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 年年 4 月月 29657 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选择题:选择题:22 分分1.组织严密,乐于和群,爱好娱乐,喜欢发牢骚,重感情,讲义气,描述的是()A 军人的心理特征B 农民的心理特征C 工人的心理特征D 服务员的心理特征2.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A 大众媒体B 组织团体C 政府D 公众3.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动机4.组织内部的向心力有两种,其中围绕组织领导的向心力()A 带有民主化倾向B 带有军事化倾向C 容易使组织失去活力 D 容易造成组织失控5.由若干人的互动关系作为存在形式的群体称为()A 实际群体B
2、假设群体C 正式群体D 非正式群体6.公众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A 性格B 能力C 气质D 兴趣7.“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基于以乡土观念为基础的()A 地域文化心理B 民族文化心理C 亲缘心理D 依从心理8.“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表现了宏观心理定势中的()A 首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社会刻板效应D 经验效应9.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具有()A 稳定性B 变动性C 主动性D 被动性10.心理定势的习惯性又称为()A 潜在性B 固着性C 自觉性D 不自觉性11.公共关系活动中,推动公众心理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是()A 公关主体的行为B 公关客体的行为C 媒介公众的行为D 政府公众的行为1
3、2.在外面受气,回到家中拿家人当出气筒表现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A 压抑B 投射C 反向作用D 转移13.最原始的沟通形式是()A 轮形沟通B 链开沟通C 星形沟通D 根形沟通14.“爱屋及乌”表现了社会心理的()A 晕轮效应B 经验效应C 首因效应D 移情效应15.广告通常属于()A 流泻式劝导B 冲击式劝导C 浸润式劝导D 逆行式劝导16.组织形象的好坏取决于组织的()A 产品B 成员C 财力D 宣传17.组织形象中最有代表性的实力形象是组织的()A 奖金状况B 产品质量C 成员的数量和质量D 生产、技术设备18.有预定目的,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随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无意注
4、意D 随意后注意19.影响认知公众心理的主要因素是()A 认知者的主观因素 B 公众的主观因素C 公众的积极性D 公众的主动性20.相对多数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构成公众()A 印象B 态度C 新闻D 舆论21.制造或引导能引起轰动效应的舆论,关键是()A 善于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B 符合社会需要 C 迎合兴趣焦点D 出奇制胜22.在公开场合进行不指名地批评,对于被批评者而言,采取的心理影响方式是()A 劝导B 暗示C 感染D 诱引填空题:填空题:10 分分1.时尚以“新”和“奇”吸引公众,因此又称为。2.良好的操作能力具有三种能力特征,即针对性、技术性和变通性。3.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其他外部信号的
5、干扰,这种干扰称为。4.比较平和、相对持久、容易发散的情绪称为。5.“一人知晓,众人皆知”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方式指的是轮型。6.针对性和时间性强,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解决眼前具体问题的劝导方式为。7.直接感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情境性的特点。8.与缺乏、危险相联系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心理倾向是。9.浸润式劝导发生的关键是周围舆论的一致性。10制止流言的最有效方式是澄清事实。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8 分分1.公共关系行为2.社会刻板印象3.转移作用4.排外意识5.公众舆论6.心理定势简答题:简答题:30 分分1.简述公共关系心理的特点2.群体心理具有哪些特征3.简述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向心力的区别和联
6、系4.体察公众心境、进行感情沟通需注意哪些问题5.哪些因素影响感染力?如何增强感染力?论述题:论述题:20 分分1.试述不同文化对公众心理的影响,了解不同文化者的心理对于公共关系工作有何意义?2.如何营造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2008 年年 4 月月 29657 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选择题:选择题:22 分分1.公共关系活动受内、外环境的制约,其中“内环境”是指()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心理环境D 组织环境2.直接反映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是()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兴趣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 安全需要B 自我实现需要C 归属和爱的需要D
7、 尊重需要4.将人的需要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属于()A 层次划分B 类别划分C 强度划分D 范围划分5.人们购买礼品时喜欢选购一些包装精美、 价格偏高的物品, 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A 晕轮效应B 经验效应C 首因效应D 移情效应6.对组织团体而言最难对付的一类外部公众往往是()A 媒介公众B 政府公众C 社区公众D 消费公众7.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具有较大的()A 稳定性B 主动性C 可变性D 被动性8.舆论导向引起的公众心理变化是()A 暂时的和稳定的B 暂时的和不稳定的 C 长期的和稳定的D 长期的和不稳定的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所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是()A 压抑B 投射C 反向
8、作用D 转移10.在各种信息沟通网络中,最原始并作为其他沟通形式的雏形的是()A 轮形沟通B 链形沟通C 星形沟通D 根形沟通11.由特定事件引起的比较强烈、相对短暂、具有突发性的情绪称为()A 激情B 压力C 燥狂D 心境12.利用公众的从众心理进行劝导的是()A 流泻式劝导B 冲击式劝导C 逆行式劝导D 浸润式劝导13.感染的作用机制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A 易受暗示性B 参与性C 主观能动性D 社会性14.“香烟有害健康,某某牌香烟也不例外”的广告采用的心理影响方式是()A 个别暗示B 情境暗示C 非言语暗示D 反暗示15.“张榜悬赏”诱引公众兴趣所使用的刺激媒介是()A 竞赛B 利益C
