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树礼赞了 在新疆扎根落户的边疆创业者。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 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然而,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与精神境界与学 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初次学习这种象征的写作手法,在理解上有一定的 难度,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备课时,我反复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料, 在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设计了“变序”教学。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 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自然衔接,而又 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
2、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 ,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反顾 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 清晰。 2加强了两个意识。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 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在读的形 式上,有自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个别读,内容上则有读词、读句、该段 、读全文。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1)读书时抓重点词品味,就能作会作者 要表达的感情;(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
3、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并让学生 及时将自己的所感所悟,批阅在相应的句段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 阅读习惯。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 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学 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听 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 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三、利用多种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
4、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我从网上下 载了小白杨的歌曲视频以及课文朗诵,还搜集白杨树有关的图片如,戈壁滩的飞 沙走石,白杨树的挺拔高大,并制作成 powerpoint演示文稿,帮助学生理解白杨树生长的的恶劣环境及白杨的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的动态生成与设计有所偏离,细细想来,在教学中暴露 出的问题让我深思: 1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 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 感受。然而,在教学概括白杨的特点时,我又不知不觉得牵引在学生朝我心中的 标准答案靠拢,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
5、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2、要遵循孩子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时,有时一味的拔高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处理缺少由易到难的衔接过程 ,一古脑的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措手不及。有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回答的 较圆满,老师还是没完没了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去理解。种种问题都是需 要教者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课文。 3、本课最大的失误就是多媒体使用当中出现操作失误,耽误了时间,以至于最后 一个环节象征手法的当堂训练没有完成,非常遗憾。 1 白杨礼赞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白杨; 同学们,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茅盾 先生也
6、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他们在艺术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 白杨礼赞 。 解题: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 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预习检测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 ,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2、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 无边无垠(yn) 坦荡如砥 (d)潜滋暗长(qin) 恹恹欲睡(yn) 旁逸斜出(y) 纵横决荡(hng) 主宰(zi) 虬枝(qi) 秀颀(q) 婆娑(psu) 3、看意思说出词语 1.文学素养
7、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妙手偶得 ) 2.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如砥 )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潜滋暗长 ) 4.意思是从树干的旁边伸出来( 旁逸斜出 ) 5.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纵横决荡 ) 三、听读课文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课文,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1.在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段句 2.为什么去赞美白杨树? 3.哪些地方值得赞美? 明确:第 1 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 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 6 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 8 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
8、 9 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 ,从第 1 段的“赞美”到第 9 段的“高声赞美” , 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 2 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关键词:不平凡 四、小组合作探究四、小组合作探究 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因为它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因为它 。 的句式来说话。要求可以的句式来说话。要求可以 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也找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也找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明确: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 采用的是拟人
9、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 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 淡青色” 。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 语 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 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 、 “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 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10、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 ;幅员“无边无垠” ;地势“坦 荡如砥” 。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 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总结:课文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三个方面写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主题探究五、主题探究为什么写为什么写 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想一想。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 7 自然段,精读 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
11、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一个“难 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 ,就由浅入深地写出 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 ,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 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 ,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 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 ,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 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 意志。 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并加以比较,
12、 3 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第 8 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 “极普遍,不被人重视” ,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 。两个“象征” ,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 因,点明了主题。 作者由物联想到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象征)什么是象征呢? 象征: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 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 补充课文的背景:补充课文的背景: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
13、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从解放区人民 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 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 斗争精神。 六、当堂训练六、当堂训练 练习象征手法 七、课堂总结: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篇优秀的散文,就如一副无形的画,又恰似一首读不尽的诗,茅盾先生的散文达到了 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白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今天你们都是祖国的小 白杨,愿你们能像小白杨一样在神州大地上茁壮成长。 Page*
