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示例教学设计示例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将正多边形的边长、半径、边心距和中心角、周长、面积等有关的计算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2)巩固学生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3)通过正多边形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把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正确地将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综合运用几何知识准确计算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观察、分析、归纳结论1、情境一:给出图形问题 1:正 n 边形内角的规律观察:在图形中,应用以有的知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
2、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得出新结论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学生回答(正 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2、情境二:给出图形问题 2:每个图形的半径,分别将它们分割成什么样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回答观察: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形的个数归纳:正 n 边形的 n 条半径分正 n 边形为 n 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3、情境三:给出图形问题 3:作每个正多边形的边心距,又有什么规律?观察、归纳:这些边心距又把这 n 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了个直角三角形,这些直角三角形也是全等的(二)定理、理解、应用:1、定理:正 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 n边形分成 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2、理解:定理的实质是把正
3、多边形的问题向直角三角形转化由于这些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都是正 n 边形的半径 R,一条直角边是正 n 边形的边心距 rn,另一条直角边是正 n 边形边长 an的一半,一个锐角是正 n 边形中心角 的一半,即 ,所以,根据上面定理就可以把正 n边形的有关计算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3、应用:例 1、已知正六边形 ABCDEF 的半径为 R,求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周长 P6和面积 S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n=6=30,又半径为 R a6、r6 P6、S6学生完成解题过程,并关注学生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解:作半径 OA、OB;作 OGAB,垂足为 G,得 RtOGBGOB= ,a6=2Rsin30=
4、R,P6=6a6=6R,r6=Rcos30= , 归纳:如果用 Pn表示正 n 边形的周长,由例 1 可知,正 n 边形的面积 S6= Pnrn4、研究:(应用例 1 的方法进一步研究)问题:已知圆的半径为 R,求它的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的边长、边心距及面积学生以小组进行研究,并初步归纳:; ; ; ; 上述公式是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得到的通过上式六公式看出,只要给定两个条件,则正多边形就完全确定了例如:(1)圆的半径或边数;(2)圆的半径和边心距;(3)边长及边心距,就可以确定正多边形的其它元素(三)小节知识:定理、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元素的计算问题思想:转化思想能力:解直角三角形
5、的能力、计算能力;观察、分析、研究、归纳能力(四)作业归纳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以及正归纳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以及正 n n 边形的有关计算公式边形的有关计算公式教学设计示例教学设计示例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进一步研究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解决实际应用问题;(2 2)通过正十边形的边长)通过正十边形的边长 a a1010与半径与半径 R R 的关系的证明,的关系的证明,学习学习边计算边推理的边计算边推理的数学数学方法;方法;(3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简单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简单的数学数学建模能力;建模能力;(4 4)培养学生用)培养学生用数学数学意识,渗透
6、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论的观意识,渗透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论的观点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应用正多边形的基本计算图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及代数计算的证明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例 3 的证明方法教学活动设计:(一)知识回顾(1)方法:运用将正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的方法,把正多边形有关计算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2)知识: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 ; ; 组织学生填写教材 P165 练习中第 2 题的表格(二)正多边形的应用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方法是基本的几何计算知识之一,掌握这些知识,一方面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方法是基本的几何计算知识之一,掌握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为学
7、生进一步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用到,掌握后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具有实用意义活中常常会用到,掌握后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具有实用意义例 2、在一种联合收割机上,拨禾轮的侧面是正五边形,测得这个正五边形的边长是 48cm,求它的半径 R5和边心距 r5(精确到 0.1cm)解:设正五边形为 ABCDE,它的中心为点 O,连接 OA,作 OFAB,垂足为 F,则 OA=R5,OF=r5,AOF= AF= (cm),R5=(cm)r5= (cm)答:这个正多边形的半径约为 40.8cm,边心距约为 33.0cm建议:建议
8、:组织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组织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渗透简单的渗透简单的数学数学建模思想和实际应用意识;建模思想和实际应用意识;对与本题除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外,还要主要学生的对与本题除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外,还要主要学生的近似计算能力的培养近似计算能力的培养以小组的以小组的学习学习形式,每个小组自己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形式,每个小组自己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研究,班内交流以研究,班内交流例 3、已知:正十边形的半径为 R,求证:它的边长 教师引导学生:(1)AOB=?(2)在OAB 中,A 与B 的度数?(3)如果 BM 平分OBA 交 OA 于 M,你发现图形中相等的线段有哪些?
9、你发现图中三角形有什么关系?(4)已知半径为 R,你能不通过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 AB 吗?怎么计算?解:如图,设 AB=a10作OBA 的平分线 BM,交 OA 于点 M,则AOB=1=2=36,OAB=3=72OM=MB=AB= a10 OABBAM OA:AB=BA:AM,即 R :a10= a10:(R- a10),整理,得, (取正根)由例 3 的结论可得 回顾:黄金分割线段AD2=DCAC,也就是说点 D 将线段 AC 分为两部分,其中较长的线段 AD 是较小线段 CD 与全线段 AC 的比例中项顶角 36角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它腰长的黄金分割线段反思:解决方法在推导 a10与 R 关系时,辅助线角平分线是怎么想出来的解决方法是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及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练习 P.165 中练习 1(三)总结(1)应用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综合代数列方程的方法证明了 (四)作业教材 P173 中 8、9、10、11、12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已知下列图形分别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试计算角 、 、 的大小探究它们存在什么规律?你能证明吗?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