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史实角度看,该电视剧是否有违背历史真实的地方?为什么?你知道明朝时在宰相制度问题上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吗?第第1313课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壹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壹1、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壹2 2、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1)宰相制度的废除目的:明太
2、祖为加强皇权。过程: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壹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祖训首章壹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是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3.直接原因:明朝丞相胡惟庸骄横擅权担任丞相整整七年时间,拥有极大的权力,他经常利
3、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请示朱元璋,私自处理。胡惟庸(2)内阁制度的建立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论思不可无人”。壹过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职责:“票拟”“批红”发展: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壹 (Y Y)职权:)职权:明明内内阁
4、阁政政治治地地位位演演变变图图侍侍从从顾顾问问参与参与机密机密事务事务决策决策票票拟拟权权“部权尽归内阁部权尽归内阁”(内阁首辅)内阁首辅)明神宗明神宗明宣宗明宣宗明成祖明成祖明明太太祖祖 票拟,明朝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供皇帝采纳。丞相制丞相制内阁制内阁制时间秦朝建立,明朝废除形成于明成祖时期,到清朝灭亡性质中央一级决策机构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职权有决策权,参与政事侍从咨询,无决策权权力基础形成制度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与皇权关系受皇帝制约皇权制度的产物内阁与宰相制度的异同(3)宦官专权的出现原因:宦官更多得到皇帝的信任。权力: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
5、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壹贰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贰上图事件发生在明朝明成祖时,当时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政治清明,对外关系上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一壮举被称为什么呢?1 1、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1)时间:15世纪前期(2)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3)概况: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贰(4)结果: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
6、未能持续(5)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贰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和历史意义非常突出,对发展与亚洲非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许多正面历史事件一样存在着局限性,简而言之就是他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成本明显高于收益,难以长期持续,加上海上倭寇侵扰频繁,政府随后推行的海禁政策进一步限制了对外交往。2、戚继光抗倭(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
7、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日本倭寇贰(2)过程:明朝派遣大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进行反击平息,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同时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3)结果: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戚继光抗倭贰3 3、欧洲殖民者的侵扰、欧洲殖民者的侵扰(1)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2)表现:葡萄牙人:获取在濠镜澳的居住权;荷兰人:占据台湾岛南部;西班牙人:占据台湾岛北部,后被荷兰人逐出台湾。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在台湾的势力范围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在台湾的势力范围贰叁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 1、明朝与蒙古的关系、
8、明朝与蒙古的关系(1)战:明朝重修长城;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2)和: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叁2 2、明朝与西藏的关系、明朝与西藏的关系明朝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叁3.3.满洲的崛起满洲的崛起(1)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2)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3)1636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叁4 4、明清易代明清易代
9、(1)明末农民起义: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2)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3)清朝统一: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经过20多年的激战,清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清军入关形势图16161616,努尔哈赤建金,努尔哈赤建金16361636,皇太极称帝,皇太极称帝1644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明朝灭亡灭亡同年。清军入关同年。清军入关例题1:明制,对于内阁大臣的“票拟”,皇帝进行“批红”。但是,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但在明宣宗的鼓励下,宫里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作法旨在: 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例题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宋太祖 B.朱元璋 C.戚继光 D.郑成功谢谢谢谢观观看看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