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29MB ,
文档编号:1776050      下载积分:4.4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77605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2套(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2套(Word版含答案).docx

1、第 1 页 共 16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50 分分。 ) 1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 朝的革命”() A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B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 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2 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 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

2、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 20 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 14 测定年代为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3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授土”,同徒 “授民”。对这一史实解释最恰当的是 A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B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C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D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4商王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对周围的部落用兵,从而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莫定了基础。可见,这些战争 A确立了商王武丁的权威B推动了商朝疆域的最大化 C扩展了武丁分封的

3、范围D有利于扩展商文化的影响 5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 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6 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 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7古语道:“有民,则有天下、国家。”百姓随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 亡。”“民者,静则治,动则乱。”这些古语反映的共同政治思想是() A家国一体B人伦者,天理也 C政在得民D

4、宗法施,国可宁 8春秋时期,齐鲁之战,曹刿强调一鼓作气,而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则持续了三年, 第 2 页 共 16 页 最终秦灭赵四十万大军。前后两场战争规模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A社会生产获得极大的发展B战争双方都开始重视战略战术 C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D长平之战是秦灭六国的决定性战役 9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认为:“杨氏(指道家杨朱学说)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 A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B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0“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5、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应该出自 A 孟子B 论语 C 韩非子D 道德经 11西周时期,国家实行国、野分治。“国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有一定的参政 议政的权利,只承担兵役,不向国家缴纳粮食,而“野人”的地位较低,只缴纳粮食不 承担兵役。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要求居民都按户籍进行编制,实行居民身份、义 务的无差别。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农业生产的衰退B阶层流动的固化 C专制体制的确立D战争频繁的现实 12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 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二者治国思想体现

6、的核心精神 是() A切合人事,实用理性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强调德治,平易亲近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 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选拔优秀人才与整合社会资源 C分割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中央集权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14下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 言论作者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第 3 页 共 16 页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 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柳宗元封建论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 史

7、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三代至秦 A秦国奠定霸业B始皇个人品行C秦朝速亡原因D秦国制度创新 15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 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 A分封制的瓦解B专制王朝制确立 C郡县制的实行D郡国并行制实施 16秦国从商於大规模置县开始,毎攻占一地,就地设县,任命长官。后随着秦国不断占 领六国地盘,秦国郡县制随之不断扩张,地方官僚也不容许世袭贵族通过分封制来染指 其利益。这反映出郡县制 A扫除了战胁中央集权的障碍B植根于秦国兼并六国的战争 C侧重于打击世袭贵族的势力D适应了秦国地方管理的需要 171989 年

8、,在湖北云梦龙岗六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秦代简牍,其内容多与秦人法律相 关,以禁苑类律令最为详备,如,其体现出秦律 简 21 时来鸟,黔首其欲弋射耎(run,弱,与“强”相对)兽者,勿禁 简 23 诸取禁中豺狼毋罪 简 48 黔首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 A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本质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立法严密但不缺乏灵活性D法律严苛激化了社会矛盾 18考古发现,在出土的秦简大事记中记载了秦王政于公元前 230 年破韩、公元前 225 年灭魏公元前 223 年击楚、公元 222 年攻赵等重大事件。这些记载 A展示了秦统一战争的进程B反映了秦始皇时代兵役的繁重 C与史记等史书记载不符

9、D歌颂了秦始皇平定天下的伟绩 19光武帝愠数世之失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举措 A削弱了地方权力B使得台阁至上 C利于加强皇权D能抑制外威干政 20据剑桥插图中国史记载,下图石碑“位于今山东省嘉祥的武梁祠内,立于公元 151 年。碑上绘有孝子老莱子。老莱子年已七旬,但像儿童一样手执玩具戏耍,以使父 母感不到垂垂老矣。”这反映了() 第 4 页 共 16 页 A老莱子是最早的孝子形象B儒家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C汉代尊老已成为社会风尚D社会教化印证儒家主流地位 2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其实儒家思想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 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

