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知人论世,了解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多种诵读法,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的写景方法,培养写作写景类文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鉴赏文章,感受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 2. 品味文章感情,感受作者卓然独立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视频播放,教师导入。 中国地大物博
2、,有着十万里锦绣山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墨 客留下了很多些山川的名句,你能想起哪些我们学过的哪些古诗句? ppt 展示: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教师:我们今天来学一位“山中宰相”的文章,看看在他笔下的山川是什么样子的? ppt 补充陶弘景其人: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 时人称为
3、“山中宰相”。 2.释题,注意断句。 答:答复,酬答。 答谢中书书谢中书: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 书:信 3.朗读课文,走进山川之美。 (1)根据下面注释给的字音,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齐读,注意停顿节奏。(教师引导) (3)学生听范读,把握文章情感。(视频呈现) (4)学生再一次有感情地齐声阅读文章。(结合图片) 4.疏通文意,感受山川之美。 (1)翻译要求:信(真实)、达(通顺)、雅(优美);字字落实;成分缺失的要补充完 整。 (2)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翻译好文章,教师找出有典型错误的两篇。(ppt 呈现) (3)请同学们来给自己的答案纠错,并说明理由。(教师给学生充
4、分的思考时间,用改错 的方式修改,有提问的方式解决,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引导修生修改错误的翻译,落实翻 译的重点、难点) 附学生翻译典型错误例子: (4)学生改正自己所翻的文章,修改后,朗读出声,更好地熟悉文本。 5.思考探究,体味山川之美。 (1)作者认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一个什么地方?(仙都) (2)为什么此地是“仙都”?直接写景的句子有哪些?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小组讨论:“我觉得(某句话或某个词)比较美,因为。” 并组织语言,派出代表上台回答。 (建议:可以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炼字等角度来思
5、考) (教师给学生时间讨论,整合思路,组织语言)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教师加以引导归纳。 6.知人论世,探究山川之美。 思考:这篇文章中带有作者哪些思想感情?(哪一句话在写作者感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ppt 补充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 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 的安慰。 ppt 补充“康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 工诗善文。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 教师引导: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微有惆 怅寂寞之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卓然独立,不苟然于俗世的可贵品质。 7.结束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愿每个同学们都能走进自然,感悟自然,品味自然、热爱自然!做陶弘景的“知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