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桥说课稿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 桥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 是小说单元,引导学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 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 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位老共产党 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威信、沉稳、果断地 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 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 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 “桥” , 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等 8 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沙哑
2、、呻吟”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在读中感受老支书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感受他崇高的人格魅 力。 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是本课的教学 重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三、说教法学法说教法学法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能够在老 师的引导下,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要重点领悟 的部分。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 但文本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都远离 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较难被文中老汉的形象、精神所打动,特别是 对文章以“桥”为题的理解。为突
3、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计划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抓住文中一些渲染环境的词语和句子,想 象面对死亡威胁的情景,切实感受当时的生命垂危,从而更好地理解 老支书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 2.朗读法。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 读,朱熹也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篇课文语言简练,人物 语言的刻画也很有表现力。 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读, 达到 “以读代讲” “以读悟情”“以读达情”的效果。通过朗读、感悟、交流,让学生 领会课题“桥”不仅仅是那座窄窄的木桥,更是老支书用自己的身躯 架起的生命之桥! 3.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
4、描写老汉动作、 神态、 语言和自然环境的关键语句, 进行圈点勾画,通过抓住重点来理解课 文的主旨。 四、四、说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图片导入图片导入,揭示课题,揭示课题。 以山洪图片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山洪的威力。 由图片建立直观印象, 为后面学习课文时, 感受情势的危急奠定 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可通过 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 (1)注意: “废”的里面是“发”,不要少写一点。 (2)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朗读。 首先让学生
5、自主探究,在自由朗读中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并借助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我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随机指导。同 时也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识记方法及写字的注意要点。 让学生 在交流讨论中解决生字词,获得学习的满足与成就感。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4.根据故事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给课文分段: 起因(1-6 段):村庄突遇山洪 发展(7-13 段):老汉疏导撤离 高潮(14-23 段):桥塌殉职 结果(24-27 段):祭奠英灵 让学生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故事情节, 梳理内容,为后面的重点研读分析做好铺垫。 (三)(三)再读课文,感受险情。(第再读课文,感受险情。(第
6、 1 16 6 段段) 1.读课文第一部分(16 段),找出文中描写雨水(或洪水) 可怕的句子。 2.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分 析修辞体会当时的环境危急,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在读中表现出洪 水的凶猛、危险的迫近。 3.感受人们的紧张。 引导学生圈点勾画相关词语, 体会人们的心情,感受当时的紧张 氛围。 结合词语,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感受当时情势的危急。 引导代入想象: 如果你是其中一员, 你会是什么感受?渲染紧张 的气氛, 加深学生的感受,为体会老支书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质做铺 垫。 (四)研读文本,感悟精神(四)研读文本,感悟精神。 1.全班齐读第
7、 723 段。 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 受到的? 2.学生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句子(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 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不说话的老汉会想些什么? 引导入境想象,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形象。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 在后边! 让学生抓住短句的表达和标点符号蕴含的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引导学生抓住态度、语言的描写,丰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体会 老汉的高尚品质。冷冷的是老汉的话,不会冷却的是一颗为人民群众 的心。 (4)“老汉突然冲上前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8、 引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感受 老汉的凶。 引导性提问:老汉揪出来的人是谁?(他的儿子)把儿子揪出来 排到后面,就意味着他死的危险更大,老汉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从哪 里看出来?激发学生阅读后文的兴趣, 同时为感知老汉的崇高精神做 铺垫。 (5)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 桥。 抓住“吼”“用力”“推”等词来理解老汉对儿子的爱。 既然老汉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他从队伍中拉出来 呢? 通过对语言、动作、表情、态度等描写的分析,让学生对老汉的 认识逐渐丰满起来,感受老支书的高尚品质。同时自然的过渡提问, 引起对下文的探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
9、三部分(723 自然段)。 (五)(五)学习结尾,抒发感情学习结尾,抒发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部分(第 2427 自然段)。 2.思考:课文为什么在最后才交待两人的关系呢? 3.想像说话:祭奠时,老太太在坟前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4.写话抒情: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老支书的坟前,你想怎样赞 颂这位老共产党员呢?大家想一想,把它写下来,最好用上“桥”这 个字。 启发性提问,让学生感知小说设置悬念的写法和好处。 创设情境,想象说话,让学生转换角色,深刻感受老支书和儿子 的感人形象,升华情感。同时紧接着让学生写话抒情,将自己内心的 情感用笔抒发出来,加深情感的熏陶。 (六)(六)理解题意,总结全文
10、。理解题意,总结全文。 文章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在理解文章内容、 深刻感受老支书的感人形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 理解文题“桥”的深刻内涵,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难度了。学生已经对 老支书的形象有了认知,同时前面的分析中对老支书语言的反复朗 读,也能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的热忱与责任,此时再分析课题 的含义,也是对老汉为代表的这一共产党人形象的拓展和升华。 (七)品味(七)品味语言,感情朗读。语言,感情朗读。 1.这篇课文是根据谈歌的小小说改编的,全文只有六百来字,却 被评选为优秀短篇小说,它好在哪儿?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
11、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4) 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刻画人物表 情、动作、语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让学生思考、交流这篇课文好在哪儿,既是对全文的再次回顾, 同时也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分析,感受小说的魅力, 激发课后阅读小说 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将受到的情感教育通过读的形式 外化出来。 (八)(八)课文小结课文小结。 课文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面对 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 了远离死亡的生命桥, 自己却同儿子一起被洪水吞没。课文歌颂了老 共产党员这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五、说板书设计。五、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按故事的发展依次提炼内容, 概括 板书,最后总结中心,得出“桥”的意义。层次清晰地帮学生串起故 事内容,引导认识小说的情节,感知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熏陶。 起因(16) 山洪暴发 村民逃生 桥 发展(713) 指挥过桥 稳重果敢 连心桥、 高潮(1423) 保全他人 父子牺牲 生命桥 结果(2427) 洪水退去 祭奠英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