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86.50KB ,
文档编号:1819262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819262.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老黑)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部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配套课件编号:614a6).doc)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部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配套课件编号:614a6).doc

1、学教设计与反思学教设计与反思 课题:课题:让家更美好 科目: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七年级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提供者提供者单位:单位: 一、课程标准依据一、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 是:“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三目的内容。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 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 的意义。本课承接前两课学会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

2、系之后,引导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 的继续与延伸。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 增强,有时会和家庭成员产生冲突。本课通过对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家庭的特 点,即家庭规模变得越来越小,家庭氛围越来越民主,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习得解决冲突或矛盾的方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同“家和万事兴”的观念,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 识,让家更美好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与父母家人共创美好家庭。 三、学情依据三、学情依据 七年级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变化,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

3、,享受 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据前期调查显示,708 班的同学大多是进城务工 人员随迁子女,家长文化层次较低,大多是租住房子,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的“居所”,对现代家庭的感知 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能体谅父母的辛劳和苦衷,但因平时父母大多在工厂上班,学生周一至周五住校,导 致与家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因此他们家庭责任意识比较淡漠,较少关心家人,对与家人共同营造温 馨的家庭氛围、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缺乏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与家人共同寻找家庭的美德,提高学生的家庭责 任感和共建共享家庭美德能力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协调与家人之间的矛盾,是帮助学生感受亲情之 爱、营造和谐

4、家庭环境、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另外,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比较高。因此在本课的学习 中,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教师坚持 以学为中心,设计了小组交流展示、小组合作讨论两个活动,鼓励学生体验与对话,合作与探究,最大限度 地促进思维的活跃,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涵养品格,提升思维的质量,形成 正确的价值认同。 四、学教目标四、学教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与家人一起制作“家庭美德卡”,挖掘家庭的美德故事,认识到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自

5、觉做 一个传承家庭美德的好少年; 2.通过六人小组合作讨论,围绕家庭中常见的冲突,思考解决冲突的方法,从而认识到建立和谐家庭关 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性,认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观念; 3.通过书写“我为家庭做 2 至 3 件事”,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培养家庭主人翁的意识,树立 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 1.通过与家人一起制作“家庭美德卡”,六人小组分享美德故事,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 力、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六人小组合作讨论,掌握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促进代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通过“我为家庭做 2 至 3 件事”,提

6、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三)知识目标(三)知识目标 1.通过图片的今昔对比、分析、归纳,了解现代家庭在结构、规模、沟通方式上的变化; 2.通过反映不同生活场景的图片与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的对应连线,了解现代家庭在生活氛围、方 式、内容上的变化。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做一个传承家庭美德的好少年,让家更美好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 呼唤; 2.围绕家庭中常见的冲突,思考解决冲突的方法,从而认识到建立和谐家庭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 重要性,认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观念; 教学难点: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

7、意识,培养家庭主人翁意识,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晒晒你的全家福(照片)导入新课:晒晒你的全家福(照片) 课前收集学生的“全家福”,教师根据教 学需要选取若干。 师:师: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 呵护,我们的点滴进步都会得到家人的赞呵护,我们的点滴进步都会得到家人的赞 许。许。 课前,老师收集到了一些特别温馨的“画 面”,我们一同来欣赏。 播放全家福 师:师:每一张全家福都代表着一个家庭。随随 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我们的家庭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我们的家

8、庭 正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逐渐向现代家庭正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逐渐向现代家庭 过渡。过渡。 那么,与传统家庭相比,现代家庭有哪些 特点呢?如何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让 家更美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寻让家 更美好的密码。 学生欣赏“全家福” 兴奋地认出同学的全家福,说出 同学的名字。 课前让学生与家人一起选择或 拍摄全家福发送给教师制作成 课件,让学生提前关注自己的 “家”;导课时播放全家福, 让学生聚焦欣赏。 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 习起点,情感上更加贴近于学习起点,情感上更加贴近于学 学生,更容易引起共鸣,营造学生,更容易引起共鸣,营造 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了良

