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课课 题题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教 学学内内 容容教科书第 98 页例 1.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五第 1-2 题。 补充习题第 78 页。教教 学学目目 标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列行、数对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教教 具具学学 具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2、 程 设 计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课件)仔细观察这幅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板书:第 4 组第 3 个;第 3 排第 4 个)2设疑: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都不一样呢?3你能具体说一说第 4 组第 3 个是怎么看的吗?第 3 排第 4 个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4揭题: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军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描述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自主探究体验感悟1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1)认识场景图中
3、的竖排和横排继续观察上幅座位图,在教室里,竖里面有几排?如果从左往右数的话,这是第 1 竖排,这是第 2 竖排这是第 6 竖排。在教室里,横里面又有几排呢?如果我们从前往后数的话,这是第 1 横排,这是第 2 横排这是第 5 横排。(2)认识圆圈图为了清楚地表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 现在我们把他们坐的位置都用圆圈表示出来。(课件出示)2为了突出小军坐的位置, 我们把小军坐的位置用红色圆圈来表示。(3)认识列揭示:其实每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都把它叫做列。(板书:竖排列)确定第几列我们一般都是从左往右数的。(板书:从左往右数)(4)认识行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每一竖排都叫做列, 而每一个横排在数学上我们把它
4、叫做行。(板书:横排行)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板书:从前往后数)(5)巩固列和行的认识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列和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规定列和行的2数对的含义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学习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从圆圈图上, 你能找到第 1 列第1 行的位置在哪里吗?你现在还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吗?现在同学们都用第 4 列第 3 行来表示小军的位置, 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描述小军的位置真好,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2)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揭示:小军的位置是第 4 列第 3 行,我们也可以用数对表示。(板书:数对)猜一猜:既然是数对,你能不能猜一猜有几个数
5、呀?介绍数对表示位置。数对有两个数,我们在表述的时候,应该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前后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小军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 所以在这里我们应先写列数4,再写行数 3。 数对还有它特定的书写格式, 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上一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完成板书:(4,3),这个数对就表示小军的位置,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四三”。想一想:数对(4,3)表示什么意思?(3)尝试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这幅圆圈图中, 你还能找到第 2 列第 4 行的位置吗?这一位置用数对该如何表示?这里的2 和4 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在练习纸上的圆圈图中,任意找一个位置,说一说你3找的位置
6、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交流:你找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如何表示?如果有一个同学坐的位置是用数对(6,5)表示的,你能在圆圈图上很快地圈出他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想的?在练习纸上写一个数对,让你的同桌在圆圈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并互相说一说这个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延伸拓展实践应用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回顾总结布置作业1用数对表示教室里的位置(1)谈话:刚才我们用数对很快确定了圆圈图上的位置,那么在教室里,同学们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呢?(2)明确教室里的列和行。(3)用数对确定位置。观察一下数学课代表的位置,看看是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你
7、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怎样用数对表示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告诉你的同桌。猜同学: 在我们教室里有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猜一猜他是谁呀?猜好朋友:现在你不用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你用数对把你好朋友的位置表示出来,让大家猜猜他是谁。板书板书设计设计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例:数对(4,3)教教后后记记4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课课 题题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教 学学内内 容容教科书第 99 页例 2.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五第 5-6 题。 补充习题第 80 页。教教
8、学学目目 标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2.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教 具具学学 具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复习列、行的含义,列、行的确定规则、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2. 老师根据班级的座位情况说出数对,让学生找一找是谁。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自主探究体验感悟(一)让学生用
9、图表示班级的位置排列情况1.交流、汇报。 (圆圈、符号等)2.学生独立思考后动手操作。3.展示。让学生评议各种表示方法,领会方格图的优点,教师演示方格图的形成过程。4.介绍方格图(课件动态呈现将点子连起来变成方格图的过程,同时将点子图隐去。 )说明:如果我们用线把这些圆点连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方格图。注意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方格图比刚才的圆圈图多了个什么数?生:0说明:左下方的这个“0”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提问:那么这个“1”所对应的纵线表示什么?“2”呢?指着方格图上的线,让学生说说是第几列、第几行?5在方格图上标出点,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在这幅图上,小华的位置如何用数对表示?小红的
