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青岛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 2、3、4 页内容。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渗透估测物品质量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 探索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看、比、掂、估、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教学教学难难点点】 培养学生估测物品质量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教具、学具准
2、备备】 多媒体课件、盘称、黄豆、1 克的 2 分硬币、10 克的辣酱、100 克的味 精、500 克的大枣、1 千克的实心球、各种实物等。 【教学教学过过程程】 (1(情景导入,引出课题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 由由“中国古代的钱币、埃及金字塔中国古代的钱币、埃及金字塔”谈话引入新课,帮助学生体会质谈话引入新课,帮助学生体会质 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师:这是什么?(课件依次出示:铜钱、埃及金字塔) 师:铜钱是中国古代的钱币、埃及金字塔也是闻名世界,它们都是人类 智慧的结晶。 师:古人在制作钱币、建造埃及金字塔时,(课件出示)不仅有测量长 度的需要,还要知道用多重的材料;
3、测量长度时,可以用长度单位(板贴),要知道用多重的材料,再 用长度单位,还行吗? 预设:不行 师:这时,人们需要建立一些新的单位:质量单位。 2.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梳理出学生生活中见过的质量单位。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梳理出学生生活中见过的质量单位。 (1)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质量单位。)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质量单位。 (生自由发言,老师进行板书,并且进行分类) 师预设板书:市斤、“斤”、“两”、“公斤”、克、千克、吨。 (2)揭示并板书课题:)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克和千克。 师:“斤”、“两”、“公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这些是我们 国家独有的质量单位,在国际上为了
4、便于交流,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克、 千克、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只研究,克和千克。克通常用字母 g 表示, 千克用字母 kg 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厘米、米等长度单位,知道测量物 体的长度可以用长度单位,要知道用多重的材料,再用长度单位已经不 合适了,由此引出质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问答,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在学生已有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二)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认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认识 1 克、克、10 克、克、100 克克。 1.认识测量工具,介绍各种秤。认识测量工具,介绍各种秤。 (1)学生说一说
5、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 师:你知道用什么可以称出物品的质量吗? 师: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 预设:生自由说,师进行评价。 (2)老师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秤老师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秤,帮助学生了解测量工具。帮助学生了解测量工具。 (分为常见的、不常见的) 课件出示:电子称、体重秤、天平、盘称、杆秤、弹簧秤、磅称、地磅) (老师简单介绍磅称、地磅,帮助学生了解) 2.感受感受 1 克的硬币克的硬币 (1)通过掂一掂)通过掂一掂 2 分硬币,体会分硬币,体会 1 克的质量。克的质量。 师:认识完测量工具,你想知道 1 克有多重吗? 师:1 个 2 分硬币的质量就是 1
6、 克,把它放在手上,感受一下。 (2)学生在组内轮流掂一掂)学生在组内轮流掂一掂 1 克的质量,说感觉。克的质量,说感觉。 学生在盒子里拿出一个 2 分硬币,掂一掂,感受一下。 3. 感受感受 1 克的黄豆,认识测量工具天平。克的黄豆,认识测量工具天平。 (1)借助)借助 1 克的体验,估一估克的体验,估一估 1 克的黄豆大约有几粒?克的黄豆大约有几粒? 师:是的,1 克很轻。生活中有一些物品比 1 克还要轻。如:一根头发 丝、一粒大米、一粒黄豆。 师:(手举着一盒黄豆)每个组内都有一盒这样的黄豆,几粒黄豆的质 量大约是 1 克呢?从盒子里面拿一拿、掂一掂,估计一下。 师:你估计的是几粒?23
7、 名 (学生说一说自己估计的。) (2)初步了解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天平的原理。 师:到底几粒黄豆的质量是 1 克呢?我们需要称一称,用什么来称呢? 预设:天平。 师:对,就是天平。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 单位。(老师的手势到位,老师要做到有手势,有讲解) (3)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知道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知道 1 克的黄豆大约是克的黄豆大约是 5 粒。粒。 师: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 1 克的黄豆到底有几粒? (播放视频:5 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 1 千克) 拿对的举手,真厉害。拿错的没关系,请你拿出 5 粒黄豆,再次感 受一下。 4.认识感受认识感受 10 克、克、100 克
