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四上)数学(四上)数学(四上)数学(四上)连云港市苍梧小学连云港市苍梧小学连云港市苍梧小学连云港市苍梧小学 韩韩韩韩 涛涛涛涛平平 均均 数数平平 均均 数数1分钟套圈麦咭玩3次,平均每次套中4个。0123456789101112第1次 第2次 第3次3450123456789101112第1次 第2次 第3次336麦咭3次套圈情况统计图数量/个数量/个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10月18日11109876543210数量/个李小
2、刚张 明王 宇陈晓杰669710月18日11109876543210数量/个吴 燕刘晓娟史敏敏孙 芸沈明芳 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想怎样比?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104754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10月18日数量/个李小刚张 明王 宇陈晓杰669701234567891011 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7”是6、9、7、6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10月18日数量/个吴 燕刘晓娟史敏敏孙 芸沈明芳54012345678910111047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1
3、0月18日11109876543210数量/个李小刚张 明王 宇陈晓杰669710月18日11109876543210数量/个吴 燕刘晓娟史敏敏孙 芸7沈明芳10454 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7”是6、9、7、6这四个数的平均数。“6”是10、4、7、5、4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每个笔筒放多少支铅笔?657(1)1152(2)153(3)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下面平均数,和你的身高体重比一比。我国9岁儿童平均体重25千克,平均身高135厘米。我国10岁儿童平均体重35千克,平均
4、身高141厘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李老师说:“这次春游我们班平均每个同学应该交的钱数为45元。”冬冬冬冬我身高140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认识?哪些认识?说一说说一说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10月18日数量/个吴 燕刘晓娟史敏敏孙 芸沈明芳01234567891011541047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6”是10、4、7、5、4这四个数的平均数。THANK YOU!认识平均数认识平均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950页例3
5、和练一练,第51页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比较,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求平均数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增强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运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比较。【教学准备】教师:
6、课件,板书条(一般水平,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平分)学生:男、女生统计图每组1套;练习纸(写算式) ;学生分组,4人一组,选好组长。【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课前交流:每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每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教学预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数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数 1. 游戏导入,感知平均数。游戏导入,感知平均数。 谈话:看看玩过这个游戏吗?(课件出示图片)来看看麦吉玩的情况, (课件出示:1 分钟套圈,麦吉玩 3 次,平均每次套中 4 个。 )能读懂这句话吗? 提问:你觉得这平均每次套中 4 个,玩 3 次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请你说。平均每次套 4 个,你觉得第 1 次、第 2 次
7、、第 3 次套的个数你能想到吗? 预设 1:一共打 12 个。总个数你能想到的。 预设 2 每次打 4 个。我把你的想法记录想法记录下来。 (简单涂)这就是想象理解中的平均每次套中 4 个。 2. 联系实际,引出平均数联系实际,引出平均数 引导: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他是不是一定每次都会套中 4 个呢,你有想法吗? 把你的想法也像这样在你自己的格子图上涂一涂,会是怎样的情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取作品。 交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种情况,这是谁的作品,请你上来介绍一下。先看这种情况,第一次 4 个,第二次 5 个,第三次 3 个,老师把这个个数记录下来。提问:你觉得这是平均每次套中 4
8、 个吗?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想法。你有办法让我们在图上一眼看出平均每次套中 4 个吗? 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预设:把 5 个移 1 个给 3 个,这样就平均都是 4 个。 交流:她教给我们一个好办法,你听明白她的方法了吗?就是把多的移一个补给少的。这个作品有意思,虽然每次套中的个数不同,但是是不是平均每次套中 4 个,就这样移一移,也能看出平均每次套中 4 个。 提问:再来看这个作品,数一下 3,3,6。这是平均每次套中 4 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画出来吗?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样,真好,她学会了别人刚才学的那招,叫什么?把多的移给少的。 (板书:移多补少) 引导:除了用移的方法,有没有
9、同学用其他方法,也能知道平均每次套中4 个的? 学生回答,师适当板书师适当板书(3+3+6=12(个) ) 。 相机提问:12 是什么个数?(总个数)4 呢?(平均每次的个数) 小结:你们特别厉害,用了两种方法让我们看出来平均每次套中 4 个,有移多补少的方法,还有算一算的方法,把三次个数加起来求出总数,再除以 3次,就得出每次套中 4 个。 3.精讲点拨,认识平均数。精讲点拨,认识平均数。 交流:这个 4 在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平均数(板书:平均数)今天咱们就来研究平均数,对于这个平均数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下面我们还从这个例子来研究平均数。 提问:你觉得这套中的 3 个,4 个,5 个,每次套