10、位置呢?(二)课件出示课本 P99 页的方格图1.书报亭的位置为什么用(2,3)表示?2.在书上用数对表示其它地点的位置。3.思考下列位置之间的关系(2,3)和(2,6)(5,2)和(8,2)(8,2)和(9,4)(3,1)和(5,2)延伸拓展实践应用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回顾总结布置作业介绍经纬度:为了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地理学家建立了经纬线的概念。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这样就可以根据经纬线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下面我们从卫星图上来找找我们实验学校的位置。 (多媒体演示)板
11、书板书设计设计确定位置(2,3)和(2,6)(5,2)和(8,2)(8,2)和(9,4)(3,1)和(5,2)教教后后记记6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课课 题题确定位置练习确定位置练习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教 学学内内 容容教科书第 100-103 页。 补充习题第 82-83 页。教教 学学目目 标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教 具具学学 具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流 程
12、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对,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今天练习这部分内容,进一步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确定相应的位置,提高确定位置的能力。 (板书课题)自主探究体验感悟1.练习十五第 7 题提问:大家观察信箱示意图,这个学校的信箱排列有什么规律?让学生找出各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用数对依次表示出来。表示各年级二班信箱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依次提出第 7 题的问题(2)和(3) ,让学生回答,说明是怎样想的?强调:数对里的数是按列,行的顺序确定的。相同的数在数对里的不同位置,表示的含义不一样。
13、2.第 8 题让学生用数对表不出 A,B,C 的位置,并交流,订正。要求学生确定并标出 D,E 两点,连线围成一个平面图形。提问:连接四点围成的是什么图形?3.第 9 题让学生按要求描点连线。7交流:你找到的点和连成的线是怎样的?引导:观察各个数对表示的点的位置和连成的线,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一说。说明:把数对里列和行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可以发现:列行相同的数对表示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还在这里大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所以这些点所在的直线,把图里大正方形的直角平均分成两个 45 度的角。延伸拓展实践应用说一说:你对用数对确定位置有哪些认识?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回顾总结布置作业1.第 10 题
14、(1)让学生观察棋盘,要求说明国际象棋棋盘上字母和数字各表示的什么意思。交流问题(1) ,说说棋子位置是怎样记录的。提问:国际象棋棋子位置的记录和数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完成第(2)题交流:你是怎样记录这 3 枚棋子的位置的?(3)学生在棋盘上画出黑车经过的路线,并用圈表示出它最后落下的位置。交流路线和棋子最后的位置。说明:国际象棋棋子位置的记录方法就是应用了用数对表示点的方法,只是把列用字母表示。2.阅读“你知道吗”板书板书设计设计确定位置数对(列,行)教教后后记记8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课课 题题数字与信息数字与信息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教 学学内
15、内 容容教科书第 105-106 页。教教 学学目目 标标1.使学生认识数字按一定的要求,规则编排成号码,可以表示相应的信息,能举例说明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了解数字编码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能根据数字编码的特点设计自己所需要的编码。2.使学生经历探索数字编码的规律和方法的过程,体会不同编码的规律和方法,感受数字编码的作用,培养对比,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编码,认识编码和应用编码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合作交流和主动发现规律的学习习惯。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了解数字编码的特点和方法,感受和发现数字表示的信息。教教 具
16、具学学 具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识别号码引导: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些数,你看到每个数时能想到什么?出示:110119139 *1028说明:我们看到这些数,就想到了公安或报警,还有手机号码。这说明用数字编成号码能反映一些信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2.引导:下面就有一些数字编成的号码,各是表示的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 (出示“提出问题”中的图片)交流:这里的数字编码表示的什么意思?3.引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字与信息,探究数字编码的奥秘。 (板书课题)一比较分析,认识
17、编码1.讨论比较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收集的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互相说说家庭成员每人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9自主探究体验感悟讨论要求:(1)比较不同人的身份证号码,你发现有相同的吗?找一找,每人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有联系吗?(2) 你家不同人的身份证号码有相同部分吗?如果有相同的,看看是哪几位。(3)你知道相同的这一部分表示什么信息吗?(4)你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还有哪些部分,各表示什么信息吗?学生在小组里按要求比较,说明自己的发现。2.交流分析(1)提问:你们收集的不同人的身份证号码有相同的吗?能说出你家两个成员的身份证号码吗?你发现每人的出生日期与身份证号码有什么联系?你能在自己的身份证号
18、码里找出表示出生日期的部分吗?是哪几位?说明: 在身份证号码里第 714 位是一个人的出生日期,称为“日期”码,其中前四位表示年份,接着两位表示月份,最后两位表示是几号。(2)提问:你们家庭不同人的身份证号码有相同部分吗?是哪几位?你知道这一部分表示什么信息吗?说明:每人的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都表示了这个人户籍所在的省,市,县,这一部分称为“地址码” 。(3)你还了解身份证号码里有哪些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信息吗?指出:出生日期后面三位,也就是第 1517 位是“顺序码” 。3.辨析判断出示身份证号码:340503197505203512 你能根据这个身份证号码,说出这个人的哪些信息?二设计方案,强
19、化体验1.提出要求交流:我们是四年级几班,哪一年入学的?全校有哪些年级,各有几个班级?引导:请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为全校同学编号,你想表示哪些方面的信息,怎样设计编号的数码顺序?2.尝试编号交流:你准备用怎样的方案为同学编号?10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案为自己和同桌编号。交流:你自己的编号是怎样的?同桌的呢?这样的编号分为几个部分,各表示每人的什么信息?反思:通过为同学编号,你对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有哪些体会?3.比较交流提问:你收集的班内同学的学籍号各是什么?你知道学籍号分为哪些部分,表示了哪些信息吗?比较一下,你刚才的编号和学籍号有哪些差别?你认为学籍号为什么要这样编,优点在哪里?延伸拓展实践应用这节课我们讨论了哪些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的例子?你认为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有什么好处?回顾总结布置作业1.交流编码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编码,引导认识和了解各个编码表示的信息,分别说说不同编码的作用。2.分析邮政编码出示一个邮往本校的信封。你了解邮政编码里数字排列的规律吗/?提问:你知道为什么信封上有了详细地址,还要写上邮政编码吗?说明:有了邮政编码,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机器识别,分拣信件,省去许多人工,而且分拣的速度十分快捷。板书板书设计设计数字与信息身份证学籍邮编教教后后记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