9、 专家D 新奇16.根据阿伦和勒温主持的一项实验研究,在错误舆论一致情况下,加入一个不一致但却更加错误的声音,则导致公众原有的态度一致性()A 提高B 先降低后提高C 降低D 先提高后降低17.组织形象好坏的决定因素在于组织团体的()A 产品B 成员C 财力D 宣传18.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随意注意B 随意后注意C 无意注意D 有意注意19.态度是()A 主体与某一对象较为稳定的综合性的反应意向B 主体与生俱来的主观反应倾向C 主体对某一对象稳定不变的反应倾向D 一种外显的反应倾向20.相对多数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构成()A 时尚B 流行C 新闻D 舆论21.强调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10、对于生产次序具有重要影响的是()A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B 伏隆的期望理论C 费斯廷格认知不协调理论D 霍桑实验22.斯第尔(C.M.Steele)的社会研究发现,后来的行为表现最为积极的是()A 给予肯定标定的被试B 给予否定标定的被试C 给予不贴切标定的被式B 没有给予标定的被试填空题:填空题:10 分分1.人的行为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动力是。2.心理定势的不自觉性又称为心理定势的。3.人们评价个体能力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对象的。4.“一人知晓,众人皆知”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方式指的是。5.感染是的传递和传染。6.以小抗大、以弱抗强,需要借助其他力量支持的劝导是式劝导。7.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
11、把它认出来的心理过程是。8.与公众进行意见沟通应遵循“诚” 、 “勤” 、 “和” 、 “谦”及“”五字要诀。9.按照态度转变和强化的平衡理论,在由态度主体、对象和参考者所构成的“三合一”模式中,若三种态度关系为二正一负,则主体的态度处于状态。10.遵守地方民俗体现了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心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8 分分1.公众2.假设群体3.价值评价体系4.晕轮效应5.意见沟通6.诱引简答题:简答题:30 分分1.微观心理定势有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2.组织团体内部的凝聚力是越高越好?为什么?3.试比较自然领袖与正式群体领导的心理差异。4.如何针对购买公众做好公共关系工作?5.简述有关态度转变
12、或强化的刺激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论述题:论述题:20 分分1.论述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2.运用奖励或惩罚激发公众需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009 年年 4 月月 29657 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公共关系心理学试题选择题:选择题:22 分分1.公共关系的客体是()A 大众B 受众C 公众D 群众2.在公众心理特征结构中位于基础层次的是()A 群体心理及其群体心理特征B 个性心理及其个性心理特征C 角色心理及其角色心理特征D 社会心理及其社会心理特征3.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是以职业特征为存在形式的()A 行动群体B 假设群体C 正式群体D 实际群体4.以对社会的适应性作为主要参考可将性格划分为五
13、种类型,其中“C”型是指()A 平稳型B 逃避型C 磨擦型D 领导型5.关于兴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兴趣是可以转化的B 兴趣是一种认识倾向C 兴趣是一种情感倾向D 兴趣即爱好6.需要按照作用划分可分为()A 刚性需要和弹性需要B 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C 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D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7.要求不多也不高,无忧无虑,平衡性较好的人,其价值取向属于()A 金钱型B 功名型C 享乐型D 安稳型8.四种自我境界中具有客我倾向特点的是()A 和谐自我的境界B 精神自我的境界C 生理自我的境界D 社会自我的境界9.由一定心理活动形成, 并能对后来的感知、 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是 ()A
14、 心理特征B 心理定势C 心理倾向D 心理状态10.“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体现了社会心理的()A 首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社会刻板效应D 经验效应11.斯大林所说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指的是()A 宏观心理定势B 微观心理定势C 地域文化心理D 民族文化心理12.任何一个组织团体中的人以及同组织团体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都可能成为()A 组织内公众B 媒介公众C 社区公众D 消费公众13.人们无意识的充当义务宣传员的最大可能是刺激了他们的()A 记忆B 认知C 情绪D 兴趣14.购买公众在公共关系中处于()A 主体地位B 客体地位C 控制地位D 被控制地位15.影响公众心理变化的
15、外部原因是()A 个体经历B 生活挫折C 教育影响D 生理变化16.将自己的无能归咎于生不逢时表现为心理防御机制中的()A 文饰作用B 投射作用C 反向作用D 转移作用17.与公众心理的沟通从内容上来说包括几个方面,其中作为基础的是()A 意见沟通B 信息沟通C 感情沟通D 认识沟通18.比较平和、相对持久、容易发散的情绪称为()A 压力B 激情C 应激D 心境19.广告宣传采用的劝导方式通常是()A 流泻式B 冲击式C 浸润式D 逆行式20.兴趣诱引中的刺激媒介不包括()A 利益B 功名C 专家D 需要21.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是()A 实现与公众的良好沟通B 实现对公众心理的有利影响C 塑造
16、良好的公众形象D 建立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22.相对多数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构成()A 印象B 态度C 新闻D 舆论填空题:填空题:10 分分1.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任务是。2.公众的心理特征显示的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与其他个体的差异。3.马克思将人的需要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4.组织内部公众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凝聚力问题和。5.媒介公众包括新闻媒介公众和。6.信息沟通过程中被编码后的信息称为。7.我国传统的“金”字形的领导体制采用的是典型的网络。8.和目的相联系的直接推动行为的意念和愿望是。9.组织形象的塑造包括本体塑造和塑造。10.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提出的。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8 分分1.公共关系2.组织形象3.平衡理论4.公众意识5.社会标定作用6.责任分散简答题:简答题:30 分分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2.哪些原则可以帮助判断某个动作如手势、表情、姿势的真假?3.有效的心理暗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公众形象?5.如何认识和评价性别心理差异?论述题:论述题:20 分分1.具有何种自我倾向的人适合做公共关系工作?2.试比较公共关系工作中几种常用劝导方法的不同特点,联系实际说明如何灵活运用。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