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4 ,大小:1.11MB ,
文档编号:1797537      下载积分:9.9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797537.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心理大纲.pdf)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心理大纲.pdf

1、第二章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一、一、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 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 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综合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 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二、二、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1、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 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2、社

2、会规范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并 以此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否正常。一般而言,有心理障碍者必然偏离社会规范,但偏 离社会规范者未必都有心理问题。3、生活适应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 准,是以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为依据的。 4、临床诊断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来判断人的 心理健康状况。5、主观经验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受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三、三、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 根据对心理健康的结构关系和核心要素的认识, 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我们将心理 健康的标准界定为

3、:(一) 智力水平正常(二) 自我意识正确(三) 人际关系和谐(四) 生活平衡积极(五) 社会适应良好(六)情绪乐观向上(七)人格统一完整 四、心理健康的等级四、心理健康的等级 一般认为,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 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 性,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根据中外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可将人的心 理状态大致分为三种等极: 1.心理正常状态。一般称为心理健康状态,表现为适应能力强,善于交际,个体的常态 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2.心理不平衡状态。一般也称为心理失调或者心理问题出现 状态,表现为个体心理处 于焦

4、虑、恐惧、压抑、矛盾、应激等状态,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有较 严重的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若主动调适或通过他人疏导,可恢复正常状态。 3.心理病态。一般称为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它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等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 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工作。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 成为精神病患者。这时必须到医疗部门求助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五、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五、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统一性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是客观 现实的反应,所以在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

5、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 个性心理特征(人格)相对稳定性的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一、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 ( (一一) )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速变化, 成为 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第一个生长高峰在 01 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身高、体重等都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 1身高。身高的快速增长是青春期儿童身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据统计,在青春 发育期之前, 儿童平均每年长高 35 厘米, 在青春发育期期间, 平均每年长高约 68 厘米,

6、甚至达到 1012 厘米之多。身高增长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少年要早于男性少年 2 年左右 进入青春发育期,一般 12 岁为成长最快期。男性少年 14 岁为成长最快期。身高增长还存在 着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男性和女性少年儿童中都很明显,一般个体差异平均相差 2 厘米左右,这是由于先天遗传、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多属于正常现象。 2体重。体重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体重反映肌肉的发展、骨骼的增长以及内 脏器官的增大等。体重的增加同样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少年体重增加高峰期在 12、13 岁, 平均每年增加 45 公斤左右。男性少年体重增加的高峰期在 14 岁,平均每年约增加 55 公斤。体

7、重的增加也存在个体差异。 3头面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其头面部特点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童年期的面部特 征逐渐消失,以前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顶部及两鬓后移,嘴巴变宽,原来较为单薄的嘴 唇开始丰满。 而且随着青春期个体身体其他部分骨骼的迅速增长, 头部骨骼的增长速度却在 显著减慢,童年期那种头大身小的特征逐渐向成人的体貌特征发展。 ( (二二) )生理机能的变化生理机能的变化 青春期儿童的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这表现在:肌肉与脂肪的变化,使男性肌肉强健, 女性身材丰满;脑与神经系统逐步走向成熟,使脑的重量接近成人脑重水平,脑电波变化出 现新的飞跃,脑机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等;心

8、血管系统加速发展, 使心脏功能增强,并与成人基本相同;肺功能增强,肺活量迅速增加。 经历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加速, 少年儿童的体形和面部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通过这 一变化,他们的体貌特征开始接近成人。在成长加速中各生理机能迅速增强,使他们的机能 发育也开始走向成熟。 ( (三三) )性的发育和成熟性的发育和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 成。 1性器官发育。生殖器官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发育非常缓慢,一进入青春发育期,发育 速度直线上升。男性成熟比女性晚。 2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也称副性征。在青春发育 期,由于性激素的分泌,

