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0 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与对比阅读 练习题汇编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
2、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 (1)下列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B.沿溯阻绝溯:顺流而下。 C.虽乘奔御风虽:即使。 D.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2)下列对两个语段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一)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
3、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语段(二)就出自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C.两个语段都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不同,语段(一)以“不见曦月”来写树之葱茏,语段(二)以 “有时见日”来写山之高大。 D.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个语段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3)将语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 2 页 共 20 页 (4)两个语段都描写了猿鸣。请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节选)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4、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宜都山川记(节选) 袁山松 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 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 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 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 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 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注】践跻(j) :登临。崿() :山崖。萧森
5、:树木错落耸立的样子。离离:排列的样子。 习:靠近,亲近。信宿:连宿两夜。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略无阙处阙:_ 沿溯阻绝溯:_ 或王命急宣 或:_ 未尝有也尝: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3)三峡中山的特点是_、_;宜都山川记(节选)中直接抒发 了作者亲临“此境”的心理感受,可用文中的“_”“_”两个字来概括。 (4)两篇文章都写了水的什么特点?两篇文章在描写山水的侧重点上有何不同? 第 3 页 共 20 页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6、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或短语。 沿溯阻绝_ 虽乘奔御风_ 沉鳞竞跃_ 夕日欲颓_ (2)用现
7、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 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美景的。 B.【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重 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
8、的整 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 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第 4 页 共 20 页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观月记 张孝
9、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 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 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 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怀民亦未寝() 水中藻、荇交横() 尽却童隶而登焉() 临水之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3)两文都写到了月亮,【甲】文写月的句子是“庭下如积
10、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乙】文写月的句子是“_”,都突出了月光_的特点。 (4)在写景的同时,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请仔细品味。 【甲】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甲】文表达了_ 【乙】文表达了_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 ,奔入伏焉。狼自苦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 第 5 页 共 20 页 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 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 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
11、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注】行室:田间休息处。苦:用草编成的遮蔽物。豕:猪。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令不可去/太丘舍去B.屠急捉之/下车引之 C.觉狼不甚动/尊君在不D.奔入伏焉/元方入门不顾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3)故事中的狼是凶残的,屠夫虽然只有一把不盈寸的小刀,却用它战胜了狼,说明了什么道理?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 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 ,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
12、据濠州。太祖 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 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 子兴育之如己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太祖有札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 忘。 (选自明史 ,有删减) 【注】椎牛酾酒:杀牛斟酒。太祖:明太祖朱元璋。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始生,郭公卜之吉/始龀,跳往助之 B.太祖往从之/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以后归焉/女有归 D.好书
13、史/君子好逑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 (3)郭子兴为什么把养女嫁给太祖朱元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 6 页 共 20 页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 主编资治通鉴 ,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 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 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 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尝:曾经。俟:等待。已:停止。 (1)“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中的“患”的意思是_。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
14、句(两处)。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3)数学家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甜”,对此司马光也给出了相似的回答,请你找出这 句话。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题。 实与实与“梁上君子梁上君子”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 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 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 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注】馁(ni) ;饥饿。归罪:认罪。归,
15、自首。谕:告诉,使人知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栖于梁上() 实阴见之() 实徐谕之曰() 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 (3)文中陈实是一个怎样的人? (4)从陈实处置盗贼的行为,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第 7 页 共 2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B (2)C (3)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4)语段(一)中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表现了三峡秋天的凄婉美。语段(二)中写猿鸣与泉 声、鸟鸣、蝉鸣,从听觉角度入手,描写了富春山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陶醉于美
