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剧红旗渠观后感电视剧红旗渠观后感中央电视一台上周前,在黄金时间段热播了 31 集电视连续剧红旗渠,又在本周每天上午三集连播地重播了该连续剧。本连续剧的连播必然能引起观众的热议,因为它实在太震撼人心了。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过去的林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即引山西漳河到河南林县)的水利工程,被人称为“人工天河”。现在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17 年 1 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区名录,2017 年 12 月红旗渠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红旗渠工程于
2、 1960 年 2 月开始动工,1969 年 7 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该工程共削平 1250 座山头,架设 151 座渡槽,开凿 211 个隧洞, 修建各种建筑物 12 座, 挖砌土石方达 2225 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 70.6 公里,干渠、支渠、斗渠分布全市各乡镇总长 1500 公里。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区,林州(即过去的林县)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史上属于干旱严重、吃水奇缺之地区。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 1436 年,到新中国成立的 1949 年,共 514 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 100 多次,大旱绝收 30 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
3、,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到“人相食”。本剧演绎了两个因缺水严重失去两条人命的故事: 一个是石水生母亲在水生要办的婚礼上,由于她年老体弱,不小心打碎一罐水,自责过分寻了短见,喜事办成了丧事;一个是水利局技术员吴念祖新婚妻子李慧贞,因身体长期缺水患病,不得救治身亡。这两则事故着实让人痛心疾首。历史上,元代修了天平渠,明代修了谢公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的缺水状况。1949 年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问题。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当时全县的耕地共有 9
4、8.5 万亩,水浇地只有 1.24 万亩,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林县人由于长年饮用水奇缺,形成了对水极大的期盼,因此当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寻水路, 找水源, 引漳入林时, 当地的人民群情振奋,信心百倍,万众一心,一致响应,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在力。当时在全国三年自然灾害面前,林县人也不例外。即使是做工吃的主要是野菜汤,玉米窝窝头,吃一顿包子,就是稀罕的改善生活了。做工住处,民工自己动手,想办法解决。大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 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 薅把茅草铺垫, 真是铺地盖天,几块布撑
5、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铁锤、撬扛和小推车上了工地,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始了修建红旗渠这样的浩大工程。水泥、炸药用量太大,资金又不足,就自己烧石灰,自己办水泥厂,自已做炸药。红旗渠总投工 5611 万个,总投资 12504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4625 万元,占 37,社队投资 7878 万元,占 63,参与群众 7 万人。红旗渠在修建十年当中, 先后有 81 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十年九旱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 56.7 万人和 37 万头家畜用水问题,54 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
6、期的 100 公斤,增加到 1991 年的476.3 公斤。红旗渠被林县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 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不再单纯地是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以及河南人民伟大创业精神的写照, 这种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人间奇迹。林县的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红旗渠的精神。这不仅是林县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 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的传家宝。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县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 出太行, 富太行创业三部曲, 实现了林县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跨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继续发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