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 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4.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设计提高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本节聚焦】1. 什么是生态平衡?2. 生态系统如何自我调节?3. 怎样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 怎样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导入】问题探讨:紫茎泽兰原分布于中美洲,传入我国后,先是在云南疯长蔓延,现已扩散至广西、贵州、四川等多个省份,对当地林木、牧草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在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榜首。讨论:1.紫茎泽兰在原产地没有大肆繁殖,为什么在入侵地可以疯长蔓延?提示:繁殖、适应能力很强,没有天敌等制约因素2.我国曾引入紫茎泽兰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来防治紫茎泽兰。 泽兰实蝇也是一种外来生物,对这种方法,你怎么看?提示:泽兰实蝇可以
3、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但是泽兰实蝇是一种外来物种,也有可能影响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因此在释放泽兰实蝇之前,应做好相关研究,如泽兰实蝇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野外如何布点释放泽兰实蝇,定点释放的虫量应当为多少等等,即在确保利用泽兰实蝇的安全性后,再利用它进行防治。【过渡】像紫茎泽兰这样的入侵种,由于它的繁殖、适应的能力很强,而且没有天敌等制约因素,因此一旦蔓延,就会严重干扰入侵地的生态系统,破坏生态平衡。【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思考: 从群落演替的角度分析,如果气候条件没有剧烈变化,也
4、并没有过多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图所示生态系统未来还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吗?为什么?提示:不会。 两个生态系统都是处于生态平衡的系统。在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平衡,生物种类的组成稳定。2.2.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2)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 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3)收支平衡: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由此可见,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
5、的平衡。【过渡】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什么调节机制实现的呢?33.3. 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实例 1:详见课件实例 2:详见课件负反馈调节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意义: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补充:正反馈调节实例:有一个湖泊受到了严重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死亡而减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活鱼就更少了。结果: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4.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
6、: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3)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1.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2.2.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特点:生态系
7、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自身净化(如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 ,可以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4如果被有毒物质重度污染,自身的净化作用已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恢复力稳定性被破坏,恢复原状的时间漫长,难度极大!3.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旁栏思考:在个体水平稳态的维持上,有没有类似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情况?提示:人体在遇到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抵抗病原体的入侵,这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相似;人体也有恢复稳态的机制和趋势,在大病初愈时,有些功能需要恢复到正常
8、水平,这与恢复力稳定性相似。【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 在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利用。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思考讨论: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桉树林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林。 大面积种植桉树林的生态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例如,结构单一的同龄纯林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差;人工桉树林下植被稀少,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有的桉树林里鸟类绝迹。研究发现,在某地人工桉树林中,乔木层桉树占绝对优势;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则与桉树密度有关:桉树密度为
9、 750 株/hm2 时,灌木层有 17 个物种,草本层物种也较丰富;5桉树密度高达 1 000 株/hm2 时,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均减少。1. 结合上述信息, 并查阅有关资料,与小组同学讨论提高人工桉树林稳定性的措施。讨论时,应重点考虑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并兼顾人工林的经济效益与当地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提示:物种多样性及经济效益角度:可以间种其他树种及一些经济作物,适当增加草本和灌木数量;例如,从考虑经济效益的角度,可以混种其他树种,如相思树,或间种西瓜、山毛豆等其他经济作物;从保持土壤肥力角度:土壤中接种固氮菌。探究实践: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目的要求: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本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1.小型生态缸(瓶)实验流程:2.设计和制作生态缸的要求(见课件)3.结论:(1)人工生态系统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但不是永久;6(2)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本章小结】7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