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教版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汉朝初期的历史,面对秦末长期的战乱导致汉初经济萧条、国 家贫困,汉初统治者们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发展,出现了 “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逐步强盛和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 基础。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一些图片、视频等材料比 较感兴趣,有些学生了解刘邦、汉文帝、汉景帝的一些故事,对汉朝的历史有简 单的了解,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感性积累,比较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中去。 不过,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分析能力
2、还不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 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1.知道西汉建立。2.掌握汉初休养生息政策。3.了解“文景之治”。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秦亡汉兴”的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 能力。2.通过对历史典故、诗歌、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影像、实物模型演示、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 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 原因、措施、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
3、”的道理。2.通过“文 景之治”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启示,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教学方法方法:1.讲授法。2.问题探究法。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针对本课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指导阅读等 多种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合作能力、 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让学生做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 机结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2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新课导
4、入 【PPT 显示】 教师讲述:最近江西省博物馆承办了 被称为 “惊世大发现” 的考古成果展, 非常火爆,这惊世大发现是什么呢? (学生反应基础上,教师进行介绍或 完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PPT 显示】 教师:我们从海昏侯墓的发掘情况中 看出了什么? (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贵族的生活) 【PPT 显示】 教师:这位海昏侯究竟是谁呢?它就 是汉废帝刘贺。墓里积累的大量财富 体现了一种奢靡之风。然而汉初高 祖、文帝、景帝时期恰恰是截然相反 的情形,比较朴素,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分 2 种情况: 1.学生回答的出:海昏侯墓 2.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点出 学生回答: 1.面积大 2
5、.文物多 3.文物贵 去年“火”到今年的 考古重大发现海昏侯 墓出土文物情况知道 刘贺时期陪葬品众 多, 与汉初进行对比, 进入本课。 新课过程新课过程 第一第一篇章篇章:汉并天下汉并天下,百废待兴百废待兴 3 【PPT 显示】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 译文: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 四方! 教师提问: 大风歌 唱出什么心情? 刘邦如何统一天下? 国家建立概括如何? (教师点出几个关键要素) 教师: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 下,建立汉朝而作“汉并天下”瓦当。 (教师进行模型展示并介绍) 【P
6、PT 显示】回到大风歌 教师进一步提问: 大风歌还唱出了什么心情? (教师: 为何有如此心情, 请看材料) 【PPT 显示】 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 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卖子, 就食蜀、 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2.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 车米至石(dan)万钱,马一匹 则百金。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3.士卒歌之曰:平城之下祸甚苦(刘 邦被匈奴所围),七日不食,不能弯 弓弩。荀悦汉纪高祖皇帝纪 教师提问: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西汉 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局面? 原因何在? 第第二篇章二篇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PPT 显示】 学生回答:兴奋、激动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7、1.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 2.楚汉之争,战胜项羽,统 一国家。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回答: 时间:公元前 202 年 地点:都城长安 人物:刘邦(汉高祖) 国名:汉,史称西汉 学生回答:忧虑、担心 学生看材料结合书本回答: 局面:经济萧条 政局不稳 学生回忆所学回答: 原因:秦的暴政 秦末战乱 通过大风歌看出 刘邦直抒胸臆,雄豪 自放,全诗充满着刘 邦夺取天下的王霸之 气,但是大风歌 又唱出了忧虑之情, 此时天下又如何呢, 让学生进行思考,为 后面休养生息的讲述 作铺垫。 4 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 高祖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 安事诗书!” 陆贾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 治之乎?” 司
