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8 ,大小:16.90MB ,
文档编号:1776026      下载积分:27.9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776026.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含1-6章+期中+期末 共8套试卷及答案全套).doc)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含1-6章+期中+期末 共8套试卷及答案全套).doc

1、第 1 页 共 118 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节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物质世界。 2天体 (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恒星和星云星云。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特别提醒: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等)。 3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吸引、相互绕转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3)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 天体系统组成特别说明 地月系地月系地球和月球

2、地球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唯 一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太阳系 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 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 均距离约为 1.5 亿千米 银河系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 3 万光 年 河外星系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数以亿计 宇宙物质组成(举例)特点 恒星炽热气体质量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 星云星云气体和尘埃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行星金星、地球等绕恒星公转,质量小,不发光 卫星卫星月球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 流星体流星体尘粒、固体块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

3、光,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冰物质 绕太阳呈周期性运行,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云雾状的外表;背向 太阳的一面有一条扫帚状的彗尾 地地月月 银河银河 第 2 页 共 118 页 总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4. 八大行星(地球的普通性) (1)结构特征 (2)运动特征:同向性同向性、共面性共面性、近圆性近圆性 5.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是目前能探测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 条件原因影响 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 第 3 页 共 118 页

4、 条件可能存在生命 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 化 自身 条件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原始大气的演化 有液态 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 第二节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和氦。 2、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释放能量,按照波长由短到 长主要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三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部分(短波辐射短波辐

5、射)。 3、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大气运动、水循环为生 产生活提供能量: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直接转化成热能、电能。 (2)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煤、石油、天然气等 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及成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及成因: 5.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变化。 (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大气分层(由里到外)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第

6、 4 页 共 118 页 A 日冕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11 年 B 色球日珥和耀斑。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多与黑子活动相关) C 光球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扰动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层大气形成高纬度地区美丽的极光。 损害航天器、空间通信、电网、海底输油管道等。 影响地球气候,诱发地震、水旱灾害等 第三节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历史 1地球的历史:约有 4646 亿亿年。 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地层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 (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时间顺序的

7、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特点 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 后沉积的层在上。 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的生物遗 体或遗迹。 (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相同或者相似相似的化石;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低级、越简单简单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 (1)含义: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宙、代代、纪纪等时间单位, 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演化历程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 5.415.41 亿年

8、,包含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 90%。 (2)演化特点 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真核生物和多细胞多细胞生物。 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成矿时期。 2.2.古生代:古生代:距今 5.415.41 亿年2.522.52 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寒武纪、奥陶纪奥陶纪、志留纪志留纪)和晚古生代(包 括泥盆纪泥盆纪、石炭纪石炭纪、二叠纪二叠纪)。 第 5 页 共 118 页 地形:联合古陆形成。 动物: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三叶虫)的时代;晚晚古生古生代: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9、:早古生代:孢子(藻类)植物繁盛,晚晚古生古生代:孢子(蕨类)植物繁盛和出现裸子植物。 是重要的成煤期;末期物种大灭绝(地球史上最大)。 3.3.中生代:中生代:距今 2.52 亿年6600 万年,分为三叠纪三叠纪、侏罗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白垩纪。 地形:联合古陆开始解体、漂移。 动物:恐龙出现,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中后期鸟类发展。 植物:裸子植物兴盛。 是主要的成煤期;末期物种大灭绝。 4.新生代:新生代:距今 66006600 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古近纪、新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第四纪。 地形:造山运动,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联合古陆最终解体。 动物: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10、 植物: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是温暖期。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古生代末期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2)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不同,前寒武纪多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地壳运 动剧烈动剧烈,而在中生代则是板块运动剧烈板块运动剧烈。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 46 亿年的历史了。从其形成到现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的演变过程: 1 1海陆的演变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

11、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 2大气层的演变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 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3.3.生物的演化生物的演化(自主完成生物演化过程) 第四节第四节地

12、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 6 页 共 118 页 1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 过固体。 在地下 2900m 处的古登堡界面,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球的内部圈层 (1)一个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 (2)两个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 2. 岩石圈:地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3. 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大气圈、水水圈和生物圈,对应要素是大气、水体水体和生物生物。 4.

