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复习题课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灵活应用本章所学到知识点解答实际问题。2. 在具体生活实例中通过数据的分析与整理,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时的区别与联系。3. 能通过数据分析与整理的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教学重点1.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2.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 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教学难点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索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过程,体会数据离散程度的实际意义。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具平板电脑、白板教学过程
2、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思考平均数优点所有的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不足易受极端值影响,期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中位数优点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不足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众数优点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查, 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个量。不足当各个数据的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的意义。二、学案解疑(一)第一题与第二题课前学案布置。教师白板演示习题,集体校正答案,对学生回顾数据分析整理的知识点,整理成结构图,理解各自的特点。通过平板电脑上的电子学案,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质疑的问题进行讲解。学校小卖部有 A,B ,
3、C,D,E 五种冷饮销售,它们的单价依次是 5 元,3 元,2 元,1 元和 0.5元。某天的冷饮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当天的销售总量为 100 支) 。观察数据和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1、这天该小卖部销售的冷饮的单价的平均值是多少元?2、如果当天的销售总量为 a 只,当天的单价平均值是多少?3、如果去掉括号内当天具体的销售量,那么当天的单价平均值如何求?1001009%0.5+10020%1+10051%2+10014%3+1006%5=1001009%)0.5+20%1+51%2+14%3+6%(5=56%+314%+251%+120%+0.59%=1.985 (元)4、巩固练习某校规定:学生
4、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 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 90 分, 92 分, 85 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对比两种算法,构建数学模型。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作出决策。(二)学生独立完成完成第 4、5、6 题。(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第 7、8、9 题。一个中学礼仪队的 20 名女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图所示,你能大致估计出队员的平均身高吗?观察数据,回答问题:1. 你能大致估计出队员的平均身高吗?2. 你能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这些队员的平均身高吗?3. 本组数据的最大、 最
5、小数据分别是多少?极差是多少?三、巩固提高问题解决 21. 抽查产品的平均质量是多少?2. 平均质量是 205g,是不是说明分装机运行正常?四、小结与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教师肯定正确的,积极指导学生拓展思维。布置作业:统计一下我们班每天读课外书的解答实际问题时,要结合“平均数、 中位数、众数、 方差、标准差、极差”的优缺点来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式。时间,并指出其中的中位数、众数,看看你的阅读时间在班级是偏多还是偏少?五、板书设计平均水平离散程度1001009%0.5+10020%1+10051%2+10014%3+1006%5=1001009%)0.5+20%1+51%2+14%3+6%(5=56%+314%+251%+120%+0.59%=1.985 (元)教 学反思1. 本节复习题课的的容量比较大, 相关计算较为繁琐,对学生是否能准确分析数据来说是个考验。2. 本节课没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充分交流的机会,没能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还应主次分明,把握好教学的节奏,提高课堂效率。3. 复习题课不仅仅是知识的小结及运用, 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完善。平 均 数中 位 数众数极 差标 准 差方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