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人口 第第 1 节节 人口的分布人口的分布 一、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 1.世界人口分布基本特点: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疏。 2.主要规律 不同角度主要分布特点 从纬度看近 90%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 从海陆位置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 200 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从地形看近 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 500 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从大洲看亚非拉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85% 从国家看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日本等 10 多个国家人口超过 1 亿 (注:一般而言,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地区,人口较为稠密。自然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 可
2、能因为人文条件的不同,人口数量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 二、世界人口稠密区 1.东亚: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 2.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3.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 4.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影响例证 气 温 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 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 气 候 降 水 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过于湿 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 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 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 人口稀少区
3、地形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 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我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 度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水源 一般来说,河湖沿岸供水方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密 集;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成为人口聚居地 北美五大湖地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 绿洲,人口稠密 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 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从而影响人口分布 我国东北有肥沃黑土分布的地区,人口 密度较大 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集聚 煤矿、油田等工矿点成为人口聚居地, 如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2.人文因素 因素影响 社会生
4、产方式 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 平得到很大提高,工业占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 经济发 展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欧洲西部 地区,人口稠密 历史 因素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政治、文 化、军事 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等通过人口大规模移动影响人口的分布 交通运 输条件 交通便捷,利于人员、货物的集散。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所以交通便 捷的地区往往人口稠密 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人口的迁移 1、相关概念 1定义:涉及人口居住地发
5、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条件: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类型人口流动人口迁移 区别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 主要原因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 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 判断标准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 “民工流”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 定居海外获取“绿卡” 重难点二: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重难点二: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3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
6、移 4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 长 5人口机械增长率: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 1 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为“+”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为“-”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2、人口迁移的影响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 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移动
7、,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37N 以南)迁 移 淡水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早期的逐水草而居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矿产资源 随其开发利用而发生人口迁移和流动,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自自 然然 环环 境境 因因 素素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2.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其他因素) 经济因素 (主导) 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 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 交通、通信 其发
8、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文化教育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社会社会 经济经济 因素因素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 政策 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有重要影响,如从新中国成立到 80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如历史上我国的都城变换和朝代更替引起 的人口迁移 政治政治 因素因素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一战、二战、当代局部战争 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其他其他 因素因素
9、生态环境的 变化 生态环境的变化,如沙漠地区绿洲水源枯竭,人们被迫迁移:逃避种族歧视:人口自然变 化: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等.如男性迁移多于女性,青年人迁移多于老年人。 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及影响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流向原因 19 世纪以 前 旧大陆新大陆 已开发地区未开发 地区 欧洲美洲 非洲美洲 中、日、印度等国一东南亚、美洲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 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 殖民扩张 第二次 世界大 战后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家定居移民(减少)转 向外籍工人(增多)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等 发达国家及石油产区(西亚) 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 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 地区差异性 2.国内人
10、口迁移 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 束缚; 农业经济脆弱; 战争频繁; 自然灾害多 大批迁移 向边疆,边疆向内地, 北方向南方,向经济中 心等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到 改革开放前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 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地区 改革开放以 后 山区迁往平原, 农村迁往城镇,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 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 经济欠发达区迁往经济发达区 内陆迁往沿海 动力;农村大量劳动 力获得解放 化 第三节 人口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保证资
11、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 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一个地区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 度及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大。资源是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 要因素。 3.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因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正相关)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
12、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 5.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观点主要论点 乐观论 科学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新的资源,解决种种难题,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 悲观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若进一步增长,势必引起严重的后果 中间论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 100 亿左右 二、人口合理容量 1定义: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
13、碍未来人口生 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 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生存)人口合理容量(生活) 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区域具体措施 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世界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 各地区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 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含义 考虑的基础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 人口与生态系统相协调,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
14、展水平 相适应 意义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活着, 是一个警戒值 体现了人口“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的意义,怎样更好 地生活 大小关系某一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点 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 在不同的人类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各异,人类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不同造成了人 口消费水平的巨大差异,从而造成了人口容量的巨大变化,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的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人 口容量又是相对确定的 第 3 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 1 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及其特点 (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15、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广义的农业:包含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五大部门。 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2)含义:一是农业所选定的位置,二是农业与相关地理因素的关系。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 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 的气候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 种和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 业;
16、山地、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耕作不便,适 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 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 展畜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 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 作物,如东南丘陵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 树 水源 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 导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 200 毫米的地区,农业分 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 方 (2)人文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 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17、 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 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应布局 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策法规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 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的指导下发展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 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科技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 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 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利用 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 业生产方式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逐渐改
