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概述v20世纪20年代起出现于欧洲国家,主张以区别于“苏联式”(“列宁式”和“斯大林式”)的方法,在当下的历史条件中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思潮。v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中西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认为革命失败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之阶级意识的丧失,而这又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所导致的;同时,这也证明俄国革命道路在中西欧是行不通的。到1923年,卢卡奇、柯尔施就分别著书,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 (一)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内
2、, 有两种不同的趋向: v1、按照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v2、按照新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二)主张重新“发现”和“创造”马克思主义 v当我们发现马克思的有些理论有问题时,以及一些马克思的理论不能回答问题时,我们就有两种选择:一是用现代资产阶级的理论学说来“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二是找出马克思著作中潜在的东西来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v这两条准则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以来的理论活动的基本特征
3、。(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v作为时代精神的产物,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资产阶级民主的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出现,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同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有着深刻的联系。v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革命形势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v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国际共运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没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v以匈牙利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意大利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德国科尔施的马克
4、思主义与哲学为标志;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家1、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物化”理论v卢卡奇(1885 - 1971), 匈牙利哲学家、美学家、文学理论家。青年卢卡奇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人。代表性著作有历史与阶级意识、小说理论、理性的毁灭、社会存在本体论等。 v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批判了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解释,以人道主义精神重建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开创了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他强调马克思学说完全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辩证法。 (1)历史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逻辑起点(2)总体性是历史辩证法的核心(3)物化
5、批判是历史辩证法的主题(4)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拯救主体是历史辩证法的目标 2、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v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20世纪共产国际著名理论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革命活动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 曾长期身陷囹圄,在狱中写下著名的狱中札记。 (1)“政治社会”或“国家”与“市民社会” 葛兰西在考虑无产阶级夺取国家领导权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广义国家概念(以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狭义国家概念),他认为这样的国家具有两个层面:“一个可以被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所说的民间的社会组织的集合体;另一个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2)“文化领导权” 在葛兰西看来,无产阶级要取得革
6、命的成功,就不仅要夺取国家政权即政治社会的政治领导权,而且还要夺取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 v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60年代末 ,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标志;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梅洛-庞蒂、萨特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赖希、马尔库塞、弗罗姆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科莱蒂、德拉-沃尔佩 )等流派。 v他们重点寻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哲学家的马克思”;分析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心理根源;反思启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大众文化,致力于发达工业文明批判;构筑批判理论的哲学基
7、础,并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国际共运内部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逐步演化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社会思潮。 v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转向时期。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v他们重点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他们重点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转向了非马
8、克思主义。克思主义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二、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代表人物v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流派。v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拥有自己的研究所(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和刊物(社会研究杂志)。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 v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发展与社会研究所的 成长历程具有密切联系,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v30年代至第二次世
