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5 ,大小:7.39MB ,
文档编号:1934493      下载积分:24.4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934493.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七、八年级4册教材核心知识点提纲详细版(全面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七、八年级4册教材核心知识点提纲详细版(全面必备!).docx

1、第 1 页 共 95 页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七、八年级 4 册教材核心知识点提纲详细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直觉认知“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 地球是球体人类实践证明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科学证据证实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极半径 6357 千米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约合 8 万里)地球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其他证据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帆

2、,再看到船身月食现象(日食不能证明)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看得远)2.2.地球仪的基本概况地球仪的基本概况概念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是个正球体)作用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与地平面总是呈 66.5的倾斜角)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和纬线都是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加上的,实际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第 2 页 共 95 页3.3.经线与纬线经线与纬线项目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

3、直于纬线的弧线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特点线圈形状半圆,有无数条;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且这两条经线的经度数之和为 180,东西经相反(除 0和 180),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均分地球圆(除极点外),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且相互平行,只有赤道能均分地球;有无数条线圈间的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所有纬线圈都互相平行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约 2 万千米)纬线不都等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度约 4 万千米;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缩短,至极点时其长度为零;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特殊经纬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各只

4、有一条,不分东西经0纬线也叫赤道, 23.5S/N 也叫南北回归线、66.5S/N 也叫南北极圈(0纬线不分南北纬)4.4.经度与纬度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起始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划分方向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划分从赤道向南北方向划分表示符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第 3 页 共 95 页度数范围0180090特征东经和西经的度数从 0经线分别向东、向西逐渐增大,最大达 180北纬和南纬的度数从赤道分别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最大达90。 90N是北极点, 90S是南极点变化规律半球划分0经线和 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

5、60E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即 0纬线;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的划分030 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5.5. 经纬网经纬网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了经纬网作用依据经纬网,能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并能确定各点之间的方位,现已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各个方面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定基本规律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纬度确定南北方位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依据经度判定东西方位方向判定同一条经线上各点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条纬线上各点为正东或正西关系南半球纬度越高或越靠近南极点,其位置越靠南同为东经度,经

6、度数值越大则越靠东北半球纬度越高或越靠近北极点,其位置越同为西经度,经度数值越大则越靠西第 4 页 共 95 页靠北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点,站在北极点上,其四面八方皆朝南;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点,站在南极点上,其四面八方皆朝北选择劣弧段按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定,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 180,则东经度的点在东;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 180,则东经度的点在西;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不分东西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6.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绕转中心绕地轴旋转。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

7、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周期一天(约 24 小时)一年(约 365 天)产生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出现了时间差异;出现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产生了季节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7.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第 5 页 共 95 页地球公转图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

8、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五带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五带划分示意图8.8. 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第 6 页 共 95 页节气太阳光直射位置日期昼夜长短情况春分赤道3 月 21 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春分夏至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夏至北回归线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夏至秋分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北极地区极昼范围缩小秋分赤道9 月 23 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秋分冬至昼短夜长,昼变

9、短,夜变长,北极地区极夜范围扩大冬至南回归线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冬至次年春分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北极地区极夜范围缩小9.9. 五带的比较五带的比较温度带范围气候特点阳光直射现象极昼极夜现象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炎热有无温带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四季变化明显无无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四季变化明显无无寒带北寒带北极圈以北终年寒冷无有南寒带南极圈以南终年寒冷无有第三节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地图的阅读10.10.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达方式文字式,如: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

10、距离 100 千米线段式,如:数字式,如:1:10000000 或 110000000大小比较比例尺是分式,分子取 1,分母越大,数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数值越大,比例尺越大11.11.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比较项目小比例尺大比例尺图幅相同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简略详细量算距离时误差大小大小第 7 页 共 95 页结论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实地范围相同表示内容简略详细图幅小大量算距离时误差大小大小结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反映

