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3.51MB ,
文档编号:2014236      下载积分:16.4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2014236.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docx

1、第 1 页 共 45 页【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1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1 1.1.1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方法技巧:自转方向的判断(1)由南北极点判断, “北逆南顺”(2)由经纬度判断: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例: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永远是东)2.自转周期自转周期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昼夜交替)所用的时间参照物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恒星23 时 56 分 4 秒360自

2、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24 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周期3.自转速度自转速度(1)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为 15/h。(2)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自西向东北极上空呈逆时针南极上空呈顺时针第 2 页 共 45 页赤道最大,约 1670 千米/小时;南北纬 60处:为赤道的一半,为 837 千米/小时极点角速度、线速度均为 0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航天发射基地航天发射基地选址选址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

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平坦开阔返航基地区位 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 无大片森林和大河湖泊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有昼夜现象地球不停自转假如地球不会自转,昼夜更替仍然存在,此时周期为一年。2.晨昏线(圈)的概念及晨线、昏线判断方法(1)晨昏线(圈)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2)晨线、昏线判断方法晨线:随

4、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过渡线。晨线上正值日出。昏线: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从“白天”进入“黑夜”的过渡线。昏线上正值日落。昼夜交替文昌相对于三大发射卫星基地的优势文昌相对于三大发射卫星基地的优势交通便利,海运便于发射大吨位纬度低线速度大提高发射质量安全系数高,可以多方位发射,直接面向大海第 3 页 共 45 页3.用太阳高度表示昼夜情况: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 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 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 04.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1)周期:一个太阳日,24 小时(2)意义: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

5、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即“生物钟” )5.晨昏线(圈)的特点晨昏线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平分地球。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和太阳光线垂直。晨线上各点为日出点,昏线上各点为日落点。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角为 0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永远平分赤道,即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永远为6 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永远为 18 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 地方时为 12 点, 为正午经线。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24 点(或 0 点) ,为子夜经线(0 时经线)第 4 页 共 45 页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 02326,

6、且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时与经线夹角为 2326晨昏线随地球自转不断西移,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速度为 15/h。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晨昏线与哪条纬线圈相切, 该纬线到极点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者极夜。(二)物体水平运动(二)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方向发生偏转1.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无偏转(南左北右赤道无) ;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偏转越大(纬度越高越显著) ;速度越快,偏转越大。第 5 页 共 45 页2.地转偏向力的应用对平直河道的影响:北半球是右岸冲刷,左岸沉积。故北半球港

7、口、防洪堤坝一般建在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南半球相反。同时对风向、洋流的流向及铁轨轨道的磨损程度等产生影响。(三)产生时差(三)产生时差 地方时地方时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同一纬线,东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不同经线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产生时差2.地方时特点:东早西晚(数值东大西小)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 15 ,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经度相差 1-4 分钟;3.地方时的计算(1)公式:所求的地方时=已知的地方时(经度差 4 分钟)(2)计算步骤:先画出表示全球的所有经线一定时:挖掘材料信息,确定某经度的地方时二定向:

8、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公式中“”的选取原则: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 ,以西用“” (东加西减)三定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两地同处东(西)经,大数减小数;分属东西经,则用两地经度数相加。 (同减异加)四定值:计算出所求时间。例:甲地经度为 136E,乙地经度为 120E。若乙地此时为 11 时,求甲地此时的时间。第 6 页 共 45 页一些特殊的地方时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24 时(或 0 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时。

9、春分(3 月 21 日左右)、秋分(9 月 23 日左右)前后,全球各地日出时间大约为 6 时,日落时间大约为 18 时。刚好极昼日出时间为 0 时。极夜后首次日出时间为 12 时。一天当中太阳高度最大时是 12 时。某地太阳光直射时为当地 12 时。一天当中当地气温最高时为 14 时。凌晨(早上):日出前后。傍晚(黄昏):日落前后。 时区与区时时区与区时1.时区(时区是指一个经度范围)由于各地经度不同,地方时也全然不同,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 15 个经度。2.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即 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取 7.5,合起来为 15作

