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去的路远去的路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 透视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发现近大远小,近高 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站 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条路,发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感受风景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了解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会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 法创作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通
2、过观察道路的变化,由此及彼,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自然中其他物 体的透视变化。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仔细观察视频中的内容,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近处马路与远处马 路有什么不一样?马路两旁的树木由远及近有什么变化?路上的行人及车辆由远 及近又有何变化? 教师总结:公路近宽远窄,树木近高远低,车辆人物近大远小。 导入新课远去的路 2.欣赏提升: (1)欣赏名画:看画家如何画远近关系 欣赏法国画家西斯莱塞夫勒道路及韦启美油画作品新线,结合名画 欣赏,说说画家表现了哪些透视现象? (2)提问:生活中有哪些透视现象?学生回答 (3)视平线与消失点概念讲解。 视平线: 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
3、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消失点: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 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 学生找找视平线与消失点。 3. 探究发现: (1)欣赏课本 P7 最上方四幅马路效果图,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眼前的公 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2)教师挑选学生完成有路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 (3)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 a.学生小组讨论 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 b.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 B.定山脚线和远山 C.贴正视的房子 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 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
4、择彩纸的时候因应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 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 四、作业四、作业 1.作业内容:利用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副有路的风景画。 2.要求:在画面中要表现出道路的透视感,可以根据想象添加树木、车辆、人物 的环境。 3.注意: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线条表现时注意近疏远密, 近粗远细的规律, 处理好各条线之间的关系。 五、展示与评价阶段五、展示与评价阶段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透视现象,从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去探索,发现更有 意思的问题和现象。 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是否具有视觉现象的特点和画面内容是否丰富来评价。 找 出优点,指出不足,指出改进办法。教师评价。 六、课后拓展六、课后拓展 借位摄影作品欣赏:摄影师巧妙运用透视现象进行借位摄影,使作品产生惊 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