9、促使少年第二性征发育起来,致使少年男女在身体形态上出现性别 特征,进而使性器官、性功能发育成熟。 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乳房隆起、体毛出现、骨盆变宽和臀部变大等;男性第二性征 主要表现为出现胡须、喉结突出和嗓音低沉、体毛明显等。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少年男女在 体征上的差异凸显出来。 3性机能成熟。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 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女性月经初潮的出现是少年女性身体发育即将成熟的标志。月 经初潮的年龄约在 1016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13 岁左右。 造成月经初潮差异的因素有地理 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营养状况等。月经初潮后的数月

10、或一年左右,月经 周期尚不规律,卵巢发育也尚未成熟。一般到 18 岁卵巢发育方达成熟水平。男性性成熟要 晚于女性,男性性腺是睾丸,睾丸一般在 13 岁左右开始迅速增长。首次遗精约出现在 12 18 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 14、15 岁。遗精意味着男性生殖腺开始成熟起来,但是遗精初期 的精液内并无精子,约 45 年之后生殖系统才能真正发育成熟。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中学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 由于此时期儿童 生理上的急剧发育,尤其是性的成熟,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的相继出现,引起了一系列不同 于孩子们也不同于成人的明显变化,

11、 进入一个具有独特心理特征的年龄阶段。 中学生心理发 展的一般特点主要有: ( (一一) )过渡性过渡性 过渡性即从幼稚期向成熟期的过渡,主要表现有两方面: 1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 的状态。首先,在身体的发育方面,17、18 岁的青少年已经基本具备成人的特征,但实际 上他们正处在发育迅速期,还未达到完全的成熟;其次,在思维水平的发展方面,他们的逻 辑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 有可能学习系统、 全面的知识, 理解一些问题, 但又很不深刻, 很不全面。 他们开始比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但控制情感、 自我监督的能力还不高。 2青少年期是人由童年向

12、成年的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如由发育迅 速逐渐趋向平稳, 由人格差异的不稳定到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到形成稳定的人格, 特别明显 地表现在由对成人的依赖到相对的独立方面。 青少年男女身体的迅速发育与成熟所引起的自我感觉及社会对他们的评价, 使他们感到 自己是个大人了,与儿时的“我”不同了,产生了“成人感”,并努力以“成人式”的义务 感与责任心去学习知识技能,去与别人交往,因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但要完全的独 立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青少年并未成熟,在认知、情感、行为上还带有孩子气的特点, 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其他方面也不具备充分独立的条件。 由于家庭不十分鼓励子女尽 早独立,

13、使青少年的依赖性还相当强,独立生活、独立工作能力还较差,形成了独立意识与 独立功能之间的不同步现象。所以,独立与依赖并存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十分尖锐的矛盾, 充分体现了青少年心理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 (二二) )闭锁性闭锁性 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 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 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 由于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把探索的视线转向自己的 内部,心理活动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在斯普兰格理论中叫做第二次诞生,而在汤姆 利尔茨的理论中称为“内部的获得时期”。加之青少年的独立性与自尊心的发展,便失去了 童年时的外露、直爽、单纯、天真,出现了

14、心理活动的闭锁性。 这种闭锁性首先表现在出现了“内心的秘密”,开始愿意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抽屉要 上锁。反感别人随便翻动自己的房间。开始记日记,自己向自己倾诉内心的秘密。 记日记是青少年的共同特点,也是青少年的一种特殊现象。研究表明,日记是青少年的 好朋友,它可以替你倾诉内心的秘密,而又不会说话、泄密。青少年日记的内容有其明显的 倾向性。青少年在日记中探求自我、反思自我、理解自我和追求理想自我。青少年的 闭锁性还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 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做到毫无保留, 有 时可能以各种形式做回答而拒绝回答。心理学家把这种特点叫做“不坦率性”。应当正确看 待青少年的这一特点,它不