8、的质量克的质量。 (1)学生通过掂一掂,体验)学生通过掂一掂,体验 10 克、克、20 克、克、30 克、克、40 克、克、50 克、克、60 克、克、70 克的质量,体验质量的累加过程。克的质量,体验质量的累加过程。 师:1 克的感觉很轻,那么 10 克是什么感觉呢? 拿 1 包,掂一掂,感受一下。这是 10 克的感觉,再放 1 包是多少 克?(20 克) 再放 1 包呢?(30 克、40 克、50 克) 50 克,什么感觉?(比 10 克重了)继续放,放到 70 克为止。70 克,什么感觉?(比 50 克重 一些) (2)通过和)通过和 70 克的质量比一比,估一估一袋味精的质量。克的质量
9、比一比,估一估一袋味精的质量。 师:老师还给每个组准备了一袋味精,它的质量被盖住了。 师:和 100 克的辣酱比一比,估计一下,这袋味精的质量是多少? 组内轮流掂一掂。 师:你估计的是多少?23 名生说 师:到底是多少克呢?姜老师撕开标签验证一下。 师:你来读一读,是多少?(100 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的活动,掂 1 克的硬币、掂 1 克的黄豆, 体验到 1 克是很轻的。以一个 2 分硬币为参照物,估测 1 克的黄豆大约 有几粒?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的活动,初步建立了 1 克的感觉。学 生通过掂辣酱的体验,亲身经历了从 10 克到 70 克的逐渐累积的过程, 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变
10、化过程。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比较、估 测味精的质量,给了孩子一个估测的把手,孩子的掂估活动不是凭空猜 测的,而是有着一定的推理因素在里面。 (三三)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认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认识 500 克、克、1000 克,揭示克,揭示 1000 克克=1 千千 克。克。 1.感受感受 500 克、克、1000 克的质量。克的质量。 师: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这样的大枣。这袋大枣的质量是 500 克,组 内轮流掂一掂, 师:2 袋枣的质量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500 克+500 克=1000 克。 轮流掂一掂,记住 1000 克的感觉。 2.感受感受 1 千克实心球的质量。
11、千克实心球的质量。 师:这是 1 个实心球,它的质量是 1 多少?(1 千克) 师:组长把实心球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觉一下,组内轮流掂一掂。 3.学习认读盘称,揭示学习认读盘称,揭示 1000 克克=1 千克。千克。 (1)体验)体验 1000 克和克和 1 千克的感觉,并比较。千克的感觉,并比较。 师:1000 克的大枣和 1 千克的实心球,比一比,什么感觉? 组内轮流掂一掂,比一比;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呢?我们用盘称来秤一称。(老师出示盘称) (2)认识盘称。)认识盘称。 师:(介绍盘称)老师这儿就有一台盘称,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 我们把它放大。 师:盘秤一
12、般用来称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上面的 托盘里放物品,下面的刻度盘可以读出质量。盘称上的每个大格都表示 1 千克,称物品时,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每个大格中都有 10 个 小格,你知道 1 个小格是多少克吗? 生自由发言。 师:每一个小格是 100 克,2 个小格是多少?5 个小格呢? 小结:几个小格就是几百克. 师:一个大格是多少呢? (3)揭示)揭示 1000 克克=1 千克的关系。千克的关系。 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这样的大枣。 师:你们看,2 袋枣的质量和实心球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呢? 预设:大枣和实心球的质量是一样的,都是 1 千克。 师:看来,1000 克和 1 千克有
13、什么关系? 预设:是相等的。 师:这两者之间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师板书:1000 克=1 千克。(老师领读这个算式,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学生轮流掂一掂 1000 克的大枣和 1 千克的实心球,体验 了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并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估测结果。又通过盘称 的认识,进一步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多少,知道克和千克的关系,建 立 1 千克=1000 克的观念。前面,学生已经有了 1 克、10 克、50 克、 70 克、100 克的体验,本环节设计了让学生体验 500 克、1000 克的物 品,帮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进而对于 1000 克和 1 千克进行了联 系和区分,为后面学生进行克
14、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做好准备。 (四)学以致用,学生进行估测活动。(四)学以致用,学生进行估测活动。 1.开展开展“擂台赛擂台赛”的活动。的活动。 师:刚才我们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接下来, 我们要进行一场擂台赛。 这些物品(火腿肠、方便面、盐),它们的质量被盖住了。 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哪个组先写完,交给老师。 师:到底哪个组估计的最准确呢?怎么办? 预设:撕开看一看;秤一秤。 师:好吧,请你撕开标签,揭晓答案。 师:我们来评选一下优胜小组。 师:火腿肠是 40 克,估计的最准确的是( )组。 (方便面、盐的教学同上) 师:在这场擂台赛中,估计的最准的是( )组,( )组就是