13、 大气圈 (1)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气体层。 位置范围地震波传播特点特点 地 壳 地面以下、 莫霍界面以 上的固固体外壳 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 稳定稳定;到了莫霍面,传播 速度突然增加增加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 海拔越高, 地壳越厚厚; 海拔越低, 地壳越薄薄。 地 幔 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地壳和 地核地核之间的圈层, 在莫莫 霍界面霍界面以下到古登堡古登堡 界面界面以上 能传播横波横波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铁、镁镁的硅酸盐 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增 加加;分为上地幔和下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 软流软流层,是岩浆岩浆主要发源地 地 核 地球的核心核心部分,即古

14、古 登堡界面登堡界面所包围的球 体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波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 的铁铁和镍镍。 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 温下呈液态液态或熔融熔融状态 第 7 页 共 118 页 (2)密度变化特点: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大。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减少减少。 在 20003000 千米高空,与星际星际空间情况很接近,视为大气圈的上界上界。 5. 水圈 (1)组成: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2)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陆地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生物水。 (3)陆地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分为地表地表水和地下水。 6. 生物圈 (1)含义:地

15、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存环境的总称。 (2)特点: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一)低层大气(25 千米以下)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二)干洁空气干洁空气的成分、特点及作用 (1)氮:含量最多,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氧: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调节地表温度,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

16、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三)水汽水汽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固体杂质固体杂质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提供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及影响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 成不利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进行划分。 2.分层: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 第 8 页 共 118 页 3.臭氧集中在 2227 千米的气层中,形成臭氧层。 臭氧空洞:标准大气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

17、臭氧层的厚度为 1 个多布森单位(DU)。臭氧含量低于 220 个多布 森单位时,称为“臭氧空洞”。 4.逆温现象 (1)逆温现象的几种情况 在对流层中,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会出现下列 情况:海拔上升,气温升高。 海拔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 6,这就是逆温现象。 如下图所示,图中甲属于情况,乙、丙、丁属于情况。 (2)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 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就会使近地面污染物不能

18、及时扩散,从 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 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逆温现象如果出现 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逆温现象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 的颠簸。 第二章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二章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直接热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受热过程 第 9 页 共 118 页 具体过程结果 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 A 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大气增温过程 地面增温后以 B 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

19、大气传递热量 使大气增温 3.大气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 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 利用烟雾浇水防霜冻;秋冬季节, 我国北方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 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浇 可 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下降的速度和变化幅 度,减轻冻害。 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

20、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 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晴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四川盆地地形 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贫乏。 二、大气的两个作用:二、大气的两个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作用:包括反射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最强)、吸收作用、散射作用 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使得大气升温,形成大气辐射。保温作用: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使得大气升温,形成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指射向地面的大气

21、辐射,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保温作用。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白天和晚上是始终存在的,并且白天辐射更强。 3、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天气状况:晴朗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 地势: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 下垫面(如海陆分布):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昼夜温差比海洋大。 第 10 页 共 118 页 三、大气热力环流三、大气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 (1)主要形式 垂直运动气流_或

22、 水平运动风 (2)意义 形成大气中和的输送 形成各种天气变化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A 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 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B、F 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 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 1)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如上图:PAPD,故四地气压比较: DAB

23、C ,四地气温比较:ABDC (2)等压面状况:高压向上凸起,低压向下凹陷。 (3)水平方向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3常见热力环流形式的图示分析及应用 (1)海陆风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低压低压 下沉 上升 水汽热量 高压高压低压低压 高压高压 第 11 页 共 118 页 (2)山谷风 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 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 城市

24、风 城市热岛的形成: 建筑密集,道路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大气温度高;人口密集,工业集中, 汽车等交通工具多,释放大量人为热;绿地少,对气温调节作用弱。 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 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4.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 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 第 12 页 共 118 页 (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 PAPE。 (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25、;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如图 PAPB,PAPC。 (3)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等压面都向高空凸起,低压区等压面都向低空凹陷,即“凸高凹低”。 (4)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则为低压。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 1风的形成过程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作用力 4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 偏向力 (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 与等压线_平行 第 13 页 共 118 页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摩擦力(

26、三力 平衡)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 角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 (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5.风向的应用(风向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1)判断气压的大小: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 (2)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3)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成一夹角(或斜交)近地面;平行高 空。 (4)判断高压和低压: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右

27、后方,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左后方。 6.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风向的方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 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 3045角, 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单位:hPa)所示。 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伸出 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

28、直;近地面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 第 14 页 共 118 页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 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2.水循环的动力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有太阳辐射、重力 3.水循环水循环五大环节五大环节:蒸发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径流(地表、地下),下渗。 4.水循环类型:水循环类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

29、海上内循 环环。 如上图:构成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 水循环类型的判定 (1)一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二看发生的领域: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 陆地上 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3)三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上内循环不 存在下渗环节。 (4)四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5.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第