15、属于世故圆滑,包含了一种积极的适应环境和自我监督。青少年 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交往中要求较高,选择条件较苛刻。因此,他 们不仅与父母、教师之间难以沟通,就是在同龄人中也不易找到真正的知音,常常感到不被 人理解。青少年希望被人理解与其闭锁性之间的矛盾往往导致孤独感。 ( (三三) )社会性社会性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他们对待自己以及对待别人的一切行为,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变化。这样,他们通过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学 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在青少年期,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其活动社会性的增强,青少年 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关注。同时,他们与社

16、会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 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已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更多受家庭、学校的影响,而随着交往领 域的扩大、活动范围的增加,更多地受同辈团体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带有极大的 社会性。 青少年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 他们已不拘泥于儿童时那种仅仅对自己或自己周围生活中 具体事物的关心,而是开始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 政治、历史、文学艺术、法律道德、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等等都成了他们认识和思考的对象, 成了他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他们希望从中找出现象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社会性 情感越来越丰富和稳定;他们已逐步形成一定的为人处世的

17、态度和行为方式,动机、兴趣、 品德、自我意识、世界观与人生观都开始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 三、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 1 情绪情感:(主要问题:抑郁、羞怯、嫉妒、逆反和猜疑)情绪情感:(主要问题:抑郁、羞怯、嫉妒、逆反和猜疑) 2 2 行为方面:说谎、攻击、厌学、早恋行为方面:说谎、攻击、厌学、早恋 3 3 自我意识意志品质:自我控制失调、抗挫折能力低、麻木或冷漠自我意识意志品质:自我控制失调、抗挫折能力低、麻木或冷漠 4 4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与同伴、教师、家长的关系、自我中心、自我封闭与同伴、教师、家长的关系、自

18、我中心、自我封闭 ( (一一) )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1初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这一 特点体现在: (1)运用假设。初中生在面临智力问题时并不是直接去抓结论,而总是通过首先挖掘出 隐含在问题材料情景中的各种可能性, 再用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的方法对每一种可能性予以 验证, 最后确定哪一种可能性是事实。 正是由于初中生已具有了这种建立假设及检验假设的 能力,才使得他们的思想相对于童年期更具有深度、广度、精确性和灵活性。 (2)逻辑推理。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初中生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但是,不同 年级间在推理发展水平和推理运用水平上具有明

19、显差异。 初一学生虽然已经开始具备各种推 理能力,但还是初步的,特别是在假言、选言、复合、连锁等演绎推理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差; 初三学生的推理有了明显的发展,上述几项演绎推理的正确率已超过 50。 (3)运用逻辑法则。初中生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于矛盾律、排中律和同 一律的认识上。初中生掌握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也存在着不平衡性,在三类逻辑法则中,对 矛盾律和同一律的得分明显高于在排中律上的得分;他们对逻辑法则运用的水平也不一样, 在正误判断问题上的成绩最高,在多重选择问题上的成绩次之,最差的是回答问题的总成 绩。 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呼应,在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

20、 性,主要体现在: (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 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他们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喜 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 他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初中生的这种创造欲望, 主要来自于他们心理上强烈的成人感及高涨的自我意识。 他们要证实及展示自己的能力及才 华,要摆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以及对教师、父母及教科书的依赖,因而在 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意识和热情。 在初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同时, 其思维的批判 性也明显地发展起来。 初中生思维批判性的出现也是与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相联的。

21、 由于 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 使他们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 初中生思维批 判性的明显增长,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 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 甚至有时持过分怀疑和批评的态度; 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开始严肃认 真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 (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与 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这种思想的片面 性首先反映在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上,“盲目的追星”就出现在这个阶段;其次,思维的 片面性还使初中生在思

22、考、分析问题时极易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第 三种表现是,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业活动中,在显示出很高的创造力的同时,又暴露出思想上 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 所以, 他们对问题的最后处理结果常常是虽很有新意但并不准 确。初中生思维的表面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 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他们在评价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道德行为时,往往也 易呈现表面化。总之,初中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也具有矛盾性,同样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 特点。随着他们各种相关能力的增强,其思维品质也将获得更全面地发展。 (3)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初中生思维活动的自我中

