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盼盼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2根据上下文,透过细腻的描写品味“我”的心理和情感。 3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 4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美。 二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三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根据上下文,透过细腻的描写品味“我”的心理和情感。 四四、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五、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原声朗读,多媒体课件。 2小说盼原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题切入:结合
2、上节课的作业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里的哪些动词说 明“我”非常兴奋。(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 子。) 2导入新课:从这些动词我们可以判断出主人公对这件新雨衣非常喜欢, 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在雨天里穿上, 那么她到底能不能如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 起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从作业检测入手,切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举两得而又顺理 成章。 二、研读课文,把握主线 1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解读全文。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 (1)提问:上节课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我”收到妈妈的雨衣后异常兴奋的心 情,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和主人公一样或类似的事?当时的感受如 何?
3、提示: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更深 刻地体会后面一系列的心情变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无论举什么事例,只要能表 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 (2)从主人公收到雨衣后“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 雨帽”“抖抖袖子”等一系列动作,以及直到妈妈的一声喊才赶忙脱下了,而此 时的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充分说明了主人公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心情。(板书: 兴奋) (3)请大家用“直到才”说一句话。(通过造句,熟悉“直到 才”这一句式。) 第二部分(第 317 自然段): 学习第 3 自然段,体会“我”盼望变天的心情。 (1)课文中一开始就提到“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
4、多天,白天天上都 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在这里,作者用“可是”一词说明了什 么?(说明事实和“我”盼着变天的愿望恰恰相反。)(板书:盼望) (2)于是“我”每天放学就有了什么想法?(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 还能长云 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3)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天空长了云彩才能下雨, “我”才 有机会穿上雨衣。) 学习第 415 自然段,体会“我”想穿雨衣的急切心情。 (1)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提示:可以由老师来演妈妈,两个学生演主人公蕾蕾,一个读对话,另一个
5、读旁白。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醒学生揣摩角色心理, 注意朗读语气的变化。 (2)提问:这一部分有没有描写主人公心理的句子?有的话请画出来。 预设:“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我嘟囔着,心想, 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3)讨论: 主人公为什么会觉得“雨点儿打在头上, 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只有雨点儿打在头上, “我”才可以有理由回家 穿上雨衣,感受雨中嬉戏的快乐了。 (4)课堂讨论:“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表达了 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提示: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嘟囔”一词的含 义入手,结合前后
6、语境理解主人公想穿上雨衣出去玩,而妈妈没有注意到外面下 雨的情况,不让她出门时她内心的急迫。(适时板书:急迫) 学习第 16、17 自然段,感受“我”内心的美好憧憬。 (1)课堂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第 16 自然段主人公的心情。 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很容易找到反映主人公心情的词语担心。(板书: 担心) (2)讨论:结合课文,说说:“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 珍珠玛瑙”一句中的“珍珠玛瑙”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 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提示:“珍珠玛瑙”指的是雨点儿。主人公想象着自己穿上雨衣站在街上, 雨点儿打在雨衣上水珠四溅,那种快乐的心情比看见
7、珍珠玛瑙还要高兴。 (3)学生大声朗读:齐读课文第 17 自然段,和文章中的主人公一同感受雨后 街景的美丽,体会文章中的主人公内心的美好憧憬。 第三部分(第 1820 自然段): (1)课堂提问:快读课文第 18 自然段,为什么主人公觉得雨点儿是“甜丝 丝”的?(只要学生结合前后语境,能从主人公的心情分析就行。 ) (2)从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主人公是因为内心激动和喜悦,所以才觉得雨点 儿是“甜丝丝”的。(适时板书:喜悦) (3)写作指导: 当主人公第二天去上学发现又下雨时, 不仅感觉雨点儿是“甜 丝丝”的, 还感觉自己的心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于是“几步跑回家, 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
8、拿出雨衣”。这里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惟妙惟 肖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同学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学会 运用各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概括感情主线。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概括能力。 (1)让学生再次快读课文,并用几个词语概括每一部分主人公的心情。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兴奋。 第二部分:第 317 自然段盼望、急迫、担心。 第三部分:第 1820 自然段喜悦。 (学生发言不必要求简洁准确,只要能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即可,如果个别 地方表达不准,教师再做引导,不用深入分析。)(补充完善板书内容) (2)升华主题:从全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主人公
9、从收到雨衣后的兴奋, 到盼望下雨的急迫,再到不能到雨中玩耍的失意和担心,直到最终如愿以偿,告 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好的愿望支撑我们快乐成长。 (板书:有希望,就会有快乐) 设计意图:从分析每层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 从而找到主人公的感情线索,并适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升华 文章的主题。 而借鉴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三、设置作业,课外延伸 1画出课文中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外阅读盼原文,说说当“我”终于穿上雨衣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设计意图: 这两项作业意在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描写的巨大作用和增加课外阅 读量,体会原著的魅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由于本文属于记叙文,节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所以教学中首先从故事 情节入手,先理清围绕“盼”字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主 人公的心理世界。 2沿袭从文章结构到内容再到感情主线的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把握不同 事件中主人公的心态变化,从而最终体会“盼”这一题眼的含义,教师再结合学 生实际加以引申,从而让学生有所收获。 3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阅读原文是十分必要的。阅读原 文,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尤其是情感层面有深层次的提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