30、15 页 共 118 页 (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不同水体有不同的更新周期,若用水超过更新速度则 会缺水);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举例 例 1干旱半干旱区砂石覆盖层(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作用:削减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土 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效果明显。 例 2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增加绿地等):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城市内涝),增加地下径流。 例 3植被破

31、坏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加地表径流、减小下渗,从而减小地下径流,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例 4修水库调节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调节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2)其他因素:海水深度、地理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2.分布规律 第 16 页 共 118 页 【思考思考】海洋表层水温 60N 附近高于 60S 附近水温,为什么?: 由于地球公转,北半球夏半年时间长于冬半年,一年中 60N 附近日照时间长于 60S,水温高。60N 附近有暖流经过,而 60S 附近受西风漂

32、流(寒流)影响,因此 60N 附近洋面水温比 60S 附近洋面水温 高。 3.海水温度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海水温度影响因素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深度 海洋表层,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纬度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季节变化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 不同海域水温状况人类的渔业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通航时间较短,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3)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尺度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同纬度地区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全球尺度海水对大气温度起

33、着调节作用 区域尺度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二、海水的盐度二、海水的盐度 1.1.含义含义: :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约为 35。 2.2.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3.3. 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1)温度的高低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反之盐度较低。 (3)(3)入海径流状况入海径流状况: :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 (4 4) )

34、洋流情况:洋流情况: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大,寒流流经的海域盐度小。 ( (5 5) )结冰融冰:结冰融冰:海面结冰盐度高,海面融冰盐度低。 海 域 差 异 赤道海域气温高,蒸发强,但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不高 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最高 中高纬气温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 南北半球 纬度 4060附近海域,北半球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该纬度带北半球陆地广阔,有 较多的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起稀释作用 第 17 页 共 118 页 4.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

35、溴等资源。 (3)盐度的稳定性,影响海水养殖。 (4)随科技发展,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5) 直接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 小提醒:小提醒:高纬度地区的结、融冰量的大小会影响海水盐度,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 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5.5.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 (1)(1)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 :红海红海, ,盐度超过 40。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主要有: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 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河水注入;红海海域较封闭,与低盐 度的海水交换少。 (2)(2)世界

36、盐度最低的海区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 :波罗的海波罗的海, ,盐度不到 10。其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波罗的海海域降水较多而 蒸发量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水注入;海域较封闭,高盐度的海水流入 少。 (3)(3)南南纬纬 6060附近海域盐度比北附近海域盐度比北纬纬 6060附近海域盐度高附近海域盐度高, ,是是因为南纬 60附近为大面积的海洋,而北纬 60 附近海域周围陆地广阔,陆上河流水大量汇入海洋,起到稀释的作用。 三、海水的密度三、海水的密度 1.1.概念概念: :海水的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2.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

37、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 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1)1)水平分布水平分布: :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2)2)垂直分布垂直分布: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3)特殊分布特殊分布: :有时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思考思考】“海中断崖”对潜艇航行有什么影响?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如突遭海中断崖,浮力会突然变小,从而急剧掉向海底,造成海中断崖失事。 【思考思考】海水的密度不同对轮船吃水线的影响? 不同季节同一海区“吃水线”不同夏季密度小,吃水线高些,冬季密度大,吃

38、水线低些。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一、海浪一、海浪 1.波浪(海浪)要素:波高、波长、波峰、波谷。 2.2.海浪的类型海浪的类型 (1)风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 (3)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第 18 页 共 118 页 3.3.海浪影响海浪影响 (1)海滨和海上活动: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3)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4.对海浪的防御与利用措施

39、(1)密切关注海浪预报,合理安排滨海及海上活动。 (2)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缓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海岸。例如:修建海堤修建海堤和种植海岸防护林种植海岸防护林。 (3)选择合适的沿海海域、建设冲浪运动场所。 (4)发展技术,利用海浪发电。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波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能。波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二、潮汐二、潮汐 1.概念: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汐。 2.2.成因成因: :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3.3.周期和规律周期和规律: :一天中,通常有两次海

40、水涨落两次海水涨落;农历每月的朔月(朔月(初一初一)和和望月(望月(十五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 显(大潮大潮),农历每月上弦(初七、八)和弦月(廿二、三)上弦(初七、八)和弦月(廿二、三)潮汐现象最小(小潮小潮)。 4.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利用潮汐规律,进行潮间带采集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 三、洋流三、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1)依据:海水温度。 (2)(2)类型类型 暖流:从水温高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低的海域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