16、好景象的愉悦之情。 2. (1)同“缺”,空隙、缺口,逆流而上,有时,曾经 (2)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么快。 (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 (3)连绵,高峻,欣,惊 (4)写水的相同点:疾。写山的不同点:三峡突出了三峡的壮美,宜都山川记(节选)以亲眼 所见亲身经历称赞山水的美丽。 3. (1)逆流而上,这里指飞奔的马,借代“鱼”,坠落 (2)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3)B (4)都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1)睡觉,交错纵横,使退下,靠近 (2)庭院里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明
17、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啊。 赏月之至,中秋的月亮,靠近水观看,独自前往,距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 (3)月白如昼,澄澈明净 (4)作者复杂的感受: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作者对月下美景的赞叹之 情。 5. (1)D (2)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3)拥有勇敢和机智就可以战胜凶狠的敌人的道理。 6. 第 8 页 共 20 页 (1)A (2)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 (3)认为太祖的长相奇特;太祖屡次作战立功;郭子兴的次妻小张夫人也称赞太祖。 7. (1)担心 (2)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3)用力
18、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8. (1)停留,躲藏。暗中。慢慢。给。 (2)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 (3)陈实为人善良、大度、仁爱,能给别人以机会改过自新。(意近即可) (4)示例一:为人要宽容别人,要给别人改过从新的机会,更要尊重别人,哪怕对方犯了错误也要给对 方足够的尊严。 示例二:对待别人的错误不应该一味的责罚,而应对之教导,使其能够从错误中走出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题汇编 第 9 页 共 20 页 篇篇一一. .三峡三峡和和活水源记活水源记比较阅读比较阅读 三峡(节选)三峡(节选) 自三峡七百里中
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活水源记活水源记(节选) (明)刘基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 来游,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鲫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 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 鹡鸰,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又有虫,皆大如小指,终
20、日旋转,行水面, 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 出。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 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注】罅(xi):裂缝。潴(zh):水停聚。鸜鹆(qy):鸟名,即八 哥。觜(zu):鸟嘴。鹡鸰(jlng):一种鸟。属(zh):适逢。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略无 阙处:_不以疾 也:_ 名 之 曰 活 水 源 :_ 爱 其 出 之 不 穷 :_ :_ 2.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 予早春来
21、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 _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第 10 页 共 20 页 A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 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B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其所著山海经详细记录了山川河流及有关的 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C 文中对鸟虫的生动描写,主要是体现生活物种的繁多,进而表现作者对活水源的喜爱 之情。 D活水源记,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字,不仅山活,水活,而且刘基笔下的整个世界 都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朝气。 4.阅读文章,结合文意说说作者喜欢活水源的原因。(3 分) _ 5.本文和三峡在写水方面有异
22、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句子具体分析。(4 分) _ 篇篇二二三峡三峡和和游黄山记比较阅读游黄山记比较阅读 三峡(节选)三峡(节选) 【甲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游黄山记游黄山记 【乙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 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 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号海马,
23、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 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 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 【注释】 :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 分) 第 11 页 共 20 页 夏水襄襄 陵_虽乘奔奔 御风_ 路绝绝 矣:_引引 五六壮佼者来:_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遂浴黄山之之 汤泉 A予独爱莲之之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何陋之之 有(陋室铭) C笑而
24、遣之之 (卖油翁)D春冬之之 时,则素湍绿潭(三峡)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3 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 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_ 4侧面烘托是一种常见的手法,结合两文中分析在所写的“山”的特点时是如何运用这种 手法的?(4 分) _ _ 篇篇三三三峡和黄牛滩比较阅读三峡和黄牛滩比较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 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 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 虽途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 “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言 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成就:轮廓。信宿:两三日。 1.解释下列加点字。(4 分) 素湍 绿潭: _沿 溯阻绝:_ 第 12 页 共 20 页 此岩既 高:_犹 望见此物:_ 2 给句子划分停顿(
26、停一处)(2 分) 南南 岸岸 重重 岭岭 叠叠 起起 最最 外外 高高 崖崖 间间 有有 石石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 (3 分) A.自自 三峡七百里中自自 非亭午夜分B 绝绝 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绝 C 虽虽 乘奔御风虽虽 途迳信宿D 故故 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故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_ 5.【甲】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_的特点;【乙】 “朝发黄牛,暮宿黄 牛”,侧重写水_的特点。这在写法上都是_描写。(3 分) 篇四篇四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钴鉧潭西小记比较阅读钴鉧潭西小记比较阅读
27、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 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鱼梁: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阻水堰,中间安放竹笱。突怒偃蹇:骤 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嵚(q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罴(p):棕熊。 1.解
28、释加点词。(4 分) (1)四时俱 备()(2)晓雾将歇 () (3)寻 山口西北道()(4)殆 不可数()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 分) _ (2)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3 分) _ 第 13 页 共 20 页 3.回答问题。(6 分) 答谢中书书_ 这个字高度概括山川景色的特点,钴鉧潭西小丘记 _ 这个词简洁概括石头的特点。(2 分) 两篇文章写景的时候运用了不同的手法,甲文动静结合,乙文妙用比喻,请分别举一例 并分析其作用。(4 分) _ _ 篇五:篇五: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比较阅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比较阅读 【甲】山川
29、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 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
30、分) A旦 辞黄河去B其一犬 坐于前 C猛浪若奔 D吾日 三省吾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实是 欲界之仙都然是 中有深趣也 B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年与 时驰 C清流见 底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 D倘能从 我游乎一狼仍从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_ 第 14 页 共 20 页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3 分) _ 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 分) _ 篇六篇六记承天寺夜游记承