15、今天的优 胜小组,祝贺你们! 2.开展开展“一抓准一抓准”的估测活动。的估测活动。 (1)估计)估计“铅笔铅笔”、“数学书数学书”比较轻的质量。比较轻的质量。 师:这个人是全国劳模张秉贵,他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一名售货员。大 家都叫他“一抓准”,无论顾客要多重的糖,他用手就能抓出来,他的 手就像一台称。 师: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咱班哪些同学有潜力?会像张秉贵一样抓的那 么准? 活动要求:一支新铅笔、数学书 ,掂一掂,估一估它们的质量, 把结果写在表格中。 铅笔数学书 估计的质量 师:这些物品的质量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秤一秤。(课件放图片) 师:铅笔的质量,你估的是多少?(找 12 名生说一说) 师
16、:我们来看一看,是多少?(4 克) 师:估对的请举手。 (课本的教学同上) (2)估计)估计“同学体重同学体重”比较重的质量。比较重的质量。 师: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知道) 师:请你抱一抱你的同位,估一估他的体重,估计的结果要先保密。 (同位两人互相抱一抱) 师:询问一下你同位的体重,看你估的怎么样? 师:刚才我们估计了铅笔、课本的质量、同学的体重。我发现你们对于 物品的质量越来越有感觉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中学生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 的直观感受和经验进行估测,初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第一个活动是 利用小组内的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的方法,通过擂台赛、估计身边
17、 物品(火腿肠、盐、方便面)的质量,通过组内讨论、交流,确定本组 的估测结果。第二个活动学生估测的是铅笔、课本、同学的体重,通过 这个环节每一个人都来检测自己的估测能力,学生对于不同的质量有了 更多的积累。 (五)巩固练习,课后延伸。(五)巩固练习,课后延伸。 1.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克和千克。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克和千克。 师:学习了克和千克,感受了一些物品的质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 体的质量以克作单位?哪些物体的质量以千克作单位? 学生自由说一说,老师及时评价。 2.老师也找到了生活中的例子,请你填一填。老师也找到了生活中的例子,请你填一填。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解答。 图片(大象、钻石)
18、 填空:一头非洲象的质量是 5( 吨 ); 1 克拉钻石的质量是 200( 毫克 )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出示答案,不做评价。 在这里,用克和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看来,人们需要建立比千克更 大的单位,也需要建立比克更小的单位,这些单位我们以后再研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例子,把克和千克的教学,与生活 实际相联系。本环节,把数学学习又回归到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本节课只研究了“克和千克”,还有一些物品的质量,用克和千 克来做单位是不合适的,例如:一头非洲象的质量是 5( );1 克拉 钻石的质量是 200( )。我们今后还要学习更多的质量单位。 【板书设计板书设
19、计】 克克 和和 千克千克 (g) (kg) 1000 克克 = 1 千克千克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克和千克的认识 中国古代钱币 埃及金字塔 电子秤 体重秤 天平 盘秤 磅秤 杆秤 弹簧秤 地磅 托盘 游标 砝码 10克 1千克 千克 每一个小格是 100克 1千克1千克 比赛要求: 1、组长把黑色袋子里的物品拿出来, 轮流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 2、把估的结果写在表格中,看哪个组估的准。 擂台赛 物品( )组 估计的质量 火腿肠 方便面 盐 “一抓准 ” 要求:掂一掂,估一估它们的质量,把 结果写在自己的表格中。 4 克 300 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 在括号里填上合
20、适的质量单位。(克或千克) 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2( ) 一只羊的质量大约是40( ) 小明爸爸的体重大约是75( ) 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一头非洲象的质量是5( ) 1克拉钻石的质量 是200( ) 吨 毫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青岛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 2、3、4 页内容。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渗透估测物品质量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 探索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看、比、掂、估、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
21、感, 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教学教学难难点点】 培养学生估测物品质量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教具、学具准备备】 多媒体课件、盘称、黄豆、1 克的 2 分硬币、10 克的辣酱、100 克的味 精、500 克的大枣、1 千克的实心球、各种实物等。 【教学教学过过程程】 (1(情景导入,引出课题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 由由“中国古代的钱币、埃及金字塔中国古代的钱币、埃及金字塔”谈话引入新课,帮助学生体会质谈话引入新课,帮助学生体会质 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师:这是什么?
