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有关篮子的数学信息:一共有60只篮子我们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根据上述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剩几只篮子?18354(只)60546(只)先求已经分了多少只篮子。 再求还剩几只篮子。 返回一共有 60只篮子。来了 18家,每家分3只篮子。还剩几只篮子?篮子总数-已分的只数 = 剩下的只数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60183 问题一共有 60只篮子。来了 18家,每家分3只篮子。还剩几只篮子?篮子总数-已分只数=剩下的只数怎样计算呢? 60183 = 423 = 126(只) 60183 = 60-
2、54 = 6(只) 同一个算式,为什么出现了两种结果? 返回18354(只)60546(只) 6018360546(只)分步算式:综合算式:解题思路相同,都是用总只数减去已分的只数。 返回一共有 60只篮子。来了 18家,每家分3只篮子。对比梳理有关人数的数学信息:大巴车上共有48人后面有2辆中巴车,每辆车上有26人根据上述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大巴车的人数 + 2辆中巴车的人数 = 总人数综合算式:自主探索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1辆大巴车48人2辆中巴车,每辆有26人48+26x2 =48+52=100(人)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
3、乘法,再算加(减)法。 48+262 =48+52 =100 60183 =60-54 =6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 68+12384-154 263-47 522+98课堂检测2.火眼金睛辨对错。 14+168=308=240 93-136=806=480 485-20=240-20=220应先算 168应先算 136错在哪里?3.3.脱式计算。脱式计算。38+254316-903 4.4.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李老师带领李老师带领5 5个小组的同学去农场摘棉花。个小组的同学去农场摘棉花。李老师摘了李老师摘了1818千克,平均每个小组摘了千克,平均每个小组摘了2727千克。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4、?千克。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18+275 5 =18+135 =153(千克)答:师生一共摘了153千克。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加减法。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
5、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小组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评课稿评课稿闫老师:听了刘九霄老师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一课,颇有收获。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刘老师在课中牢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6、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我:本课的教学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学生根据主题图,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列出算式,然后根据列出的算式进行尝试计算,最后在实际情景图中得以验证算法,从而得出:“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闫老师:刘老师能深深领会本节课算用结合的真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演译:1、利用主题图,以用引算。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乘加、乘减式题,是设置主题图的用意之一,也是本节课的第一次算用结合以用引算。从乘加、乘减式题
7、的得出,让学生感知算式与图意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尝试计算来印证直观认识是本节课的第二次算用结合。我:设计中,充分注意了这两次算用结合并力图体现其结合。 闫老师:2、图式结合,以用明算理。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的验证是设置主题图的用意之二,也是本节课算用的第三次有机结合以用明算理。这一结合方法是新教材的特色,当乘加、乘减式题出现之后,无论从顺序上还是直观上学生都觉得应该先算乘法,这一算法正确吗?尽管“先乘除、后加减”是人为规定的,但规定并非想当然,得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在提倡探究、交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背景下,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验证。我:本课中,我注重学生通过图式结合、心里默算来探究算理这一环
8、节,此举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算理。闫老师: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刘老师让学生结合图,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我:在这个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收获成功的体验,充分享受着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闫老师:4、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用心良苦。利用闯关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斗志,难度设置层层递进,从不同方面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足之
9、处.: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时老师把大量时间放在了让学生说为什么会这样想的叙述上,由于孩子的年龄太小,总体感觉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好,特别是在说为什么的时候,一些同学的诉说,断断续续,不太清楚,所以老师得重复他们说的话,这样耽误了一点时间。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闫老师:总之,从这节课的系列情境和教学效果上,完全可以透视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精巧的构思,让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使教学效果水到渠成。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说课稿说课稿【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青岛五四学制 2011 课标版,第三部分采
10、摘节的一个内容,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教材通过“分篮子”和“总人数”的主题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设计理念和思路设计理念和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本节的“乘加、乘减”是让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计算出结果。在设计本课中,我力求在“算”与“用”教学的结合点上有所突破。通过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乘加、乘减式题。当得出乘加、乘减式题后,要让学生及时感知算式与
11、实际背景问题的联系,真正理解式题的含义。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图与式的结合来探究算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并且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理解起来还是会有些困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
12、,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2、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法、学法教法、学法】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的教学重和难点,采用了以下方法。 1、利用主题图,从而引出新知,并解决。2、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并且明确计算过程。3、运用迁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1.计算加减混合运算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为今天学习新知识打基础。2.利用逛采摘
13、节,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采摘活动入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第一张主题图中找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出示第二张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本环节设计意图:有了乘减的学习基础,在学习乘加时,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掌握了乘加的运算顺序,体现了教学
14、的层次性。此外,通过进行乘加混合运算的研究,进一步巩固乘加混合运算的算理及算法。四、探讨提升,归纳总结四、探讨提升,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观察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运算顺序。归纳: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板书) (齐读)设计意图:让学生抛开情境,单独看算式,自己归纳概括出乘3加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课堂检测、巩固练习五、课堂检测、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闯关我最棒。共四关,难度逐渐增强,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一题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和第二题火眼金睛辩对错的设计意图是: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初学的孩子们最容易出错的
15、地方。辨别对错练习的设计,起到了及时提醒的关键性的作用。3.脱式计算(出示课件)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4.解决问题(出示课件)应用题,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计算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设计意图: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谈收获六、谈收获采摘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说说这次采摘之旅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回顾本节的内容,加深印象,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6、38+254 316-903 =38+100 =316-270=138 =46板书设计意图:一节课到结束时,科学、系统的板书有利于孩子对本节课知识的整体梳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4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不足之处,在今后
17、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小组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青岛五四学制 2011 课标版三年级上册 p23-25 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
18、趣。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原来学习过加法和减法,你们还会计算吗?下面老师就考考你们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图片,咱们一起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吧。(课件,蔬菜水果图片展示)你们和父母去采摘园采摘过蔬菜或者水果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采摘节上逛一逛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采摘活动入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
19、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请看,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关于篮子的图片)。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还剩几只篮子?会解决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总结:不管哪一种算式我们都是用了同一种方法,都是先算要分多少只篮子,再算还剩几只篮子。2.观察综合算式,总结算法,揭示课题 观察综合算式,思考同一个算式,为什么出现两种结果?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一起对比梳理(出示课件)总结:先算要分多少只篮子,再算还剩几只篮子。3.思考:观察综合算式,是怎么算出得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总结
20、:像这种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还有一个名字叫乘减混合运算。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人数的图片) 你能从图中找到什么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一共来了多少人? 同学们会做吗?请你自己解决,开始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交流、讨论你是怎样解决的 3、观察算式,交流算法,揭示课题 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先算,再算 总结: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种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叫乘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总结算法 请你认真观察这几个混合运算,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乘法) 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什么?3 归纳:一个算式里
21、,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板书)(齐读) 四、课堂检测、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闯关我最棒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同学单独回答2.火眼金睛辩对错请同学回答各题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错在哪里?怎么改正?3.脱式计算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4.解决问题应用题,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计算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五、全课总结,谈收获。闯关成功,同学们都很棒!刚才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解决了采摘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的采摘活动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跟老师说说这次采摘之旅你有什么收获?齐读: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
22、减法。【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38+25438+254 316-903316-903 4=38+100 =316-270=138 =46【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于是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
23、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教学中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通过练习我使学生领会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经验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小组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