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阅读教材第38页,概括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袭制(夏商周)科举制(隋清)军功爵制(战国)察举制(西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血缘
2、军功孝廉才能家世考试成绩演变趋势选官制度选官标准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原则:n秦朝:尚书令为少府属官,收发文书并保管图籍。秦朝:尚书令为少府属官,收发文书并保管图籍。n汉武帝:为中朝官。汉武帝:为中朝官。n光武帝:正式设立尚书台。光武帝:正式设立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虽置三公,事归台阁。”n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n隋文帝: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文帝: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n唐太宗: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唐太宗: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3、。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皇帝皇帝中书省中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政事堂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门下吏部材料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材料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一:尚书本是皇室内廷秘书材料一:尚书本是皇室内廷秘书中书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中书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奉侍皇帝。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奉侍皇帝。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长官,和以前性质完全不同。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长官,和以前性质完全不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古代王朝依据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
4、或货币。古代王朝依据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力役(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军役、杂役等等)人头税人头税田亩税田亩税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汉汉书书高帝纪高帝纪税谓收其田入也。税谓收其田入也。 汉汉书书食货志食货志租:粮食(粟)租:粮食(粟)调:帛或布调:帛或布均田制: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国家交粮纳布。基础有田则有租,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唐)陆贽庸:纳绢或布代役(代役税)庸:纳绢或布代役(代役税)影响:以庸代
5、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思考:唐初赋税制度有何变化与创新?财产税为主;扩大收税对象简化收税名目;减轻人身控制冬小麦冬小麦4 4、5 5月份收割;月份收割;春小麦春小麦8 8、9 9月份收割。月份收割。(租庸调制)以(租庸调制)以“人丁人丁”为本,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两税法)(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以丁身为本。”(均田制)成年男(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庸调和一切杂役(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税收种类简化(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地税按亩缴纳谷物。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