10、为中时区(零时区)-国际标准时间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 1 区至东 11 区,172.5E 至 180为半时区,即东 12 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 1 区至西 11 区,172.5W 至 180为半时区,即西 12 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7.5,合为一个时区,即东西十二区。3.区时(区时是指时间概念)每一个时区内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即区时,又称标准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 1 小时。4.时区确定:若已知某地经度为 X,确定该地所处的时区,方法是X15n(n 为所求得的商,为余数)7.5,时区数为 n;7.5,时区数为(n+1)第 7 页 共 45 页X 为

11、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7.5W7.5E 为零时区;172.5E172. 5W 为东西十二区。5.中央经线的计算: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6.区时计算: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的时区差1 小时计算步骤:先画出表示 24 个时区的数轴一定区时:挖掘材料信息,确定已知区时二定方向():在数轴上标出已知时区及其区时,再标出所求时区,确定两点的东西方向。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为“+”,所求地在已知地西为“-”。 (东加西减,确保东边时间早)三定区差:计算时区差时。同区相减,异区相加(同减异加) 。四定时间:计算出所求区时。注意:所求区时24,则区时为减去 24 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区时0,则区

12、时为加上 24 小时,日期减一天。例 1:已知东 8 区为 9:00 时,此时西 8 区的区时为几点?例 2:已知西 5 区为 19:00 时,此时东八区的区时为几点?计算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经过 m 小时飞行,降落在 B 地,求飞机降落时 B 地的时第 8 页 共 45 页间。计算步骤:第一步:起飞时 B 地时间=起飞时 A 地时间时(区)差 (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第二步:降落时 B 地时间起飞时 B 地时间+行程时间 日期的分界线及其划分日期的分界线及其划分1.国际日界线: 国际规定把东西 12 区之间的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

13、的折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日界线,固定不变。2.自然日界线:0 时所在的经线叫做自然日界线,由于地球不断自转,0 时经线是不断变化的。0 时经线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注意: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变而时刻不变3.日期的划分(1)一般情况下,全球被两条日界线分为两个日期: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180)的范围为新的一天;从 0 时经线向西到国际日界线的范围为旧的一天。(2)当 180经线地方时为 X 时,“今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X/24或者算出 0 时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所跨越的经度范围 n,则“今天”占全球的 n/360(3)当 180经线地方时为 0 时(24

14、 时)时,全球处于同一天1.2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叫作公转,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第 9 页 共 45 页的一个焦点上。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与自转方向一样3.公转周期恒星年: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为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回归年(太阳年) :以太阳作为参照物,为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地球上四季更替的周期。4.公转速度: 角速度平均每天向东移动约 59 分;线速度平均每秒约 30 千米。(1)速度变化:每年 1 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每年

15、 7 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为 179 天;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为 186 天。(2)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及速度的变化: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左右;远日点为 7 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一)黄赤交角1.黄赤交角的形成:地球的赤道面 (自转轨道面) 与黄道面 (公转轨道面) 的夹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的度数约 2326第 10 页 共 45 页(23.5)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

16、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最南纬度数极圈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902.黄赤交角的特点(1)“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23.5;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5;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2)“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约保持 23.5;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二)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黄赤交角2.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7、(23.5N) ,到达最北界,开始南移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秋分日直射赤道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 ,到达最南界,开始北移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北移,春分日直射赤道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1 回归年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1 回归年)4.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第 11 页 共 45 页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北界和最南界,即南北回归线;决定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假如黄赤交角变为 30,交角增大:热带面积增大,温带面积减

18、少,寒带面积增大。假如黄赤交角变为 20,交角减小:热带面积减小,温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减小。三、地球公转的意义(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也叫太阳高度角。夜半球:太阳高度0昼半球:太阳高度0晨昏线:太阳高度02.正午太阳高度:当地正午(地方时 12 点)的太阳高度。也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天文现象气候现象终年严寒终年严寒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第 12 页 共 45 页例题:求冬至日这天,40N 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 23.5S,所求地 40N 与直射点分别属于南北半球,则纬度差为 23.5+40=63.5,因此 H=

19、90-纬度差=90-63.5=26.5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距该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等纬距递减;若两纬线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分布,则这两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两地的纬度差。5.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当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地区最大值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上一次最大值=90一次最小值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次最大值90(夏至)一次最小值(冬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次最大值90(冬至)一次最小值(夏至)第 13 页 共 45 页南北回

