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我国古代不同历史 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 体裁体裁: 汉汉赋赋唐唐诗诗宋宋词词 元元曲曲明清明清小说小说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 王湾 (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导语: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 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 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 题。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 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 ,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 故有此作。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旅途 家信 端直 高挂 停泊 【注释】 客路,当指驿道,是旅 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 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 故以“客路”与“舟行” 相对应。潮平,指潮与 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 ,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 象。风正,指顺风,且 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 之形。残夜,夜将尽时 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 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 故称海日。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 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 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 愁呢?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 和旧年的交替。(
3、都描写了时序 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誉为“妙绝千古”, 究竟妙在何处? 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 已呈露春意。 v 1.“日”“春”是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置句首表 强调。“生”“入”两个动词将其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 意志和情感。 品评佳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该句表现的哲理 v 1.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 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2.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 替,而且都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怎不让身在 “客路”的诗人顿生
4、思乡之情呢? 3.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入 了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 上的鼓舞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 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 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 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首联:写行程。船上想像 ,暗含奔波之意,羁旅思 乡之情,点题。 颔联:写船上所见之 景。景,平静开阔 颈联:写船上所见之 景。点明时令,又暗含理趣。 尾联:抒发思乡之情。
5、 江南春早游子思乡 马致远 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马致远: 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 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 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 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 等杂剧共十五种,与关汉卿、王 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 家。并写有小令,套数200余首 ,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 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 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 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 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 誉为“秋思之祖”。 划 分 节 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深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 叶纷飞;道
6、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 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 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 缕。这时,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 缓行进在古道上,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 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 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曲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 老树: 昏鸦: 深秋,萧索,暗淡 黄昏,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 在天涯 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 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 简要分析。简要分析。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
7、妙的深秋晚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 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 愁苦之情。愁苦之情。 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 者的伤心之情?者的伤心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 正 面: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 小桥流水人家 多方映衬手法 天净沙秋思 写景 :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写人: 断肠人在天涯 景物烘托 白描勾勒 孤寂愁苦 曲子的 写作手法: 描写 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小结 这首小
8、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 之情之情, ,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 ,就把就把 浓重的深秋色彩浓重的深秋色彩, ,刻画得淋漓尽致刻画得淋漓尽致, ,因因 此被后人称赞为此被后人称赞为“ “秋思之祖秋思之祖” ”。 “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 曲文鉴赏( 品读): 通过你的学习,你能再回 过头来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 首元曲给你的感受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乡愁诗知多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古代诗歌四
9、首古代诗歌四首节选片段名称节选片段名称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 全课教学目标全课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 品味诗歌语言,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语言,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节选部分目标节选部分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体会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表达的思想感 情 2、 朗读、品味、感悟,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运用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3、 以多种形式诵读,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0、 信息技术在其中解信息技术在其中解 决的重点和难点决的重点和难点 1、 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 描写出的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 2、 品味诗句,感悟诗曲意境,领会表达的妙处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环节环节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手段 环节一环节一 新课导入导语:同学们,谁知道 在我国的唐代、宋代、 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 裁发展得最有成就? 学生回答。了解中国古 代文学史的相关知识 从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 化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背景知识和问题知识拓展。 (多媒体展示相关课件内 容) 环节二环节二 合
11、作探究学习:次 北固山下 1、 作者简介及解题 2、 欣赏朗读视频 3、 探究:这首诗四联各 写了什么内容?四联 之间有什么联系? 1、听准字音,把握五言 诗的诵读节奏 2、全班齐读诗歌 3、讨论学习,并尝试解 决问题 1、白板展示相关课件 2、运用多媒体朗读视频 环节三环节三 合作探究学习:天 净沙.秋思 1、 作者简介及解题 2、 指导朗读,展示 诵读节奏 3、 提问,与学生交 流合作,共同解 决问题 1、听范读,划节奏 2、自由朗读,全班齐读 3、合作探究:作者描写 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 物中,你读出了哪些情 感? 1、 白板展示相关课件 2、 运用多媒体朗读视频 听课教师评价听课教师评价
12、 (着重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 古代诗歌四首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诗歌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象、娱悦性情的特点。本节课所 讲的两首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学习诗歌,一要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培养审 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 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 本节课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其他资源,课堂上尽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每个学生的原有的学习 基础和情感基础,通过学生的自读体验、合作交流、比较迁移来较好的完成教学的目标。 自我反思自我反思 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使用 起到什么
13、作用,起到什么作用, 是否达到预计是否达到预计 目标目标 这次诗歌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古诗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师 要让学生从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的诗句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的确有一定难度。 在上课前,我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为理解诗意创造条件。另外通 过优美的语言、配乐朗诵、启发想象、多种朗读等手段,让学生在听听、读读、说说、练练中 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有什么不足或有什么不足或 遗憾遗憾 这节课主要不足的地方是对诗歌的意境体会,对佳句的赏析,我觉得分析不是很到位。教师讲 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练。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 如果再上一次,如果再上一次, 你将进行哪些你将进行哪些 改进?改进? 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如果再上一 次,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渲染 浓烈的悲苦之情。采用图文结合的讲解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流浪他乡,心中孤寂悲伤的 思乡之情。课堂力求达到知识和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有限的 45 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 的语文素质。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