22、(课件依次出示:铜钱、埃及金字塔) 师:铜钱是中国古代的钱币、埃及金字塔也是闻名世界,它们都是人类 智慧的结晶。 师:古人在制作钱币、建造埃及金字塔时,(课件出示)不仅有测量长 度的需要,还要知道用多重的材料; 测量长度时,可以用长度单位(板贴),要知道用多重的材料,再 用长度单位,还行吗? 预设:不行 师:这时,人们需要建立一些新的单位:质量单位。 2.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梳理出学生生活中见过的质量单位。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梳理出学生生活中见过的质量单位。 (1)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质量单位。)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质量单位。 (生自由发言,老师进行板书,并且进行分类) 师预
23、设板书:市斤、“斤”、“两”、“公斤”、克、千克、吨。 (2)揭示并板书课题:)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克和千克。 师:“斤”、“两”、“公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这些是我们 国家独有的质量单位,在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克、 千克、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只研究,克和千克。克通常用字母 g 表示, 千克用字母 kg 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厘米、米等长度单位,知道测量物 体的长度可以用长度单位,要知道用多重的材料,再用长度单位已经不 合适了,由此引出质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问答,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在学生已有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
24、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二)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认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认识 1 克、克、10 克、克、100 克克。 1.认识测量工具,介绍各种秤。认识测量工具,介绍各种秤。 (1)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 师:你知道用什么可以称出物品的质量吗? 师: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 预设:生自由说,师进行评价。 (2)老师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秤老师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秤,帮助学生了解测量工具。帮助学生了解测量工具。 (分为常见的、不常见的) 课件出示:电子称、体重秤、天平、盘称、杆秤、弹簧秤、磅称、地磅) (老师简单介绍磅称、地磅,帮助学生了
25、解) 2.感受感受 1 克的硬币克的硬币 (1)通过掂一掂)通过掂一掂 2 分硬币,体会分硬币,体会 1 克的质量。克的质量。 师:认识完测量工具,你想知道 1 克有多重吗? 师:1 个 2 分硬币的质量就是 1 克,把它放在手上,感受一下。 (2)学生在组内轮流掂一掂)学生在组内轮流掂一掂 1 克的质量,说感觉。克的质量,说感觉。 学生在盒子里拿出一个 2 分硬币,掂一掂,感受一下。 3. 感受感受 1 克的黄豆,认识测量工具天平。克的黄豆,认识测量工具天平。 (1)借助)借助 1 克的体验,估一估克的体验,估一估 1 克的黄豆大约有几粒?克的黄豆大约有几粒? 师:是的,1 克很轻。生活中有
26、一些物品比 1 克还要轻。如:一根头发 丝、一粒大米、一粒黄豆。 师:(手举着一盒黄豆)每个组内都有一盒这样的黄豆,几粒黄豆的质 量大约是 1 克呢?从盒子里面拿一拿、掂一掂,估计一下。 师:你估计的是几粒?23 名 (学生说一说自己估计的。) (2)初步了解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天平的原理。 师:到底几粒黄豆的质量是 1 克呢?我们需要称一称,用什么来称呢? 预设:天平。 师:对,就是天平。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 单位。(老师的手势到位,老师要做到有手势,有讲解) (3)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知道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知道 1 克的黄豆大约是克的黄豆大约是 5 粒。粒。 师:我