10、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怔服了汉 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认为汉代儒学 A重建了中国人的价值体系B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 C继承先秦儒学的全部宗旨D背离先秦儒学的德治主张 22“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 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 A秦亡教训B汉承秦制C文景之治D七国之乱 23“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候而少其,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 一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推恩令” 24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 王请与

11、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 的意图是 A施恩于诸侯子弟,扩大统治基础B缓和郡县与封国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地方上诸侯国的力量 25下表是西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下表反映 了两汉时期() 时间类别 西汉初年(高 帝景帝) 西汉中期(武 帝宣帝) 西汉后期(元 帝平帝) 东汉 (光武 献帝) 合计 博士1881225 第 5 页 共 16 页 师从名师或入太学 者 381829 未任博士的名儒153743 合计18216797 在文化状态可考公 卿中所占比例() 2.715.732.330.325.9

12、 A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B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 C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D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4 题,共题,共 50 分)分) 26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 青铜 礼器上大量狰狞饿纹饰,为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青铜礼 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贵族政治中的祖先崇拜祭仪有关,也因为它们是控制了 大规模的技术与政治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说到底,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 相联合。 摘编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材料二到了商代, 青铜冶炼技术已成熟人们

13、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 铜器上看到当时青铜冶炼技术所答的高超境界。 商周时期还总结出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 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 摘编自金秋鹏、蒙古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材料三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 甲骨卜辞的内容, 绝 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 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 的。甲骨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金文 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 摘编自

14、张岂之中国历史 (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礼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的 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 第 6 页 共 16 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 价值。 27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悉,共三十一个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 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

15、,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 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28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 11 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 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 国家的动荡。 面对 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

16、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 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 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 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 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以及分封制的影响。 第 7 页 共 16 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之处 29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 材料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 ,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同 时又下令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规定凡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 过去的爵位、土地和房屋对于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对于罪犯,除死 罪者,一律给以释放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对于遭受战乱比较重或临时受灾 的地区,则免除其租税。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高祖为恢复社会经济而采取的举措,指出其举 措出台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高祖的上述举措所体现的治国理念及其举措所 产生的社会影响。 第 8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5DBDDA

18、6-10ACACA11-15DABDC16-20DCACD21-25BCDDA 26 (1)青铜礼器是祭祀的神圣用具,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青铜礼器是个人对社会资源支配权力的象征,是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 (2)技术水平高,类型多样 (3)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价值:对汉字、书法和文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研究 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27 (1)措施:确立县制:奖励耕织, (2)历史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 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原因: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费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28 (1)对象:功臣、王室子弟

19、、先代贵族。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形成了 森严的等级秩序;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但易形成割据 势力,不利于统治的长期稳定。 (2)不同点:官员产生方式不同:分封制是世袭产生,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地方权 力不同:分封制下,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较大独立性;郡县听从中央,权力较小。 影响不同: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强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助于中央集权 与国家统一。 29 (1)举措:下令士兵复员生产;招抚流亡的人口,释放奴婢;减轻田租;注重救灾。 社会背景:汉初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凋敝。 (2)治国理念:黄老无为思想。影响: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恢复,巩

20、固了西 汉的统治。 第 9 页 共 16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二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二单元;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50 分分。 ) 1北魏孝文帝以身作则,鼓励胡汉通婚。他曾娶汉族贵女为妃,如范阳卢敏之女、清 河崔宗伯之女、荥阳郑羲之女、太原王琼之女、陇西李冲之女。这推动了() A拓跋氏政治地位的提高B北魏皇族正统地位的确立 C鲜卑族生活习惯的改变D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融 2梳理时间线索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观察三国两晋

