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千克认识千克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P2830 页例 1 与“想想做做” 第 1 题、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 【教材分析】 “认识千克” 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 (上册) 第 2830 页上的内容。教材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物体轻重的概念,再 认识各式各样的秤,接着引出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到千克的建 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需要。 然后通过观察秤面和相关的物 品,认识 1 千克,再让学生试着称 1 千克的盐和大米,拎一拎、掂一 掂,丰富对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千克有多重。 【设计理念】 1、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
2、生不仅参 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 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2、在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 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 会交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通过观 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 1 千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在此 过程中不断丰富对一些常见物体轻重的感知, 逐步培养对物体轻重的 判断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 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
3、点】 重点:在具体情景和实践活动中建立 1 千克的质量观念。 难点:学会看秤面读数,了解常用的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盘秤、一袋红枣、一袋膨化食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上体育课时,要进行一个背人跑的游戏,你们是愿意背着明明 跑还是军军跑呢?(出示下面看一看图) 1、看一看:军军和明明 2、掂一掂:请同学们掂一掂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哪个重一些? 3、想一想:这两袋食品(枣子和爆米花),哪一袋重些? 提问:要想知道这些食品准确的重量,你有什么办法呢?(称一称) 谈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说
4、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秤?谁愿意介绍一下? 2、课件演示: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3、认识盘秤。 上面的盘子叫做托盘,它是用来放要称的物品的,下面的圆盘叫做刻 度盘。 4、学习使用盘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有数、一根指针、 字母 kg)。秤是用来秤物体的质量,你们知道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吗?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可 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千克又叫做公斤(板书:公斤)。 (揭示课题:认识千克) 提示:秤面上的数可以表示所称物体的质量,如果用秤称物体的质量 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 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 1 千
5、克,那么如果秤面 上指针指着 2 呢指到几就是几千克。 提问:你能看出这台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物体吗?(5 千克。) 4、动手试一试: (1)称红枣的重量。 (2)你能称出 1 千克的鸡蛋吗? (3)小组合作,称一称 2 袋盐或 1 袋大米。体会 1 千克到底有多重, 每个同学轮流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建立 1 千克的概念。 5、试一试: 小组合作:每组秤一个书包,看看大约重多少千克。你能在书包里拿 出或放进一些物品,使称出的结果大约是 2 千克吗? 三、巩固练习 1、第一关: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出示一袋盐水鸭和一袋大米,提问:从它们的包装上,你能看出它们 各有多重吗? 追问:你知道什么是
6、净含量吗?(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的物品实际有 多重,不包括包装袋的重量) 这袋盐水鸭的净含量是 1kg,如果把这袋盐水鸭放在秤上称一称,是 不是正好 1kg 呢? 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出示第 2 题中的两幅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介绍:这里标注的载重多少千克,通常叫做载重量。汽车、轮船、飞 机等都有载重量的规定。 只有所装载的人或货物重量在规定的载重量 之内,才是安全的。 3、做“想想做做”第 3 题。 让学生观察三幅图中的秤面,说说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是怎样看出 来的。 谈话:有时候,我们称出的物品不是整千克数,比如这里称西瓜的重 量时,可以看它接近几千克,接近几千克就是大约几千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1、我们学习了质量单位()。 2、1 千克又叫()公斤。 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作单位。 五、作业 1、选几种水果或蔬菜,先估计 1 千克各有多少个,再称一称、数一 数,把结果填在表里。 2、到超市里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 千克? 六、板书设计: 认识千克 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 千克公斤kg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