20、归线之间(除赤道)两次最大=90(直射当地时)一次最小(南半球在夏至,北半球在冬至)赤道两次最大=90(春秋分)两次最小(冬至、夏至)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即正午,地方时为 12 时,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2)确定地理纬度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可判断出当地的地理纬度。例题:在夏至日这天,某地测得当天太阳高度最大为 82而此时北京时间为 11:00 点,那么此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1526N、135E或 3126N、135E(3)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

21、南方,因此房屋门窗应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因此房屋门窗应朝南。(4)确定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永远背向太阳。(5)确定楼距、楼高以我国为例,见右图,南楼高度为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南北楼最小楼间距 L,三者应该满足 tanH=h/L(6)热水器安装倾角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尽可能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如下图, 代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H 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其安装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第

22、14 页 共 45 页简单来说,太阳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 (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注意:春秋分日,当热水器安装夹角为当地纬度时,效果最好(二)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把每一条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表示。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由“直射点位置”确定昼夜长短分布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第 15 页 共 45 页(2)由“移动方向”确定昼夜长短变化“移动方向”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太阳

23、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3)从晨昏线的倾斜上看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以北半球为例)2.昼长、夜长的计算(1)昼弧、夜弧计算法在光照图中,根据某纬线上的昼弧、夜弧所占的经度数,按 15/小时可推算出某地某日的昼长和夜长。昼长时数=昼弧所跨经度数/ 15夜长时数=夜弧所跨经度数/ 15(2)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法第 16 页 共 45 页白昼长度为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 白昼的最中间时间为正午 12 点 (地方时) , 上午和下午等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12 -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12)2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

24、2+昼长/2例题:假设今天昼长为 13 小时,那今天几点日出,几点日落呢?5:30 日出,18:30 日落(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 的昼长等于 40S 的夜长。同一纬线(除南北回归线外)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三)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1.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地轴是倾斜的(根本原因)存在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直接原因)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纬度变化四季五代2.四季的划分划分依据昼

25、夜长短、太阳高度、热量夏季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冬季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热量最少的季节春季由冬季过渡到夏季的季节秋季由夏季过渡到冬季的季节欧美:以“二分二至”划分第 17 页 共 45 页我国:以“四立”划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依据对气温的统计进行划分(北温带)春季:3、4、5 月夏季:6、7、8 月秋季:9、10、11 月冬季:12、来年 1、2 月3.五带的划分(3)四、太阳周日视运动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2.太阳东升西落,日出、日落及正午时太阳的位置由太阳直射点

26、决定。3.太阳日出、日落规律太阳直射赤道时(二分日) ,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第 18 页 共 45 页向落下;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4.视运动轨迹图观察点 A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则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正午时太阳在正南。观察点 A 位于南回归线

27、以南地区,则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正午时太阳在正北。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第二章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1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一)矿物1.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一般为结晶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2.特点: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晶体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保持稳定;自然界已发现的矿物达 3000 多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3.矿物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绝大名数矿物以固态形式存在。第 19 页 共 45 页 (二)岩石(二)岩石1.岩石概念: 是

28、在自然作用下, 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是构成岩石圈的主要物质。2.三大类岩石的主要分布(1)岩浆岩约占地壳总体积的 65%,最主要的成分是 SiO2;(2)沉积岩仅占地壳质量的 5%,但分布十分广泛;在大陆部分有 75%的面积出露沉积岩;(3)变质岩分布广泛。太古宙地层大都是变质程度很深的岩石。3.岩石按照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类型成因特点常见岩石开发利用岩浆岩侵入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 岩浆沿着岩石圈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冷 却 ( 结 晶 )慢,矿物结晶颗粒较粗,结构致密花岗岩花岗岩是质地坚硬、色泽美丽的建筑材;许多

29、有色金属矿物的形成和分布与 岩 浆 活 动 有关。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冷 却 ( 结 晶 )快,物结晶颗粒较细,有流纹或气孔玄武岩、安山岩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坏, 破坏产物(包括碎屑物质和溶解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后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具有层状纹理,称为层理构造。许多沉积岩中含有化石砾岩(颗粒大)、 砂岩(颗粒较小)、页岩(颗粒小)、石灰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或者陨石冲击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矿物

30、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就是变质岩片理构造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多含有丰富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例如,全世界 70%以上的铁矿就储藏在前寒武纪古老的变质岩中。大理岩是建筑材料二、二、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岩石转化(一)岩石转化原生物质地质作用过程形成新的物质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经生成的沉积岩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沉积岩第 20 页 共 45 页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经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变质岩各类岩石重熔再生岩浆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常见岩石圈物质循环关联图如下: (三)岩石圈物质

