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616 课课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了解战争过程, 提升复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分析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提高对比、 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方法】 利用观察、对比、教师质疑,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实例 谈影响,充分理解曹操在“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中一胜一负的原因及三国鼎 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猜谜语激发兴趣导入 出示并齐读学习目标 (一)官渡之战 1、介绍官渡之战形成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彼此长期混战,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集中在黄河中下 游,有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人民苦不堪言,统一已是民心所向,曹操很有政治 头脑,抓住时机,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自主学习:读课文第一目、第二目,勾画: (1)官渡之战的时间、背景、地点、交战双方、结果、战争特点、意义? (2)赤壁之战的时间、背景、地点、交战双方、结果、战争特点、意义? 3、运用对比的方法介绍曹胜袁败的原因。 A 、
3、 曹操取胜的原因 (1)在政治上:曹操很有头脑,纳良臣建议, “挟天子以令诸侯”中可看出 重用人才。 (此处结合导入框) (2)在经济上:曹操招募流亡之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生产得到了恢复, 兵力得发展,深得民心。 (3)在用人上:曹操赤脚相迎许攸,看出招贤纳士,爱才心切。 (结合书中 插图) (4)在军事上:公元 200 年,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其统一北 方奠定基础。 B 袁绍失败的原因 (1) 在军事上:战前喝酒,掉以轻心,骄傲轻敌。 (2) 在用人上:不听信忠言,气走许攸,一意孤行。 3、归纳小结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意义等。 (二) 赤壁之战 1、介绍赤壁之战的形
4、成 曹操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 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和一些弱小军阀, 统一北方后, 仍不满足,继而挥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2、交战双方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对照表和地图) 曹操挥军南下,首先与依附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交锋,刘备见大事不妙,纳 良臣诸葛亮的建议,急忙难逃,联合孙刘共同抗曹。在周瑜、诸葛亮劝说,谋略 之下, 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 火烧赤壁, 曹操慌忙逃跑, 大败而归。 这就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 3、进行比较,分析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水土不服,患传染病,影响作战。 B曹操骄傲自满,战前饮酒作赋,不与当地人民联系,麻痹大意,不分降书真 假,导致
5、骄兵必败。 (此处结合袁绍和周武王正反两个人物) C 孙刘联军力量增强,采用正确的战术。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总结过渡)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 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在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上, 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 曹操逃回北方后, 不敢轻易南下, 结合刘备、 孙权得以喘息的机会, 从此, 曹操郁闷,病死于 220 年之前,给三国得以形成的机会。 5、归纳小结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意义等。 6、围绕赤壁之战,还发生了哪些故事?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分别由谁在哪
6、一年建立的,定都在哪? 2、指生结合教材完成课件练习。 3、三国是如何发展经济重视生产的?抓住其各自特色用一句话概括 生逐一答 (1)魏国注重修建许多水利工程,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 (2)蜀国注重丝织的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3)吴国注重造船业,促进海上交通,吴国大将卫温于 230 年到达夷洲, 即当今台湾地区。 4、 【拓展探究】曹操作为军事家,曹操兼并群雄、统一北方;作为政治家,曹操 励精图治、改革弊政;作为文学家,曹操开宗立派、慷慨悲壮。 你如何评价曹操?(生表明观点,师点拨: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要看其是否促进 了社会的发展) (四)练习巩固(见课件) 【板书设计】 官渡之战 (200 年) 曹操 vs 袁绍 赤壁之战 (208 年) 曹操 vs 孙刘联军 为曹操统一北 方奠定基础 为三国鼎立形 成奠定基础 魏(220 年) 曹丕 洛阳 蜀(221 年) 刘备 成都 吴(222 年) 孙权 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