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运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旋转,掌握旋转的两个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三要素。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
2、数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图形旋转的特征及性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及简单图形的旋转过程, 能在方格纸上操作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后的图形。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自制 PPT、木条、图钉、纸板,三角形纸片,画好图形的方格纸.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开始课件创设情境,以旧引新课件(展台)绘画操作,明确旋转特征课件探索并认识旋转的三要素课件感受旋转的美及应用全课小结自主思考讨论演示操作评价展示交流发
3、现1、呈现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教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吗?其实,二年级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时大家就已经初步认识了旋转现象,能说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物体的旋转吗?(板书课题)2、学生举例。3、老师举例,课件播放。教师:看看老师这里有没有跟你想的一样的?【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并用手比划比划。在欣赏的同时请思考,这都是旋转吗?】【设计意图:由于第一学段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时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实际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所以本环节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又较为典型的例子来充分感知旋转现象 ,如旋转角度不是360 度的挡车杆、 秋千等, 丰富学生的认知,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 】
4、二、展开探索,认识旋转要素。二、展开探索,认识旋转要素。1、借助生活实例,探究旋转三要素。教师:既然它们都是旋转,那么一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物体在旋转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现在请同桌两人互相交流交流。(两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教师:谁先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反馈,然后师生互评并补充】学生边反馈,教师边板书:中心点方向角度2、动手操作,体会旋转的含义。教师:看着这一幅幅旋转的画面,你能创造一个旋转吗?学生活动:利用图钉,在纸板上转动一根木条。一边旋转,一边试着用三要素描述木条的旋转过程,最后同桌交流一下。3、学生上台演示并描述木条的旋转过程,学生集体评议并补充。教师:结合刚才三位同学的描述
5、以及你自己的亲身体验,你认为我们在描述物体的旋转时一定要表述清楚哪几个方面?【设计意图: 在学生观察实例的基础上, 引发学生探究三要素的欲望。且将课堂让位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探索,碰撞出认知的火花。随后组织学生旋转木条,并将操作与描述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旋转,明确了旋转的含义。 】三、绘画操作,明确旋转特征。三、绘画操作,明确旋转特征。(1)线段的旋转1、先想象后绘画,感受线段的旋转过程。教师:如果把这根木条变成线段,你还会描述线段的旋转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定的一个点、方向还有角度画出线段旋转后的图形,先想象一下在动手绘画,并将旋转过程记录在学习单的下面。同桌互相评议。2、辨析深化,
6、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观察找优点及不足。教师:同学们,无论你选择哪个点,什么方向及角度,旋转前后的线段,什么应该是不变的?3、学生交流线段在旋转过程中什么没变?(2)三角形的旋转。1、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旋转 90 度的过程。教师:如果把这条线段变成图形,你还会描述图形的旋转吗?请大家将三角形绕点 o,自己确定一个方向旋转 90 度。操作完后用固体胶贴在学习单上,并将旋转过程填完整。2、学生上台再次演示,交流从哪里可以看出三角形旋转了 90度?3、教师播放课件动画演示三角形各边的旋转过程,及三角形绕其它点旋转 90 度和简单图形绕 o 点连续旋转 90 度的过程。4、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你有什么
7、发现?5、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图形在旋转前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3)回顾整理,小结旋转特征。教师: 从物体到线段到图形, 它们的旋转都是怎样的?课件播放。【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想象绘画线段的旋转,操作三角形 90 度旋转的活动。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发现旋转前后的线段长度不变,三角形的每条边都绕中心点旋转了 90度,为例 3 的教学作好准备。同时体会旋转后的图形形状、大小都没变,只是位置变了。在学习中将想象与操作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感受旋转的应用。四、感受旋转的应用。1、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2、欣赏由一个基
8、本图形旋转后形成的美丽图形。【设计意图: 学习图形的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在感受旋转的应用的阶段,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动态呈现一些基本图形旋转后形成的美丽图形、图案及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从变换的角度去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及文化价值。 】五、学生谈收获。五、学生谈收获。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以前,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节课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及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旋转的含义,
9、感受旋转的特征及性质。在试教本课的过程中,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各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得到了较好的成长,比如板书、语调、时间控制等方面。但成长总需要不停的磨练,越是见识多了,越是觉得自身的不足。在教学时,我特别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在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电扇、钟表的指针、风车、车杆和秋千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2、注重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含义和旋转变换的特征,增强空间观念。通过设置数学实验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学习,
10、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 ,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多观察、操作、交流、想象、思考,并操作记录学习过程,然后汇报交流总结经验。其中在操作时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按照 “想一想、 做一做、画一画、转一转、说一说,评一评”的过程进行研究,再进行小组交流活动, 并随堂观察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最后听学生自己小结的时候,注意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时的完整性,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一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操作,小组讨论较之于常规填鸭式课堂授课而言,更加容易让学生产生思想火花,及更多的思维角度,这有助于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我们知道要想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是较难的,一方面要求老师的巧妙引导,另一方面要学生真正投入到操作和讨论中去亲身体验, 经过思想的碰撞才可能产生火花。因此,更多的前期备课,更多的去自我成长,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