18、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 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 为扩展。 4.我国农业区位选择的巨大变化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 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
19、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 农作物生产。 第二节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活动: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 制成产品,这就是工业生产活动。 2.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3.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主要影响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 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临河湖分 布 自 然 因 素 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大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20、,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 供应地布局 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 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市场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产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劳动力 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具备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 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府服务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 布 集聚效应相关企业集聚起来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和协作 个人偏好个人的兴趣、爱好、乡土情感等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环境质量
21、环境质量成为现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其他技术、信息等 4.在市场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者会综合考虑多种成本,把工厂建在总成本最 低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分类工业特点布局原则举例工业类型 从运输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建在原料产地附水产品加工工业、水果罐原料导向型 或 运输原料的费用较高 近头加工业、制糖工业等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 或 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 建在靠近市场的 地方 啤酒、家具制造业、化学 工业等 成本看 需要大量运进原料的 工业 建在有便捷的交 通条件的地方 宝山钢铁厂、现代日本钢 铁工业等 市场导向型 从能源 成本看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 工业 建
22、在能源供应地 附近 电解铝工业、炼铜工业等动力导向型 耗用原材料少、 需要劳动力数量多, 但对技术要求不高的 工业 建在具有大量廉 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制造、制鞋、家 用电器装配等工业 劳动力导向 型从劳动 力成本 看技术要求高,需要素 质较高的技术人员的 工业 建在高等院校和 科技发达的地区 集成电路、机器人制造、 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工 业 技术导向型 5.环境效益: 区位选择要求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 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 感光器材厂 考虑环 境要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自来水厂、啤酒厂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
23、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库 考虑污 染程度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大气污 染严重 的工厂已知最小风频,则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 发电厂、钢铁厂考虑污 染类型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 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主要表现: 变化因素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信息技术、互
24、联网发展 一些对市场依赖大的复杂产品,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 方 物流的发展区位更看重信息的通达性 生产方式变革区位选择发生很大变化 保鲜、包装、冷藏运输发展一些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 第三节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服务业区位因素 1.服务业概念: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分类: 商业性服务业: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 非商业性服务业: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 3.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商业性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为商业性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 间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自然因素对商业性服务
25、业的制约在不断减弱 市场 市场对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市场需求量越大,服务产品越多,商业 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就越大。人口规模是市场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交通交通便利的地区,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也便于商品、货物的集散 劳动力 不同类型商业性服务业的工资水平、对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一样,如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等) 人 文 因 素 集聚 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 力;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4.非商业性公共服务业 (1)举例: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
26、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2)区位因素: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原因表现布局要求 软件服务、科技咨询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 现代金融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 新型服务业不断 涌现 健康养老环境优美的地区 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 和分化 网络通信技术发达的地区 补充: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看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处,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量大,适合商业网点布局。 (3)看城
27、市道路布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布局商业 网点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物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看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网点。 第 2 章 乡村和城镇 第 1 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的土地利用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1)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周围。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 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土地利用方
28、式位置作用组成 公共服 务设施 中心 是居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 的场所 由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 教育等多种服务的场所组成 住宅 公共服务 设施周围 居民日常居住的地方由房屋和院落等组成 农业用地外围 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 土地 由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 设施及田间道路等组成 2、城镇(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功能分区的形成及功能区类型 2.城镇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镇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 下表所示: 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 中高级 居住区 城镇外缘,与高坡、文化 区相联系 居住区
29、 集聚成片,占地面 积大,在工业化后 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居 住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 级居住区背向发展;面积最 大 低级居 住区 城镇内部工业区附近,与 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 状或条状分布 经济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 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 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 不断向城镇外缘移动,并趋向 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城镇外缘、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判断三大功能区的方法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成因 同心圆 模式 集中紧凑,各功能区围绕城镇中心呈同 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镇各功能
30、区经过不断发展和迁移,呈同心 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扇形模式 城镇各功能区呈扇形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多核心 模式 城镇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央商务区、 市政区、居住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 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多种功能区,并 由它们共同组成城镇地域 随着城镇不断扩展,原有城镇中心出现地价高、交通 拥堵和居住条件变差等现象,导致在远离城镇中心的 郊区出现新核心。新核心的出现同时也受河流、地形 等因素影响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经济、政策、文化、环境、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随城镇的发展而变化。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分析 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对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通过地租体
31、现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1)城镇发展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城镇发展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外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 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具有改善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传承历史和文化等重要意义。 ) 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 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 供便利。 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
32、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 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第二节第二节 城镇化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又称城市化,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城镇化的内涵和标志 3.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人口推拉力 4.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区域的发展相互促进。 意义表现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 率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对污染物进
33、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 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2.地区差异 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早晚早(英国最早,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晚(20 世纪中叶以来)起步 时间原因工业化早民族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快慢趋缓甚至停滞速度加快目前 速度原因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阶段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高低高低城镇化水 平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城镇化进程农村人
