领导不放心地问:“试药有风 险,再说你刚得过病毒性肝炎。”屠呦呦当仁不让:“不,我是组长,这是我的宝贝,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当年,她的表态令 很多人惊叹:这位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江南女子有着鲜为人知的女汉子的一面。 n 问 题 探 究 【思考6】阅读与思考 问题:结合文本,探究屠呦呦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选择你感受最深的几点进行分析。 明确 工作不辞辛苦,富有奉献精神。她搜集资料,做剪报, 年逾古稀仍然不辞劳苦地工作,为研究青蒿素付出了毕生的精 力。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很多困难,也不 放弃。”有很强的国家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有坚定和朴素 的科学信仰,有用医药拯

21、救全人类的大爱情怀。 第四部分 n 拓展阅读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 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 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 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 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 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

22、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 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 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 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 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n 拓 展 阅 读 对吴

23、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 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 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 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 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 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 得益于他

24、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 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 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 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 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 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迁腐,吴文俊不但不迁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

25、怎样就怎样 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 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 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 在数学界是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 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 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

26、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 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n 素材积累 1.科学尊重事实,服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童第周 2.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诺贝尔 3.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巴甫洛夫 4.科学所以叫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 声。斯大林 5.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伊林 6.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 7.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 的有益和必要。车尔尼雪夫斯基 8.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 结 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