9、界大战前为创立和形成“批判理论”阶段;v战后至60年代末过渡到“否定的辩证法”阶段;v1969年以后,研究所逐渐解体,批判理论的主旨仍以不同的形式保持在新一代理论家的著述中,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哈贝马斯。 v这个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卢卡奇等人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吸收了现代西方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在实践上重视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主要理论论题,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v(一)从理性主义出发,从道义上对法西斯“独裁国家”进行了批判。 v(二)搞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
10、主义的“综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病态。 v(三)考察了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后果,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对人民统治的特征。 1、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犹太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写作者之一。他用自己的作品建立了一种将哲学沉思、诗性体验以及宗教神秘主义融为一体的写作的范例。主要作品有德国悲苦剧的起源、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单向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历史哲学论纲等。 (1)救赎的寓言v德国悲苦剧的起源是本雅明耗费十年心血完成的讨论德国17世纪巴洛克时期悲苦剧的理论著作。v古典悲剧以神话为基础,表现英雄牺牲的仪式;巴洛克悲苦剧则展示世俗
11、人的悲惨境遇。 v悲苦剧产生于当时“三十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社会灾难,剧作家从现实的残破的废墟般的世界中看不到规范、和谐和意义,于是通过灾难性、零散性、片断性、破碎性、不连贯性的艺术形象来加以表现。如借舞台上呈现的废墟、死亡、尸体等形象,高度风格化地暗示尘世的一切是悲惨、破碎和无意义的,从而寓言式地展现了从废墟和死亡之中升起生命的救赎。 v这本书是“为了一个被遗忘和误解的艺术形式的哲学内容而写,这个艺术形式就是寓言”。v本雅明在17世纪的悲苦剧中看到了与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某种相似性,进而看到了两个时代的相似性衰微、破碎、灾难、痛苦。 (2)现代“文人”形象v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本
12、雅明根据他所钟爱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用飘忽不定的线条,勾画了现代“文人”的形象。 v本雅明在密谋者策划起义的烟雾弥漫的小酒馆里发现了文人的形象。他把文人和密谋者一同归入了“波希米亚人”(浪荡游民)一类:他们的生活动荡不定,由偶然事件所支配,毫无规律可言,他们是种种“可疑的人”。v文人与“波希米亚人”一样享有一种自由,但这却是一种失去任何生存空间的自由,一种被抛弃的自由。本雅明暗示,这便是摆脱作为一件商品的存在所需付出的代价。 (3)“灵光”消逝后的艺术作品v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艺术论,认为以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艺术的诞生,使得传统艺术的“灵光”消失了,引
13、起了艺术的功能、价值的根本改变。 v“灵光”(Aura)这个概念,在本雅明那里含义复杂而模糊,同距离感、崇拜价值、本真性、自律性、独一无二性都有联系,用来泛指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而机械复制艺术则指能用先进技术、机械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作品。 v他认为,传统艺术作品如一幅名画具有“当时当地性”,即某种“独一无二性”,这种“独一无二性”构成环绕作品的灵光圈;但现代技术如摄影等却可以使作品无限多地复制,这样,原作的本真性、惟一性与权威性就丧失了,“真正的艺术作品可能不会被触动,但艺术品存在的质地却一再贬值”,环绕它的灵光也就消失了。 v本雅明指出,随着传统艺术灵光的消失,艺术原有的功能发生了巨
14、大的变化:“艺术的全部功能颠倒过来了,它不再建立在礼仪基础上,而开始建立在另一种实践政治的基础上了”,它原有的膜拜价值(对它独一无二性和“灵光”的膜拜),也被展示的价值所取代。 v艺术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侧重膜拜价值的凝神观照接受方式转变为侧重展示价值的消遣性接受方式。 v凝神观照的人沉湎于作品之中,而进行消遣的大众则超然于艺术品,沉浸在自我之中。 v本雅明把马克思的格言推向一种有趣的极端。他批评第二国际理论家的保守主义思想路线,认为这会导致政治上不作为的“寂静主义”和“历史胜利者的逻辑”,并极力捍卫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尽管本雅明激进的历史哲学存在着自身的矛盾和不足,但是本雅明将宗教与革
15、命联系起来,一方面使得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革命实践”领域拓展到“文化批判”领域,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另一方面,犹太教的弥赛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理解。本雅明的弥赛亚式的马克思主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阐释空间。 v2.阿多诺的辩证法:v阿多诺(1903196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最重要代表,他在哲学、美学、社会学、音乐理论上的卓越贡献,使他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西方新左派理论的权威。主要著作有:启蒙辩证法(合著)、最低限度的道德、美学理论、新音乐哲学、否定的辩证法等。 (1)启蒙的悖论v“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
16、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 v启蒙的悖论源自于启蒙理性的工具主义逻辑。v启蒙理性认为,人类通过自主地使用理性可以摆脱自然的统治,并进而用自己创造的知识形式去支配自然,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实现直线式的进步。v“随着支配自然的力量一步步地增长,制度支配人的权力也在同步增长。” (2)“文化工业”批判v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沦为了资本的工具,成为可以大规模生产和复制的特殊商品,文化的创造变成了文化生产,导致了文化工业的产生。v文化工业一方面剥夺了大众的批判意识,另一方面也使艺术沦为单纯的娱乐工具,完全丧失
17、了否定的批判能力 v阿多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v首先,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所创造的“大众文化”,已经完全丧失了文化本身应有的特点,使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v其次,文化工业的出现使得文化产品可以以“标准化”、“一律化”的模式进行大批量制造,其结果必然使文化产品丧失其应有的创造性和个性。 v再次,文化工业具有控制和操纵大众意识的意识形态职能。文化工业对大众意识的控制和操控,主要是通过它所生产的大众文化不断向人们提供整齐划一和无思想深度的文化产品来实现的。(3)否定的辩证法 1、作为一种辩证法理论的、作为一种辩证法理论的“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1)用“非同一性”代替“同一性