9、好的课堂氛围。 环节一、【对比今昔知变化】环节一、【对比今昔知变化】 1.1.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部分同学的全家福, 其实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特别”的全家 福。 PPTPPT 出示:出示:第一张反映主干家庭结构的学 生全家福(蓝夏雨霜的双胞胎家庭) 师:师:猜猜看?哪个是蓝夏雨霜? 认出同学的全家福,说出名字 兴奋地猜 生: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通过选取不同时期典型的家庭通过选取不同时期典型的家庭 结构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结构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 过去的大家庭,逐一辨识家庭过去的大家庭,逐一辨识家庭 成员,让学生直观感受家庭结成员,让学生直观感受家庭结 构随着时

10、代的变迁而不断演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 化。化。 第一张“全家福”取材于学生 自己的家庭,即双胞胎家庭, 掌声请出主人公来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 员。 像蓝夏雨霜的家庭这样由父母与未婚子女 两代人构成的就是现代家庭中典型的核心 家庭。 现在,让时光倒流,把目光聚焦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一张全家福。 PPTPPT 出示:出示:第二张反映核心家庭结构的全 家福。 师:师:这张跟刚才那张有怎样的不同? 多了谁? 我们把这种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 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称为主干家庭。 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过去,20 世纪 60 年 代。 PPTPPT 出示:出示:第三张反映过去的大家庭的全 家福 师:

11、师:这张全家福又有什么不同? 这种由三代或三代以上直系、旁系亲属构 成的家庭就是过去的大家庭。 小结:通过刚才三张全家福的对比,你能小结:通过刚才三张全家福的对比,你能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现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趋向小型化,结 构越来越单一;现在一般是核心家庭和主 干家庭。 2.2.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 PPTPPT 出示:出示:第二组照片 师:师:家庭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 随着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 流、沟通方式更便捷多元,也就是生活方 式发生了变化 3.3.生活内容的变化生活内容的变化 课前布置学生拍摄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内容课前布置学生拍摄反映现代

12、家庭生活内容 变化的生活场景,制作成课件中的场景变化的生活场景,制作成课件中的场景 师:师:除了在家庭结构、规模上发生变化。 现代家庭在生活的内容上又有什么变化? 结合图片场景,连一连:现代家庭在生活 方式或生活内容上的特征。 A.关注时政,经常收看新闻 B.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C.氛围更民主和谐,长辈受到尊敬爱戴, 子女能自由发表意见 D.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观察全家福 生:人数更多 生:多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观察全家福 生:生:人数更多、多了兄弟姐们的 家庭 学生根据刚才三张照片的对比, 归纳小结 仔细观察这三幅照片 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手段不断丰富 学生观察图片场景,说明图

13、片反 映的内容并进行对应连线 引发兴趣,更容易使学生聚 焦,取材贴近于学生生活。 问题设计细化,先认出每张全问题设计细化,先认出每张全 家福中的成员,再判断家庭结家福中的成员,再判断家庭结 构类型,最后通过三张照片的构类型,最后通过三张照片的 对比得出结论,由具体到抽对比得出结论,由具体到抽 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课前收集部分学生家庭中 的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内的场 景,制作成课前中的场景图 片,直观感受现代家庭生活的 重要内容。 基于本班大部分学生对现代家基于本班大部分学生对现代家 庭生活的内容感知较弱,本环庭生活的内容感知较弱,本环 节采用连线的方式,降低难节采

14、用连线的方式,降低难 度。另外通过本环节的学习感度。另外通过本环节的学习感 知,让学生初步感受家庭成员知,让学生初步感受家庭成员 有共同的成长动机和行动是现有共同的成长动机和行动是现 代家庭的共同特征。以此为下代家庭的共同特征。以此为下 一环节做好铺垫。一环节做好铺垫。 E.学习型家庭 F.注重子女的教育 小结过渡:尽管现代家庭在结构、规模、小结过渡:尽管现代家庭在结构、规模、 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的内容上不断地变化和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的内容上不断地变化和 发展,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发展,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 ! 那就是那就是 “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尊老爱幼尊老爱幼”等中华民等中华民 族传统

