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师姓教师姓名名:学科:学科:历史历史年级:年级:八年级八年级 课题第六课戊戌变法课时1 课时 教材 分析 戊戌变法是部编版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 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 6 课内容。本单元包含四课内容,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 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 的加剧等方面内容。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 过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它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并对教育近代 化、思想近代化产生深远影响。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 的借鉴。戊戌变法与太平天国运动、洋
2、务运动以及义和团运动共同构成中国人抗争 与探索这一主线。学习本课教材,有助于加深对该主线知识的认识、理解。 学情 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能力;但历史知识不够丰富,逻 辑思维不缜密,对知识掌握不够系统,不能准确、科学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 学科间的链接上也达不到灵活贯通。 教 学 目 标 一 、知识目标 了解或掌握 19 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时间、条件和影响;早期维新 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活动,公车上书及其影响,强学会的性质和活动, 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的内容、影响和失败的原因。 二、 能力目标 (1)分析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意义。(
3、2)光绪 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顽固派破坏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比较 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等改革派的思想。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9 世纪末,面对瓜分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 应。维新派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结 合起来,同顽固派展开了一场大战,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很大声势的政治运 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 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梁、谭等既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破坏旧秩序的身体力 行者。 教 学 重 点 (1)康、梁的维新思想及理论著作是重点。康、梁的维新
4、思想是当时中国人 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精华,继承发展了 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 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2)戊戌变法 2 的内容、 历史意义和教训是重点。 这是康、 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 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 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 用不可抹煞。 教 学 难 点 (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 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
5、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2)戊戌变法的 评价及对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的认识是难点。 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 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需要教师向学生讲清楚,戊戌变法的概念,或给学生 以思路提示。 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 学生容易把阶级 (阶层) 与个人混为一谈, 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 这需 要教师在帮助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强调阶级与个人的不同之处。 教 学 方 法 情景设置、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具 多媒体,课本,资料图 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6、(3 分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新课讲授:(37 分钟)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一、戊戌变法的背景:(:(6 6 分钟)分钟) 师: 19 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 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 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战后不久,中国出现 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 师: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 良运动。结合前面所学的历史,请思考:运 动的发生和哪些因素相关呢? 师:翻开书,看看教材编写者与我们大 家的想法一致吗? 师:救国图存
7、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 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康、梁为代表的 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变 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二二康有为与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8 8 分分 钟)钟) 生:齐读 后回答设 问 生: (阅读教材, 并在教师的指导 下概括为政治背 景和经济背景, 落 实中国资本主义 初步发展的知识 点, 分析初步发展 的原因) 生:通过讨论,集 体回答设问。 生: 合作探究小组 讨论分组回答。 生:思考 1.通过齐读梁启超的 少年中国说选段让 学生感受责任的重大。 2.提高学习兴趣。 1 政治背景中 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经济背景中 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8、 注意专业术语的科学运 用;强调答题准确,注 意语言组织。 结合同学的答案按得分 点给分,提高得分意识。 3 1895 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 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 1300 多名举 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 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 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 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确实说明维新思潮已 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 设问: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 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 呢? 师: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 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 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而社
9、会改良真 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引导学 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 维新派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 准备。(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 述)1897 年 11 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全国人民反对,康有 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 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 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上书仍未直接到光 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 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上海的报 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准备召见,囿 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 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
10、 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维新派得到了 皇帝的直接支持。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 根据你们了解考虑一下。 师:分析得都很好,有道理,老师再补 充一点,光绪皇帝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 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因此下令康有 为筹划变法。 思潮与政 治运动的 区别,随 想随答。 生: 如 中外纪 闻 、时务报 、 强学会, 体会维 新运动走向全 国并蓬勃开展 生: 讨论、 思考、回 答 生:有的 同学说他 不愿意做 亡 国之 君,有的 同学说他 具有改革 意识。 通过点拨,引导学生从 内在因素找变法的根 源。 让学生进行学科内综 合,多角度运用相关知 识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插图,总结 途径,落实主要
11、的知识 点, 重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 究、课堂提问的方式完 成。 通过多角度对问题的解 答,提高学生学科内的 综合运用能力 4 师:在维新派的努力推动下,一场社会 改良自上而下地开始了戊戌变法,因新 政只推行了 103 天,又叫百日维新。 三三、百日维新、百日维新(1010 分钟)分钟) 1 开始的标志 2 主要内容(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 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 评价的结论,并对某些概念稍作解释:如官 民所指范围、预算决算等) 师:在变法高潮时上自朝廷,下自士人纷言 变法,一度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 的政治局面。 师: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 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
12、以慈禧太后为首 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 破坏。 师:(强调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重大影响这些史实说明 了什么?从中央到地方封建势力相当强大, 从而决定了变法注定失败的命运。) 四四、戊戌政变、戊戌政变(3 3 分钟)分钟) 师:戊戌变法高潮时,双方斗争十分激 烈,各种传闻也很多,其中京津一带盛传慈 禧太后将在 10 月份赴天津阅兵时, 以武力强 迫光绪帝退位。光绪传密诏给康有为等人商 量对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维新派只好 求助于掌有军权的袁世凯。殊不知善于看风 使舵的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 师:戊戌
13、变法虽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五、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1010 分分 钟)钟) 师:(讲清戊戌变法的大概念和小概念 及评价历史事件的思路) 1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 政治改良。 2 积极作用师:积极作用体现在什么 地方呢? 生:阅读 教材,了 解开始的 时间、标 志及主要 内容 生:阅读 教材大小 字,了解 封建势力 反对破坏 变法的具 体史实 生:阅读 教材,了 解戊戌政 变的具体 内容。 生:(由 理解得出 结论并落 实在教材 上) 生: (在教师的指 导下从背景、目 的、 过程等方面思 考、讨论、归纳总 结并
14、落实在教材 上) 针对本节内容突出重 点,注意内在联系进行 总结。让学生加深理解 和升华。 5 师:(强调进步性、爱国性)进步性 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 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 展的大趋势。爱国性挽救民族危亡本身 就是爱国。救国是爱国的最集中的体现。为 了救国,为了警醒世人,谭嗣同等人甘愿为 变法献身(戊戌六君子)。 3 失败的原因 师:同学们从中能否理解认识,变法失 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想一想,维新 派为什么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为什么不 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 身上。 师: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谭嗣同 为变法而勇于流血牺牲,为什么还说他
15、们软 弱呢?(解释阶级或阶层与个人的关系,说 明谭嗣同献身的勇敢性和阶级软弱妥协性的 不同) 小结课堂:小结课堂:(5 分钟) 师:(总结本章节内容,让学生把本节 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 方法反映出来)(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 逐步地展示给大家。第一部分最后展示) 生:了解 谭嗣同的 献 身 精 神。 生:阅读 教材,了 解失败原 因 并 回 答。 生:小结 课 堂 知 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怀,使学生知道“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的道 理。 作业 布置 1.19 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变法对中国的影响。 教 学 反 思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