27、们用天平来称一称 1 克的黄豆到底有几粒? (播放视频:5 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 1 千克) 拿对的举手,真厉害。拿错的没关系,请你拿出 5 粒黄豆,再次感 受一下。 4.认识感受认识感受 10 克、克、100 克的质量克的质量。 (1)学生通过掂一掂,体验)学生通过掂一掂,体验 10 克、克、20 克、克、30 克、克、40 克、克、50 克、克、60 克、克、70 克的质量,体验质量的累加过程。克的质量,体验质量的累加过程。 师:1 克的感觉很轻,那么 10 克是什么感觉呢? 拿 1 包,掂一掂,感受一下。这是 10 克的感觉,再放 1 包是多少 克?(20 克) 再放 1 包呢?(30 克
28、、40 克、50 克) 50 克,什么感觉?(比 10 克重了)继续放,放到 70 克为止。70 克,什么感觉?(比 50 克重 一些) (2)通过和)通过和 70 克的质量比一比,估一估一袋味精的质量。克的质量比一比,估一估一袋味精的质量。 师:老师还给每个组准备了一袋味精,它的质量被盖住了。 师:和 100 克的辣酱比一比,估计一下,这袋味精的质量是多少? 组内轮流掂一掂。 师:你估计的是多少?23 名生说 师:到底是多少克呢?姜老师撕开标签验证一下。 师:你来读一读,是多少?(100 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的活动,掂 1 克的硬币、掂 1 克的黄豆, 体验到 1 克是很轻的。
29、以一个 2 分硬币为参照物,估测 1 克的黄豆大约 有几粒?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的活动,初步建立了 1 克的感觉。学 生通过掂辣酱的体验,亲身经历了从 10 克到 70 克的逐渐累积的过程, 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变化过程。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比较、估 测味精的质量,给了孩子一个估测的把手,孩子的掂估活动不是凭空猜 测的,而是有着一定的推理因素在里面。 (三三)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认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认识 500 克、克、1000 克,揭示克,揭示 1000 克克=1 千千 克。克。 1.感受感受 500 克、克、1000 克的质量。克的质量。 师: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这样的大枣。这袋
30、大枣的质量是 500 克,组 内轮流掂一掂, 师:2 袋枣的质量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500 克+500 克=1000 克。 轮流掂一掂,记住 1000 克的感觉。 2.感受感受 1 千克实心球的质量。千克实心球的质量。 师:这是 1 个实心球,它的质量是 1 多少?(1 千克) 师:组长把实心球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觉一下,组内轮流掂一掂。 3.学习认读盘称,揭示学习认读盘称,揭示 1000 克克=1 千克。千克。 (1)体验)体验 1000 克和克和 1 千克的感觉,并比较。千克的感觉,并比较。 师:1000 克的大枣和 1 千克的实心球,比一比,什么感觉? 组内轮流掂一掂,比
31、一比;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呢?我们用盘称来秤一称。(老师出示盘称) (2)认识盘称。)认识盘称。 师:(介绍盘称)老师这儿就有一台盘称,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 我们把它放大。 师:盘秤一般用来称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上面的 托盘里放物品,下面的刻度盘可以读出质量。盘称上的每个大格都表示 1 千克,称物品时,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每个大格中都有 10 个 小格,你知道 1 个小格是多少克吗? 生自由发言。 师:每一个小格是 100 克,2 个小格是多少?5 个小格呢? 小结:几个小格就是几百克. 师:一个大格是多少呢? (3)揭示)揭示 1000 克
32、克=1 千克的关系。千克的关系。 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这样的大枣。 师:你们看,2 袋枣的质量和实心球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呢? 预设:大枣和实心球的质量是一样的,都是 1 千克。 师:看来,1000 克和 1 千克有什么关系? 预设:是相等的。 师:这两者之间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师板书:1000 克=1 千克。(老师领读这个算式,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学生轮流掂一掂 1000 克的大枣和 1 千克的实心球,体验 了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并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估测结果。又通过盘称 的认识,进一步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多少,知道克和千克的关系,建 立 1 千克=1000 克的观念。前面,学生已经有了