31、天寺夜游 游虎丘记比较阅读游虎丘记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 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 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见虎
32、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虎丘:苏州名胜。 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 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2、解释加点字(4 分) (1)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2)念 无与为乐者_ (3)尝 秋夜坐钓月矶_(4)及 佛灯隐现林梢而已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3 分) 5、承 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
33、共同特点?(2 分) 第 15 页 共 20 页 篇七篇七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龙井题名记比较阅读龙井题名记比较阅读 甲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乙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 大师,以书邀余入 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则曰:“以不时至,去 矣。” 是夕,天宇开霁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
34、峰,度 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 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 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 篮舆(y):竹轿。 天字开霁:天空晴朗。 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 照山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月色入户 _(2)盖 竹柏影也_ (3)以书 邀余_(4)谒 辨才于朝音堂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濯足于 惠因涧尝射于
35、家圃 B得支径上 风篁岭横柯上 蔽 C殆非人间之 境学而时习之 D以不时至,去 矣太丘舍去 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2 分) 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4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分析。(2 分) 第 16 页 共 20 页 篇八篇八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比较阅读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
36、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 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还觅薛萝:意是正准备隐居。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限日:遮挡阳光。 幽岫:幽深的山穴。素重:向往。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疏条交映 ()蝉吟鹤唳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37、)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 分) (2)仁智之乐,岂徒语哉!(2 分) 3、【甲】文第二段作者在描写“异水”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3 分) 4、【甲】【乙】两文描写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找出相应语句并简要分析其手法和作用。 (4 分) 第 17 页 共 20 页 篇九篇九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游白水书付过比较阅读游白水书付过比较阅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 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38、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 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 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 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
39、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汤池:温泉縋(zhu)石:用绳 子系着石头向下。击汰:击水,汰:水波。二鼓:二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互相轩 邈(2)窥 谷忘反 (3)食 余甘煮菜(4)顾 影颓然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3、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标二处)(2 分) 循 山 而 东 少 北 有 悬 水 百 仞。 第 18 页 共 20 页 4、这两则短文都寄寓了作者的感情。(2 分) 参考答案 篇一:篇一: 1.略无:完全没有疾:快名:命名穷:穷尽
40、2.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绝断了 我早春来的时候,天气正很寒冷,各种水中族类都隐藏不出来. 3.B 4. 泉水清澈,源源不断能使各种动物依附它生活有君子之德,可以灌溉田地 5.都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不结合具体句子扣一半分) 篇二:篇二: 1.襄:漫上奔:飞奔的马绝:断绝引:带,带领 2.D 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 4.三峡中用“自非亭午,不见曦月”,游黄山记用“且步且负各半”分别侧 面写出山的高峻。 篇三:篇三: 1.素湍绿潭: 急流沿溯阻绝:顺流而下此岩既高:已经犹望
41、见此物: 还 2.南 岸 重 岭 叠 起/ 最 外 高 崖 间 有 石 3. C 4.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有一山石很像人的样子,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 5.【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湍急的特点;【乙】“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侧重写水迂回的特点。这在写法上都是侧面描写。(3 分) 篇四:篇四: 1.俱:全,都歇:消散寻:不久殆:几乎 第 19 页 共 20 页 2.(1)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 3. 异奇状 4. 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
42、静到动,描绘出一幅秀美、 富有生机的山川图;乙文“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把向下的岩石比作牛马饮 于溪,生动形象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或“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把向 上的岩石比作熊罴之登于山,生动形象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 篇五篇五: 1.C 2.D 3.(1)夕阳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 相邀呢? 4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 夜的空旷寂静。 5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 婉希望
43、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篇六篇六: 1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2(1)但:只是 (2)念:考虑、想到(3)尝:曾经 (4)及:等到 3、(1)可是终究比不上山静无人,(我)独自一个人去用心领悟(它的美景)。 (2) 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5.月色美好;幽静(月色幽美,夜静使人心悠然。)(意思对即可) 篇七:篇七: 1.(1)门 (2)原来是 (3)信/书信 (4)拜见/拜访 2A 3(我们)在龙井亭休息,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靠在石头上喝(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 靠在石头上然后喝水)。 第 20 页 共 20
44、 页 4答题角度一甲文运用定点观察,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1 分)。乙文采用移步换景,交代行踪游踪,写从普宁到寿圣院沿途的景色(1 分)。 答题角度二甲文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1 分)。 乙文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环境的幽寂/幽静(1 分)。 篇八:篇八: 1(1)往高处远处伸展2)同“返”,返回(3)互相掩映(4)啼叫 2.(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2)这地方被仁人志士所喜爱,哪里是虚言啊! 3.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 出水的清澈,而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直视无碍”从人的角度来写水,侧面 烘托出水的清澈。 4.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都 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山势高峻、秀奇的特点。 篇九:篇九: 1、(1)比高 (2)看到 (3)吃 (4)回头看 2、(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3、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4、向往自然或寄情山水或山水之乐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