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知识能力目标: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并背诵;了解作者及写作 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过程方法目标过程方法目标: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着重理解诗人的乡愁是怎样升华为家国之思的. 情感价值观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余光中自称乡愁具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 的现实感,又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本诗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为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 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美。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则是通过诵读体会
2、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程序教学程序 (一)导入(一)导入 1、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课前 3 分钟播放七子之 歌 ,营造氛围。 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经 历及其作品。 (二)(二)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教学活动与学法相对应 即: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活动一活动一:美美地听引人入胜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听美好的诗能让我们陶醉。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 , 让学生仔细地聆听。这时我将带领学生进入诗中美妙的境界。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 受诗中的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第
3、二遍听,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诵的技 巧。 活动二活动二:美美地读声情并茂(本节的教授重点) 读诗更是很高雅的事,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也能激起我们内心 深处的情感火花。在美美地读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配乐范读一遍给学生听,讲解其中的 韵味。 一读:读出节奏和重音。 (老师范读指导) 二读:把握好语速和语调,把感情加进去。 (指名学生读并评价) 三读:在二读的基础上 ,品味诗歌的节奏美。 (学生齐读) 活动三活动三:美美地品评头论足 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请大家从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四个意象的丰富内涵。 1、作者按什么顺序将四小节组合成的诗的? 2.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琢磨的一
4、种感情,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事物来 表达的? 3.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在诗 中有什么表 达效果? 4、联想、想象品味诗歌的图画美。 活动四活动四:美美地说挥洒诗情 品味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我就带领学生进入美美地说这一环节,让学生尝试着 仿句练习,以“乡愁是”的句式说一两句或一段有诗意的话。配背景音乐思乡 曲 (投影仪展示) 例如:乡愁是一轮皎洁的明月 乡愁是-(天边那轮圆圆的月亮,我走到哪,它便伴随我到哪) (三)深情朗读,课堂小结(三)深情朗读,课堂小结 设计理念: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为了检验全体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定目标的完成情况
5、,从内容、 语言音韵等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 的机会。最后再以朗读结束课堂。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请用以下主题进行诗歌创作(母爱、幸福、快乐-) 小时候,母爱是- 后来啊,母爱是- 而现在,母爱是-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乡愁(余光中) 托物寄情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普遍家国之思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乡愁这首诗我很喜欢,备课也很用心,但上下来后感觉并不好。下面我就这 节课从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
6、意。 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 “走近余光中读乡愁 ,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 ,体会诗的情感美 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 2、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 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 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 一步步感受诗意。 二、课堂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 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 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 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 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总之,这节课有得有失。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我的“得”会越来越多,我 的“失”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