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森林中的铁匠教学设计森林中的铁匠教学设计 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这是一首与艾伦 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并列齐名的三首著名 描绘性标题乐曲。 乐曲分为五段,以造型性表现手法写成。 第一段: 夜晚 ,主题旋律悠长平稳,描绘了宁静的夜景。 第二段: 早晨 ,主题旋律中的三连音生动逼真地模仿了杜鹃的 叫声,华丽精巧的颤音犹如此起彼伏的鸟鸣,使人联想到清新明朗的 森林早晨。 第三段: 早晨的祷告 ,在教堂的钟声、管风琴声的衬托下,悠 缓的主题仿佛展现出村民正在按照传统习惯做着晨祷的情景。 第四段: 打铁 ,欢快的主题采用波尔卡舞曲体裁,跳跃的节奏
2、 生动描绘了铁匠的打铁声和铁匠快活的形象,最后,乐曲在活泼而富 有生气的气氛中结束。 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森林中的铁匠感受劳动的快乐、劳动 光荣,懂得从小要热爱劳动。 2.2.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指导 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 解乐曲所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3.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聆听、感受音乐变化所塑造不同的 音乐形象, 引导启发学生想象联想、 感悟音乐作品表现的画面和情景, 并可以简单描述。并通过小组合作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三、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1、感受体验
3、乐曲的情绪,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2.2. 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记忆主题旋律,并用打击乐器合作为 主题音乐伴奏。 四、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生活物品 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组织教学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 1 1、律动理发师 设问: “刚才我们经历了理发劳动,心情怎么样?” 师导语: “今天来学习另一首劳动乐曲,听一听这是什么劳动发出 的声音”? 2 2.播放劳动时的“打铁声” ,学生感受思考问题。 3.3.引入课题森林中的铁匠 (二(二) )、新授新授 1 1、出示课题森林中的铁匠 ,教师介绍作品。 2 2、多媒体出示四幅不同情景的森林图
4、片,完整感受乐曲,并随 音乐的变化给图排顺序。 引导:“这四幅图就是给我们展示了这首乐曲所描绘的音乐故事, 生动的描绘了森林中铁匠愉快的生活。 那么, 铁匠是如何打铁的 呢?” 3 3、播放“打铁”主题音乐,结合图片观察铁匠打铁的动作。 设问: “铁匠是如何打铁的呢,你看到了什么动作?” 4 4、再次感受主题音乐并随音乐节拍,俩人合作模仿打铁动作。 设问: “刚才我们经历了打铁劳动,心情怎么样?” 导语: “刚才我们聆听的就是打铁的第一主题音乐,描绘的就是 这种劳动时的愉快心情,让我们来进一步熟悉一下主题旋律。 ” 5 5、出示主题旋律,并学习随琴用“铛”模唱第一句。 6 6、再次聆听主题旋律
5、,并听出模唱的主题旋律反复出现了几 次? 导语: “老师为每组准备了打击乐器和相应的节奏,请你们随音 乐试奏、练习一下。 ” 7 7、 多媒体出示打击乐器和对应节奏谱, 分组合作轮流试奏练习, 教师指导。 8 8、再次播放第一主题音乐,尝试分组加入演奏,教师指导完 成。 设问: “这种加入演奏和刚才的轮流演奏效果有何不同?” 导语:“我们就用这种渐进的颜色表示渐强的力度再一次为第一 主题音乐伴奏。 ” 9 9、教师、学生小组合作演奏,为第一主题主题音乐伴奏。 过渡语: “打铁工作还没有完成,接下来第二主题音乐与刚才第 一主题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1010、多媒体播放聆听第二主题音乐,并用体态
6、动作模仿打铁, 感受速度、情绪的变化。 设问: “这段音乐速度、力度、情绪发生了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 “这段音乐就是表现了铁匠打铁即将成功时愉快和激动。 让我们俩人合作继续用动作完成打铁工作, 如果合作成功了用你 们的欢呼声告诉我。 ” 1111、再次播放第二主题音乐,俩人合作用力度更强的体态动作模 仿、表现第二主题音乐 教师小结: “俩种速度、力度的不同的变化给我们塑造了打铁时不 同的音乐形象” 。 过渡语: “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整首乐曲。 ” 1212归纳总结整首乐曲,出示音乐故事的四幅图。 (三(三) 、教学延伸、教学延伸 拓展拓展 1.1.音乐活动:森林的早晨 模拟音响 师:出示准备的生活物品,请学生探索各种自然、小动物的音响。 2.2.学生交流探索,并展示各种音响。 引导: “森林的早晨优美宁静,大自然的声音什么样的力度?所有 的小动物来了,森林热闹了又是什么力度?” 3.3.播放多媒体师生配合表演情景森林的早晨 ,教师旁白。 4.4.情景剧展示:播放完整动画,教师旁白,学生完整表演整首乐曲 森林中的铁匠 。 总结总结: “打铁本是一件很辛苦、很累的事情,小铁匠们工作的还如 此快乐, 劳动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我们也要从小热爱劳动, 因为 “劳 动最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