15、的美德家风不变。族传统的美德家风不变。 环节二、【分享故事品美德】环节二、【分享故事品美德】 课前布置下发课前布置下发“家庭美德传递卡家庭美德传递卡”,让学,让学 生与家人共同探讨、寻找家庭美德,记录生与家人共同探讨、寻找家庭美德,记录 一个关于该美德的小故事,填写好后全体一个关于该美德的小故事,填写好后全体 成员签名带回学校。成员签名带回学校。 分享时刻:我来传承好家风 1.六人小组内分享家庭美德故事以及制作 “家庭美德传递卡”的收获和感受。 2.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展示“家庭美德传递 卡”,讲述家庭美德小故事,传递家风美 德。 分享完毕的小组举手示意! 师:师:引导提升,结合学生分享的家庭美德

16、 的内容,引导学生为共建共创和谐家庭出 力。 小结提升: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小结提升: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 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家风美德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家风美德 更是中国人家庭的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更是中国人家庭的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 来,成为家庭和谐幸福的来,成为家庭和谐幸福的“密码密码”和基和基 石。石。 六人小组内,每个成员依次分享 每组成员推荐代表上台分享 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点评或分享 感悟 通过课前布置与家人一同制作通过课前布置与家人一同制作 “家庭美德卡家庭美德卡”,寻找家庭的,寻找家庭的 美德,并通过家庭美德小故事美德,并通过家庭美德小故事 谈启示

17、,培养家庭主人翁意谈启示,培养家庭主人翁意 识,提高传承家庭美德的自觉识,提高传承家庭美德的自觉 意识,同时促进代际之间的交意识,同时促进代际之间的交 流与互动,共同思考怎样为和流与互动,共同思考怎样为和 谐家庭出力。谐家庭出力。 学生组内分享,代表展示,很学生组内分享,代表展示,很 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 度,在无形之间传递了家庭的度,在无形之间传递了家庭的 美德,也激发了学生学生让家美德,也激发了学生学生让家 更美好的的家庭责任感和自豪更美好的的家庭责任感和自豪 感。感。 环节三、【化解冲突显智慧】环节三、【化解冲突显智慧】 师:师:虽然,家庭是甜蜜、温暖、轻

18、松的避 风港,但有时也会不可避免得出现“爱的 碰撞”。 情境:周末,婷婷的爷爷奶奶过来小住, 为了“孝顺”爷爷奶奶,妈妈特地从超市 买了一大堆“食材”,准备款待爷爷奶 奶。 奶奶看见了说:“千万别浪费,省着 点。” 晚饭后,妈妈刚想把剩菜倒进垃圾桶。 奶奶又说:“这菜还能吃的,倒掉太浪费 了!” 妈妈试图劝解奶奶:“妈,剩菜过夜了不 健康,为了身体着想不能吃。” 奶奶接着说:“我都吃了一辈子,不没事 嘛!” 为了让奶奶高兴,妈妈只好放弃了,但心 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1.1.案例中的奶奶和妈妈先后发生几次冲突案例中的奶奶和妈妈先后发生几次冲突 呢?他们为什么会产生意见分歧呢?呢?他们为什么会产生

19、意见分歧呢? 实际上是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的不同、代 际之间的差异 2.2.你更赞成谁的做法呢?为什么?你更赞成谁的做法呢?为什么? 赞成妈妈:现代家庭应该要讲究健康的生 活,同时妈妈最终迁就了奶奶,也体现了 尊老、敬孝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赞成奶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应该要继承。 3.3.她们的冲突可以解决吗?如果你是婷婷她们的冲突可以解决吗?如果你是婷婷 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妈妈该怎么做?奶奶又该怎么妈妈该怎么做?奶奶又该怎么 做?做? 师:师:点拨提升,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家 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体谅、包容 等就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拓展延伸:类似的冲突或者矛