11、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12.12.地图上的方向地图上的方向普通地图(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面向地图),由此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法)依据图中指向标定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箭头的反方向为南方经纬网图(经纬网定向法)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根据地球转动定向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故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方向为东,反之则为西13.13.地图上的图例地图上的图例第四节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图的判读14.14.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项目海拔相对高度定义地面某个

12、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第 8 页 共 95 页图示举例甲地海拔为500 米,乙地海拔为 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1500 米一 500 米=1000 米应用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1 15.5.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项目含义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等高线的特点a. 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曲线。b.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c.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单位是米。d. 同一幅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e

13、. 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一般相等,即等高距全图一致。f. 0 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点高度单位相同,一般以米为单位;一般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等高距)相等;图中最高点海拔应不低于邻近的一条等高线的高度,低于这条等高线的高度加上等高距(山峰的海拔取值范围大于距离山峰最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该等高线数值与等高距之和;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地区,海拔范围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绝对高度(海拔)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其海拔即为等高线对应的数值;若在两条等高线之间,其海拔在这两条等高线数值范围之内判读两地的相对高度若两地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14、,则海拔相等,其相对高度为零,等高线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若两地在不同的等高线上,其高度差为两条等高线所对应的海拔相减(若在海平面以下,则取负值)判断坡度的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越缓。16.16.山体不同部位的形态及特征山体不同部位的形态及特征地形部位示意图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线图特征说明第 9 页 共 95 页山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中间最高处为山峰,用“”表示数值中间大、四周 小一座山的最高处视野开阔,常建有亭、 台、塔、站等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地的集水区域,易发

15、育成河流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相对比较低洼的部位呈马鞍形两座高度相差不大的山腰处,视野较开阔陡崖等高线重叠沿此处攀爬难度大,修路至此常绕开,可作为攀岩比赛及御敌的理想场所17.17.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点”水库修建库址应选在有利于集水的“口袋形”峡谷或小盆地; 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或盆地出口处气象站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点自来水厂 要在河流上游选址化工厂一般建在河流下游,远离居民区第 10 页 共 95 页“线”公路、铁路线建设尽量选在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方,山区多沿等高线或山谷修建,避开陡崖、陡坡,避免跨越太多

16、的等高线,少过河建桥。通往山顶或高原顶部的公路,需盘山而建引水线遵循水可自流的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水输油管道 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脉、大河、断层处长城建在山脊上“面”居民区尽量建在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远离污染、向阳的地方工业区宜建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区梯田沿同一条等高线修建,修梯田的地方地势起伏要和缓,坡度不能超过 25,以减少水土流失其他农业生产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一般平原多发展种植业,高原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多发展林业登山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漂流河流一般存在于山谷中, 陡崖

17、处有时形成瀑布; 漂流一般在等高线密集的山谷中进行宿营宿营一般选择坡度较小的缓坡, 或者鞍部, 比较安全; 必须避开陡崖、 陡坡、山峰、山谷、山脊等较为危险的地方18.18. 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海拔200 米以下 200500 米 5001000 米 10002000 米 20003000 米颜色深绿色浅绿色浅黄色深黄色浅褐色白色蓝色地貌平原(绿色越深,海拔越低)高原、山地、丘陵高山山地雪线以上部分海洋(蓝色越深,深度越深)作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深度)范围,需要查看图上所附的高度表。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出各种地形,以及地势的起伏19.19. 陆地陆

18、地五种地形类型的比较五种地形类型的比较地形类型绝对高度(海拔)形态高原海拔较高,在 500 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山地较高,高于 500 米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500 米以下起伏较大平原一般在 200 米以下起伏很小,宽广平坦盆地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20.20. 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第 11 页 共 95 页含义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绘制第二章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第一节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大洲和大洋21.21. 世界的海陆分

19、布世界的海陆分布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的 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整个地球表面的 29%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 22.2.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基本概念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基本概念陆地地球表面露出水面的地方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水域范围相对较小,靠近大陆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水域范围较广,离大陆较远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23.23