10、的都不同,用几能代表麦吉三次的水平,能不能用 5 来代表,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交流。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下一组同学,用的是 3 个 3 个 6 个,能用最高水平 6表示这三次的水平吗?理由是什么?有两次打到 3,我能用 3 来表示这三次的水平吗?不能是 6 不能是 3,可能是 4 或 5,为什么不能是 5 呢?小结:通过你们刚才的讲解,我们明白了在 3 个,4 个,5 个这三个数据中谁能代表这 3 次的总体水平。这个数我们叫他什么啊?所以这平均数 4 特别啊,它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板书: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板书: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所以到这儿你觉得这个平均数是我们打的其中某一次
11、的个数吗?这里的 4 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开始研究的平均数。【设计意图:以这样的设计谈话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设计意图:以这样的设计谈话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自主探究,理解平均数。二、自主探究,理解平均数。1教学例题,理解平均数。(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情境:四 1 班第一小组的男生女生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 15 个,这是他们的成绩统计图。 (呈现成绩统计图) 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二)(二) 引发冲突,寻找方法引发冲突,寻找方法
12、呈现问题: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组准一些?你想怎样比。 讨论,交流。 谈话:你想怎么比?和你同桌小声交流一下。指名回答 追问:为什么要用平均数进行比较呢? (强调对数据进行调整)要找平均数来代表男生组或女生组的整体水平。什么数比较好呢?(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三)认识、理解(三)认识、理解“平均数平均数”(1)探究“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 提问:这个男生的平均数你感觉会是几呢?猜猜看,用手势表示,我喊出你再出。 谈话:三二一出,有点犹豫,你们出的都是 7,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组织交流。 预设 1:移一移:用移多补少,使每个男生的个数变得同样多,男生平均每人投中 7 个。 预设 2:算一算
13、:就是把总数平均分。 小结:通过移多补少,或把总数平均分,就能找到男生组平均每人投中 7个。 引导:刚刚我看有几个同学在出平均数的时候有点犹豫,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告诉他这平均数大概在什么位置?这个平均数可能会比 9 多吗?明确:平均数不可能比最多的多,也不可能比最少的少,所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2)找)找“女生组平均每人投中几个女生组平均每人投中几个” 过渡:这几个数很容易看出平均数,我们再来看看女生的情况,这有点难度,老师和你一起估一下。 谈话:我估计的是 7,有人估的是 6,有什么方法告诉我,我估的平均数是7 对不对呢? 指名回答。 交流:同时呈现移,算的方法。 追问:这里为什
14、么除以 5?男生为什么除以 4? 提问:现在再来看是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呢? (男生) 讲解: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 7 个,这个 7 啊就是这“6,9,7,6”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提问:那女生平均每人套中 6 个,这个 6 是哪些数的平均数。 小结:在两个小组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进行比较,是一种好办法。 在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并再平分的方法,得到的同样的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分析:这里的平均数 7 和 6 代表的是某一次套中的个数吗?(不是)那它们代表的是什么?男生女生套圈的整体水平。 机动: 3.深化平均数 如果男生的一个数据变多了,平均
15、数就变大,如果一个数据变少,平均数就变少,确实,平均数是非常敏感的东西,一个数据往往会影响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设计意图: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在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学生对平设计意图: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在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清晰的过程均数意义的理解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清晰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的比较功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的比较功能。 】三、拓展练习,深入理解三、拓展练习,深入理解 练习求平均数方法练习求平均数方法 完成“想想做做”第
16、1 题。 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笔的枝数,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别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 小结: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我们灵活地选择运用。拓展延伸:(1)如果任意变动笔筒中铅笔的枝数,平均数会变化吗?为什么?(2)如果去掉一个笔筒,平均数会变化吗?为什么?(3)小结:平均数与总个数和份数有关。三、数学阅读,生活中的平均数三、数学阅读,生活中的平均数 1.现在我们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说过平均数,谁来说说你什么时候听过平均数。 预设 1:平均分。 2.谈话:其实在生活中平均数的例子太多了,你们每次考完试老师会说平均分是多少分。那我们一起到生活中看一看。你能找到平均数吗
17、? (1)出示本班数学考试的平均分 95 分, (2)双十一人均消费 2101 元读懂这句话了吗?什么叫人均消费?会是每个人都消费了 2101 元吗?它能代表消费者消费的整体水平 (3)9 岁或 10 岁儿童的平均身高和体重 咱们班有没有 9 岁的,有没有 10 岁的,对比着这个标准再想想你自己的身高和体重,你有什么想法想跟我们分享? 这个平均数不是随便来的,它是对 9 个城市做的一个大样本调查,也就是说他得了解十几万人的身高和体重。然后再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算出来呢?刚才谁问的问题啊,现在你会求平均数了吗? 看看生活中这些平均数有用吗?给你什么感觉?有了比较我就知道自己的水平呢? (4)池塘平均水深这个池塘的平均水深 110 厘米。冬冬身高 140 厘米,下水学游泳不会有危险。同学们,你们觉得对吗?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然后用多媒体显示相关河床截面图,加深对平均水深的理解,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此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此类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而且凸显了本节课的学习价值。类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而且凸显了本节课的学习价值。 】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