20、盾在你的家 庭中会不会有呢? 老师在咱们班里进行了调查,得出这样一 个统计图 PPT 出示:反映 708 班家庭中常见矛盾的 统计图 读图,统计图反映了家庭中有哪些类型的 常见矛盾呢?一旦就发生这样矛盾?该如 何解决呢? 六人小组讨论: 1.选择其中的一种类型的矛盾,围绕某一 方面的矛盾,结合自己家庭的案例小组内 讨论解决冲突的金点子。 2.每个小组成员将金点子写下来,并推荐 一位成员代表发言。 3.倒计时:6 分钟 师:师:小结提升:结合教材中给出的方法与 技能,归纳出处理家庭矛盾的智慧锦囊, 供学生回归家庭生活中尝试运用。 归纳一下,主要是以下这些: 生生 1 1:第一次:买菜的多与少第

21、二次:剩菜要不要倒掉 生生 2 2:生活方式不同,奶奶提倡 节俭,妈妈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思考回答 可能赞成妈妈,也有可能赞成奶 奶,回答并说明理由。 比如婷婷负责与妈妈和奶奶沟通 婷婷可以跟妈妈说,采购的时候 量入为出、合理消费,既孝顺了 老人,又节俭不浪费,一举两 得。 可以跟奶奶说改变观念,与时俱 进,过上健康的生活,体谅妈妈 的做法。 学生读图、回答 小组成员合作讨论:结合自己家 庭的案例小组内讨论解决冲突的 金点子。 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金点子 情境创设取材于日常家庭生活 中的常见的婆媳矛盾。通过思 考案例中奶奶与妈妈之间产生 冲突的原因:即不同的价值观 念和生活方式,理解家庭

22、成员 之间存在冲突或矛盾会影响家 庭和睦。但是通过有效交流和但是通过有效交流和 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 盾和冲突。盾和冲突。 第二、三个问题的设计,具有 较强的思辨性。通过婷婷、妈 妈、奶奶三个角色的体验,冲 突、碰撞,进而引导学生对自 身经验的反思,共认,促进学 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即 明确妈妈和奶奶都有做的好的 地方,也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 地方。既承接了上一环节“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传承和发 扬”,同时也引导认同“家和 万事兴”的的观念,树立家庭 成员需要共同成长的意识。 通过调查学生自身的家庭矛 盾,以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为中 心,关注学生原有认知,不断

23、探索思考,有效激发自主思 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六人小组,结合自己家庭的实 例,展开讨论或对话,揭示矛 盾、深入分析,思想交锋、聚 焦,在讨论与分享中达成共 识。 PPT 出示: 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2.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3.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4.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这些就是化解冲突的智慧锦囊! 小结过渡:这节课,我们围绕小结过渡:这节课,我们围绕“让家更美让家更美 好好”这个话题,了解了家的变化;品味了这个话题,了解了家的变化;品味了 家的美德;习得了化解冲突的方法。当家的美德;习得了化解冲突的方法。当 然,为了让家更美好,更重要的是付出行然,为了让家更美

24、好,更重要的是付出行 动。动。 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调解家庭矛 盾和冲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 协调能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和 谐家庭的素养和能力。 环节四、【环节四、【让家更美有行动让家更美有行动】 请同学们拿出“家庭美德卡”的背面,再 次对比你自己的家庭,你觉得如何才能让 家更美好呢?请在“家庭美德卡”的背面 写出你想为家庭做的 2 至 3 件事,可以独 立做,也可以与家庭成员一起做。 师:师:其实,每个人的家庭中并不缺少爱, 有时缺少的只是行动和表达。谁愿意和大 家分享一下你的行动计划呢? 教师点评 总结升华:总结升华: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节课的 时间来探讨如何让家更美好!但是,真正 让家变得美好需

