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观察由几个小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34-35 页的例题 3、 “练一练”和练习六 8-11 题。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观察 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有相对丰富的经验。 本节课主要观察由 4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辨认从不同面看到的形状,体会所观察到的对象的空间特征。通过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直觉形象思维与空间观念。总体设计意图:总体设计意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 “儿童
2、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因此空间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动手操作的过程。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和反思的过程。本节课我按照“引入探索迁移应用”的顺序进行设计。根据本课的特点,采用了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以灵活多样的问题方式,启发不同层次的数学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以探索的方式学习观察物体,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由 4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能辨认和判断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能根据其中一个或两个面的形状,摆
3、出相应的简单物体。2使学生感受和分辨观察简单物体时不同面的相应图形,体会观察物体时的位置关系,能联系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3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和操作活动,逐步形成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观察、确定物体不同面的图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面的图形摆出相应物体。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及每组四个小正方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谈话引入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揭示课题。叙述:我们已经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简单的物体,今天,我们继续观察物体,看看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有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大胆
4、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的观察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二、仔细观察,探索规律。二、仔细观察,探索规律。教学例 31.摆物体师要求学生照着例题摆物体学生动手添加正方体,师适时指导。2.观察物体从前面观察物体叙述:从前面观察摆出的物体的形状,想一想,从前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用手比划一下,是哪几个小正方体的面组成的?完成连线练习。师: 从前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是由左边 3 个小正方体和右下方一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所以看到的图形是由左边竖排的 3 个小正方体和右下方 1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从右面和上面观察叙述:除了前面的形状,观察物体还要从哪两个
5、面观察?在小组里比划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师:谁来说一说从右面看到的是什么样子?上面呢?学生思考并回答。质疑引发思考: 我们明明用的是 4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为什么从右面看到的是 3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从上面看到的是 2 个呢?回顾刚才观察物体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说明: 观察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要注意从每个方向看到了哪些小正方体的面,这些小正方体是怎样排列的,准确地确定这个面的图形。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注意不同面看到的图形会不同。 (总结:同一个物体,不同面上看到的图形会有不同。 )3.观察比较(1)学生操作、观察。教学摆出变换位置的物体(见第 35 页右上物体。 )引导
6、:这个物体和刚才有什么不同?那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会是怎么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摆一摆, 再从不同方向看一看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摆一摆,在从不同方向看一看各是怎样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学生操作、观察、画图)(2)交流比较交流:你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展示学生观察的结果,交流纠错)为什么每个面看到的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不一样?比较: 我们观察的这两个物体, 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 为什么相同?说明:有些物体虽然形状不同,但可能从有的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比如这两个物体摆法不同,但从它们右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也相同;但因为物体不同,不可能三个面看
7、到的形状都是相同,至少有一个面看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 (出示:不同物体,有的面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但至少有一个面不同)【设计意图:积累辨认物体平面视图的经验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 在初步感受从正面和侧面物体摆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推想从侧面看的添加方法,进一步体验物体摆放的方法,最终水到渠成地揭示规律,既突出了本课时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活动中教师主动参与操作、研讨活动中去,不但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引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操作练习,巩固深化三、操作练习,巩固深化1. 做“练一练”第 1 题。组织学生
8、摆一摆、 看一看、 比一比并连一连, 同时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2做“练一练”第 2 题。要求学生比较的摆放的图形。思考: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3.练习六第 9 题学生操作,思考后汇报。【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所以有层次、针对地安排学生练习,体现的尤为重要。 第一题巩固物体物体形状与视图之间的转换。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体验利用规律的价值。 】四、应用规律,拓展延伸。四、应用规律,拓展延伸。练习六第 11 题。叙述:请学生尝试用手中的正方体摆出这套组合柜的形
9、状。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自己的想法。【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本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其生活紧密联系,充分已利用已积累的经验,解决身边的问题。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对物体的观察,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课堂总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认清规律的本质、理清所学规律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学习。同时教师提出希望,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边的事物,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观察物体这节课属于空间与
10、图形领域的知识,是在学生具备一定地认知基础上实施教学的,在促进学生共同成长,提升诸多能力,构建理想课堂等方面我做出了一些努力。通过实际教学有如下反思:一、一、注重因材施教,实现共同成长。注重因材施教,实现共同成长。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承认差异的存在,学会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发掘学生的才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正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教学时,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探索不同摆法时, 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对空间观念相对弱的学生,允许他们在操作中反复尝试,不断修正,尽可能找到不同摆法;对空间观念相对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尝试多种摆法,体现摆法的多样化。认知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促使
11、他们共同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二、二、注重能力提升,促进健康成长。注重能力提升,促进健康成长。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需要,也是当前进行数学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我注重学生的能力的提升, 让学生在 “拼摆” 和“观察”中进行探讨,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通过想像从实物中抽象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又在拼摆中体会多种摆法,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像能力、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整个认知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各种观察的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同时,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三、注重自主学习,构建理想课堂。三、注重自主学习,构建理想课堂。理想的课堂必须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课堂。 教学过程中, 学生历经反复观察、 拼摆以后, 逐渐建立知识结构,最终大胆猜想,归纳规律,我敢于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努力做到收放自如。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我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意志飞扬,充分肯定学生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理想课堂,是每一位教者应追寻的目标。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