14、Page* 白杨礼赞 茅盾 Page*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文章的抒情线索。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 树的象征意义。 3、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 团结、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Page* 茅盾茅盾(18961981) ,原名原名 ,字,字 ,浙江省桐乡县人,浙江省桐乡县人, 茅盾是笔名,著名茅盾是笔名,著名作作 家家、社会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代。代 表作有小说表作有小说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预习检测 沈德鸿沈德鸿雁冰雁冰 蚀蚀 林家铺子林家铺子 子夜子夜 春蚕春蚕 Page* 婆婆娑娑( ) 楠楠木(木( ) 秀秀颀颀( ) 虬虬枝(枝( ) 无边无无边无垠垠( ) 潜潜滋暗长
15、(滋暗长( ) 坦荡如坦荡如砥砥( ) 毡毡子子( ) 恹恹恹恹欲睡(欲睡( ) 倔倔强强( ) 旁旁逸逸斜出(斜出( ) 倦倦怠怠( ) 预习检测预习检测 p su q d yn di zhn yn qi nn y qin jujing Page* 根据解释填词语根据解释填词语 1 1、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2 2、树枝从树干旁边斜伸出来(、树枝从树干旁边斜伸出来( )、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 、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文学素养深的文学素养深的人人出于灵感,即可出于灵感,即可 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16、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 6 6、宽广平坦的像磨刀石(、宽广平坦的像磨刀石( ) 纵横决荡 旁逸斜出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Page* 1.在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2.为什么赞美白杨树? Page*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 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Page*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7、 因为它的句式 来说话。 (角度:出现外形性格) Page*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 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仅 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 Page* 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 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 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 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 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 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 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Page* 通过通过 某一特定某一特定 的的具具 体形象体形象 来表现某种抽象来表现某种抽象 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概念、思想
18、和情感, 这种手法叫这种手法叫 象征象征 。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 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Page* 北方的 农民 广大土地上 哨兵 抗日精 神和意志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傲然挺立 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 象征意义 Page* “当你在当你在积雪积雪初融的高初融的高原原上上走走过,看过,看见见平平 坦坦的大地上傲然的大地上傲然挺立挺立这么一这么一株或株或一一排白杨树排白杨树 ,你你觉得觉得它不只是它不只是树树,你会,你会想想到它的朴质,到它的朴质, 严肃,严肃,坚强坚强不屈,不屈,至至少也象征了少也象征了北方北方的的农农民民 ;你也会;你也会联想联
19、想到,在到,在敌敌后的后的广广大大土土地上,到地上,到 处有处有坚强坚强不屈,就象这不屈,就象这白杨树白杨树一样傲然一样傲然挺立挺立 的的守卫他守卫他们家们家乡乡的的哨兵哨兵!你会更!你会更远远一点一点想想到到 这样这样枝枝叶叶靠枝枝叶叶靠紧紧团团结,力结,力求求上进的上进的白杨树白杨树 ,宛宛然象征了今天在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华北平平原纵横决荡原纵横决荡用用血血 写出写出新新中中国历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史的那种精神和和意意志志。” Page* 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 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 党反动派制造了党反动派制
20、造了“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并侵犯我并侵犯我 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抗日根据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抗日根据 地进行疯狂扫荡。地进行疯狂扫荡。因当时作者生活在国因当时作者生活在国 民党统治区,没有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言论自由,不能直接论自由,不能直接 抒情,便用象征手法,热情地歌颂了抗抒情,便用象征手法,热情地歌颂了抗 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 屈的斗争精神。屈的斗争精神。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Page* 清代李渔: “文贵曲忌直” 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Page* 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 蜡烛蜡烛孔雀孔雀 太阳太阳 大海大
21、海 梅花梅花 青松青松落叶落叶 石子石子 格式:我由-想到了-,它象征了- Page* 再 见 1 白杨礼赞白杨礼赞说课稿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白杨礼赞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目标,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反思六个方面来对本课时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 白杨礼赞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是茅盾先生散文的代 表作,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 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的顽固分 子爱憎分明,感情炽热,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那质朴的语言,新 颖巧妙的构思,更是令人赞叹
22、,堪称散文中的典范。 (一)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 根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思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语言 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据初中语文大纲要求,初中阶 段,学生学习现代文除“能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 (二) 、教材地位、作用的确立: 白杨礼赞所在的这一单元是散文单元,本单元目标: 1、欣赏所选的散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散文叙事、记人、描景、状物的写法 3、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二、说学情:二、说学情: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因此对 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白杨礼赞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一群 14 岁左右的少男 少女
23、,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和知识水平所限,对本文中作者要 表达的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 不同层次,所以老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做到兼顾全体 “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对于简单的问题,由全体学生同 步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的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 三、说目标:三、说目标: 根据以上对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目标: 1、了解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和形状姿态、风格品质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体会本文的阳刚、雄壮之美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
24、给身边景物赋予象征意义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应考虑到教学对象原有的知 识基础,有针对性确立重、难点 重点: 2 1、理解抒情与描写、议论的关系(本单元的编排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散 文中的抒情,议论、记叙、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写 作能力) 2、环境描写对表现白杨树的作用(文章第二段环境描写,从结构上看,似有 扣题不紧之嫌,从内容上看仅仅理解为白杨树的出现做铺垫也显得有些肤浅为 了让学生理解这段对烘托白杨树形象的作用,需要加以重视,因此定位为教学 重点) 3、文章第五段对白杨树的外形到内神
25、的精心描绘是托物言志的基础,第七、 八段是作者思维发展飞跃,由物到人的联想过程,象征手法在这里得以完成, 故这两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难点:象征手法的理解其中第八段象征手法的理解,由于学生对散文接触不 多,知识能力局限大,思维方式比较单一,要引导他们认识这些难度较大因此 定为难点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就要制定合适的科学的教学 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四、说教法学法: 本文思想内容深刻丰富,谋篇布局苦心经营,抒情方式灵活多变,用词造句 精致讲究,是一篇散文精品,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鉴于上述原因,教学本文的 指导思想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激发 学生思
26、维,热情参与 具体作法: 1、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促进思维,带动对内容的 理解 2、采用截取中间的办法,以突破重点为契机,带动全篇的学习 3、采用圈点勾画、多角度朗读、讨论、比较、小练笔等方法使学生动脑动手 五、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白杨; 同学们,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的白杨树吗?我们 的文学家茅盾先生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他们在艺术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 解题: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 (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 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 、预习检测