33、1 克、10 克、50 克、 70 克、100 克的体验,本环节设计了让学生体验 500 克、1000 克的物 品,帮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进而对于 1000 克和 1 千克进行了联 系和区分,为后面学生进行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做好准备。 (四)学以致用,学生进行估测活动。(四)学以致用,学生进行估测活动。 1.开展开展“擂台赛擂台赛”的活动。的活动。 师:刚才我们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接下来, 我们要进行一场擂台赛。 这些物品(火腿肠、方便面、盐),它们的质量被盖住了。 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哪个组先写完,交给老师。 师:到底哪个组估计的最准确呢?怎么办? 预设:撕开看一看
34、;秤一秤。 师:好吧,请你撕开标签,揭晓答案。 师:我们来评选一下优胜小组。 师:火腿肠是 40 克,估计的最准确的是( )组。 (方便面、盐的教学同上) 师:在这场擂台赛中,估计的最准的是( )组,( )组就是今天的优 胜小组,祝贺你们! 2.开展开展“一抓准一抓准”的估测活动。的估测活动。 (1)估计)估计“铅笔铅笔”、“数学书数学书”比较轻的质量。比较轻的质量。 师:这个人是全国劳模张秉贵,他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一名售货员。大 家都叫他“一抓准”,无论顾客要多重的糖,他用手就能抓出来,他的 手就像一台称。 师: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咱班哪些同学有潜力?会像张秉贵一样抓的那 么准? 活动要求:一
35、支新铅笔、数学书 ,掂一掂,估一估它们的质量, 把结果写在表格中。 铅笔数学书 估计的质量 师:这些物品的质量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秤一秤。(课件放图片) 师:铅笔的质量,你估的是多少?(找 12 名生说一说) 师:我们来看一看,是多少?(4 克) 师:估对的请举手。 (课本的教学同上) (2)估计)估计“同学体重同学体重”比较重的质量。比较重的质量。 师: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知道) 师:请你抱一抱你的同位,估一估他的体重,估计的结果要先保密。 (同位两人互相抱一抱) 师:询问一下你同位的体重,看你估的怎么样? 师:刚才我们估计了铅笔、课本的质量、同学的体重。我发现你们对于 物品的
36、质量越来越有感觉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中学生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 的直观感受和经验进行估测,初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第一个活动是 利用小组内的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的方法,通过擂台赛、估计身边 物品(火腿肠、盐、方便面)的质量,通过组内讨论、交流,确定本组 的估测结果。第二个活动学生估测的是铅笔、课本、同学的体重,通过 这个环节每一个人都来检测自己的估测能力,学生对于不同的质量有了 更多的积累。 (五)巩固练习,课后延伸。(五)巩固练习,课后延伸。 1.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克和千克。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克和千克。 师:学习了克和千克,感受了一些物品的质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
37、物 体的质量以克作单位?哪些物体的质量以千克作单位? 学生自由说一说,老师及时评价。 2.老师也找到了生活中的例子,请你填一填。老师也找到了生活中的例子,请你填一填。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解答。 图片(大象、钻石) 填空:一头非洲象的质量是 5( 吨 ); 1 克拉钻石的质量是 200( 毫克 )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出示答案,不做评价。 在这里,用克和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看来,人们需要建立比千克更 大的单位,也需要建立比克更小的单位,这些单位我们以后再研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例子,把克和千克的教学,与生活 实际相联系。本环节,把数学学习又回归到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本节课只研究了“克和千克”,还有一些物品的质量,用克和千 克来做单位是不合适的,例如:一头非洲象的质量是 5( );1 克拉 钻石的质量是 200( )。我们今后还要学习更多的质量单位。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克克 和和 千克千克 (g) (kg) 1000 克克 = 1 千克千克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