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第第4 4课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1.1.春秋战国商鞅变法春秋战国商鞅变法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背景:社会大变革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要富国强兵; (2)措施:经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3)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使秦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1.1.春秋战国商鞅变法春秋战国商鞅变法重重 难难 拓拓 展展(1)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看商鞅变法与
2、封建制确立的关系打击旧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旧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强国力发展封建经济,增强国力 社会转型社会转型1.1.春秋战国商鞅变法春秋战国商鞅变法重重 难难 拓拓 展展(2)从商鞅的结局看对变法结果的认识新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车裂而死。车裂是古代的一种非常残忍的死刑,就是把人的四肢和头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让马车向不同的方向奔跑,撕裂人的肢体。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课堂探究】【课堂探究】商鞅变法成功了吗?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
3、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2.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背景:民族交融内迁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前秦统一北方但迅速瓦解;北魏重新统一北方(2)内容:前期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 后期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3)影响:有效巩
4、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重难拓展重难拓展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1)俸禄制: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严惩贪污。(2)均田制: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20亩田地缺乏地区,允许农民“逐空荒”,迁往他郡。卖者坐(处罚)如律。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均田制推行的原因、内容及影响?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5、,引起社会动荡;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内容:内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影响: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遏制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北方经济恢影响: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遏制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复发展;不能,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没有触及土地私有制;不能,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没有触及土地私有制;2.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重难拓展重难拓展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3)三长制:北魏初期,在地方
6、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政府由于无力消灭豪强势力,被迫承认其合法性,地方的赋税、徭役也由他们代管、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设邻长、里长、党长三长,直属州郡, 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VS【课堂探究】【课堂探究】对比两则材料,思考三长制实行的意义?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2.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重难拓展重难拓展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4)移风易俗,汉化措施: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生产方式农耕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封
7、建化 生活方式汉族化生活方式汉族化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2.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重难拓展重难拓展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5)归纳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根本原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改革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思考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改革者的个人品质;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3 3、北宋王安石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背景:“三冗两积
8、”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2)内容(富国强兵):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3)结果: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后被废止。3 3、北宋王安石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 重难拓展重难拓展从史料解读王安石变法史料一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史料二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
9、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课堂探究】【课堂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史料二是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的?(1)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2)从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贡献的角度进行评价。4 4、明朝张居正改革、明朝张居正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背景: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内容: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10、,裁剪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3)影响: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1 1、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背景:政治甲午战后,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内容: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提倡西学,议论时政; 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 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3)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触犯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
11、,遭到他们激烈反对,慈禧发动政变,废除大部分变法措施;1 1、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重难拓展重难拓展从史料解读戊戌变法的失败 材料一 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 多 次 , 并 采 取 了 相 应 的 措 施 , 力 求 有 所 推 动 。 王 先 明 中 国 近
12、 代 史 材料三 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論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論令实行的就有175件。【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根据材料说明戊戌变法成功的失败有哪些?并从中得出什么样的认识?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力量对比悬殊。2.脱离群众,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3.依靠有名无实的光绪皇帝。4.对极少数帝党官僚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5.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侵略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2 2、清末新政、清末新政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3、1 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2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商务、奖励实业等(3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改革1 1、过渡时期: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过渡时期: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
14、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中共八大召开,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中共八大召开,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有失误也取得一些重大成就。路,有失误也取得一些重大成就。3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随着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等一系列会议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等一系列会议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进入了新时代,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中国国历历代代变变法法和和改改革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新中国成来的重要改革春秋战国商鞅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戊戌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过渡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明朝张居正改革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