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乡土中国乡土中国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 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 解具体的中国社会。费孝通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 ,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1936 年赴英 留学,1938 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 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 长。1949 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 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 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
2、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 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 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 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桨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 拼朱民族与社会 、 生育制卿 、 行行重行行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 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 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乡土中国 、 生育制度 、 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神权四篇著作, 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学术的道路是清贫的,学术的道路同样也是艰辛的,但是真 正的学者
3、从来都是安于清贫,在艰辛的学术道路上披荆斩棘,传承人 类宝贵的知识财富。费孝通先生用他的一生见证了一代学人的风范, 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使社会学这门外来的学科真 正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本书收录的都是费老学术上的 成功之作,更是使后学者领略了社会学的魅力所在,进而使社会学在 中国真正做到了面向大众,为学术推广铺平道路! 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这里收集 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 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 四篇文章。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
4、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 2 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 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 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 域。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我是一 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 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 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 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 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 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 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 知
5、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 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新闯的领域中,这样要求 也是不切实际的。 在教室里讲课和用文字传达,公开向社会上发表,当然不能看作 一回事。在教室里,教师是在带领学生追求知识,把未知化为已知。 在社会上发表一种见解,本身是一种社会行动,会引起广泛的社会效 果。对实际情况不正确的反映难免会引起不良的影响。我是明白这个 道理的,在发表这些文章之前,犹豫过。所以该书初次出版时在后 记中向读者恳切说明:由于刊物的编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 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才发表” 。“这算不得是定稿, 也不能说是完稿, 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
6、。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 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这书出版是在 1947 年,离今已有三十七年。三联书店为什么建 议我把这本小册子送给他们去重刊,我不知道。我同意他们的建议是 因为我只把它看成是我一生经历中留下的一个脚印, 已经踏下的脚印 是历史的事实,谁也收不回去的。现在把它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 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 新的意义。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 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 、 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 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
7、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 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 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支配着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 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 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 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3 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 以用 Ideal Type 这个名词来指称。 Ideal Type 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 念中的类型,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 是存在
8、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 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 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 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我称这是一项探索,又一再说 是初步的尝试,得到的还是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说如果承认这样去 做确可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那就还得深人下去,还需要花一 番工夫。 这本书最初出版之后,一搁已有三十七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 于客观的条件,我没有能在这方面继续搞下去。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 刊此书时,我又重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 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 这不成熟的果实贡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
9、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 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让我在这种 心情里寄出这份校订过的稿子给书店罢。 费孝通 1984 年 10 月 11 日 乡土中国之乡土中国之(1):乡土本色: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 是乡土性的, 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 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 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 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他们才是中国社会 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 土字却用得很好。
10、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 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 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 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 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 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 4 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 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 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 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 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
11、是向土里一 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 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 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 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 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 视乡下人,但是乡下, “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 的神,无疑的是“土地” 。 “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 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 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 下。后
12、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 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 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 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 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 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 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我遇见过一位在 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 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 语的影响。他摇了摇
13、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 少。他接着说: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 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 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这结论自 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 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 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 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 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
14、 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 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这些宣泄出外的人,象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 5 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 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 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 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 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 ,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 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 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 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 一处是
15、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 工,好象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 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 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 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 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 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 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 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 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 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 能有这类情形,大
16、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 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 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 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 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 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 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 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 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17、,从三家村 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 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 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 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 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6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 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 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 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 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
18、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 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 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 Tonnies 的话说:前者是 Gemeinschaft,后 者是 Gesellschaft,用 Durkheim 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 ,后者 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 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 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 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 人物,正象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 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
19、的亲密的感 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 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 “习”是陶炼, “不亦 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 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 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 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 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 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 发生的。
20、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 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 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 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 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 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 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 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 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 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 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
21、达的意思来。 7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 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 的认识是个别的, 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 不需要这种原则, 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 的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 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的 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的答覆了他的学生。最后 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 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
22、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 处的基本办法。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 在我们社会的激 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 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 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 “乡”也不 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乡土中国之乡土中国之(2):文字下乡:文字下乡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 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侯。关 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 ,却是 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
23、喇叭,慌了手脚, 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 司机拉住闸车, 在玻璃窗里, 探出半个头, 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 “笨蛋! ”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 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 说: “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 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 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 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 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 ,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 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 不
24、可及”了。 “愚”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 我们 称之曰“文盲” ,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 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 8 难甘服。 “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 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 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 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了。 同事中有些孩子 送进了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 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们有种、
25、聪明。这等于 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穷教授别 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有一 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蜢,那些“聪明”而有种 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 得。回到家来,刚才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 和教授们的孩 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我并不责备 自己孩子蚱蜢捉得少,第一是我们无需用蚱蜢来加菜, (云南乡下蚱 蜢是下饭的,味道很近于苏州的虾干)第二是我的孩子并没有机会练 习。教授们的孩子穿了鞋袜,为了体面,不能不择地而
26、下足,弄污了 回家来会挨骂, 于是在他们捉蚱蜢时不免要有些顾忌, 动作不活灵了。 这些也许还在其次,他们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 费一番眼力,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我为自己孩子所做的 辩护是不是同样也可以用之于乡下孩子在认字上的“愚”呢?我想是 很适当的,乡下孩子不象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这不是他们日 常所混熟的环境。 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 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这样说来,乡 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 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 智力不及人, 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