21、南北朝朝代更替线索,其 中分别为() A东晋、西晋、南齐B东晋、西晋、北凉 C西晋东晋前秦D西晋、北周、东晋 3下面是古代某时期北方形势图。该图主要反映出() A汉朝北部边疆形势危急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西晋统一全国时机成熟D东晋十六国民族纷争的形势 4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最早是北朝民歌木兰诗记录了花木兰的 形象。“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 第 10 页 共 16 页 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反映了当时() A女子替父从军是普遍现象B儒家思想影响人们观念行为 C国家从战乱走向统一稳定D社会上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 5有学者指

22、出,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这反 映出() A孝文帝改革亡废除了汉族的旧俗B胡服禁令遭到了各族的反对 C民族融合是孝文帝改革的前提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6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主要内容:男丁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 二十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授田。据此可知,均田制() A加快了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B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C导致了中原地区租佃关系盛行D限制了官僚贵族利益 7天宝十四年(755 年)二月,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 玄宗本着“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答应了安禄山的请求。这一事件() A标志着藩镇割据的正

23、式形成B说明唐朝的民族矛盾尖锐 C消除了各地藩镇谋反的心理D加速了安禄山叛逆的进程 8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五代十国,皆节镇之流裔而合兵者也。”其依据应是 () A五代政权除后唐外多定都于开封B唐后期藩镇割据纷争愈演愈烈 C唐末黄巢起义威胁统治者的利益D五代十国政权的更迭过于频繁 9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之间基本停止了纷争。唐与吐 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B汉藏两族最终实现了民族交融 C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同盟D唐蕃之间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 10观察下列图片,我们从中得出的重要信息是() A西方国家模仿能力强B唐朝时和欧美国家开始交往 C

2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D在欧美有许多用唐姓命名的街道 11“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 第 11 页 共 16 页 匹绢得十余石粟。”对以上材料的确切理解是() A农产品数量增长,粮食价格逐级下降 B唐政府压制手工业发展,丝织品产量下降 C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 D唐政府奖励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一书中,隋文帝 杨坚名列第八十二位。杨坚能够人选的理由主要是() A完成国家统一B加强中央集权C开通大运河D完善科举制度 13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

25、,直恐宰臣异议耳。 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A政事堂议事的宰相B御史大夫 C参知政事D通判 1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 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5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 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B察举制的弊端 C科举制的兴起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唯一标准 16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

26、商秧治秦,规定 “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下列史实发扬了这一做法的是() A封国制B科举制C恩荫制D旗人制 17唐代进士的出身 71%是士族子弟。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占 50%,宰相中多有累世 而屡显的家族,如崔氏、卢氏等。这反映了当时() A九品中正制影响十分深远B科举制旨在选拔士族子弟 C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员选拔D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大影响 18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政体,三省是对中央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 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 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削弱了三省长官权限B扩大

27、了宰相行政权 C加强了君主专制D降低了行政效率 第 12 页 共 16 页 19诗歌创作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中唐时,诗 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而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有时凄婉悲怆。据此可知 ()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证史B唐诗风格各异类型众多 C唐诗真实再现社会全景D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20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北魏时期建立的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 庙。其中的三教殿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据此可以得出符 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三教融合趋势加强B统治者推行三教并立政策 C思想多元导致了民族交融D佛教成为了社会

28、主流意识 21明代同財生活在苏州的祝枝山和文徵明虽为好友,但二者书法风格迥异,祝枝山书 法潇洒风流,文徵明的书法温润秀劲。这体现出明代书法() A强调个性化创造B世俗化趋势增强 C开始形成士人群体D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22“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 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李白性格放荡不羁,杜甫性格沉郁顿挫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杜甫生活于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和李白的艺术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23唐代,许多士人对佛道思想持较为开通的态度,如白居易就主张“上遵周孔训,旁 鉴老庄

29、言”,“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这表明当时() A三教合一成为潮流B理学思想开始形成 C儒学正统受到挑战D思想活跃体现多元 24章怀太子墓在 1971 年被打开,墓内的壁画异彩纷呈,其中打马球图 客使图 就是代表作。马球发源于波斯,画面上有 20 匹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 脚蹬黑靴。 客使图描绘的是鸿胪寺官员接待使臣的场景。这些材料对研究大唐盛世 的史料价值是() 第 13 页 共 16 页 A研究唐代服饰、饮食资料B最早的中国马球运动场景 C研究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D体现中华文明海外的影响 25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 用