31、循环图的判读方法(三)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1.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进行,一定要读准箭头的指向(1)岩浆:“三进一出”。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源于岩浆,岩浆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归宿,三类岩石都可转化为岩浆。第 21 页 共 45 页(2)岩浆岩:“一进三出”。岩浆岩可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也能转化为岩浆,而只有岩浆能生成岩浆岩。(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变质岩能转化为岩浆和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变质岩。沉积岩能转化为岩浆和变质岩,变质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沉积岩。2.判断箭头的地质含义(1)指向岩浆

32、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主要是外力作用。(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2.2 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力, 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与外力。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分类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内外力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震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外力作用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和重力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2构造运动(1)水平运动指地壳或者岩石圈块体大

33、致平行于地球表面的运动,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2)垂直运动指地壳或者岩石圈块体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它使地面发生大规模的隆升或下沉,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构造运动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3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构造运动引起岩层永久性的变形或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类型,称为第 22 页 共 45 页构造地貌。最常见的地质构造是褶皱和断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判 断 方法从形态上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发生弯

34、曲变形,但岩层还是连在一起的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背斜向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性疏松, 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实践应用资源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煤、铁泉水出露、河

35、谷发育原因岩层封闭, 为储油构造底部低凹,易存水,背斜处煤、 铁往往已被侵蚀掉岩层断裂、 地下水出露, 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发育成河谷工程建设挖隧道建大坝不能建工程设施原因稳定、无地下水,相对好挖地下岩层坚硬稳定大坝易损, 水库易渗漏, 铁路易遭破坏(2)构造运动的实践意义第 23 页 共 45 页研究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例如,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一、基本观点(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如

36、上图所示,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注意: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既有陆地又有海洋。(3)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形成大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大洋中脊,如大西洋中脊。板块相撞(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如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

37、海沟(它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升并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马里亚纳海沟、日本岛弧、安第斯山脉。【熟记】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1)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第 24 页 共 45 页(2)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3)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

38、块碰撞形成。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1.外力作用外力是指地球外部的作用力,其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地球重力能等,主要是通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作用改造地表形态,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通过风化、 侵蚀作用对地表进行破坏,并将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从长时间、大范围来看,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起伏趋向和缓。2.风化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常发生性状或组成变化的过程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通常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也称机械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的过程。常见的有花岗岩的

39、球状风化、 冰劈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水、 氧气及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过程。如富含铁的岩石被氧化后变成红色。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受生物活动的影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常见的有根劈作用。风化作用的结果是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如果风化物残留原地,则称为风化壳。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 风化产物也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温度越高, 湿度越大,风化作用越强。干燥的环境中,主要以物理风化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湿润的环境中,主要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风化壳的厚度主要与气候、生物、地形、地质结

40、构等因素相关,从寒冷的极地到湿热的赤道,风化壳逐渐增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水分多,生物越丰富,风化作用越强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3.侵蚀和搬运(一)侵蚀作用定义:是指流水、风、波浪和冰川等外力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过程。作用类型: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水侵蚀等。第 25 页 共 45 页(1)流水侵蚀概念: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侵蚀作用还包括河水及其携带物质对地表的磨蚀作用,以及河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分布:湿润半湿润的地区、河流流经的地区。形式:河流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三种形式:下蚀、侧蚀、溯源侵蚀。对地貌的影响:a 流水侵蚀作用是一种常见的侵蚀作用。在河

41、流中,除流水本身的冲蚀作用外,其挟带的泥沙等物质也对河床和地表进行撞击和磨蚀。b 山区河流坡度较大,河床下蚀作用强,形成 V 形谷;c 溯源侵蚀是指在河流或沟谷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溯源侵蚀常形成瀑布,有利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下软上硬;位于断层构造带。d 水蚀作用会造成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 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现象主要发生在低水位的河流袭夺高水位河流的地区。河流上游被袭夺后成为断头河,河流径流量减少,