34、口基数大、增长快 3.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 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 表 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 城镇,乡村地区转 变为城镇地区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 往郊区,郊区农业人口 转变为非农业人口 人口由大城市迁往小城镇和 乡村,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萎 缩 人口迁回市区 成 因 城镇的拉力和乡 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 涨,交通拥挤 大城市人口追求更好的生活 环境,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 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 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 解 联 系 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 发
35、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郊区城镇化,随后出现逆城镇化,最后为保持城镇的发展,又会出现再城镇化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主要功能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城市抗灾减灾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 模拟,并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 城市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和模拟 第三节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不利影响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
36、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宅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 窟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 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形成(如下图) 2.地域文化特点 (1)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文化” 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2)地域文化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 艺术作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
37、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 惯、制度等。地理学特别重视从物质景观上研究地域文化 的差异。 (3)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城乡景观之分。 自然景观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 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乡村经济活动与自然景观更为直接,景观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2.乡村景观除能体现人们顺应
38、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外,还能体现当地人们社会组织形态、精神 追求等 3.实例: 江西婺源月亮湾的“宅高田低”的人地和谐理念。 我国南方传统土楼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皖南山区的宏村景观,顺地势,顺水势而建。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表现原因 美 国 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物高度 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 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 征 欧 洲 城市中心有广场、教堂等著名历史 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 区以外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
39、城市中心多历史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 化建筑夺去历史建筑的风采 2.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结构、风格的影响 表现原因 中国 建筑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 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 西方 缺少围墙;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 直率敞朗 西方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开放性 表现原因 中国 宫殿建筑的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 台、楼、阁 中国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 西方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西方国家城镇建筑教堂占优势地位 3.总结: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城镇中的各种建
40、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还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一所民居有其文化意蕴,而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 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第 1 节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 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相反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 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 问题。 2.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容纳、 分解和消除等作用
41、,相反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 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 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自然资源枯竭 表现主要原因典型案例 水资源危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的春旱 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能源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2.生态破环 表现主要原因典型案例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 剧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西 北地区的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华北平原次生盐碱化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
42、升、气候 恶化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 等 大熊猫、江豚、藏羚羊等数量 日益减少 3.环境污染 表现主要原因典型案例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 现象 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城市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石油泄漏 第第 2 2 节节 走向人地协调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43、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内容要求 公平性 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 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 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 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 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 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 原则 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 能力,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 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 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 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 护环境的关系 共
44、同性 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 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 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 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消除贫困 原因:a.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b.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障碍。 我国农村脱贫的途径:a.发展特色产业 b.教育扶贫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转移 就业 e.异地搬迁 2.发展绿色经济 内容: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者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 用和社会公平。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
45、:a.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 污染物排放。 b.低碳经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3.提倡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消费的倡议: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 费。 做一个可持续的消费者 a.衣: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 b.食: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 c.住: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 d.行: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拼车或合乘。 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今后可用开发的面积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一)
46、可持续发展内 涵 地位强调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 和消费模式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开发受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制约)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呈现多样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 他区域) 2.中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功能区域举例地理背景发展方向 优化开发区域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 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 洲地区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 体系完善、
47、科技创新能力强, 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接近 饱和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 群的协调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 冀中南地区、太原城 市群、江淮地区 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较为密 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 增长极 农产品 生产区 东北平原主产区、黄 淮海平原主产区 耕地多,农业发展条件好农产品生产区 限 制 开 发 区 域 重点生 态功能 区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 功能区、三江源草原 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和修复环境 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代表性 的文化或地质、地貌 禁止开发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发
48、展优势 优势表现 交通便捷 长江黄金水道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皖 赣、 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资源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丰富 产业优势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农业产业基础好 人力资源优 势 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市场广阔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2)发展战略 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 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 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国海洋国情 海
49、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南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显著,执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 岸冬季海面有结冰现象。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海洋灾害种类多。 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 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措施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 益。 4、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 架海床和底土等。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 海。 3.
50、海洋权益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主要包括以下相互影响、相互交织而 又不能相互替代的权益,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海洋政治权益包括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 海洋经济权益句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等 海洋安全权益将海洋作为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和抵御海上军事冲突 海洋科学利益将海洋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等 海洋文化利益包括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第 4 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第 1 1 节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一、补充: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合理选择 1.五种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