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诗词三首的第一首。 行路 难为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这首诗李白写于天宝三年,李 白被“赐金放还”之时,抒发了李白在宏大的理想抱负受到阻遏时内心强烈的苦闷、 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 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感情的起伏变化真实动人。在教学中,教 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边读边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更深入地研究文本,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部编教材加大了古诗文学习的量,初三的孩子们已经
2、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但 也应当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诗歌学习单纯理解为就是要背, 忽略了对作品的深 入思考、分析与品味,尤其是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对诗人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挫 折时的这种巨大的痛苦与迷茫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诵读指导只是一个出发点,意 在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诗歌创作背景,以及诗歌中的典故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 这首诗。 【设计理念与思路】【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到“学生活动充 分,知识积累丰富” 。课前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查找资料,充分了解诗人生平及 创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更有利于他们深入理解诗歌。课堂上用
3、 学生朗读活动带出分析,边分析边朗读,理解与朗读相辅相成。课堂训练及课后作业 的设计,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古诗词的积累,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并从 诗人的家国情怀中感受其人格魅力。 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实现语文学习从课堂向 课外的延伸。 鉴于以上所分析的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学习查找、筛选、梳理资料,培养结合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意 识。 3.分析诗人激荡起伏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 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全诗,感受古诗词魅力,提高
4、古诗鉴赏能力。 2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歌的教学,诵读极为重要。本节课将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听读中 熟悉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用朗读带出分析,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读,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前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 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朗读、 分析, 探究写作技巧, 做学习的主人。所以,本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就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3读写联动法:阅读与练笔结合起来,以写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和诗人,
5、同 时,为作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1 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熟读诗歌,查找资料,梳理出李白的生平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 :诗歌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熟读作品,在读 中对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习惯。李白这样重要的诗人 需要学生全面了解,让他们自己查资料,筛选海量资料,梳理信息,会比老师介绍印 象更深刻,也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 2.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从出自李白诗文的成语、名
6、句说起,突出李白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 他只是一介布衣,但他用自己不朽的诗作将自己融入到了本民族的文化血脉之 中, 让每一个华人在自己的人生的时时、 处处都会遇见他。 我们的历史上有无数个 “李 白” ,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背景” ,那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显示出文学对 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 :用悬念吸引学生,更是让学生认识到“李白”在中国文化中的地 位和影响,认识到很多人看似“无用”的文学乃至文化对一个民族是具有多么重要的 意义。 】 (二)交流查找的资料,了解李白生平: (1) 简介李白(公元 701 年公元 762 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 仙人” 。是唐
7、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 少年有 “济苍生” 、 “安社稷”的远大抱负。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 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 梳理其生平 蜀中学习,早年天才(124 岁) 辞亲远游,游历求仕(2442 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4244 岁) 不容于朝,赐金放还(4454 岁) 入幕永王,惨遭流放(5458 岁) 遇赦放归,溘然长逝(5861 岁) (3) 诗歌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写于李白因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 ,实则变相撵出了 长安的时候。 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在朋友
8、为他送行的离宴 上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设计意图】 : 充分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更有利于 深入理解诗歌。 (三)读准音和停顿 (1)齐读正音金樽(zn) 投箸(zh) 冰塞川(s) 歧路(q) (2)个别读,读出停顿、节奏。 全文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生来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评议,教师适时可以让评议学生读诗,指出要真正 读得好要
9、分析诗人的感情变化,引入下面的分析诗歌。 【设计意图】 :学生朗读指导要层层推进,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一个个的具 体任务驱动教学。利用手机软件配音秀 ,让学生来读,因为软件上会有一个朗读 评分,这种简单直接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要读得更好的欲望。 (四) 品读诗歌,分析感情变化 (1)作者应召入长安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最后被“赐金还山” ,诗人的心情 是怎样的?诗人怎样表现作者这样的心情? 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苦闷、抑郁,动作描写“停” “投” “拔” “顾” 、沉重语调, 重读,那第一句的作用,反衬,突出诗人极度的愤懑和抑郁不平。 (2)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欲渡黄河冰塞川,
10、将登太行雪满山” ,理想无法实现,道路艰难。诗人正感叹 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3) 虽然遭遇了这么多的困难, 但是李白的心中一直是胸怀大志的, 是什么呢? 看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吗? 补充典故,学生寻找“管仲” 、 “伊尹”的共同点,讨论诗人借助典故表达的思 想感情。 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 “乘舟梦 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 信心。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心境。 (4)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两句在句式结 构上与全诗有些不大一致。哪些不一样呢? 字数更
11、少,相对前面,句子更短,是短句。短句字数少,运用了反复、反问的 修辞手法。 (5)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我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仰天 长叹、慷慨悲歌的李白。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 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 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 和希望中醒来,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 的呼喊。那么怎样才可以读出作者心中的呐喊呢? 简洁有力的读,还应读出咏叹,作者的困惑与愤慨。 (听范读朗读时,语调?先 扬后抑,语速?先快后慢,顿挫错落有致。 ) (6)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正面对
12、着现实的艰难, 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乘长风, 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 和追求。这个是一句千古名句,你认为怎样朗读,可以传达这样的情感? (7)欣赏经典咏流传中冯满天演唱的行路难 ,感受经典的魅力。 这首诗歌短短的 82 个字, 生动地表达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 理矛盾。情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在悲愤中不乏豪迈之情,在失意中仍满怀信心。 这首荡气回肠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的了一个铁骨铮铮的李白,一个迎风傲岸的李 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倾听 他的心中的声音,去感受他的人
13、格魅力, 齐读。 【设计意图】 :诗歌教学要突出朗读,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还要加强朗 读指导,每一处的细节处理中都包含着对诗歌的深层解读,所以以朗读带动理解,朗 读、听范读、分析相辅相成。 (五) 课堂练笔 读行路难 ,我读懂了李白,他。 【设计意图】 :将对作品分析,人物理解落实到写上,加深印象。同时提高语言 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追求理想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别忘了 对自己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遭逢坎坷时,别忘了对自己说 “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前途黯淡时别忘了对自己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让我们从我们民
14、族的文化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仿照课堂训练的语言模式,结合陶渊明、杜甫、苏轼、辛弃疾的三首诗文,写 写你对他们的认识。 【设计意图】 :完成知识的复习与拓展,也是为写作储备素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行路难(其一)行路难(其一) 李白李白 执着追梦执着追梦 自比古贤自比古贤乐观自信乐观自信 (象征)(象征)仍怀希望仍怀希望(反复)(反复) 理想遇挫理想遇挫(借用典故)(借用典故)直面现实直面现实 苦闷抑郁苦闷抑郁茫然无助茫然无助 (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直抒胸臆)(直抒胸臆)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突出了朗读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
15、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注学情,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朗读指导、情感分析具体、细致。 3 能适当拓展, 使学生加深对诗人及作品的理解, 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4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轻松、自然,课堂气氛好。 不足之处: 1课容量偏大,给学生朗读练习与展示的时间不够充分。 2设计上给学生合作探究的任务要求少,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3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无法通过电脑使用“配音秀”等软件来科学评价学生朗 读,提高学生朗读兴趣。因为格式不兼容,无法将“爱奇艺”上的视频行路难插 入 PPT 中。 改进方法: 1合理设计课容量,留给学生更多朗读展示时间。 2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 3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查资料了解李白生平、创作背景及引用的典故时, 可分配任务更具体、细致些,让不同小组的同学各有侧重,课堂相互交流,减轻学生 负担。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