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脑的基本结构与发展历程,感受电脑与科技、生活的关系,学习创造性思 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表现的过程,感知创新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设计,感知艺术创新中的人文关怀。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这阶段是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 的时期,结合学龄特点,以生活中熟悉的电脑入手,引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关注,引导学生从人文 关怀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设计电脑,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教材分析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的内容,以生
2、活中熟悉的电脑入手,贴近生活,引 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关注, 根据教材内容应引导学生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设计电脑。 因此, 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是本课应当把握的核心。 在教学中应当渗透未来电脑产 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鼓励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有目的设计新颖的电脑。 难点:用绘画的创作形式表现出自己设计的电脑并能用语言叙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五、教学准备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 学生:绘画用具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1 1、导入阶段、导入阶段 学生欣赏未来的电脑视频,让学生猜猜视频中的物品是什么?它和我
3、们现在所见有什么不 同。引导学生通过视频直观体会到未来电脑的设计趋势,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课题新 颖的电脑 。 2 2、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讲授】引导启发 了解电脑 (1)电脑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于 1946 年的美国,其外形大约有三间普通教室那么大,近 30 吨重,主 要为军事服务,普通人基本没有机会见到它。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台式电脑(教师与学生互 动,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台式电脑由哪几部分组成主机、键盘、显示器、鼠标) 、笔记本电 脑、平板电脑。 (2)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电脑的外观、功能和服务对象发生的变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整个电脑的发展历程来看,电脑的哪些
4、方面改变了? 学生回答时,教师从电脑的外观、功能和服务对象的变化引导学生,让学生初步发现电脑的发展历 程其实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精神的进步。 【活动】自主探究 小组交流 教师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图片分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电脑设计师你会设计什么样的电脑?教师引 导学生从电脑的外观、功能和服务对象等角度出发进行小组讨论并组织好语言回答问题。 【活动】人机互动 激趣学习 教师出示电脑小助手苏瑞思,让学生与苏瑞思打招呼,进行人机互动。并让苏瑞思为大家介绍 几款新颖的电脑。 (1)公文包电脑为女士设计的一款电脑,方便携带,功能齐全。 (2)显微镜电脑为科学家设计的一款电脑,可以方便快捷地观察生物的内部结构。 (
5、3)投影电脑为上班族设计的一款电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投影和办公。 (4)残疾人专用电脑为残疾人设计的专用电脑,可以方便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 (通过介绍残 疾人电脑,引发学生对人文关怀的深入思考,让学生体会到设计可以改变生活、可以帮助他人。 ) 【讲授】教师演示创作过程 教师演示设计过程: (1)明确设计思路,教师要为自己设计一个具有投影功能的钢笔电脑。 (2)画出基础形态(一支钢笔)并添加上一些功能,比如镜头、支架、开关按钮等。 (3)填上颜色并加上适当的文字注释和设计说明。 【作业】设计要求 请同学们用绘画的形式为特定的人群设计一种新颖的电脑。 (1)造型独特、功能明确。 (2)画面能充分表
6、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用文字或图标进行补充。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 3、展示评价阶段、展示评价阶段 (1)教师出示范作,用语音介绍作品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 (2)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并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作品中 出现的问题。 4 4、课后拓展、课后拓展、 德育延伸德育延伸 (1)课后拓展:教师出示由超轻粘土制作出的钢笔电脑的模型并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把自己设 计的电脑制作成实物模型。 (2)德育延伸:课件出示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群,让学生明白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希望学生能为 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设计更多更好的小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