23、心主要表现为,虽然他们 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 但却不能明确区分他们自己的关心焦点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所 在。 初中生自我中心式思维的结果之一就是在心理上制造出了假想的观众。 他们感觉每天就 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欣赏或批评。 在初中生自我中心的思想中, 与 “想象的观众” 相对应的是关于“个人的虚构”。初中生将别人如此关注他们的原因解释为自身的“与众不 同”,即他们具有一个独特的自我。因此,他们总是将思想集中在自己的情感上,常常夸大 自己的情绪感受, 认为他的情绪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只有他才能感受到那种极度的痛苦与极 度的狂喜。 初中生思维中这种自我中心的特点, 是与他们当时所具有的

24、身心特点紧密联系的。 高中阶段开始后, 这种自我中心倾向就会逐渐削弱, 逐渐会明确区分出自己与他人思想上关 注点的区别,认识到自己的主观意见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更好地掌握分析问题的客观标准, 这时个体的思维就又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 (二二) )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情感在中学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 1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情绪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强度相对大得多。 但初中生的情绪表现也不是一味的强烈, 有时也表现出温和、 细腻的特点, 他们

25、能够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细腻性 是指个体情绪体验上的细致的特点。 初中生已逐渐克服了儿童时期情绪体验的单一性和粗糙 性,情绪表现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而且有些情绪感受并非直接由外部刺激所引起,而是加 入了许多主观因素。 (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初中生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并 不与此成正比,一种情绪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体现了情绪的可变性。由于初中生在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 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

26、、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体现了中学生情绪的 内向性。初中生在情绪的表露上失去了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体现了情绪的 表现性。 初中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对情感的敏感和珍惜、对平等人格的尊重与维护 是当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因而对初中生来说,信任、理解和宽容往往会产生巨大而神 奇的力量。他们珍重自己的荣誉,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同学的嘲笑、蔑视,老师的忽视、 压制,家长的粗暴批评等)就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心理。有些表面看来少言寡语的学生, 并非都是性格使然,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而形成的不良心境。 (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

27、曲折性。随着青少年自我调节能力和自制力的增强,其情感的 表现不再是直接外露的。有时,情感的外部表现与内心的活动不一致。例如,在一定的情况 下, 他们对厌烦的事会表现得无所谓甚至还很热心; 对自己羡慕和内心中很想接近的人在行 为上反而表现得很冷淡。 (3)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一切以自己 为中心;来到学校,如果遇到教师的批评或学生的讽刺,就会感到自己没有面子,产生受挫 感。 ( (三三)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1.初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随着初中生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人格 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体现在: (1)意识高涨。

28、大约在 13 岁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进入青春期后, 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 使初中生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 因为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 过于突然, 使他们在持有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 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 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 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其突出表现是,初中生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 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 (2)反抗心理。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人格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 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

29、。 第一反抗期出现于 24 岁之间,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反抗方式也是多 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态度强 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性。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过强以及独立意识的出现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主要原因。 ( (三三)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初中生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显示出与童年完全不同的特点。 (1)交友范围缩小。初中生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而 交友的团伙形式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因此,他们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初中生最要好的 朋友一般是

30、12 个。 (2)重视友谊。初中生的朋友关系对于发展他们的各种心理水平和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 重要的。有了朋友,他们会表现得更热情、更积极、更富有信心和勇气,更好地发展各种社 会性能力。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升入初中之后,男女生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 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他们开始有自己喜欢的异性。但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好感会慢慢地消 失。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情感上的脱离、行为上的脱离、 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等。 (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初中生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而且在 每个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 同样,