18、” “传统思维的错误就在于将同一性当作是最终目的,即认为事物自身都是同一的。” 阿多诺 例如:对于否定的辩证法而言,全球化,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民主和自由价值观都是当代的同一性概念和运动,是思想应当加以警惕和反对的。 思想按其本性和内在形式就是一种同一性力量,而事物本身则是差异的、异质的和否定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总是表现为对统一与一致的诉求,即用自己的总体性要求来衡量和规训一切与自己不同一的东西,让作为内容的异质的东西服从思想的先验的统一形式。 辩证法在其本来意义上正是对思想的这种同一性要求的一种反抗意识 2)用绝对否定代替否定之否定 否定一个否定,并不导致肯定;这只能证明否定得不够彻底 ,
19、彻底的否定应是一种不带有肯定性的“绝对否定” 阿多诺 正是在这一点上,阿多诺的否定哲学与1968年法国巴黎的学生运动相合拍。 2、作为一种逻辑学、认识论的、作为一种逻辑学、认识论的“否定的辩证否定的辩证法法”“否定的辩证法”又是一种以探讨思维方法和概念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辩证逻辑”1)使思维摆脱形式逻辑的同一律 摆脱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意味人们不要对于对象进行本质抽象,做出同一的肯定,要求人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2)消除对一切概念的崇拜(概念的解毒剂) v阿多诺对概念提出的两个责难: (1)概念只体现普遍,从而不能与作为特殊的对象同一。“普遍概念所包含的同一基本上与概念所规定的持殊是不同的
20、。特殊性这个概念同时即是它的否定,它不能揭示直接名称所不能说明的事物。” (2)概念不能把握运动。“概念的内在要求是:概念有次序地产生的不变性反对概念所掩饰的变化。就概念否认变化这点而言,概念的形式乃是虚假的。”3)提倡“反体系性”“我们要加以区分的东西之所以会呈现分歧、不协调、否定,正是由于我们的意识结构迫使它求得统一,正是由于这种结构对总体的要求将是它用以衡量任何和它不一致的事物的尺度。”基于这样的要求,他要求思维放弃建立整体认识、理论体系的企图 。 3、作为一种哲学本体论的、作为一种哲学本体论的“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 1、否定的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论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所
21、以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哲学本体论探讨 2、 基本观点是:主体必须把一定的客体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而一定的客体也必须有相应的主体的介入才成为被认识的对象。4、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观的、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观的“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 1)由于当代历史的发展需要一种主张绝对否定的理论,因 此,归根到底否定的辩证法是一种社会历史观 2)阿多诺的命题: 否定辩证法=崩溃性的破坏 3)否定辩证法不但要破坏以往陈旧的东西,而且不能相信 “未来总是存在于现实之中”,否定的辩证法的着眼点就是 破坏、批判,即革命。 4)革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革命,而是和“崩溃”联系在一起 的。 v阿多诺曾说:“人们如果确实致力于一个
22、真正有活力的、正当的生存,那就与相对性毫不相关。”从这里可以看出,阿多诺坚决反对相对主义伦理学思想。他明确说,相对只是对绝对的补充,但不能代替绝对。如果道德领域的评判只有相对性,而没有基本准则,那这样的评判就没有任何意义。相对主义伦理学的最大危害就是忽视了人的理性判断是非的标准,模糊了善与恶的界线,在本质上是对人类的不负责任,这样的思想必须遭到摈弃和克服。 v作为一个既具有深厚的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素养、又部分地接受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西方著名哲学家,阿多诺在道德哲学的问题里对西方近代道德哲学的演变和各种各样流派所作的分析和批判,既准确全面,又深刻犀利,可说是入木三分。解读道德哲学的问题,
23、不仅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近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伦理的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3、马尔库塞:发达工业社会意识 形态批判v马尔库塞(18981979),美籍德裔哲学家、美学家,曾师从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名师学习哲学,1931年加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后流亡到美国,在1960年代成为激进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主要著作有: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审美之维等。3Mv Karl Marx (1818-1883) Mao Tse Tung (1893-1976) Herbert Marcuse (1898-1979) (1)“
24、爱欲”解放论v马尔库塞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与压抑的理论,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过度压抑的社会。v“基本压抑”:为了维持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对本能进行的必要的压抑。v“额外压抑”:仅仅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而对本能进行的不必要的压抑。 v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对本能的压抑超出了文明的生存所必需的程度,资本主义开始使人们非性化,把他们塑造成屈从的、消极的、无创造的、无爱欲的劳动工具。v现在需要的是“本能的造反”,建立一种由美学的合理性支配的非压抑的文明,解放性本能并使之升华为爱欲。v马尔库塞把爱欲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生物学基础”,认为这一基础具体体现在那些参加反文化运动的青年人身上。 (2)单向度的人v马
25、尔库塞指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自由,反而使人们遭受更深程度的压抑,人们盲目追求满足物质生活消费的“虚假需求”,完全成了商品的奴隶,而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反思、批判能力,这样的人实际就是“单向度的人”。 (3)“大拒绝”与审美乌托邦v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分析是悲观主义的。不过他从60年代走上街头的造反学生身上似乎依稀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因此他说,批判理论“矢志忠诚于那些不抱希望并且已经或者正在献身于大拒绝的人们”。v最后,马尔库塞寄希望于艺术来建立一个对抗现实的审美乌托邦。 v马尔库塞通过解读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一种劳动本体论,并且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包括经济批判、哲学批判和革命实践在内的总体性理论,其理论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v马尔库塞把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归结为爱欲被压抑和反抗压抑的历史,形成了以“爱欲”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v马尔库塞提出了艺术审美救世主义的革命理论和解放理论,走向了理论上的乌托邦。第四组第四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