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313课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1.了解明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及了解明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2.了解明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了解明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重要意义。重点、难点:重点:1.明朝的政治制度; 2.沿海与边疆的局势难点:明朝内阁的权力、性质。1 1、明朝建立:、明朝建立: 1368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南京),国号大明,为明太祖。(南京),国号大明
2、,为明太祖。2、中枢机构变化及影响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1.1.废除宰相,皇帝废除宰相,皇帝以国家元首兼任政以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皇权空前府首脑,皇权空前强化;强化;2.2.设立内阁,皇帝设立内阁,皇帝私人幕僚、内侍机私人幕僚、内侍机构,参与决策;构,参与决策;3.3.司礼监窃取批红司礼监窃取批红权力,为宦官专权权力,为宦官专权提供了制度条件。提供了制度条件。内阁内阁大学大学士票士票拟拟司礼司礼监窃监窃权批权批红红明初政治体制明初政治体制比较项比较项宰相宰相明朝内阁明朝内阁性质性质中央一级行政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构皇帝的侍从咨询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机构职权职权行政、决策行政、决策侍
3、从、咨询侍从、咨询任职方式任职方式选拔任命选拔任命直接皇帝任命直接皇帝任命本质本质封建君主专制的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需要君主专制加强的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产物对君权的影响对君权的影响制约君权制约君权强化皇权强化皇权宰相和明朝内阁的比较宰相和明朝内阁的比较秦汉政治体制秦汉政治体制唐宋政治体制唐宋政治体制明清政治体制明清政治体制中国古代政体演变明成祖、明宣宗两位皇帝在位时期的1405-1433年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
4、及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 , 命 和 及 侪 王 景 弘 等 通 使 西月 , 命 和 及 侪 王 景 弘 等 通 使 西洋。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不服以武慑之。 明史明史郑和传郑和传目的直接目的:“欲踪迹之”,寻找明惠帝朱允炆;主要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扬国威夫劳近以务远,君子不取也。不穷兵,夫劳近以务远,君子不取也。不穷兵,不疲民,而礼乐文明赫昭异域,使光不疲民,而礼乐文明赫昭异
5、域,使光天之下,无不沾德化焉,非先王之天天之下,无不沾德化焉,非先王之天地同量哉。唐起于西,故玉关之外将地同量哉。唐起于西,故玉关之外将万里;明起于东,故文皇帝航海之使万里;明起于东,故文皇帝航海之使不知其几十万里。天实启之,不可强不知其几十万里。天实启之,不可强也。也。明明茅元仪茅元仪14051433年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200多艘,最少也有60余艘,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船。船队有严整的编制,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首次下西洋时共有27000余人,包括使臣、官兵、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工匠等。郑和船队采用先
6、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开始航海探险时,所率船队只有3艘帆船、88名水手。哥伦布远航船队最多时也只有17艘船,最大的船只载重量200多吨,共有船员1200-1500人。1497年,达迦马远航印度,船队是葡萄牙国王亲自派出的。目的是寻找香料产地,由当时欧洲最好的4艘海船组成,旗舰只有80英尺长,载重量120吨左右,整支船队共1600人。 郑和下西洋在规模上大大超过比它晚了近百年的欧洲郑和下西洋在规模上大大超过比它晚了近百年的欧洲航海家进行的航海家进行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航海水平及成就也超过欧,航海水平及成就也
7、超过欧洲航海家,可说是洲航海家,可说是“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的向导。但其动因和目的向导。但其动因和目的是非经济性的,郑和虽然先后七下西洋,也只能是的是非经济性的,郑和虽然先后七下西洋,也只能是“地地理大发现理大发现”的先导,郑和下西洋在世界史上所产生的影响的先导,郑和下西洋在世界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如和作用,也不如“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显著。显著。阅读材料,评价郑和下西洋?阅读材料,评价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规模大,时间长,技术先进,加强了海外交往,展示了明朝国威;其政治目的远大于经济目的,耗费巨大,造成财政负担较重,因而无法持续。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
8、地方官获得了在澳门的租住权。 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1662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对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的,朝廷严禁私人出海贸易,结果使得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他们一些人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沿海各地遭到巨大破坏,时称“倭患”。1616世纪世纪“倭患倭患”戚继光戚继光 俞大猷军队俞大猷军队“封侯非我意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但愿海波平”抗倭斗争的胜利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
9、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基本稳定下来。加之,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解除海禁,发展海上贸易。到明穆宗隆庆时,明政府开始取消“海禁”,准许对外通商。在军事作战胜利和经济交流加深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倭寇“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也为后世所传颂。观察图中橙色部分的观察图中橙色部分的变化,有明一朝哪些变化,有明一朝哪些方位疆域变化较大?方位疆域变化较大?明朝疆域变化动图明朝疆域变化动图鞑靼瓦剌亦力把里和议与互市和议与互市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乌思藏都司乌思藏都司宣慰司、元帅府宣慰司、元帅府哈密卫哈密卫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建州卫)(建州
10、卫)明朝是怎样处理东北、北部、和西南方向少明朝是怎样处理东北、北部、和西南方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并概括明朝政府经略边疆的数民族地区的?并概括明朝政府经略边疆的方式是什么?方式是什么?设立都司卫所设立都司卫所册封当地人管理册封当地人管理地区地区措施措施蒙古(鞑蒙古(鞑靼、瓦剌)靼、瓦剌)藏族(乌藏族(乌思藏)思藏)东北东北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1571 年,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
11、司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东北地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明廷腐败明廷腐败倭寇侵扰倭寇侵扰流贼蜂起流贼蜂起后金南侵后金南侵时间国号定都族名161616361644内内外外内外交困内外交困金赫图阿拉 女真大清盛京满洲大清北京满洲课堂检测 1“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
12、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A 2国家邮政局曾发行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三枚: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其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 A历史悠久 B和平交往 C航海创举 D技术先进 C 3“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 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 A 4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D 5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是由于“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这一观点反映出他企图()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C改革选官用人制度 D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