31、 在初中生的心目中也总有一两位他们最 不喜爱的教师。在心理上,初中生对于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的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 四、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四、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 初中生心理指导初中生心理指导 1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由于缺乏性知识,当男孩开始遗精、女 孩月经来潮时, 他们就会不知所措。 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提前向学生讲解性生理和性心 理的知识, 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人体正常的发育现象, 消除神秘、 好奇、 不安和恐惧。 正确认识手淫现象。很多中学生有手淫习惯。手淫并不是有害身心健康的异常行为。玛 斯特斯认为, 手淫不但无害, 而且在青少年不可能用性交行为来释放

32、他们内心积聚起来的性 冲动能量的情况下, 手淫是他们唯一可以采取的主要性行为。 因此, 我们并不提倡手淫行为, 但也不宜强化手淫的负面影响。 应该加强正面的道德观念和青春期知识的教育, 创造丰富多 彩的社会活动条件,在青少年的成长中,随着年龄增长而淡化不良行为。 引导男女同学之间的集体的、 广泛的健康交往。 对于中学生的早恋, 宜 “疏” 不宜 “堵” 。 教育学生从一生幸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花儿开得早,凋谢得也早。避免采 用过激手段,引发不良后果。 2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 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有些甚至是家庭总体的表

33、现和延续。 教师无论是了解学生 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 合, 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条件的也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 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帮助学生和家长共同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 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教师应该教给青春期少年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青春期的情绪变化强烈,带有冲动性,并且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学生出现抑 郁、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时,教师应教会他们积极的应对方法,如纠正非理智的观念、参 加文体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理性面对情绪的周期性变化等。 高中生心理指导:(可借鉴)高中生心理指

34、导:(可借鉴) 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高中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完全正确、客观地评价 生活现实。他们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 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 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例如,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分 析与评价,增进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通过家长会使家长能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起伏、孩子早 恋等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克服认知偏差和错误,提高认知能力。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业压力无疑是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中以后, 学习负担加重, 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 有

35、的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掌握高中阶段正确 的学习方法,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 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尽快提高学业成 绩,减轻学习焦虑。 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 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各类的群体 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保持愉快、 积极的情绪, 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有利于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及 时做好疏导工作。 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36、进入高中以后,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学生则失去了 以往的优势,这就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失衡,而产生心理障碍。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能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教师 也可以有意设置一些困难,着重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五、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五、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 1、 生理因素。 遗传、 胎内环境、 分娩、 内分泌系统。 另外如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问题。 2、环境因素。家长的素质、人际关系、父母期望、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成员榜样的作 用、家庭生活中重大事件。 3、学校因素:教育指导思想、人际关系和学校环境。

37、 4、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社会风气、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网络媒体。 5、个体因素:心理因素(情绪、意志、需要、动机和性格); 主观因素:学习缺陷和恐怖经历、幼年时的心理剥夺、个体心理素质、 青少年期的失调。 第二节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 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 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 节。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心

38、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 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治疗的关系):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 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 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作出明智的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 通过语言、 文字和其他信息传递方式, 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以维护和

39、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 程。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 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者, 运用心理学的有 关理论和技术, 对患者进行帮助, 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障碍, 促进其人格向健康、 协调的方向发展。 就工作对象和工作者而言, 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中, 其工作对象是以正常学 生为主; 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被称为辅导员或心理教师, 他们需接受涉及到心理咨询内容的心 理学或教育学专业训练。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来访者或求助者、求询者, 主要指在适应和发展方面有某些心理困扰或轻、中度心理障碍(或称有轻、中度心理问题) 的正常人;从事心理

40、咨询工作的人被称为咨询者或咨询员、咨询心理学家,他们接受心理学 专业训练。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患者或病人,主要指患有较严重的心理障 碍(或称心理疾病、重度心理问题)的人;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被称为临床心理学家(主 要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和精神病医生(主要接受医学专业训练)。与从事心理咨询的咨询 心理学家、咨询员相比,他们所接受的专业培训时间较长,在研究方法、对人格理论的掌握 以及接受有专家指导的正式临床实习等方面都需明显加强。 就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重在突出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亦即重在发展与预 防方面。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对来说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心理咨询重在预防与矫治