41、高的海域的洋流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温度较流经海域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域水温低的是寒流。 同一纬度的海域,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不在同一纬度的海域,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3.影响 环境类型影响举例 沿岸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 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暖流沿岸地区气候比较湿润,寒流沿岸地区比较干燥 第 19 页 共 118 页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 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 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

42、兰寒流(北冰洋南下 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受离岸风的影响, 表层海水远离陆地 而去, 从而使得沿岸地区的海水水位 较低, 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 (冷海水 上泛) , 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上升补偿流, 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来, 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 寒暖流交汇 处易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北极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 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 对海洋污染(利)加快净化速度; (弊)扩大污染范围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海水

43、的运动通过影响海水温度的变化而影响盐度变化,暖流使水温升高,盐度变高,寒海水的运动通过影响海水温度的变化而影响盐度变化,暖流使水温升高,盐度变高,寒 流则使盐度变低。流则使盐度变低。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1判断洋流的寒暖性质判断洋流的寒暖性质 (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如下图如下图); 反之则位于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第 20 页 共 118 页 (2)判定洋流流向判定洋流流向 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

44、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并与等温线垂直并与等温线垂直,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上图中的洋上图中的洋流流 M 和和 N)。 (3)判定洋流性质判定洋流性质 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上图中的洋流上图中的洋流 M);反之则为寒流;反之则为寒流(上图中的洋流上图中的洋流 N)。 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通过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

45、之则为寒流。通过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3.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如下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如下 图所示:图所示: 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 第 21 页 共 118 页 第四章地貌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地貌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常见地貌

46、第一节常见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一、喀斯特地貌 1.1.概念概念: :组成地壳的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其物质溶于水溶于水并被带走被带走,或重新 沉淀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2.分布分布: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3.类型:类型: 类型特征 地表 喀斯特地貌 1 1. .溶沟: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 2 2. .石芽石芽:凹槽、沟槽间的突起 3 3. .洼地:洼地:底部平坦 4 4. .峰丛、峰林峰丛、峰林: :呈锥状耸立 5 5. .塌陷漏斗塌陷漏斗、

47、陷塘陷塘:随着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 面积小,称为塌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为陷塘 地下 喀斯特地貌 以溶洞为主以溶洞为主, ,溶洞呈层状分布溶洞呈层状分布;溶洞顶部向下发育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 部向上发育石笋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一起形成了石柱石柱。 4.4.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及其成因: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及其成因: 第 22 页 共 118 页 类型形态成因 地表喀斯特地貌 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峰 溶蚀溶蚀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溶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淀积淀积 5 5.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48、地形: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 水文:水文: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 土壤: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植被少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 6 6. .射电望远镜的选址问题射电望远镜的选址问题 气候: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夏季降水集中; 地貌:地貌:群山深处,喀斯特地貌发育,形如“巨碗”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 存在较多的弧形漏斗,天坑,洼地,可利用天然地形,减少工程量。 喀斯特地貌岩石透水性较好,有利于排水,底部裂隙多,可以避免雨季淹没射电望远镜,比 较安全。 二、河流地貌二、河流地貌 1 1. .河流地貌的概况河流

49、地貌的概况 概念:概念:河流作用于地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成因分类成因分类: :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冲刷地表,将地表物质带走(搬运作用),使得一部分地表 物质减少(侵蚀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的堆积地貌。 2 2. .常见的河流地貌常见的河流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 第 23 页 共 118 页 类型类型 河流位河流位 置置 形成形成形态形态 “V V” 形河形河 谷谷 山区 (上游) 河流流经山区,下蚀较强,水流 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 岸岩石崩解而形

50、成 河 谷河 谷 深 度深 度 大大, , 岸 壁岸 壁 较较 陡陡, , 谷 底谷 底 狭狭 窄窄, , 河 床河 床 底 部底 部 起 伏起 伏 不不 平平,常 见 巨 大 石 块 和 卵石 “U” 形河 谷 中下游 河流下蚀能力减弱,向两岸的 侧蚀加强,河谷拓宽,凹岸侵 蚀较强,凸岸堆积较强,使河 流更加弯曲。 弯 、 宽 、 浅、 剖 面 呈 “U” 形 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 类类 型型 河流位置河流位置形成形成 形形 态态 冲 积 扇 山前 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流出山口,坡 度较低,流速降低,泥沙堆积而 成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 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 颗粒由粗变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