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认识米教学设计认识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中认识米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 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过程、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动手实 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 1 米的实际观念。 难点:建立 1 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 1 米=100 厘米。 教具:米尺多媒体课件绳子 学具:一米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
2、师:还记得 1 厘米有多长吗?(知道)请用手势比划出来。 生:(比划) 师:你能说出这些物体的长度吗? 生:能 师: 这些物体比较短, 通常情况下, 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做单位。 师:如果用我们这个小小的尺子(学生用尺)来测量黑板的长会怎样? 生:很麻烦。 师:为什么呢? 生说 师:是的,如果要量黑板有多长,量教室有多长,用厘米作单位很不方便。 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米(板书课 题:认识米) (这一设计既温习了旧知,通过巧妙地设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设计既温习了旧知,通过巧妙地设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很自然地引
3、出了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尺,初步感知 1 米 师: (拿出米尺)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是 1 米(板书 1 米,并画出 1 米长 的线段)那米尺有什么特点呢? 生: (生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播放课件) (这一环节既让学生认识了米尺,又使学生对(这一环节既让学生认识了米尺,又使学生对 1 米有了初步的认识米有了初步的认识。 )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 1 米长的绳子,请同桌合作,按以下要求感知 1 米的 长度 (1)双臂展开,看看 1 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2)测量身高,看看 1 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3)闭上双眼,回想 1 米的长度,并用手
4、势表示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多次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感知通过多次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感知 1 米的长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米的长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 1 米的认识米的认识。 )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请同桌拿出 1 米长的绳子,组 员合作用自己的刻度尺量一量,看需要量几次?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观察黑板的这些数据,你能发现 1 米里面有多少厘米?能用一个简单的 数学算式表达他们的关系吗? 生 1:1 米就是 100 厘米.
5、生 2:1 米和 100 厘米是相等的。 师:对,可以用算式:1 米=100 厘米表示 师:同学们再次观看米尺,仔细观察上面的刻度,验证上面的关系式。 (这一环节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这一环节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 作,用量一量的方法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不但加深了对作,用量一量的方法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不但加深了对 1 米的认识,而且还米的认识,而且还 得出了得出了 1 米米=100 厘米厘米。 ) 3、知识小结 师: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时,除了用米尺,还可以用什么尺子呢?(课 件出示:卷尺、折尺)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
6、米”这两个长度单位,那什么情况下用“厘米” 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做单位呢? 生总结 三、巩固新知 1、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 操场长 100() 数学书长 21() 铅笔长 20() 教室长 15() 操场长 100() 数学书长 21() 铅笔长 20() 2、 猜一猜(游戏) 准备一根绳子,一个学生拉,当到 1 米、2 米其他学生分别喊“停” 3、 考眼力 (本练习的设计紧扣本节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有层次的进行训练、巩(本练习的设计紧扣本节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有层次的进行训练、巩 固,三题的题型各异,使学生能更灵活的掌握与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固,三题的题型各异,使学生能更灵活的掌握与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