41、,而 心理治疗重在矫治与重建。 就内容而言,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认知和行动上做文章; 心理辅导在注重资料的提供与 获得、认知与环境因素改善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需要、情感活动。心理咨询与治疗则侧重 于当事人的情感活动以及人格的重建与发展。 就工作任务而言, 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心理治疗是解决某一局部 问题,而心理咨询整合局部与整体问题。 就实施过程而言, 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者在工作中是主动的, 心理治疗医生肯定是 被动的,而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工作过程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就服务范围广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依次存在包含关 系。 即心理治疗

42、隶属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隶属于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隶属于心理健康教育。 简言之,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中, 它与心理辅导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因此人们有时也将心理健康教育直接称为学校心理辅 导。 三、三、心理健康的地位与作用心理健康的地位与作用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就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心理 健康水平。 而要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全面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实践证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形成健全人格、提高社会 适应能力,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减轻学生负担、开展

43、创新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精 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局面的安定和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学校和社会的促进作用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学校和社会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3、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4、促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保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1、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2、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 3、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1)心理

44、健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3)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1、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有助于克服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振奋民族精神; (2)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人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 (3)有助于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各项实 际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和谐、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和谐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社会的安定

45、和谐,具有稳压器和润滑剂的作用。如果在 学校教育阶段, 对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每个公民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心理 素质训练和培养,自身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个性,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等于在每 个人的心灵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就能经受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的严峻考验与挑战。 这样, 社会安定与和谐才有基础,稳定与发展才有保障。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发展,激发心理潜能,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 础和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46、和体现。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乘数效应,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起着“酵母”式的 促进和放大作用,直接影响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水平。概括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全面发 展教育有三方面的作用,即 1、基础与中介作用;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的提高都必须以其心理素质为基础 和中介,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也都要以必要的心理发展为前提。 2、操作与动力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分为智力性心理素质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质 两大类。智力性心理素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操作功能。智力 性心理素质好比人的素质结构

47、中的“加工处理器”,一切信息都要经过它的加工处理后而被个 体所内化,所谓人的素质也就是这种加工处理后的“积淀”; 非智力性心理素质对学生德、 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动力功能。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在需要、动机、 兴趣、态度、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性心理素质的激励和推动下完成的。 3、 激励与增效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增效作用表现为: (1)可以优化学生的智能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从而为有效学习创造智能条 件; (2)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效率; (3)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情绪,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保持愉快的心境,从而有利 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4)可以使学

48、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使学 习更富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促进学习。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两者的不同点: (1)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而 德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学生观不同:德育视学生为塑造对象,而自身为塑造者;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把学 生视为求助者、当事人,而自身为服务者、协助者; (3)目标侧重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和矫正上,以帮 助学生雕塑健康心理、

49、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开发潜能为目的; 而德育重在学生政治、 思想、 道德品质的提高、塑造和改变,主要是按社会和国家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帮助学生 解决社会倾向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工作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格、职业等 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教育,而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方向、思想意识、伦理道德、 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 (5)工作原则不同: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要求旗帜分明。心理健康工 作者,不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而是培养学生的抉择能力,由学生自己作出合理的判断。德 育带有公开性肯定奖励或否定、批评、惩罚

50、,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强迫学生接受,更少采用批 评和惩罚。德育工作鼓励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强调为当事人保密; (6)方法手段不同:德育工作常用的方法有谈话、说服教育、批评表扬、榜样示范、 环境陶冶、实践锻炼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方法有会谈、心理测量、角色转换、行为矫 正等。 两者的相同点: (1)他们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2)工作对象都是正在成长发展的学生; (3)根本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两者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具有紧密的联系。 (1)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德育的要求,因为德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2)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德育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