27、 1、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 篇小说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 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2、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 无边无垠(yn) 坦荡如砥 (d)潜滋暗长(qin) 恹恹欲睡(yn) 旁逸斜出(y) 纵 横决荡(hng) 主宰(zi) 虬枝(qi) 秀颀(q) 婆娑(psu) 3 3、看意思说出词语 1.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妙手偶得 ) 2.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如砥 )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潜滋暗长 ) 4.意思是从树干的旁边伸出来( 旁逸斜出 ) 5.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纵横决荡 )
28、(三)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课文,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1.在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段句 2.为什么去赞美白杨树? 3.哪些地方值得赞美? 明确:第 1 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 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 6 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 8 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 9 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 ,从第 1 段的“赞美”到第 9 段的 “高声赞美” ,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 的感情不
29、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关键词:不平凡 (四) 、小组合作探究 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因为它 。的句式来说话。要求可以用 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也找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提示:出场、外形、性格三方面。 明确: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 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 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 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 。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 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 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
30、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 现力。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 “参天耸立” 、 “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 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 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 ;幅员“无边无垠” ; 地势“坦荡如砥” 。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 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 的作用。 4 总结:课文从生长环
31、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三个方面写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 、主题探究为什么写 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相关 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 7 自然段,精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 道” ,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 ,由白杨树的“朴质, 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 ,进一层 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
32、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 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 ,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 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并加以比较,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第 8 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 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 ,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 。两个“象征” , 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作者由物联想到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象征)什么是象征呢? 象征: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
33、某种抽象的概念思 想和情感 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 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 补充课文的背景: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 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 实,也欣喜地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 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 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 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六) 、当堂训练 练习象征手法 (七) 、课堂总结
34、: 同学们,一篇优秀的散文,就如一副无形的画,又恰似一首读不尽的诗,茅盾先生 的散文达到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白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今 天你们都是祖国的小白杨,愿你们能像小白杨一样在神州大地上茁壮成长。 六、说反思六、说反思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树礼赞 了在新疆扎根落户的边疆创业者。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 5 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然而,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与精神境界与 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初次学习这种象征的写作手法,在理解上有一 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备课时,我反复参考了网上的一些 资料,在教学中作
35、了以下的尝试: 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设计了“变序”教学。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 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自然衔接,而 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 之后,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 段,反顾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 条理异常清晰。 2加强了两个意识。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 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在 读的形式上,有自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
36、读、个别读,内容上则有读词、 读句、该段、读全文。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1)读书时抓重点词品味, 就能作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 体会作者的感情;(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 中领悟中心。并让学生及时将自己的所感所悟,批阅在相应的句段旁,养成“不 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 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 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这节课
37、,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 行了听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 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三、利用多种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我从网上 下载了小白杨的歌曲视频以及课文朗诵,还搜集白杨树有关的图片如,戈壁滩 的飞沙走石,白杨树的挺拔高大,并制作成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帮助学生理 解白杨树生长的的恶劣环境及白杨的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的动态生成与设计有所偏离,细细想来,在教学中暴 露出的问题让我深思: 1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
38、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 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 会和感受。然而,在教学概括白杨的特点时,我又不知不觉得牵引在学生朝我 心中的标准答案靠拢,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2、要遵循孩子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时,有时一味的拔高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处理缺少由易到难的衔接过 程,一古脑的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措手不及。有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回 答的较圆满,老师还是没完没了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去理解。种种问题 都是需要教者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课文。 3、本课最大的失误就是多媒体使用当中出现操作失误,耽误了时间,以至于最 6 后一个环节象征手法的当堂训练没有完成,非常遗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