42、搬运能力减弱,导致大量砂砾和亚沙土沉积下来;袭夺河夺取袭夺河的水量,径流量加大,侵蚀能力增强,河谷会不断变宽变深。 。e 在河流转弯处,侧蚀作用加强。一般情况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平原地区,河流侧向发展导致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前伸,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带。当河床弯曲越来越大时,便会发生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牛轭湖的形成原理即横向环流河水流过弯曲的河谷, 其主流线因惯性作用而向凹岸偏移,受到较强离心力作用的上层河水会加速流向凹岸,使凹岸水面变高,产生向下水流。凹岸下降水流沿河床底部向凸岸推移,即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 以维持水流的连续性, 这样就使河床水流构成连续的螺旋状推进的横

43、向环流系统。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时,把泥沙也带到了凸岸。f 坡面水流冲刷地面并下切,会形成沟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就是流水强烈侵蚀的结果。g 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和淀积的作用,形成溶洞、石林等喀斯特地貌。(2)风力侵蚀概念: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第 26 页 共 45 页对地貌的影响:形成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等风蚀地貌。(3)海水侵蚀概念:指海水对海岸的侵蚀过程。分布:沿海地带。对地貌的影响: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桥等海蚀地貌。(4)冰川侵蚀概念:由冰川运动对地表土石体造成机械破坏作用的一系列

44、现象。分布:高山、高纬度地区。对地貌的影响:形成角峰、冰斗、U 形谷等。(二)搬运作用定义:外力作用于风化和侵蚀作用产生的各种物质,使它们发生位移的过程。作用类型:流水搬运、风力搬运、冰川搬运、海水搬运等。(1)流水搬运概念:水流在流动中携带大量泥沙并推动河底砾石向前移动的作用,称为流水搬运作用。特点:河水流速越快,动力越大,推力越强,搬运能力越强,反之则弱。方式:主要方式有推移、跃移、悬移等。(2)风力搬运概念: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特点:与风力的大小成正相关;与碎屑物的粒度大小成负相关;风力侵蚀与风力搬运相伴而行的。(3)海水搬运概念:海水对海蚀产物和河流带来的

45、物质进行搬运的过程。特点: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一般较粗、较重的颗粒搬运的距离较近;较细、较轻的颗粒搬运的距离较远。(4)冰川搬运概念:是冰川随重力下滑并搬运冻结在冰块内的岩石碎块的过程。特点:是载移,搬运能力很大;冻结在冰体内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间很少摩擦与撞击,只是岩块与岩壁间有摩擦; 冰川具有较大的压力。4.堆积第 27 页 共 45 页定义: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外力搬运能力下降等原因不再继续搬运而发生沉淀、沉积的过程。作用类型: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海水堆积等。(1)流水堆积概念:流水携带的泥沙,由于条件改变,如坡度变缓,流速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

46、多等,使流水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这种作用称为堆积作用。特点:搬运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搬运能力的减弱是逐渐进行的,所以泥沙大小的堆积也是有次序的,大颗粒物先沉积,小颗粒物后沉积。对地貌的影响:形成洪积-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漫滩等。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当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水很快分散,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而产生沉积作用, 同时河水与海水混合, 海水中的离子使河水中不易沉积的胶体物质絮凝沉降。 在大河河口,尤其是河流泥沙含量高的河口, 因泥沙大量沉积而形成三角洲。形成三角洲的物质条件:河流挟带的泥沙。动力条件:河流流速、海潮能、波浪能、地壳升降等(2)风力堆积概念:风的堆积发生在大气介质中,

47、是纯机械的堆积作用。风在搬运过程中,因风速减小或遇到各种障碍物,风运物便堆积下来形成风积物。特点:风速减小,堆积作用增强。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对地貌的影响:形成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地。【延伸拓展】根据堆积地貌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右图:(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右图。第 28 页 共 45 页(3)海水堆积概念:由波浪、潮汐和海流将所搬运的泥、砂、砾石在搬运能力减弱情况下进行堆积的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形成沙滩。(4)冰川堆积概念: 是在冰川运动中或消融时因搬运能力降低,而将其携带的各种岩

48、石碎屑沉积下来的堆积作用。特点:冰川消融后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对地貌的影响:形成冰碛地貌。【知识总结】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溶蚀形成漏斗、地下

49、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千湖之国芬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第 29 页 共 45 页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50、、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2.3 地表形态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与人类活动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原因是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考古发现,我国古代的村落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原因是河谷阶地既靠近水源,又可避免洪水淹没;同时,河流还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高原地区聚落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