30、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 A文化交流B扩大选官基础C澄清吏治D推动方言传播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3 题,共题,共 50 分)分) 26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 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 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魏初风

31、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 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 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 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 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 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

32、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 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第 14 页 共 16 页 27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姚)崇曰:“垂拱(武则天年号)以来,以峻法绳(糾正)下,臣愿政先 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唐朝军队在青海被吐蕃打败) ,未有牵复之悔(反省补救) , 臣愿不倖边功.可乎?比来(近来)壬佞冒触宪网(奸佞触犯法纲) ,皆得以宠自解,臣 愿法行自近, 可乎?后氏临朝, 喉舌之任出阉人 (宦官) 之口, 臣愿宦竖不与政, 可乎? 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賦外一绝之,可乎?外戚

33、贵主更相用 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不尊重)大臣,亏君臣之严,臣 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唐朝官员)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 臣皆得批逆鳞(意指敢触犯皇帝) ,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指睿宗)造金 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汉代专权的 外戚)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帝(唐玄宗)曰:“朕能行 之。” 引自新唐书姚崇传 (1)将姚祟列举的弊政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 (2)唐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3)姚崇当时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 28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34、要求 材料一西周王位的世袭,由于宗法制度的完善,奉行“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予以 贵不以长”的信条。因为有了确定的王位继承制度,所以西周的王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 比较稳定的。 据公羊传改写 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对西周社会和后世有什么影响? 第 15 页 共 16 页 (2)材料二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有何作用? 29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郦道元,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 在北魏先后担任过尚书主郎中、 治书侍御史、 太守、刺史等职。他经历了孝文帝改革与迁都洛阳,曾随孝文帝出巡。这些经历给郦道 元考查各地人情风貌以

35、及接触大量文献的机会,为他著书立说奠定基础。郦道元喜爱山 川地理,但觉得之前的著述不够周详,遂决定选取三国魏人写的水经为蓝本,为之 作注,将河流流经地区的古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尽可能详细 描述,从而达到“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的目的。 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 的地理著作,除了在地理学上成就突出外,在文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方面也 卓有成就。 书中引文多达 375 种, 这些文献如今大多已失传, 因而其价值愈加显得珍贵。 由于水经注的内容十分丰富,后世学者纷纷从中汲取营养,进行广泛研究。经历代 学者的深入研究,形成一门学问,叫做“郦学”,不仅在中国发展壮大,而且在

36、国外有 所发展,出现许多著名的“郦学”专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李凭郦道元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郦道元作水经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郦道元作水经注的影响。 第 16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5DCBBD6-10ADBDC11-15AAABB16-20BDCDA21-25ACDCA 【 26 (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7、(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27 (1)滥施刑法;对吐蕃进行武力讨伐;对触犯法纲的奸佞过分宽宠;宦官参政.贿略之风日 益盛行,外戚受重用,仗势弄权;皇帝对大臣不能以礼相待;进谏忠臣被治罪,敢讲话的官 员心寒;武后和唐睿宗建造佛寺道观,耗资巨大。 (2)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采纳正确意见,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开 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姚崇最担心的问题是外戚弄权,告诫唐玄宗永远不要忘记东汉的教训。 28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影响:对西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地 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稳定和团结。对后世,有利于家庭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过于强 调家庭本位,人情关系;重男轻女思想、传宗接代观念等。 (2)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批驳,尚书省负责执行。作用:分工 明确,行政效率高;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9 (1)魏晋南北朝,政权分裂,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北魏文化的繁荣;郦道元 个人官宦经历以及兴趣志向的影响;前人著述不够完备和详实。 (2)影响:为我国古代地理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保存大量文献史料;推动文学、历史学、 民族学等发展;后世影响巨大,产生国际影响。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