20、. 七大洲的分布及特点七大洲的分布及特点七大洲临近的大洋特征半球第 12 页 共 95 页面积由大到小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主要在北半球、东半球非洲大西洋、印度洋赤道横穿中部,热带范围广主要在东半球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等的分布北半球、主要在西半球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西高原、安第斯山脉等世界之最分布于此西半球、主要在南半球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 南半球欧洲大西洋、北冰洋平均海拔最低北半球、主要在东半球大洋洲 太平洋、印度洋主要由澳大利亚

21、大陆及周围海洋上的岛屿组成主要在南半球、东半球面积图示24.24. 七大洲的分布和位置七大洲的分布和位置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主体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以及非洲、亚洲主体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的大洲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第 13 页 共 95 页主体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全部位于西半球)、北美洲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 非洲、大洋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南极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穿

22、过大洋洲的夏威夷群岛)、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 亚洲、大洋洲、非洲25.25.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图示26.26. 洋、海的区别洋、海的区别名称含义举例洋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太平洋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常常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黄海2 27.7.四大洋的分布及特点四大洋的分布及特点大洋名称位置(周围的大洲)主要特征太平洋被亚洲、大

23、洋洲、北美洲、南美洲、 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约占世界第 14 页 共 95 页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面积居第二位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四个大洲包围全部位于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面积居第三位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全部位于北半球,大致以北极为中心,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被海冰广泛覆盖,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面积和形状28.28. 世界重要的海峡和运河世界重要的海峡和运河名称连接的海或洋土耳其海峡黑

24、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地中海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德雷克海峡大西洋、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印度洋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阿拉伯海29.29.特殊的大洲与大洋特殊的大洲与大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第 15 页 共 95 页第二节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海陆的变迁30.30.海陆变迁的原因海陆变迁的原因原因典型事例地壳的变动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海平面的升降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

25、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人类活动填海造陆,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 1/4 的陆地低于海平面31.31.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主要观点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相关证据大西洋两岸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线大致吻合;上述两块拼合大陆,古老地层有相似性;在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都发现了海牛与鸵鸟示意图32.32.板块运动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

26、动之中;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板块名称大致范围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太平洋)中亚欧板块以亚欧大陆为主,包括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印度洋的一部分非洲板块包括非洲大陆,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第 16 页 共 95 页图示板块运动运动方式结果举例成因张裂拉伸( )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板块的张裂拉伸红海面积不断扩大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大西洋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碰撞挤压( )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27、山系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面积在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发生碰撞挤压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板块、小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多发生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第三章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第一节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多变的天气3 33.3.有关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有关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温大气的温度,能反映大气的冷热程度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统称。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日平均气温

28、一天中不同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第 17 页 共 95 页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天气温平均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气温平均值的平均数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雨量器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年降水量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的总和34.34.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联系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联系项目天气气候描述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气温、降水等特征区别时间短、变化大、不稳定时间长、变化小、稳定联系 指大气状况,是形成气候的基础反映天气状况,是天气的延伸和概括举例大风降温,雨过天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极地全年严

29、寒35.35.天气预报的判读天气预报的判读卫星云图的判读蓝色表示海洋注意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冋颜色表示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区分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常用的天气符号风的判读风向 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力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 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36.36. 空气质量的判读与改善空气质量的判读与改善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与人类的关系第 18 页 共 95 页一级050优清新的空气其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其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二级51100良三级101150轻度污染四级151200中度污染五级2013

30、00重度污染六级300严重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1)植树造林,绿化生态环境。(2)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3)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4)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撇。(5)强化节能意识,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6)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7)解决好煤烟型污染、扬尘污染等污染问题。第二节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温的变化与分布37.37.气温的测定与变化气温的测定与变化气温的测定测定仪器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放在百叶箱中,离地面 1.5米)测定方法通常一天测四次(北京时间 8 时、