25、要我们每个家庭成员用一 辈子的时间去努力、去建设。让我们一起 传承美好,改善不足,用爱开启幸福生活 的密码,共同创建出更加美好和谐的家 庭。 课后拓展:践行家庭计划课后拓展:践行家庭计划 生:生:在“美德传递卡”背面写下 计划为家庭做的 2 至 3 件事 邀请 2 位学生进行分享 周末为家庭做 23 件事 最后进行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 方法的指导。使教学能够从课 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 域。提倡行为践履、行为改 善,符合德育回归生活的理 念。 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让家更美好 和谐尊重 平等理解 诚信体谅 友善包容 爱爱 八、教学反思八、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一)成功之处: 1.1

26、.环节设计递进化。环节设计递进化。本堂课设计大胆地整合了教材, “【今昔对比知变化】【分享故事品美 德】【化解冲突显智慧】【让家更美有行动】”四大环节简洁而不失紧凑,紧紧依据课标和学生的 思维特点递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 在【今昔对比知变化今昔对比知变化】环节,通过选取不同时期典型结构的家庭进行今昔对比,收集部分学生家庭中 反映现代家庭生活的照片制作成课件中的场景图片进行对应连线,让学生直观感受家庭结构、规模、氛围、 生活方式及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家庭成员有共同的成长动机和行动是现代 家庭的共同特征,以此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尽管“家”

27、在变化,但“家和万事兴”、“尊老爱幼”等中华 民族传统的美德不变。引出【分享故事品美德分享故事品美德】环节,通过课前布置与家人一同制作“家庭美德卡”,寻 找家庭的美德,促进代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共同思考怎样为和谐家庭出力。课上分享、代表展示,在无形 之间又传承和传递了“家”的美德,也激发了学生让家更美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化解冲突显智慧化解冲突显智慧】环 节,通过分析探讨情景案例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实、平凡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并直面学生在家庭生活实际 中存在的冲突或矛盾,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习成为探究创新、建构知识的过 程,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

28、。了解了“家”的变化,品味了“家”的美德,习 得了让“家”更美的方法之后,在【让家更美有行动让家更美有行动】环节,让学生再次对照自己的家庭,写出想为家庭 做的 2 至 3 件事,教师进行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的指导,做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使教学能够从课 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提倡行为践履、行为改善,符合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 2.2.学教设计生本化。学教设计生本化。充分体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如充分利用学 生自身家庭的素材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将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课前布置学生与家人一起制 作“家庭美德传递卡”、课前对学生家庭矛盾的调查统计等都

29、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理念;组内 分享、代表展示、小组讨论、角色体验,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等环节的设置,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主体地位 凸显。 3.3.问题的设计思维化。问题的设计思维化。做到“低起点、小台阶”,从学情出发,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来设 计有一定思维度的问题。如家庭结构的变化一环节,问题设计细化,先认出每张全家福中的成员,再判断家 庭结构类型,最后通过三张照片的对比得出结论,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情境中奶奶和妈 妈的做法,你更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她们的冲突可以解决吗?如果你是婷婷该怎么办? 妈妈该怎么 做?奶奶又该怎么做?问题的设计,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注意

30、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通 过婷婷、妈妈、奶奶三个角色的体验,冲突、碰撞,进而引导学生对自身经验的反思,共认,促进学生个体 经验的调整、扩展。即明确妈妈和奶奶都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既承接了上一环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传承和发扬”,同时也引导认同“家和万事兴”的的观念,树立家庭成员需要共同 成长的意识。 4.4.导入设计生活化。导入设计生活化。品德课的真正魅力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品德课时学习生活,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课前让学生与家人一起选择或拍摄全家福发送给教师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提前关注自己的“家”;导课时播 放全家福,让学生聚焦欣赏。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情感上更加贴近于学学生,更容易引起 共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不足之处(二)不足之处 1.本节课设计的问题符合学情,做到“低起点、小台阶”,也具有思维性,但仍有几个学生没有积极参 与到课堂活动中。 2.课堂的预设与智慧生成相统一才是真正的好课。本堂课预设有余,生成亦有,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精彩回答也不少,但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生成性事件处理得不够灵活,即教学智慧欠缺一些。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