27、。 这一点, 依我们上面所说的, 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 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 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 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 的用处了。 我在上一篇里说明了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 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 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上我们称之作 Face to face group,直译起来 是面对面的社群。 归有光的项脊轩记里说, 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 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声来辨别来者是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 9 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 我
28、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 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 着我们。 你不妨试一试, 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 你问 “谁呀! ” 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 。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 人。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很少太太会 在门外用姓名来回答丈夫的发问。但是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 ” “我呀! ”的回答,也很有时候用到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 我有一次,久别家乡回来,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无法辨别的“我呀” 时,的确闹了一个笑话。 “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 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
29、是足够的“报名” 。我们社交 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 是个乡土 社会。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 ,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 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 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 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 , 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 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 意引起误会的。在十多年前青年们讲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通 行着写情书,很多悲剧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有这种经验的人必 能痛
30、悉文字的限制。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 接接触” 的原因。 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 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 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 所会引起的反映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 文字 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 于是在利用文字时, 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 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 我们可以用 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 们得尽量的依着文法去写
31、成完整的句子了。 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 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 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 10 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 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 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 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 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 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
32、”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 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 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 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 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 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 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 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 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 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 法翻译的字句。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 群体愈大,
33、 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 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 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 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 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 。 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在每个 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 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特殊语言” 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 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 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 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 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
34、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 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 “真是那个! ”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 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 个”是“没有办法” , “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 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特殊语言”常是特别有效,因为他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 11 义。语言象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 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 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 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 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 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
35、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李长吉要在这束缚中 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 ,我们“指 石相证” ,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 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 唯一象征体系。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 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 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 ,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 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 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 因为文字和语言, 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 并非
36、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 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 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 人“聪明”起来。 乡土中国之乡土中国之(3):再论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在上一篇“论文字下乡”里,我说起了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 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 可是我在那一 篇里只就空间阻隔的一点说了些话。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 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这一层意思容易明白,但是关 于时间阻隔上怎样说法呢?在本文中,我想申引这一层意思了。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
37、昔之隔,一 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让我先从前一方面说起。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 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 所谓学就是 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 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 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 。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 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 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 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 12 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 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 和人的学习不相同
38、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 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 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 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 “词” 。我们不断的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 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 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 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 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 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 “昔日” 的情境中, 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在
39、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 他 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 ,谁也不能剪断时间,象是一条水,没有 刀割得断。 但是在人却不然, 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 “过 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 隔了。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 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 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 “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 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 惟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 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 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
40、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 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 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 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 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 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 ,不 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 而是实用的, 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 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 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 间筑通桥
41、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 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我说了这许多话, 也许足够指明了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了。 在这关联中,词是最主要的桥梁。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 的。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 “说”是“有”的开始。 这在物质宇宙中尽管可以不对,在文化中是对的。没有象征体系也就 13 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如要生活也不能 超过禽兽。 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 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 号,语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 ,可是不一定有“文字” 。我
42、这 样说是因为我想说明的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 在上篇,我从空间格局中说到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在这里我是 想从时间格局中说明同一结果。 我说过我们要发展记忆,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此需要。没 有文化的动物中,能以本能来应付生活,就不必有记忆。我这样说, 其实也包含了另一项意思, 就是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生活 需要而决定的。我们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但 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 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 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 生活的需要。对
43、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我们的 记忆也是如此,我们并不记取一切的过去,只记取一切过去中极小的 一部分。我说记取,其实不如说过后回忆为妥当。 “记”带有在当前 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 “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会想到过 去经验。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 而追忆过去。有时这过程非常吃力,所以成为“苦忆” 。可是无论如 何记忆并非无所为的,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 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 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 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 生长下去,一
44、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 “鸡犬 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 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 “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 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 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 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会故乡,葬在祖茔上呢? 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 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 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 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 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覆重
45、 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 14 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 积,只需老是保存。 我记得在小学里读书时,老师逼着我记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 只写下“同上”两字。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课,游戏,睡觉” , 有何可记的呢?老师下令不准“同上” ,小学生们只有扯谎了。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 “日出而 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 “不知老之将至”就 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 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 头上打一个结。
46、 指头上的结是文字的原始方式,目的就是用外在的象征,利用联 想作用,帮助人的记忆。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 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 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 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 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黏着相片 的身份证, 是毫无意义的。 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 “王大哥” , 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部影片的社会中, 历史也是多余 的,有的只是“传奇” 。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 这开始,下
47、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 乡土社会, “新闻”是希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 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不为人先,不为人后, 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 来的一套。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 生活上的问题时, 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 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 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那里 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 间传授无缺。 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
48、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我的回答是 15 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 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 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境,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 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 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 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 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 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乡土中国之乡土中国之(4):差序格局:差序格局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 。
49、说起私, 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 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 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 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扫清自己门前雪的还算是了 不起的有公德的人, 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 就完事了。 苏州人家后门常通一条河,听起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文人笔墨里是 中国的威尼思,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什么 东西可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里一倒, 有不少人家根本 就不必有厕所。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 制的地方。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
50、的意思,有 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 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 厕所。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 ,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半 声谢意都得不到。于是象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 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 从这些事来说,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了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 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 现在已成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 把柄了。 所谓贪污无能, 并不是每个人绝对的能力问题, 而是相对的, 是从个人对公家的服务和责任上说的。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 看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 西洋人谁不侧目?中国人更不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