31、14 时、20 时、2 时各测一次)单位与读法 “”,读作”摄氏度”气温的日变化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温午后 2 时(或当天 14 时)左右最低温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图示气温的年变化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海陆大陆海洋气温最高、 最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第 19 页 共 95 页低月份北半球7 月1 月8 月2 月南半球1 月7 月2 月8 月气温年较差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图示3838. .气温的分布及等温线图的判读气温的分布及等温线图的判读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差别很大,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32、分布规律纬度因素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反之海陆因素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地形因素 在山地、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等温线图及判读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时,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在同一幅等温线图上,各相邻等温线之间的差值相等39.39.南北半

33、球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与同纬度地区的气温比较等温线弯曲状况地势较低气温高向高纬凸较高气温低向低纬凸海陆夏季陆地气温高向高纬凸海洋气温低向低纬凸冬季陆地气温低向低纬凸海洋气温高向高纬凸南北半球 1 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凸,7 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凸第 20 页 共 95 页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4 40.0.热量带热量带热量带判断依据热带各月气温都较高,气温年较差小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0,气温年较差大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30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10,气温年较差大图示第三节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41.41.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含义

34、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量的测定测定仪器雨量器单位及读法“mm”,读作“毫米”表示方式日降水量一天内的降水量之和年降水量一年当中每月的降水量之和表示方法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一年之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赤道附近(全年多雨区)、两极地区(全年少雨区)、欧洲西部(常年湿润区)等;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差异很大,如夏季多雨区(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

35、候区等)、冬季多雨区(地中海气候区)等42.42. 降水类型降水类型降水类型主要分布地区降水特点降水量柱状图全年多雨型赤道附近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多A第 21 页 共 95 页夏季多雨型南、北纬 1060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B常年湿润型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降水均匀,雨量适中 C冬季多雨型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D全年少雨型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E中纬度内陆地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部图示43.43.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表示方法世界各地降水量多少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在等降水量线图上,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36、、海陆位置、地形等分布特征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降水量地区之最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印度的乞拉朋齐,是世界的“雨极”;世界上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在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的“干极”第四节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世界的气候4444气候类型与热量带气候类型与热量带热量带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寒带气候45.45.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

37、特征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1)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南北纬 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第 22 页 共 95 页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南北纬 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巴西南部全年高温, 降水一年分干、 湿两季热带草原热带季风气候北纬 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亚欧大陆东岸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全年高温, 降水一年分旱、 雨两季热带季雨林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 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荒

38、漠图示(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自然景观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 25一35的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广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图示(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自然景观温带季风气候北纬 3550的亚欧大陆东岸中国秦岭淮河线以北、俄罗斯东南部、朝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落叶阔叶林第 23 页 共 95 页鲜半岛和日本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全年温和湿润温带落叶

39、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的广大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内部地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图示(4)寒带和高原山地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自然景观寒带气候南、北极圈以内亚欧大陆及北美洲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南极洲、格陵兰岛全年严寒,降水稀少苔原、冰原高原山地气候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亚洲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等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终年寒冷,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较小高寒荒漠、冰川图示46.46.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项目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不同点最冷月平均气温

40、0最冷月平均气温800 毫米,年降水量较大,雨季较年降水量0最冷月平均气温15相同点两种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48.48. 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比较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比较项目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不同点年降水量 15002000 毫米年降水量 7501000 毫米雨季偏短,69 月份降水集中,旱雨季明显雨季长,510 月份降水集中,干湿季明显最高月降水量在 600 毫米以上最高月降水量在 300 毫米左右降水具有突变的特点降水具有渐变的特点相同点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4 49.9.气侯类型的判读气侯类型的判读步骤依据气温或降水因素的变化结论判断南、北半球气温

