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欣赏(站起来)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站起来”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让学生通过折折、剪剪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做出有趣的形象。 学习内容 本课学习通过折、卷、剪等手法,使纸作品站起来,培养起初步的立体意识。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追求形象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创造新的“站起来”的方法。 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l 课前准备 a教师准备:剪刀、胶水、颜料、铅画纸、卡纸、示范作品若干。 b学生准备:剪刀、胶水、颜料、铅画纸、卡纸。 教学方法:尝试、探究为主,欣赏、讨论为辅。 教学思路 A尝
2、试与体验 启发诱导,老师可以这样问: “小朋友,桌上躺着一张纸,你会让它站起来吗?”学生作各种尝试,教师及时发现闪光 点给予鼓励。 生生互动,交流纸“站起来”的方法。(如果学生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这时可随机点拨: “看老师手中的纸,变!变!变!”,示范一些“站起来”的方法)。 小结:学生明白纸通过卷、折等方法会“站起来”。 B 探究与创作 引导想像,启发学生通过折折、剪剪、贴贴、画画,增强形象的趣味性。 老师示范,例举:可以问:“这个折好的形象看起来像什么?”学生做各种想像回答。 老师用剪刀剪成,“现在它又像什么?”教师上色,添加人物: “看,这个小朋友玩得多带劲啊!” c 欣赏与分析 欣赏范
3、例,自行探索,让学生明了:范例中各种形象的不同是因为纸“站起来”的形状与 方法不一样;即使同样的“站”法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趣味追求。 D 实践再创作 用一个你最喜欢的“站起来”的方法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E 交流与展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欣赏各自作品,互谈体会和建议。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可以通过演示、临摹让学生体会创新。 采用诱导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点拨成形。 可以根据纸的形状让学生考虑“像什么”,启发添加、上色等,追求形象的趣味性。 学习中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学生对纸张性能不了解,过软或过硬都会使“站起来”难以实现;过软“站不起来”, 过硬剪不动。 解决方法一:统一给纸(如铅画纸); 解决方法二:让学生尝试失败后自己重新选择纸。 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为了追求与众不同,东剪西折,反而过于繁琐,不仅失去美感,还 “站不起来”。 解决方法:教学中渗透“站起来”的简单原理,强调“站”得巧妙,注意纸张形状的平衡 与重心。 上水粉色的时候不易过湿,过湿将导致纸变软而站不起来。 剪刀的安全使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