8、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译文: 陆贾常在汉高祖面前谈论诗 书 中的治国道理。 汉高祖骂道:“我是骑在马上得到天 下的,用得着什么诗书?” 陆贾说:“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 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理天下呢?” 2016 中图版七上历史教科书 教师进行简单讲述后提问:你支持谁 的观点?请举例说明。 出示陆贾的话:“文武并用,长久之 术也。”班固汉书陆贾传 (过渡到“无为”) 【视频】【视频】 教师:观看视频,思考: “无为”的理念由谁提出或主张? 为何刘邦要用“无为”的理念治理 国家? 汉初如何 “反秦之弊, 与民休息” ? 第第三篇章三篇章:文景之治,盛世序曲文景之治,盛世序曲 【PPT 显示】 教师
9、设问:他们是如何继续推行休养 生息政策的呢? 【PPT 显示】 1.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耕 以给宗庙粢盛。 班固汉书文帝纪 2.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 可食,寒不可衣 班固汉书景帝纪 学生回答: 陆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暴 政,失去民心,二世而亡。 学生回答: 老子、庄子 结合视频回答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罢兵归田 释奴为民 奖励农耕 轻徭薄赋 (田赋:什五税一) 影响:经济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 看出一开始刘邦治理 国家是没有思路的, 但是在大臣的建议 下,刘邦采取了一些 措施,到下面环节的 讲述中看出刘邦治理 国家吸收了老子庄子 的思想。 刘邦的“无为而治” 书本
10、虽然没有提到, 但却是刘邦休养生息 政策的思想基础。 5 教师提问:材料体现文帝、景帝奉行 什么政策? 【小组合作环节一】【小组合作环节一】 【PPT 显示】 教师提问:文帝景帝时期设立“力田 官”关心农桑。 讨论:如果我是“力田官”,如何提 升自己政绩? (看图, 结合书本思考, 可适当发挥) 【PPT 显示】 教师:刚才提到了农具发明,我给大 家看一个农具,请问这是什么? (请同学作讲解并演示) 【PPT 显示】 教师补充说明: 耧车部分地区仍在用,影响深远, 学生回答: “以农为本” 学生观看图片,结合书本和 实际进行思考回答: 重农抑商带头耕种 奖励耕织改进农具 奖励发明重视养牛 开垦
11、荒地兴修水利 耕作技术植树造林 学生讲解: 耧车,讲解耧车各部分的功 能与运用耧车的场景 回答问题的同时也调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讲解和演示, 训练学生思维,培养 学生动手能力 6 还是现代条播机雏形。 【PPT 显示】 教师点出文帝和景帝的谥号全称是 “汉孝文帝”、“汉孝景帝”。 【PPT 显示】 1.汉文帝“亲尝汤药” 2.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 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 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班固汉书文帝纪 教师提问:看完材料,结合刚才的以 孝治天下,说明文帝景帝重视什么? 原因是什么? 【PPT 显示】 1.(缇萦)推诚上书小女之言, 乃感圣
12、意,终除肉刑,以免父事。 刘向列女传 2.法者,治之正(依据)也。 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3.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 班固汉书景帝纪 教师:对“法”如何理解? 【PPT 显示】 学生回答: 重视:以德化民 原因:用道德来教育、感化 人民,做人民的榜样,让百 姓效法,让百姓服从。 学生回答: 法律是治国的依据 作为后面文帝、景帝 “以德化民”的一个 证明。 7 1.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 奉先帝宫室, 常恐羞之, 何以台为?” 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2.霸陵(汉文帝陵寝)皆瓦器,不得 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 毋烦民。 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看
13、出什么?秦朝如何奢靡? 对比秦朝君王所为,你怎么理解? 接着, 教师请学生整理下 “文景之治” 的内容。 【PPT 显示】 政治报道: 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 口寖息。汉书刑法志 财经报道: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 之间成群。汉书食货志 教师提问:政治报道和财经报道说明 了什么情况? 【PPT 显示】 对汉景帝汉阳陵出土文物进行说明 道出后人的评价,作简要解释: 德至盛也。司马迁 周云成康(成康之治),汉言文景, 美矣。班固 【小组合作环节二】【小组合作环节二】 但是治国不应采取严刑峻法 学生回答: 节俭 秦朝:修骊山陵、阿房宫、 兵马俑 认识
14、:成由俭,败由奢 文景统治措施: 措施: 休养生息(继续) 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田赋:三十税一) 以德化民 减轻刑罚 勤俭治国 学生回答,说明了: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文景之治”的内容 比较杂,和之前汉高 祖的措施有部分重 复,因此通过之前材 料解析的方式进行, 最后梳理总结。 8 教师提问:“文景之治”对当今“治 国理政”的启示有哪些? (结合书本,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课堂小结】 教师:经历这些皇帝的治理,汉朝出 现盛世局面,外国人逐渐称我们为汉 人, 我们也以汉族自称, 以汉为骄傲, 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 【练习一:追根溯源】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
15、解历史? 【练习二:随堂检测】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 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 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2.西汉初统治者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 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士兵还乡务农提倡勤俭治国 奴婢释放为平民废除断残肢体 的肉刑 A. B. C. D. 学生回答: 以人为本,重视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德治与法治结合 勤政廉洁,惩治腐败 坚持改革,调整政策 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 文物、遗址、文字资料 地点有:博物馆、图书馆 档案馆、纪念馆 展览馆 答案: 1.A 2.C 3.C 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 能力。 在小结之后点出汉族 的由来,培养学生的 家国情怀。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