41、季节变化特点6、7、8 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形)北半球12、1、2 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形)南半球确定热量带最热(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高于 15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15最热月均温大于 25亚热带气候最热月均温 1020c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 0以下最热月均温在 2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最热月均温在 10以下寒带气候或高原山地气候确定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分配 (降水类型)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2000 毫米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 7001000 毫米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夏季多雨, 年降水量 15002000 毫米热带季风气候第 25 页 共 95 页冬季少雨)年降

42、水量 7501000 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 8001500 毫米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 500600 毫米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 3001000 毫米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毫米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50.50.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气候特征纬度位置气温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降水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气温同纬度地区,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降水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地形气温山上(海拔高)低,山下高降水迎风坡多,背风坡少51.

43、51.人类活动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植树种草、修建水库及蓄水工程等调节气候围湖造田、滥砍乱伐、过度垦荒、过度放牧等气候恶化,灾害频发大量开采及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 硫等气体气候恶化,温室效应加剧,气温升高,酸雨危害严重气候与人类活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利适宜的温度、水分等可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不利异常气候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对人类生产的影响有利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便于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及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利气候异常,天气恶劣,对农业、交通运输业、渔业等危害非常大,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第四章第四章

44、居民与聚落居民与聚落第 26 页 共 95 页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人口与人种52.52.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总数 75 亿 8520 万(2021 年 1 月)增长速度18 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目前,增长速度较快决定因素人口增长速度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人口出生率 一年内出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人口死亡率 一年内死亡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地区差异平均增长率大洲(地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

45、增长率1.1%2.3%0.1%1.0%1.1%1.3%欧洲、北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数量大洲(地区)亚洲非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人口数量/亿41.6610.333.515.880.357.32亚洲人口最多,大洋洲人口最少53.53.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概念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该地总人数该地总面积该地总人数该地总面积意义反映各地人口的疏密程度人口稠密地区(四密)主要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亚洲东部地形和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 温暖湿润;经济:工农业发展早

46、,经济发达;海陆位置:近海地带;纬度位置:中低纬度;交通:交通便利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地区(四疏)一般是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人类活动少沙漠地区气候极端干旱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第 27 页 共 95 页高原、山区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54.54.世界的人口问题世界的人口问题增长状况主要问题解决措施数量过多,增长过快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口素质增长过慢(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5

47、5.55.世界的人种世界的人种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白色人种特征 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高唇薄,体毛较多分布非洲北部、欧洲、亚洲西部、大洋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黄色人种特征肤色淡黄,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分布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亚洲和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色人种特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分布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印度南部和美洲部分地区图示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和宗教56.56.世界的主要语言世界的主要语言语言说明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东南亚等英语

48、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欧洲西部、非洲中南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美洲和亚洲南部等俄语国际上的重要语言俄罗斯及其邻近的一些国家法语国际交往中的重要语言法国、非洲西部和中部西班牙语国际交往中的重要语言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第 28 页 共 95 页阿拉伯语国际上的重要语言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 6 种工作语言57.57.世界的三大宗教世界的三大宗教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源地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古印度主要分布区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亚洲东部、东南部代表建筑的名称及特色教堂,尖顶清真寺,圆顶

49、寺、庙、佛塔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第三节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聚落58.58.世界的聚落世界的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聚落概念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乡村聚落规模较小,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可分为农村、牧村、渔村等城市聚落规模较大,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城市乡村人口密度大小人员职业构成复杂简单经济特点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住房结构以楼房为主以平房为主交通方式多种多样简单聚落规模大小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聚落发展一些独具特色及具有文化传统的民居正在逐步消失或减少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世界的聚落在发展;发

50、展的同时应注重保护,特别是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三类。传统聚落属于文化遗产,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5 59.9.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 29 页 共 95 页居民当地气候特点 居民建筑特点图示东南亚的干栏式民居(高脚屋)全年高温多雨墙体较单薄,门窗较大,屋顶坡度大,多采用木材、竹子等材料修建,为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散热、防潮湿、防虫蛇,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